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真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真题)

来源:爱go旅游网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真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粗词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踌躇(chú) 俯瞰(kàn) 簇拥 惟妙惟肖 B.狼藉(jí) 嶙峋(xún) 婆娑 摩肩接踵 C.濒临(bīng) 鲜腴(yú) 跋涉 自出新裁 D.秀颀(qí) 遒劲(qiú) 颓唐 络绎不绝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然她看见黄太太竟那样和颜悦色地对待师母,但心里还是老大不痛快的。 ....B.我们读这首诗,尤其有一种入木三分、痛快淋漓的感受。 ....

C.清末革命军一起义,腐败的清廷毫无招架之力,瞬间就如摧枯拉朽般地被推....翻了。

D.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B.一个实验能否成功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C.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不可缺少,而且研究学术也是不可少的。

D.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来访者一边与他握手,一边深感疑惑和惊讶。什么?就这么个侏儒。 B.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

C.清国留学生头顶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D.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

1 / 9

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6、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塑料袋虽小,但折射着环保的大命题。

②“一个人对待塑料袋的态度,直接反映出他的环保意识的强弱”。

③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主动限“塑”,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塑料袋消耗量,真正减少环境污染。④面对这一问题,从外卖平台到餐饮商家都负有责任。 ⑤据推算,我国每周有超过3亿份外卖被送出,如果按每份外卖消耗1个塑料袋计算,就会产生3亿个塑料袋。

A.③④⑤②① B.⑤④②①③ C.⑤④①②③ D.②⑤④①③ 7、用诗文原句填空。

(1)庭中有奇树,________。(《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2)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冰霜正惨凄,________。(刘桢《赠从弟》) (4)________,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 (5)东皋薄暮望,________。(王绩《野望》) (6)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7)征蓬出汉塞,________。(王维《____》) (8)______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9)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 (10)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八大山人 (清)陈鼎

八大山人①,号人屋。“人屋”者,“广厦万间”之意也。性孤介②,颖异绝伦。八岁即能诗,善书法,工篆刻,尤精绘事。尝写菡萏一枝,半开池中,横斜水面,生意勃然;张堂中,如清风徐来,香气常满室。又画龙,丈幅间蜿蜒升降,欲飞欲动;若使叶公见之,亦必大叫惊走也。善诙谐,喜议论,娓娓不倦,常倾倒四座。

2 / 9

山人既嗜酒,无他好。人爱其笔墨,多置酒招之,预设墨汁数升、纸若干幅于座右。醉后见之,则欣然泼墨广幅间。或洒以敝帚,涂以败冠,盈纸肮脏,不可以目。然后捉笔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壑,花鸟竹石,无不入妙。如爱书,则攘臂搦管③,狂叫大呼,洋洋洒洒,数十幅立就。醒时,欲求其片纸只字不可得。虽陈黄金百镒④于前,勿顾也。其颠如此。

(注释)①八大山人:即朱耷,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②介:耿直。③攘臂搦管(nuò guǎn):伸长胳膊,执笔为文。④镒:二十两。 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生意勃然 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若使叶公见之 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周亚夫军细柳》) ..C.多置酒招之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D.则攘臂搦管 则素湍绿潭(《三峡》) ..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多置酒招之 .

A.何陋之有(《陋室铭》) .

B.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富贵不能淫》) .C.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D.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善诙谐,喜议论,娓娓不倦,常倾倒四座。 (2)虽陈黄金百镒于前,勿顾也。

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人们愿意置酒招待八大山人的原因。作者最后用一个“颠”字评价八大山人,根据选文,你是如何看待八大山人的“颠”的?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读书与快乐

常小仙

①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今年这天,一位著名的网红用戏谑的方式介

3 / 9

绍了“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很幽默地应了读书的景。说真的,不要一提读书,大家条件反射就是“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其实,能够抛弃功利心,读书本是一件快乐的事。

②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孔子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董卿也曾说过:“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人能够沉静下来,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这些名人都把读书当成了一种愉悦的活动。

