①
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非忠可乎?及观斩衣三跃④,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有余憾矣。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士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曰:“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谆切恳告,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选自方孝孺《豫让论》,有改动)[注]①豫让:战国时晋国人。最初投于晋国贵族范氏、中行氏门下,因为不得重用③
而改投智伯门下,智伯对他十分器重。后来智伯被赵襄子所杀,豫让曾两次计划为智伯报仇,均未成功。②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可惜他这样死的方式还存在不忠的成分。③漆身吞炭:豫让第一次行刺未遂,赵襄子把他释放了,但他继续图谋为智伯报仇。他将全身涂上漆,吞下火炭,改变自己的容貌声音,准备第二次行刺。④斩衣三跃:第二次刺杀未遂后,豫让被赵襄子的侍从包围,无奈之下,他请求赵襄子将衣服脱下来让他刺几剑以成全他,刺完后伏剑自杀。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是焉得为大丈夫乎.C.让之死固忠矣.A.一怒而诸侯惧.C.让为之报仇.实是欲界之仙都.)(3分)B.富贵不能淫.D.及观斩衣三跃.B.往之女家,.D.观其漆身吞炭.)(3分)行不知所之.不知其二者多矣.骄奢淫逸.及鲁肃过寻阳.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13.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译文:(2)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译文:15.请用“/”给文中画线语句断句,限断一处。(2分)谆谆然而告之曰16.甲乙两文都是议论性文章,观点鲜明,破中有立。孟子首先批驳了无原则顺从的(1)“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然后提出了“大丈夫”的具体标准;方孝孺认为,“国士”即(2)“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大丈夫”“国士”都是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之不懈奋斗,并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人。时代要求不同,“国士”的内涵会各有侧重:唐代“国士”可能侧重于建功立业,元代“国士”可能侧重于民族气节,今天的“国士”可能侧重于社会责任与担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也出现了为国家分忧、为医学奉献、为患者服务的“国士”,请你写出其中一位,并简述其事迹(3)(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12分)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①以顺为正者(.)②贫贱不能移(.)③丈夫之冠也(.)④与民由之(.)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译文:②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译文:19.作者认为成为大丈夫的两条途径是什么?(用文章原句回答)(3分)20.联系实际,谈谈当今社会我们应如何提倡孟子这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3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10分)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共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日:“将军令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日:“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2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周亚夫军细柳.B.上自劳军.C.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侧.D.军中不得驱驰.A.以备胡(用来).C.天子且至(将要).)(2分)三军可夺帅也.劳其筋骨.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遂许先帝以驱驰.)(2分)B.已而之细柳军(往、到).D.天子为动(为了).)(2分)2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2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记叙了汉文帝细柳劳军的故事。其中重点刻画了周亚夫这-恪尽职守、刚直不阿的“真将军'形象。B.本文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写细柳军营全副武装,军门都卫、壁门士吏传达将军指示都是从正面描写周亚夫。C.汉文帝开明、识大体。周亚夫用军礼、军规接待“劳军”的汉文帝,“群臣皆惊”文帝不但不生气,反而对周亚夫大加赞赏。D.本文有不少词语与古代礼仪有关。如“揖“拜”“改容式车”等。其中“揖”是拱手行礼,“拜”是跪拜,“改容式车”2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是表示敬意的行为。(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本大题共4分)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25.任选角度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2分)26.“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中“黄金台”和“玉龙”分别指什么?此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三、作文(本大题共5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每一个生命都充满了无限可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你不停下脚步,不断前进。