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多模态外语教学语境构建

多模态外语教学语境构建

来源:爱go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多模态外语教学语境构建

作者:易新奇

来源:《时代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21期

摘要:本文分析了如何将单模态外语教学转化为多模态外语教学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探讨了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活动、作业布置等多模态化以便构建多模态外语教学语境,培养学生多模态读写能力。 关键词:多模态 外语教学 教学语境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016 1 引言

随着数字、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传统语法认为是副语言的图像、颜色、声音和动作等符号在现代交流中不再处于辅助位置,而是正在和语言符号一起形成更为宽泛的符号资源共同参与构建意义,现代人们的交流不再是单一模态的交流,多模态交流已经成为主流。这就要求我们外语教学的过程也应该是多模态的交流,传统的单模态教学应该向多模态教学转化,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在多模态教学和多模态读写能力培养方面,我们已经落后了,教育管理层和广大教师都急需提高认识(朱永生,2008)。如何将单模态外语教学转化为多模态教学,培养学生多模态读写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主要探讨外语教学过程中多模态教学语境的构建。 2 多模态外语教学研究综述

新伦敦小组(New London Group,1996)首先将多模态应用于语言教学,提出培养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和读写多模态意义的能力是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他们还制定了实现多元读写能力的教学设计步骤,包括实景实践、明确指导、批评性框定和转化实践。此后,多模态话语分析和多模态话语在教学中的应用成为国内外近十几年来的热门研究课题。Kress(2001)研究了模态与媒体的关系,探讨了多种模态有规则地表达意义的现象,并且提出了多模态环境下多元读写能力的培养设计方案和应用原则;Jewitt&Kress(2003)探讨了在多模态环境下培养多元读写能力的一些实例(cf.张德禄,2012)。

顾日国(2007)区分了多媒体学习和多模态学习这两个概念,然后构建一个用于分析两种学习的模型,并提出五个供进一步研究用的假设。胡壮麟(2007)指出,在人类进入社会符号学的多模态化的新世纪,对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应引起重视。韦琴红(2009)分析了多模态化与大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张德禄(2009)探讨了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此后,他还对多模态与外语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包括多模态外语教学的设计与模态调用(2010),多模态性外语教材编写原则探索(张德禄等,201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这些研究将多模态外语教学和多元读写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我们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多模态外语教学的具体内容和方法等。 3 多模态外语教学模式构建

多模态外语教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多种媒体资源和多种模态资源调动学生全方位认知系统和学习积极性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并培养学生多元读写能力。多模态外语教学语境的构建包括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活动和作业多模态化。 3.1 教学内容多模态化

多模态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的关键,我们需要建设多模态教材、教案,构建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多模态教学语料库和多模态学习资源中心。教材应该选择图、文、声、像甚至网络媒体融为一体的多模态外语教材,应该是那些将科学性、艺术性和交互性充分结合的优秀教材,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语言和文化的感受力与认知力。然而,优秀的多模态教材很难得,我们需要从网络或图书馆资料室搜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适合课堂教学实际的多模态教学资源。其次,制作多模态教案课件,如图文并茂的PPT课件,通过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刺激,丰富多模态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此外,搜集整理每门课程的多模态教学材料和教案课件以及其他的多模态教学资源,构建该门课程的多模态教学语料库,供教师备课交流使用;同时,可以在学校建立以网络平台为支撑的、丰富多彩、灵活实用的多模态学习资源中心,供学生学习使用,并随时不断更新,不断丰富多模态外语教学的内容。 3.2 教学手段多模态化