③纳兰性德有一句诗:“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个“赌书泼茶”讲的就是一件读书的乐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才女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夫妇二人都是金石爱好者,那时居家贫俭,每每需要把衣服典卖了,才能买些碑文、水果回家。但他们并不感到辛苦,吃着水果,展玩买回来的碑文法帖,自己觉得已然是神仙眷侣。他们日常有个消遣,那就是吃过饭后,烹杯热茶,夫妇相对而坐,指着满室的书籍和史册,互相拷问某个典故出自何书、几卷、几页,谁能答对,谁先喝茶。李清照博闻强识,说中就举杯大笑,每每把茶泼洒在怀中不得饮,这就是“赌书泼茶”的典故。那段清贫的岁月,因为有书相伴,而芳香四溢。正由于他们爱读书、趣读书,生活才变得丰富生动。

④以读书为乐的人,通常都是读书得法之人。好读书,因而会读书;会读书,因而更好读书。年轻的诸葛亮还没有出山之时,就在读书充电的方法上,显露出与众不同的特色来,他奉行的是“观其大略”。“观其大略”的准确含义,就是注意观察和吸收书籍当中的重点和精华。此处的“大”是重大的大,也就是书中的重点;而“略”是战略的略,也就是书中的精华。正是由于诸葛亮重视知识的广博胜于精深,他才选择“观其大略”,最终成为一个足不出户就知天下事的智慧达人。大文豪苏轼曾发明“八面受敌”读书法,把研究内容分为八个方面,每读一遍书,只集中精力攻破一个方面的问题,以求把书读精读透。欧阳修读书“计字日诵”,他统计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经典的总字数,规定每日熟读300字,细水长流,终于把40多万字的书全部背完。汉代学者董遇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这种方法类似于现在的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效果也很好。

⑤也听说过一个读书的狠招:学英语,背字典,背一页撕一页,如果心疼书,就好好用心记,一次记牢。明代学者张溥也用过类似的方法,每读完一篇新文章,

4 / 9

就工工整整抄在纸上,高声朗诵一遍,就把纸扔到火炉里烧掉,然后再抄写,再朗读,再烧掉。如此反复七遍,直到彻底理解、背熟为止,他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七录斋”。

⑥其实,不管用什么方法,把书读进脑子里,读进心里,就是成功。 ⑦真正会读书的人,善于心领神会,能够触类旁通。既不一味执着,也不在字面上纠结;既能读出趣味,也能收获颇丰。当你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读书的快乐自然随之而来。

(选自《青年文摘》2017年11期,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从下面A和B中选出最适合第③段的论据,并阐述理由。

A.武亦姝平时就喜爱背诵古诗文,享受着诵读的美感和乐趣。在《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上,她凭借着丰富的诗词积累和“把比赛看成非常好玩的游戏”的心态,过关斩将,一举夺魁,尽显王者风范。

B.邴原是三国时代魏国的著名学者。他小小年纪变成了孤儿,家境清苦没钱上学,蹲在学馆外的窗下哭泣,先生深受感动,破例让他免费就读。他矢志读书,刻苦求学,终于成为一方名家。

4.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④~⑥段的论证思路。

5.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你还有哪种成功的读书方法。

2、人体器官有可能自愈吗

①自愈,顾名思义是自己愈合之意。自愈能力是人体修复自身缺损、维持生命健康的能力。有些自愈能力是人体原本就具有的,依靠遗传而获得。而科学家所要追求的是,在人体器官出现病变时,以科学手段遏制病变,使器官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

②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小白鼠身上发现了一种可快速修复组织的特殊基因。就因为携带了这一基因,本来会长出肿瘤的小白鼠摆脱了“宿命”,不仅没有患上癌症,反而生长迅速,体格健壮。这一发现令科学家们大为振奋。在此之前,这种特殊的基因被认为通常只能在发育的胚胎中起作用,在成年生物体中则会丧失活性。

5 / 9

③“激活”衰老的细胞,重启它们的生长机能,这样的研究并非刚刚出现。在此之前,这个领域最重大的突破就是培育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但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更加强大,它在成年生物体中也能增强组织的修复能力。如果把生病的人体比作一台感染病毒的电脑,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所起的作用就像磁盘格式化,即将所有的数据全部清空,一切从生命最初发育的阶段开始;而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像杀毒软件,清除病毒但不丢失已有数据,保持电脑的健康运行。这就是说,已经成年的生物体,也能以此来修复自身组织器官的损伤。

④这种特殊的基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我们的身体是通过基因调节来认知自己正处于哪个生长阶段的,这种特殊基因类似于一个调节器,它可以让体内的基因误以为机体正处于更年轻的状态,从而使衰老或病变的组织器官的生长机能再次被激活,完成自身修复。

