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5 选修4第一章) 命题人:陈加军
(说明: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第一部分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将第二部分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⑤⑦ D.③④⑤⑥⑦⑧ 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氯化铵溶于水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盐酸反应 D.碳酸钙受热分解 3.已知:CH4(g)+2O2(g)==CO2(g)+2H2O(1) △H = ―Q1 KJ/mol 2H2(g)+O2(g)==2H2O(g) △H = ―Q2 KJ/mol 2H2(g)+O2(g)==2H2O(1) △H = ―Q3KJ/mol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33.6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
A.0.4Q1+0.05Q3 B.1.2Q1+0.15Q2 C.1.2Q1+0.15Q3 D.0.4Q1+0.1Q2 4.热化学方程式C(s)+H2O(g) CO(g)+H2(g);△H =+131.3kJ/mol表示( )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
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
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
5.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放出的热量为Q,为完全吸收生成的CO2,并使之生成正盐Na2CO3,消耗掉0.4mol/L NaOH溶液500mL,则燃烧1mol无水乙醇放出的热量是( )
A.0.2Q B.0.1Q C.20Q D.10Q
6.有机物的名称是 ( )
A 2,3,3-三甲基丁烷 B 2,3-三甲基丁烷 C 2,2,3-三甲基丁烷 D 2,3-三甲基丁烷
- 1 -
7.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它们每个分子里的碳原子数相同。要使这种混合物1.0体积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2.0体积的CO2和2.4体积的水蒸气(相同条件下测定),则混合物中烯烃和烷烃的体积比是( )
A 3∶1 B 3∶2 C 1∶3 D 2∶3
8.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探望老人,脑白金成为抢手货。脑白金的主要成分结构简式如下图
下列对脑白金主要成份的推论错误的是 ( )
A 其分子式为C13H16N2O B 其官能团及营养成分与葡萄糖相同 C 能够发生水解反应并生成乙酸 D 脑白金的主要成分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9. 某高聚物的结构简式如右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它是缩聚反应的产物 B 其单体是CH2=CH2和HCOOCH3 C 它燃烧后产生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 其单体为CH2=CHCOOCH3
。此炔烃可能具
10、含有一个叁键的炔烃,氢化后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有的结构式有
A.1种 B.2种 C.3种 D. 4种 11、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酯类 B、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C、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油脂的氢化属于氧化反应
12.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应加入的试剂是( )
A.饱和(NH4)2SO4溶液 B.浓硝酸 C.95%酒精 D.乙酸铅溶液 13、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的正确方法是( )
A.加酸性KMnO4溶液、振荡 B.加NaOH溶液、煮沸 C.加新制碱性Cu(OH)2悬浊液、煮沸 D.加Br2水、振荡
14.某有机物,如果碳原子数为n时,完全燃烧1moL有机物时耗氧为1.5n moL,则下列有机物可能是( )
A. C2H6 B. C3H7OH C. CH3 CH2COOH D. C2H4O2
- 2 -
15、下列1moL有机物A、B、C分别与NaOH反应,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B C
D. 3:2:1
A.1:1:1 B. 2:1:3 C. 1:2:3 1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乙烷和3-乙烯 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2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7.(6分)(1)(3分)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应用盖斯定律测定。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s)+3CO(g)== 2Fe(s)+3CO2(g) △H= ―25 kJ/mol 3Fe2O3(s)+ CO(g)==2Fe3O4(s)+ CO2(g) △H= ―47 kJ/mol
FeO(s)+CO(g)== Fe(s)+CO2(g) △H= ―11 kJ/mol 写出CO气体还原Fe3O4固体得到FeO 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2)(3分)在101 kPa时,一定量的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1.6 kJ热量并且有8moL电子发生了转移,则H2燃烧热为 。
