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

来源:爱go旅游网
新闻16301班 18号 柴金英

我的家乡

古今之人都十分眷恋自己的家乡,因之,我对“家乡”一词倍觉亲切,并赋予许多高雅质朴的代称,且常见于文人雅士的名篇和诗作中,今人对家乡则统以“老家”二字呼之,尤显得亲切感。我的家乡也带给我许多美好的回忆和浓浓的爱。我爱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坐落于美丽的舒兰市,细鳞河围绕着我们的村庄,那里绿树环绕,加上一望无际的田野,就像辽阔的碧绿草原一样,闭上眼睛,深深的吸上一口气,“啊!好新鲜的空气啊!”这种空气在大城市是没有的。村子不大但是包含着浓浓的乡土风情,这里有朴实的村民,邻里之间非常和睦,若是谁家的东西坏了,或是有什么是需要帮忙,大家都会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去帮助他。闲着没事了,街坊四邻的都汇聚在一起打打麻将啊!唠唠嗑什么的。有时还会去七姑八大姨家串串门。若是谁家有喜了。街坊四邻的都会前去祝贺道喜。主人家就会挑上一个好日子,摆上一桌美味的佳肴酒菜来招待客人。这叫吃“桌”。还有美丽的风景和我爱的家人伙伴。我从小在这里生长,与小伙伴一起在溪边玩耍,帮着爷爷去田里除草,跟着奶奶一起上山采蘑菇,爸爸教我学习自行车,回到家里还有妈妈做的可口的饭菜。。。。。。

家乡的云,家乡的雨,家乡的路,家乡的情,总有让你魂牵梦绕的话题。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家乡更是我的精神家园灵魂栖居所。伴着长长的车鸣,汽车钻进了一片浓雾。家乡的晨曦躲在一片远山中,从密密的山路一直飘到了沉睡的荒地上。它唤起了石桥上的尘埃,它驱散了一夜的静谧,它的云雾弥漫在隐约的纱衣下,绽放出了羞涩的微笑。在这片微笑下,我看不到闪烁的霓虹灯,听不到车水马龙的喧哗。这里是那么清宁、清静与恬静。井台咯吱咯吱地呻吟,牛羊脖子上的铃铛叮当作响,田野沟壑梯梯坎坎纵横交错,如家乡老人饱经风霜的脸。土豆、红薯和自家腌制的咸萝卜处处飘香。铁环中偶尔溅起的泥土扑在农家小孩灿烂的笑脸上,这一切是那么和谐。既柔弱但又坚硬得容不下丝毫的破坏。石阶的尽头延伸到树林的深处。这是一条多么幽深的石阶,上面或许沾染了少许青苔,但抹灭不了家乡人走过的无数亲切的脚印,无数艰辛的汗水。涓涓的流水似乎永不干涸。细流冲刷着河底坚硬的河石,但河石仿佛蕴育大山的雄伟沉默,永远地沉思在细流的撞击中,年复一年。

思绪,回到了遥远的小时侯,我还记得,奶奶家门前的那条路,不说那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石子,不说那弯弯曲曲、极其复杂的地形,也不说它那狭窄到大客车一不留神就能掉到田里的危险,光是下雨天的稀泥巴就让人受不了。那叫什么路啊,雨一下,到处就积起来小水坑,本来就湿润的泥巴就成了糨糊似的稀泥,一走一个脚印,跟个超浅的沼泽地差不多,而且还很滑,一不小心就会和大地妈妈来个亲密的拥抱,像溜冰似的,就是还没溜起来就陷下去了。总之,这条烂路可是让周围的村民们叫苦不迭。但是每次一到阴天下雨爷爷都会到路边接我,背着我踏过泥泞的路。不过现在好了,没有了泥泞的路,家家户户的门前都变成了笔直的柏油大路,乡亲们的出行变得方便多了!