其实,你也可以。请以《我也可以》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县(市、区)名,如出现请用××代替;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共28分)1.D2.B3.C4.C5.D6.A7.B8.B9.C10.B11.【答案】(1)(示例1)我从“酒”字和谐流畅的线条中感受到中华书法的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示例2)我从“酒”字典雅的字体造型里仿佛倾听到了远古的呼唤,闻到了阵阵沁人心脾的酒香。(2)(示例)诗文名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故事:曹操煮酒论英雄/武松醉打蒋门神/关羽温酒斩华雄。(3)(示例)叔叔,您酒后开车回家不安全,再说法律也不允许,这是对我们家庭的不负责任。请您不要酒后开车,我帮您叫辆的士或者请一个代驾,好吗?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16分)12.D13.B14.(1)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2)中行氏用对待一般人的态度对待我,所以我用一般人的行为报答他;智伯用对待国士的态度对待我,所以我用国士的行为报答他。(意思对即可)15.谆谆然/而告之曰16.(1)妾妇之道(2)济国之士(3)(示例1)钟南山,在新冠肺炎疫情严峻的形势下,这位84岁的老人抵达武汉,对防控工作真诚提出自己的意见,号召大家戴口罩,少出门。当所有人都害怕的时候,他坚定不移地给大家足够的信心和安全感,“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他用一个逆行者的身份,为防疫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示例2)李兰娟,巾帼不让须眉,73岁高龄,奔波在抗疫第一线,她说:“国家的大事,自己义不容辞。”在武汉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她向党和国家提出封城防疫的建议。中国抗疫的成功,李兰娟功不可没。(合乎题意即可)[参考译文][乙]豫让做智伯的家臣,等到赵襄子杀了智伯,豫让为他报仇,名声显赫,即使是平民百姓,也没有一个不知道他是忠臣义士的。唉!豫让的死固然可以称为忠了,可惜,他这样死的方式上还存在不忠的成分。为什么呢?看他把全身涂上漆,吞下火炭,对他朋友说:“我做的事情都特别难,将要使天下后世做臣子而怀有二心的人感到羞愧。”这能说他不忠吗?等看到他连续三次跳起来,用剑来刺赵襄子的衣服,赵襄子责备他不为中行氏而死,却单单为智伯而死的时候,豫让回答说:“中行氏用对待一般人的态度对待我,所以我用一般人的行为报答他;智伯用对待国士的态度对待我,所以我用国士的行为报答他。”就此而论,豫让就有不足之处了。豫让既然自己认为智伯待他如同国士了,所谓国士,是为国家济困扶危的人。当智伯对土地贪得无厌的时候,放纵情欲,荒淫暴虐的时候,作为豫让,正应竭力来尽自己的职责,诚恳地劝告他说:“诸侯大夫应各自安心守着自己分内的土地,不要互相侵夺,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如今,无缘无故地向人家索取土地,人家不给,我们就要产生怨恨之心;人家给了,我们就产生骄横之心。怨恨必然会引起争斗,争斗必然会失败;骄横必然傲视一切,傲视一切必然导致灭亡。”非常耐心诚恳地劝谏,一次不听,再来第二次,第二次不听,再来第三次,第三次劝谏还不听从,再把那伏剑而死的行动安排在这个时候。假如这样,豫让即使死了也像活着一样,难道不胜过斩衣然后自杀吗?(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12分)17.①顺从②使……改变③行冠礼④遵从18.①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太平。②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走自己的道路。19.①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②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20.示例: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发生什么变化,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不能变的,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挫折,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个跳杆,挑战它,战胜它。社会上也应多宣传这种不畏险阻战胜困难的事例,鞭挞不良风气,形成一股正气,使浩然之气发扬光大。我们自己也应该遵守做人准则,提高品行素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等,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10分)21.C(C.拿;A.驻军/军队;22.D(被)B.慰劳.....劳累;D.纵马奔驰/奔走效劳)23.24.B(都是侧面衬托周亚夫的形象)样,他们的将军是_定可以被敌人偷袭并俘先前霸上、棘门的驻军,简直就像儿戏-虏的。至于周亚夫,哪里是能够侵犯的呢?(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本大题共4分)【答案】25.示例一:炼字角度:①“压”字本义为“逼近”“压迫”,这里形容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渲染出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衬托守军将士士气高昂,严阵以待。示例二:修辞角度:运用比喻和夸张修辞,形容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生动形象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26.①“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后用来指招揽贤士的地方。②“玉龙”:指宝剑。③情感:赞扬了将士们为为报效国家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的决心。三、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