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兽医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年 30卷 第l2期 犬瘟热的诊断 王芳 (四川达州市达川区大风乡畜牧兽医站,四川达州 635000) 犬瘟热是}扫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主要发生于犬的一种急性、接 液,形成病毒血症。此时病毒一方面在m液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触传染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以双向热、急性鼻(支气管、肺、胃 疹样病变,足底皮肤过度角质化而增厚,故该病亦称厚足底病。 犬是本病最易感的动物,各种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犬均可感染, 中增殖,同时随血液扩散到肝、肺、脾、乳房、胸腺、骨髓等组 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受到严重破坏,招致呼吸道支气管博 代氏菌、溶血性链球菌,消化道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变形杆 肠)卡他性炎和神经症状为特征。少数患病犬可在皮肤上形成湿 织和器官,并在其中的上皮细胞核淋巴组织中大量繁殖,使机体 菌等的继发感染,引起体温升高等临床症状。本病的病程及预后 感性最高,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易感性有所下降。妊娠的母犬常 与动物的品种、年龄、免疫水平及所感染病毒的数量、毒力、继 哺乳期的幼犬常常有母源抗体的保护而不发病,断奶至l岁的犬易 常导致弱胎、流产、死胎等。患病犬康复后可获长期免疫力,本 发感染的类型有关。无并发症的病犬,通常很少死亡。并发肺炎 病常发生于犬饲养密度较大的区域,死亡率高达70%~80%,因 和脑炎的病犬,死亡率高达70%~80%。未发生过犬瘟热的地区 此,免疫接种是预防犬瘟热的最为有效的方法。犬瘟热的治疗官 发生犬瘟热时,动物的易感性极高,死亡率可达90%,甚至90% 早不宜迟,由此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以上。有些毒株仅使犬表现呼吸道症状或消化道症状,有些毒株 则使多数感染犬呈神经症状。3—6月龄的纯种仔犬发病率与死亡 菌、沙门氏菌、败血杆菌、星形诺卡式菌以外,还有细小病毒、 1 临床症状 后造成的病变分布广泛。 由于犬瘟热病毒对易感动物各种组织具有泛嗜性,感染发生 率明显高于其他犬。近年来发现,除了并发大肠杆菌、葡萄球 腺病毒、冠状病毒的混合感染,因此死亡率表现明显不同。 1.1呼吸系统症状 鼻镜干裂,呼出恶臭的气体,排除脓性鼻液,严重时将鼻孔 2病理变化 堵塞,病犬张口呼吸,并不时以爪挠鼻,眼因脓性结膜炎而分泌 犬瘟热的病理变化随病程长短、临床病型和继发感染的种类 大量脓性分泌物,严重时甚至将上下眼睑黏合到一起,角膜发生 与程度而不同。早期尚未继发感染细菌感染的病犬,仅见胸腺萎 溃疡,甚至穿孔。病犬发生先干性后湿型的咳嗽,肺部听诊时, 呼吸音粗历,有湿性哕音或捻发音。 1.2消化道炎症 缩与胶样浸润,脾、扁桃体等组织脏器中的淋巴组织减少。发生 细菌继发感染的病犬,则可见化脓性鼻炎、结膜炎、支气管肺炎 (详见图1),消化道则可见卡他性乃至H{血性胃肠炎(详见图 食欲降低或完全丧失,呕吐,排带黏液的稀便或干便,严重 2)。死于神经症状的病犬,眼观仅见脑膜充血,脑室扩张及脑脊 时排高粱米汤样的血便。病犬迅速脱水、消瘦,与病毒性肠炎病 液增多等非特异性脑炎变化。 犬症状十分相似。尤其是那些离乳不久的幼犬,有时仅表现为出 皿陛肠炎症状,只有通过病原检验,才可发现为CDV感染。 1.3神经系统症状 有的开始就出现,有的先表现为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7~lO d后再呈现神经症状。病犬轻则口唇、眼睑局部抽动,重则流涎空 嚼,或转圈、冲撞,或口吐白沫,牙关紧闭,倒地抽搐,呈癫痫 样发作,持续时间数秒或数分钟不等,发作的次数也往往由每天 几次发展到十几次,这样的病犬多数为预后不良。也有的病犬表 现为1肢、2肢或整个身躯抽搐麻痹,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治愈 后常留有肢体舞蹈、麻痹或后躯无力等后遗症。 1.4皮肤症状 少数患病的幼犬,可于体温升高的初期或病程末期于腹下、 图1犬瘟热气管病理变化 图2犬瘟热肠道病理变化 特征性的组织学变化是在患病犬的组织细胞可观察到嗜酸性 包涵体,特别是容易在呼吸器官、泌尿道、膀胱、肠黏膜上皮细 胞浆内观察到1~2 in的椭圆形或圆形包涵体。早期死于神经症 股内侧等皮肤薄、毛稀少的部位,出现米粒至豆粒大小的痘样 状的病犬,可见有非化脓性脑炎与白质中的空泡形成。晚期病犬 疹,初为水泡样,后因细菌感染而发展为脓性,最后千洞脱落。 则有可能见到南自体抗原一抗体反应引起的脱髓鞘现象。在脱髓 也有少数病犬的足底先表现为肿胀,最后表现过度增生,角化, 鞘病犬的脑室膜细胞、小胶质细胞中,有可能见到类似CDV核衣 壳的晶状结构,与人类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十 形成所谓的硬脚掌病。 CDV为一种泛嗜性病毒,可感染多种细胞与组织,但亲嗜性 分相似。 最强的是淋巴细胞与上皮细胞。用荧光抗体检测发现,经呼吸 3诊断 道感染的CDV,24 h后即可在扁桃体、咽后和支气管淋巴结中发 现其增殖的病毒抗原,病毒在此经过2~4 d的初次增殖后进入血 根据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结合经验做出诊断。 治疗犬细小病毒感染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针对病 情,合理用药。根据脱水程度和病程,及时补液和止血。病犬严 重脱水,体温降低时,往往预后不良。本病最好的预防方法是注 l89. [2]陆承平.兽医微生物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l20一l23. 射相应的疫苗。 参考文献 f1】何昭阳.动物传染病学导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l86・ [33】 葛兆宏.动物传染-病f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85. [4】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第四版)[MI.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