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二年级冀教版语文春季学期古诗阅读专项积累练习

二年级冀教版语文春季学期古诗阅读专项积累练习

来源:爱go旅游网


二年级冀教版语文春季学期古诗阅读专项积累练习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阅读儿歌,回答问题。

识字歌

鸟儿的“鸟”加“又”旁,公________早起喔喔唱。 青草的“青”加“虫”旁,________蜓展翅在飞翔。 平凡的“凡”加“巾”旁,扬起风帆去远航。 白马的“马”加“门”旁,不怕坎坷一路闯。 要求的“求”加“王”旁,一脚射门进球网。 奉献的“奉”加“木”旁,宝宝识字就是棒。

[1]读一读,根据意思填出“____”上的字。 [2]加一加,组新字。

凡+巾=___ 马+门=___ 求+王=___ 奉+木=___

[3]模仿儿歌的写法,你也来编一个识字歌吧!。 ________的________加“________”旁,_________。

2. 背一背,填一填,选一选。

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离离原□□, □□□□荣。 野□烧口口, □□□□□。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 ) A.李白。 B.白居易。

[3]诗中“岁”的意思是 ( ) A.岁数。 B.年。

[4]这首诗赞美了 ( ) A.春风的温和。

B.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3. 默写古诗,回答下列问题。

夜宿山寺

________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________高声语,恐_______天上人。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①“语”的意思是 。A.语气 B.说话

1 / 6

②“恐”的意思是 。A.害怕 B.恐慌

(3)《夜宿山寺》是 朝诗人 写的。我还知道他写的古诗,如《 》、《 》。

4. 课内阅读。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________醉________。 儿童散学归来早,_____________放纸鸢。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古诗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_。 [3]对前两句诗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都像喝醉了似的。

B.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你拍七,我拍七,竹林________在嬉戏。 你拍八,我拍八,大小动物都有________。 你拍九,我拍九,人和动物是________。 你拍十,我拍十,保护动物是________。

[1]按课文原文填空。

你拍七,我拍七,竹林________在嬉戏。 你拍八,我拍八,大小动物都有________。 你拍九,我拍九,人和动物是________。 你拍十,我拍十,保护动物是________。

[2]这首儿歌告诉我们要( ) A. 和动物住在一起 B. 保护动物 [3]编一编。

你拍一,我拍一,动物世界真有趣。 你拍二,我拍二,小狗猫咪是朋友。 你拍三,我拍三,________。 你拍四,我拍四,________。

6. 阅读理解。

噪(zào)音

噪音是个魔术师,一下子,从工厂里跑了出来。

一下子,闯到了马路中间;餐厅、车站、戏院……到处乱闯。 先生想抓他,却抓不到,因为他躲进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2 / 6

[1]猜猜下面词语的意思

乱闯——____________________

[2]“噪音”的“噪”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_,除去部首再查________画。

[3]噪音闯到了餐厅、________、_________等地方。

[4]《噪音》是一首儿童诗,想象力丰富。“因为他躲进了每个人的耳朵里。”“他”是指__________。

7. 阅读训练。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1]给下面的词语找个意思相近的朋友。 温暖(____________) 四处(____________) 寻觅(___________) [2]把句子补充完整。

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哪里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这句话的意思是:( )

A.雷锋叔叔时时处处都想着别人,他把爱心撒遍了祖国各地。 B.在需要人们奉献爱心的地方,到处都有像雷锋叔叔那样的人。

8.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代)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远—— 白——

(2)给下面下划线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宿芙蓉山( ) ①房子 ②住,借宿 逢雪( ) ①遇上 ②每次

白屋( ) ①白色的屋子 ②茅草屋 (3)解释诗句的意思。

①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4)古诗所描写的季节是在 季。下面哪幅画面是古诗描绘的景象?选一选。( )

A.春暖花开图 B.风雪夜归图 C.农家丰收图

3 / 6

9. 课外阅读。

春风

春风是绿色的, 她在枝头的嫩芽里。 春风是温暖的, 她在大地妈妈的怀抱里。

春风是欢快的, 她引着小溪欢快地奔跑。

春风是歌唱家,

她把冬眠的小动物唱醒了。

[1]填一填。

这首诗一共有_____句话,分别写春风是绿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句子。 春风是歌唱家,

她把冬眠的小动物唱醒了。

春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弯弯的小路,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小路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_________年迈的大娘. _________路上的荆棘。 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 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1]把下面三个词语依次填到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踏着 ②顺着 ③背着 [2]结合语境猜测“年迈”的意思。

年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路说了些什么?请把诗中相关的句子画上“~~~~~~~”。

[4]所选的这两节诗写了雷锋叔叔的一件什么事?(填序号)( ) A.抱迷路的孩子。 B.背年迈的大娘。

10. 阅读古诗,并完成练习。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

[2]古诗的第一句中,作者把柳树的叶子比喻成___________,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柳树叶子的碧绿、透明。

[3]古诗的第二句中,“___________”一词说明柳树的枝条特别多;后面又

4 / 6

把柳树的枝条比喻成___________,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柳树枝条的柔美。 [4]古诗的第四句中,作者把“春风”比喻成___________,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强烈的春天的气息。

11. 请你认真阅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脚尖滑过的地方。 大块的草坪,绿了; 大朵的野花,红了; 大片的天空,蓝了, 蓝——得——透——明!

[1]上面的诗句选自课文《_________》。 [2]仿照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我有一盒彩笔

金波

我有一盒彩笔, 我用它画美丽的今天: 画一条蓝色的直线, 那是_________流过稻田。

画一个黄色的圆, 那是_________挂在山尖。 画一条紫色的曲线, 那是连绵起伏的_________。 画一个细细直立的三角, 那是_________插入云天。

我有一盒彩笔, 我用它画明天的理想: 我画透明的海洋, 为了看清海底的宝藏。 我画绿色的太阳, 为了让夏天凉爽。 我画结满面包的大树, 为了永远消灭饥荒。 我画小朋友长上翅膀, 为了在广阔的天空飞翔。

[1]把下面的词语填入诗歌中合适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中秋明月 ②电视塔 ③小河 ④远山

[2]“我”的理想都有什么?从诗中找一找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想用彩笔画什么?照样子,写一写。 例:我画透明的海洋,为了看清海底的宝藏。

我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__________________。

5 / 6

[4]你觉得诗歌中的哪个理想最神奇?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诗人 。

(2)这首诗中几个带有颜色的词语分别是 、 、 、 。 (3)诗中有两个写地点的词语是 和 。

14. 同步阅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题解:晓出:太阳刚刚升起。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同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1]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什么地点)的景色。

[2]诗中的三、四两句诗人用“_________”和“________”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接天莲叶”,既写出了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_________”与“_______”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

[3]下列画面与“接天莲叶无穷碧”相对应的是( )

A.

B.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