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构建生本课堂

构建生本课堂

来源:爱go旅游网
构建生本课堂,实现深度学习

作者:黄艳秋

来源:《新教育·科研版》 2019年第9期

黄艳秋

【摘要】 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的重要前沿阵地,其课堂效率深刻影响着德育工作的开展。文章论述了以构建生本课堂为抓手,从科学设问促进学生深度思考、整合资源创设深度学习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爱上深度学习、温暖评价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生本课堂;深度学习

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旗帜鲜明地指出: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想政治课承载着巨大的责任与使命,理应责无旁贷,勇于担当。然而,却因理论性与时代性等学科特点,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理念等原因,常常呈现出灌输、封闭、脱离生活等问题,不仅没有充分发挥好德育的重要作用,更是将学生远远地推离正常轨道。为此,笔者基于一线教学的经验,谈谈如何构建生本课堂,实现深度学习。

一、生本课堂与深度学习的关系

从理论上理解,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课堂学习主体的课堂。通过营造一种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让学生参与课堂,享受课堂,发现自我,发展自我。

深度学习区别于浅层的浮于表面的学习,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而教师、学生、教育资源就是课堂深度学习的重要构成要素。

由此可知,生本课堂作为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载体,如何构建生本课堂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就成为了所有一线教师的精心努力的方向。

二、构建生本课堂以实现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

1. 科学设问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观念出方法,构建生本课堂首先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深刻树立生本教育理念,才能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构建生本课堂,实现深度学习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和课程资源开发。

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及听课总结,发现存在的一个普遍的问题是设问细而多,一个接一个应接不暇,导致教学内容显得过于冗杂,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任务很重的假象,同时导致学生学习过程碎片化,不成体系,更增加了学习负担。

为此教师要花最大力气准确定位重难点,围绕重难点设计两三个核心问题或一个核心问题和两三个子问题,问题之间呈递进关系且具有思维含量,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些问题本质上是针对重难点内容的,不包含其他零碎的基础知识,而学生要想完成核心问题,就需要主动学习教师没讲到的其他基础零碎知识,这样就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并集中

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在设问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大家阅读材料,运用课本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这样的设问能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教材,通过自己的思考去梳理提炼教材,分析材料。

同时,政治学科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教师在选取案例素材时最好选取最新的时政热点或本土资源等,素材不宜过多,应对案例进行深度挖掘、充分利用,案例最好不要超过三个,以免学生眼花缭乱。案例的选择要让学生能读懂接受,有吸引力,有价值,与所学知识有效对接,具有综合性与专业性的特点,同时充分的学习时间能够使学生更加安心,是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要保证学生拥有充分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以实现学生的深度思考与学习。

2. 整合资源创设深度学习条件

教材是课堂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师应该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那么如何处理教材与教学的关系呢?笔者认为在瞬息万变,知识大爆炸、信息大爆炸的今天,一本教材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应充分整合教材,整合教学资源,科学合理利用教材,对教材资源进行新增、删除、更换、整合和充实等。

过于简单或过于晦涩难懂的学习内容都难以吸引学生,首先,在备课时教师要大量搜集资料,为课本的学科知识补充真实的背景知识,让学生知道知识从何而来,让知识变得有趣,知识系统化、条件化会更易于理解与接受。其次,在具体学科学习中,要搜集案例创设真实情景,具有冲突性的情景会更能吸引学生,也能让知识变得有用,更能学以致用。最后,要帮助学生将知识形成结构化,以思维导图或逻辑结构图的形式呈现,体现学科内在本质,便于学生记忆与迁移,形成有意义的知识体系。

3. 让学生体验成功爱上深度学习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学习若不能触及心灵(内心、灵魂),至多只是抽象个体的心理活动,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灵魂的人的活动。只有当心灵伴随着感知觉以及其它客观的心理活动进入学习当中,学生才真正作为主体主动、积极地展开学习。

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被看得见就是一个能触及学生内心的切入口,所以当学生的思考与回答得到充分的重视后,学生就会爱上思考,爱上课堂。

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到台上进行发言;或是站起来发言,同时板录学生或精心或即兴的发言,扩大学生的学习成果影响范围,学习成果被展示会得到鼓励,提高学生学习及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另外学生在进行发言时,不要轻易纠正学生的表达,打击学生表达的信心。回答不全面,教师可通过请多位学生进行补充发言,在得到多个答案后就可以采用辨析分解等方式引导学生共同解决疑惑。

另外,对于较为内向腼腆或有发言障碍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按一定的顺序轮着来的方式请学生起来发言,通过各种途径与手段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体验被看得见,被重视的快乐。

4. 温暖评价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行深度学习的重要基础是学生享有充分的心理安全和自信心,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安全和自信心的树立。

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科学且激励性的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及良好师生关系的维护,营造一个有温度的课堂。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使学生清楚自己表现突出的地方及改进的方向,避免类似于“好”“很好”“很棒”这样简单笼统的学生评价。

教师评价可按照列出证据、优秀的行为、表达期望三部曲来进行。例如若学生解释到位,可如此评价:“我很开心你解释得这么清楚,说明你已经理解它的内涵了,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而如果学生回答得不够完整,要先肯定正确的地方,然后说:“虽然不够全面,但分析得很有条理,逻辑很清晰,期待你下一次的表现。” 若学生的回答都是错误的,可以这样说:“也许是时间原因,这个问题你暂时还没想好,但你的声音洪亮清晰,语言表达能力很好。”若是一个内向的学生回答不出来,或者很紧张回答错了,老师要缓解学生的尴尬:“一般情况下,我们坐着思考跟站着思考的效果会不太一样,我相信如果你是坐着回答这个问题,也许就能回答出来了。”总之要根据具体的情境给予科学鼓励性的评价,给人温暖,让学生爱上表达,爱上课堂。

三、结语

随着教育时代背景的快速变化,学生的情况也日益复杂,构建生本课堂,实现深度学习,不仅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发展自己,丰富自己,更新教育理念与方法,还需要教师不断地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吸引学生。

教学不止,反思不止,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是所有在职教师终生都要思考的重大课题,其路径丰富多样,笔者仅从有限的教学实践中提炼出些许经验,以供老师们参考。

【参考文献】

[1]麻晓春.初中思想政治课活动教学的探索[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3(1).

[2]李育民,苏晓军.活动性学科课程课程的基本特征[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