新伦敦小组在1996年提出了实现多元读写能力的教学设计步骤,包括实景实践、明确指导、批评性框定、转化实践。实景实践的关键因素是浸入到实践的交际过程中或者模拟实际交际过程中,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技术、图片、动作、录像等创设多模态真实或者模拟真实的教学环境,如用商务英语课上用到的实景录像、录音、PPT制作实景学习软件等科技手段提高模拟实践的真实度,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生动,让学生迅速地融入到情境中进行学习和交流,同时加深学生对于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言语行为等的理解。教师要学会利用不同模态的协同、强化和互补关系来提高教学效果,如在以口语为主模态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利用移动、手势、动作、黑板、PPT、各种相关设备、实物等来提高教学效果(张德禄等,2010)。即使在那些没有多媒体教学条件的教室,我们同样会用到多种模态:声音、手势、动作、表情、口语、书面语、黑板书面语等,有时还可以使用录音机、手机或者复印一些文字图表资料,加强多模态输入。

多模态课堂教学设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包括教学程序、教学方法和对模态的选择。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多媒体多模态的教学条件下,我们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读写能力,社会交际读写能力和技术读写能力。此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多模态教学的方法也是多元的,许多的教学方法,如交际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商谈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等都是直接用语言及相关模态进行交际的,所以,都可以根据需要在多模态教学中发挥作用。

3.3 课堂语言实践活动多模态化

学习者需要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设计活动让学生将语言文化知识运用于交流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喜欢短剧表演、讨论、辩论等形式活泼生动的语言交际活动,不喜欢对着书本一问一答的死板课堂对白。让学生将课文相关内容改编为对话、戏剧等进行表演,或针对一个话题进行辩论、讨论、总结等,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并实践语言和文化。年轻的学生们尤其喜欢短剧表演,通过表演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短剧,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颜色、声音、表情、服装、道具、布景等元素综合表达的意义,使其对文本有更好的理解,并将其与他们的经验和认同联系起来,形成自己具有批评性的独特观点。

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以开放性的问题为主,让学生先讨论思考,再用自己的语言作答,这样教师可以指导督促学习者,整理他们在实践中已经学过的知识,使他们能够客观地来看待、并建设性地批评自己学习的东西,同时创造性地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语言实践活动中。 课后也应该拓展校内外语言交流实践的平台,在校内可以建立寝室英语角、网络英语角等,举行英语演讲、辩论比赛、英文短剧表演比赛等;在校外,拓展口语实习基地,外贸英语见习、实习基地等。 3.4 作业布置多模态化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模态教学要求将传统单一乏味的作业形式转化为内容形式多样的多模态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业决不能停留在机械的操练,应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文化知识进行分析、概括、总结、评价、交流,生动地进行有效的交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作业可以是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作业或者是它们的结合,作业的形式可以是e-mail邮件或者博客、微信等,也可以是口头报告、短剧表演、图文并茂的PPT作品等,可以是个人单独完成的作业,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的作业。教师可以就教学中的某一主题,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并分配任务,利用网络资源,查阅多种模态的文献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甚至做问卷和访谈、写实践报告、并利用图片、图表、文字、录像等制作PPT作品,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演示PPT,陈述自己的实践活动成果。利用多模态作业,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模态进行读写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对多模态作业的评价反馈需包括对作业内容、形式、多模态整合运用的全面评价,正确引导学生提高多模态读写能力。 4 结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现代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将单模态外语教学向多模态外语教学模式转换,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活动和作业布置多模态化,教学方法多元化,构建多模态外语教学语境,培养学生多模态读写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改革考试考核体系和学生评价体系,将多模态读写能力纳入对学生的评价考核,使学生、教师和学校更加关注支持多模态外语教学和多模态读写能力的培养。考核学生的方式应该更多地放在多模态语言文化读写实践性的任务上,比如:商务英语的考核可以多参照学生多模态的模拟商务谈判、商务交流和商务项目设计的完成情况;英美文学的考核可以看学生是如何运用学到的多元文化知识来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等。此外,还需提高教师自身的多媒体运用技能和多模态运用能力,以便能够明确、正确地指导学生,确保多模态外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2):3-12. [2]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1-10. [3]韦琴红.多模态化与大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9,(3):28-32. [4]张德禄.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09,(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