⑤除此之外,科学家还从人体神经系统调节方面进行了器官自愈的研究。他们研制出了一种微型植入器,把它植入人体,让它来监控并促进器官自愈。

⑥人体的各个器官都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相互作用,密切配合,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实现正常的生命活动。微型植入器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在被植入人体后,它会监控人体器官的健康状况,一旦探测到一个器官受到病毒感染、出现损伤或者变得衰弱时,它便刺激神经系统,通过人体的神经系统调节使这个器官自己恢复健康,再度正常工作。

⑦虽然这一研究目前还处在实验阶段,但展现了诱人的前景。许多难以治疗的疾病可以通过神经系统调节得到更有效的治疗,微型植入器或许能从根本上改变医生诊断治疗的方式,取代对药物治疗的依赖。

⑧科学发现让前景乐观起来,然而,要让神奇的科学之光照进现实,道路还很漫长。但这些都不会阻碍科学前进的脚步,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体器官自愈将不只是个梦想。

1.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 .....

A.科学家在小白鼠身上发现的可快速修复组织的特殊基因在成年生物体中也不会丧失活性。

B.在人体器官出现病变时,科学家们已经能够以科学手段遏制病变,使器官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

6 / 9

C.小白鼠实验之前,科学家们已经进行过“激活”衰老细胞、重启它们生长机能的研究。

D.基因调节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认知自己正处于哪个生长阶段。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在有关“人体器官自愈”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B.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打比方、作比较和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新发现的特殊基因作用更强大,能在成年生物体中增强组织器官的修复能力。 C.第⑤-⑧段采用的是逻辑顺序,分别介绍了器官自愈研究的成果、工作原理和过程以及展望应用前景。

D.第⑦段加点词“或许”不能删去,因为删去后会改变原文表达的意思。 3.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可以,也请简述理由。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手指不小心划了一道伤口,即使不用任何药物,伤口也会自动愈合。这是血液中的血小板在起作用,它能加速凝血,让伤口无药而愈。

四、写作题(40分)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

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7 / 9

参考答案:

一 C D A B B

(1)绿叶发华滋 (2)老骥伏枥 (3)终岁常端正 (4)柴门何萧条 (5)徙倚欲何依 (6)日暮乡关何处是 (7)归雁入胡天 使至塞上 (8)月下飞天镜 (9)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 (10)经纶世务者 二

1. D 2. B

3. (1)他言语诙谐,喜欢议论,总是娓娓而谈,不知疲倦,使四座的人为之倾倒。

(2)即使陈放几百两黄金在他面前,他都不屑一顾(都不看一下) 4. 原因:八大山人喜欢喝酒,喝酒后能够画出好画,人们想到得到他的画,便请他喝酒。

看法:八大山人的“颠”是他性情性格孤傲耿直(孤高傲世),聪明绝伦(才高艺绝),狂放不羁(恃才放旷)的表现,而不是真正的癫狂。 三

1.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

2.道理论证(或引用论证),引用了陶渊明、孔子和董卿的话语,充分有力地论证了“名人都把读书当成了一种愉悦的活动”的观点。

3.选A。因为文章的第③段,是以具体的事例来论证“读书使生活变得快乐”的中心论点。选择的事例是李清照爱读书、趣读书的故事。材料A中的武亦姝是把读书当成一种快乐,因为这种快乐而最终获得成功。

4.先提出观点“以读书为乐的人通常都是读书得法之人”,然后列举了诸葛亮、

8 / 9

苏轼、董遇的读书方法,接着又列举了读书的狠招和张溥的读书方法,最后总结:不管用什么方法,把书读进脑子里,读进心里,就是成功。

5.示例:猜想式阅读。每读一本书,我总爱读一部分内容后,就对后面的内容进行猜想,这样既可以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又能引起自己的阅读兴趣,对书本内容理解也更透彻,印象也更深刻。(或:勤做读书笔记。每读完一本书要写读后感,有详有略、吸取精华) 1.B 2.B

3.【参考答案】“可以”示例:放在第①段中合适,因为这个例子说明的是人体本身具有自愈能力,与第①段开头提到的依靠遗传而获得的自愈能力是一致的。“不可以”示例:因为本文主要说明的是以科学手段通制病变,使病变的器官自愈的问題,而这则材料所讲的是人体自身靠遗传就具有的自愈能力。 四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