- 3 -
18.(13分)烯烃通过臭氧化并经锌和水处理得到醛或酮。例如: CH3CH2CHCCH3CH3①O3②Zn/H2OCH3CH2CHOOCCH3CH3 Ⅰ.(3分)已知丙醛的燃烧热为—1815kJ/mol,丙酮的燃烧热为—1789kJ/mol,写出丙醛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Ⅱ.(10分)上述反应可用来推断烯烃的结构。一种链状单烯烃A通过臭氧化并经锌和水处理得到B和C。化合物B含碳69.8%,含氢11.6%,B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但催化加氢可生成D。D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可得到能使溴水褪色且只有一种结构的物质E。反应图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C F的反应类型为 。 (2)D + F G的化学方程式是:
。 (3)A的结构简式为 。
(4)化合物A的某种同分异构体通过臭氧化并经锌和水处理只得到一种产物,符合该条件的同分
异构体共有 种。
19.(12分,每空2分)已知芳香族化合物A、B、C、D的分子式均满足
C8H8OX ,请按要求回答
下列问题:
(1)如A、B、C分子中X均等于2,且其苯环上均只有一个取代基,三者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A
①NaOH溶液 ②酸化
E(C7H6O2) + F
B
①NaOH溶液 ②酸化
M(C6H6O) + J
①NaOH溶液
C N(C7H8O) + P ②酸化
①E、M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 。
②C在NaOH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 -
(2)当X=4时,其中有一种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CH2OH
HOOC
OH
为实现以下转化:
CH2OH CH2OH
① ②
OH HOOC NaOOC OH
CH2OH CH2ONa ③
NaOOC NaOOC ONa ONa
需加入的适量试剂是:① ;② ;③ 。
20. (10分)某化学活动小组设计以下装置进行不同的实验。其中a为用于鼓入空气的气囊,b为螺旋状铜丝,c为冰水。
(1)若用A装置做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则还需要连接的装置是 (填字母),该装置中应加入的试剂为 。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A装置试管中除加入反应液外,还要加入固体物质是 。
(2)改小组同学欲做乙醇氧化为乙醛的实验,则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再用制得的乙醛溶液进行银镜反应,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向试管中滴入3滴乙醛溶液。
②一边振荡一边滴入2%的稀氨水,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③振荡后放入热水中,水浴加热。
④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2%的AgNO3溶液。
- 5 -
21. (11分)芳香酯类化合物A、B互为同分异构体,均含C、H、O三种元素。相同状况下A、B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都是97,分子中C、H原子个数相同,且C、H原子总数是氧原子数的5倍。已知各有机物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C 稀H2SO4 稀H2SO4 COOH
B A OH △ △ D (水杨酸)
其中C能发生银镜反应,F经连续氧化可生成C;C与D是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类有机物。 (1)A的分子式是 ,B的结构简式是 。 (2)C、D、E、F中属于醇类的是 (填字母)。
(3)完全燃烧时,1moL D与1moL (填字母)的耗氧量相同。
a. C3H6O3 b. C3H8O c. C2H4 d. C2H6O2
(4)水杨酸与小苏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C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反应类型是 。
- 6 -
答题卡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1 9 2 10 3 11 4 12 5 13 6 14 7 15 8 16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2分)
17.(6分)(1)_________________ (3分)。
(2) (3分)。
18. (13分)
Ⅰ.(3分)________________ 。 Ⅱ.(10分)(每空2分)
(1) ; 。
(2) ________________ 。 (3) 。 (4) 。 19.(12分,每空2分)
(1)① 、 。
② 。
(2)① ;② ;③ 。
20. (10分,每空2分) (1) (填字母), 。 。
(2) (填字母), 。
21. (11分)
(1) (1分), (1分)。 (2) (填字母)(2分)。 (3) (填字母)(2分)。
(4) (2分);
(2分); (1分)。
- 7 -
参考答案
1 B 9 D 2 D 10 B 3 C 11 D 4 C 12 A 5 C 13 D 6 C 14 B 7 B 15 B 8 B 16 D 17.(6分)(1)(3分)_________________
(2)(3分)-285.8 kJ/mol 18. (13分)
3CO2(g)3H2O(1) △H = —1815kJ/moL Ⅰ.(3分)CH3CH2CHO(1)4O2(g)Ⅱ.(10分)(每空2分) (1) 86 氧化反应 (2)CH3CH2COOH(C2H5)2CHOH(3)(CH3CH2)2CCHCH2CH3 (4)3
浓硫酸 CH3CH2COOCH(C2H5)2H2O - 8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