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导学案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导学案

来源:爱go旅游网


物理 八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导学案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要点】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____________,更精确的测量要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他工具。

3、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

________和________。

测量时间的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不可____________,但是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来减小误差。

【情景回顾】

1、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刻度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正确使用刻度尺:零刻度线要_________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________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_________,不能_________;读数时,视线要_________刻度线,与尺面__________。为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应估读到___________的下一位。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后面要写上________。

3、正确使用刻度尺要做到:五会。要了解“一些长度和距离”(P13小资料)

4、怎样才能更精确地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一页纸的厚度、钢丝的直径?

【巩固练习】

1、一张纸的厚度约70μm = _____________ mm = _____________ m

学生常用直尺长为20 cm =_____________ m = _____________nm

一节课45 min = _____________ h = _____________ s

一支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__________,一位初二学生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0.2__________。

某同学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数据记录如下:26.12 cm,26.13 cm,26.1 cm,26.11 cm,26.02 cm。

则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__;错误的数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课本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

3、(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_s。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知识要点】

1、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运动。

2、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我们首先要选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就是__________。

3、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结果也可能不一样,这说明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

【情景回顾】

1、在我们看来,我们所在的教室是静止的,教室里的桌凳、黑板等都是静止的,这是选择以________作参照物。但是,如果考虑到我们到地球在绕太阳运动,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教室其实是和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的,所以以太阳为参照物,它们都是________的;如果将眼光放到银河系,太阳是________的;我们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找不到

绝对静止的物体。

2、回忆一下我们坐车时的感觉:当我们看窗外时候,会发现地面及地面上的物体被我们抛在身后,这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如果这时你认为汽车在快速的前进,又是以__________作为参照物。

3、材材P18三幅图中物体运动状态的分析。

【巩固练习】

1、有关参照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参照物必须选择静止不变的物体 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

C、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同 D、除研究对象本身外其它物体均可做参照物

2、古代有人用诗词来描写运动的相对性:“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是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第一句是选_________为参照物的, 第二句是选_________为参照物的。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知识要点】

1、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用符号_______表示。

2、在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之比叫做速度。公式:____________

3、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或________;交通运输中速度常用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两个速度单位之间的关系是:1m/s=________km/h。

4、物体沿着________且_______________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它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__________,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用____________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程度。

【情景回顾】

1、在观看田径比赛或游泳比赛时,我们往往会关注谁在最前面,这是因为我们习惯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在比赛结束公布结果时,裁判是按照所用时间的长短来排名的,因为他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些赛跑比赛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景:跑在第二名的运动员在快到终点的时候突然发力超过原来的领跑者夺得冠军。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原来跑在第二名的运动员在突然发力前运动得_______,但是他跑完全程的____________速度却比开始的领跑者_________。

【巩固练习】

1、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s,求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

2、短跑运动员5s跑了50m,羚羊奔跑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可知(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而变化 D、速度决定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

4、一辆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第1s内通过了10m,第2s内通过了20m,第3s内通过了30m,则这辆小车做______________运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km/h。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知识要点】

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要测平均速度应测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经常用到的测量工具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情景回顾】

在计算平均速度时,要明确运动物体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对应性,即明确

计算的是在哪一段路程内,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时, 要统一。

【巩固练习】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sAB= cm, tBC= s,vAC= 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

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

(填“大、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