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 电阻》知识点归纳
一、电压
(一)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①电路中有电源(也就是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闭合的。
(二)电压的单位
1、电压符号:U
2.国际单位: V(伏特) 常用单位:kV 、mV 、μV 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
3.记住一些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2V 家庭电压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三)电压测量: 1.仪器:电压表,符号:
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和分度值。 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注: 电压表可以直接连在电源两端,此时电压表测得是电源电压
危害:1.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
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2.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和0~15V。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四)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
1、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即:
U=U1+U2 2、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且等于总电压(电源电压)。即:
U=U1=U2.
(五)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 符 号 连接方式 异 直接连 接电源 不能 能 电流表 A 电压表 V 并联 串联
量 程 每大格 每小格 (分度值) 内阻 电流表 0~0.6A和0~3A 0.2A 1A 0.02A 0.1A 很小,几乎为零 相当于短路或导线 电压表 0~3V和0~15V 1V 5V 0.1V 0.5V 很大 相当于断路 同 使用前调零;读数时看清量程和分度值;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
(五)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 “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
“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流表短路;②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中串联了大电阻(电压表内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明显示数。
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
“两表均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导致无电流。
二、电阻
(一)定义及符号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符号:___R__. (二)单位
1.国际单位:欧姆
2.常用单位:千欧K、兆欧M。
3.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三)影响因素
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2、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3、公式解析:R=ρL/S
ρ: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L:导体长度。S:导体截面积。
(四)分类
1.定值电阻:电路符号: 2.变阻器:电路符号
。(阻值大小保持不变的电阻)。
⑴滑动变阻器: 结构示意图:。
变阻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从而
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使用方法:选、串、接、调。① 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②串联在控制电路中;③接法:“一上一下”;④接入电路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
铭牌: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 1.5A”字样,5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或变阻范围为0~50Ω。1.5A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
作用: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②保护电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