童年的秋千,随记忆的摇铃晃动,但它的两根荡杆,已经再也找不到了。还时常记起曾经的小工艺——用黄色、红色、苍绿色的叶粘成的小标本。我喜欢晴空中悠悠旋落的叶儿,傍晚时刻,我时常一片片地拣起,一片片地,仔细地看。我还怀念屋后的枸杞,父亲曾带我一同去摘。枸杞果儿如同镶在绿色翡翠之中的红宝石,父亲在很久前告诉我说,它不能当果儿吃。我是太喜欢了,偷偷拿一颗含在嘴里,轻轻咬开,一阵沁人心脾的清凉,

接着开始发涩,而且越来越涩,还有一股怪怪的味道。我“呸”地吐出,父亲发觉,“扑噗”笑了。我们家的饭团是一只成年狗,我常常带着它满村地跑,然后脏兮兮地回家。傍晚时候,我带上它到田间散步。我们看着夕阳一点点地收回最后一抹余晖,灰暗的夜色一点点地占据天空。我坐在田边,它也静静地蹲着,不时地望望我。斜阳把两个影子拉得老长。就这样,很舒心的感觉,很浪漫的情境。每次回家,总是伴着匆匆的脚步。家的甜蜜与温馨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味道。

印象最深的还是家乡的春节,我们村子过节也不例外有着独到的传统文化,春节是中国最传统、隆重的节日,也是历时最久的。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王爷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地让人热闹了一个月。老人爱说腊七、腊八儿,冻死寒鸦儿。 清代,雍和宫内就有熬制腊八粥敬献佛、皇室权贵的传统,谓之佛粥,目的是与佛结缘,寓意像佛祖一样,喝了牧女施舍的杂豆粥而得道成佛。农历二十三,传说灶王爷第二天就要上天奏明玉帝人间善恶,玉帝依此降福祸,家家忙着祭灶。这天晚上,供上关东糖、糖瓜(意在粘住灶王爷的口)等,由家长主祭上香行礼,而后连将灶神连龛带像放在松柏枝、芝麻秸架上点火焚化,谓之送祭。到了年这一天,这天晚上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家家户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鞭炮齐鸣。。。。。。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饭后,小孩会把芝麻秸撒在庭子里,人行其上,称之踩岁。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说是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一年诸事顺遂。小时候我与小伙伴最期盼的就是过年,而且还能穿上新衣服,嘻嘻!

菜园,这是爷爷精心培育的地方。那里有条大黄狗,有鸡进去他便咬,但他不欺负我,对我很好,可后来不知道怎么不见了,我也没有关于他更多的记忆。一到灌水的时候,便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冰凉刺骨的地下水源源地被送到地面上来,在地里回旋着滋润每一方土地,在这里我知道了李子是长在树上的,西瓜是在地上爬的„„家乡里,除了爷爷的房子,我还记得那铺在地上的毯子和成片的小树林,依然那么亲切,那么怀念„„是的,家乡有很多草,人们都养着牛,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在放牛的时候,各家的牛都赶到草地上,一群一群的,现在是看不到了。记得我小时候懒,走累了便要不干的,一屁股坐在草地上,现在想起来,那草还真扎人,那天还真蓝。家乡那里到处都是小树林,据说是绿化,每家都要种的。树是那样高,那样茂盛。下着雨,走在树林里是感觉不到的,

非要等雨停后,树上的叶子承受不住了,才会掉下来的。下完雨,没多久,我便要陪奶奶去山上林里采蘑菇,我挎着爷爷给我编的小篮子牵着奶奶的手 ,踩了好多的蘑菇。

家乡的冬是孩子们玩耍的季节,那六边形的雪花晶莹剔透,铺满了整条小路,好像给小路披上了美丽的哈达,是那样的美。在洁白的小路上踩几个脚印似乎有点不忍。每每这时我都会和小伙伴随手抓一把雪就可以打雪仗。用手滚几下就可以滚一个雪球,滚两个雪球拼起来就成了一个雪人的身体,再在雪人的脸上按上两颗黑色弹珠,它就有了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在眼睛下面用胡萝卜当它的鼻子,再做个胡萝卜小嘴,就做成了一个完整的雪人,伙伴们常为他们的杰作感到自豪。这时的冬天充满了小朋友的欢声笑语。家乡的冬天也和节日结了缘。过春节时,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都被雪覆盖了,每个房子都有了自己的新帽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雪白发亮。树、草似乎也被雪给覆盖了,穿上了银白色的衣服。放眼望去无论是麦田、房屋都是雪白雪白的,可谓是银光素裹。唯独松柏树依然穿着它那身绿装,给这洁白的冬天添加了一丝新的色彩。看那儿又开了几朵腊梅花,又为冬天增添了一丝丝迷人的芳香,这时的冬天是一个美丽的仙境。无论是大人、小孩脸上都洋溢着过节的喜悦。这时的冬天是快乐喜悦的。

无论我走到那里,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我的家乡,也不会忘记在那发生的值得我留恋的一切。我爱我的家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