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数学_表格列举法解决递增递减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表格列举法解决递增递减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来源:爱go旅游网


表格列举法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91~9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学会有序思考问题。

2.在探索解决递增递减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基本数学思维方法,体会列表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3.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积极发言的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学习用列举法解决数学问题,感受表格列举法的优点。 [教学难点]学习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教具:课件、表格一张、小棒;学具:练习纸、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感知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熊出没》吗?喜欢光头强?。老师认识一名同学叫欢欢,她和几名同学在为小树立“爱护树木”的警示牌,教育人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家园(出示情境图)。

2、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欢欢从8岁开始种第1棵树,以后每年比前一年多种一棵,欢欢今年11岁了,一共种了几棵树?

师:以后每年比前一年多种一棵树什么意思?

生:意思就是8岁种了1棵树,9岁那年种了2棵,10岁那一年种了3棵,11岁种了4棵树。

师:问题是什么?

生:从8岁到11岁一共种了几棵。

【设计意图:以学生身边的植树活动为素材引入,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积极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在情境中让学生初步感受一次比一次多的规律。】

二、探究新知

1、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师:你能通过数一数,画一画,算一算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预设1:用摆小棒,第一次摆1根小棒,第二次摆2根小棒,第三次摆3根小棒,第四次摆4根。一共摆了10根小棒。

预设2:第一次画1根竖线,第二次画2根竖线,第三次画3根竖线,第四次画4根。一共画了10根竖线。 预设3:展示

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发言,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方法。尤其第三种方法,给予鼓励。教师就可以给它加上一个表格。总结这种新的数学方法叫做表格列举法。

并列出算式:1+2+3+4=10(棵)

① 1 ② 2 ③ 3 ④ 4

师:大家的方法不同,但得出的结果都是10棵。 2、引发矛盾冲突,学习表格列举法

师:如果让你求15岁时,一共种了几棵树呢?在练习本上试试看

师:遇到什么难题? 生:数太大了,太麻烦了??

师:有些同学已经做完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投影)

生:我用数字来表示种的棵数,这样写起来既方便又快。 师:当数据越来越大时,直接用数字来表示,简单明了。 师:今天就来介绍一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表格列举法。 (教师板书:表格列举法)

首先将每一年植树的棵数列举出来,将年龄写在前面,棵数写在后面,求一共再把列举出来的数字加起来。为了看起来更清晰,我们可以给它加个表格。这就是表格列举法。

师:表格列举法清晰快速的向我们传递大量信息,是个常用的数学方法。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再梳理、总结,引入表格列举法,让学生体会表格列举法的优越性,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

三:自主练习

1、小明背诵英语单词,星期一背诵了2个单词,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背2个,

到星期五他一共背诵了多少个单词?

2+3+4+5+6=20(个) 一共背诵了20个单词。(递减问题) 2、看图列表格,一共有40根木头。(递减问题)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练习,能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的新知。在探索解决递增递减问题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表格列举法。】

四、回顾反思,交流评价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试着从知识和方法两方面说一说。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交流分享收获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以及思维、方法进行梳理,做到融会贯通。及时评价,则能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学习的快乐。】

学情分析

本智慧广场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画图法、初步学习了列举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列举法的进一步深化与应用。一年级学生对新知的求知欲较高,课堂表现欲极强,但是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专注力还需有待提高。本节课学习状态良好,整体学习效果也很不错。从生活中的动画人物导入吸引了学习的兴趣,通过探究并感受到

了表格列举法的优越性,并且运用到生活中,构建了递增递减问题的模型。

课堂效果分析

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落脚点,一切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最终的目的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教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方式、方法的选择都要先问自己一声:这样做的效果会怎样?要紧紧围绕有效和高效这一核心要求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当然这里所说的效果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效果,内容即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包括基本技能的训练效果,同时也包括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道德情感的教育等。

总之,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全体学生的潜力得到很大限度的挖掘,智力好的学生吃得饱,中等水平的学生吸收得好,差的学生消化得了,学生人人学有所得。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的思想,师生信息交流畅通,情感交流融洽,合作和谐,配合默契,教与学的气氛达到最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掌握了表格列举法的知识,既有有序思考,也有德育渗透点——保护树木.

教学反思

表格列举法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列举法的基础上开展的,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我进行了如下反思:

(1)由于没有准确把握学情,把“表格列举法”的运用作

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但通过课堂教学来看,学生对于用“表格列举”的形式解决问题并不是很难,而形如“每年比前一年

多种1棵树”、“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背2个单词”等比较语句的理解,学生有些吃力。教学重难点把握偏了是对学生备的不充分的体现。

(2)学生课堂回答不积极源于对学生鼓励做的不足。一年

级小学生面对紧张的学习环境,教师适时的积极评价,会缓和学生情绪,激励学生积极动脑思考。

(3)对数学知识的教学,可以在简单有趣的活动中开展。

而本节课我有点拘泥于课本知识了,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巧设适合学生的活动,而是在没有创设情景的前提下,跟随课本例题。通过这节“数手指”的示范课,我发现有趣的教学活动是让学生最兴奋的学习方式,玩数学,数学好玩。 (4)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验证理论。作为一名学习型教

师就要不断的学习新理论,新思想,不断的充实自己。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下册智慧广场——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问题第91页内容。本智慧广场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画图法、初步学习了列举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列举法的进一步深化与应用。这节课我采用了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首先让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出运用画图法来解决问题,然后将问题加深进一步引出列举法,最后学习表格列举法,

整个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对比优化、交流辨析等学习活动来完成本节课的任务。 【教学目标】

1.在探索解决递增递减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学会有序思考,体验列举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2.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索过程,掌握基本数学思维方法,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形成运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提升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学生自主运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递增递减问题,体会表格列举法的优点。

一:情境图:

欢欢今年11岁

二:探究单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画一画,算一算等)求出欢欢从8岁到11岁一共中了多少棵树?

三:自主练习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小明背诵古诗,星期一背诵了2首古诗,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背1首,到星期五他一共背诵了多少首古诗?

1.

列式: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第五层 列式:

优课观评记录

授课教师 课型 时间 观察视角 新授 科目 课题 数学 教材青岛版一年名称 级下册 表格列举法 观评教师 地点 班级 录播室 1 年级 1 班 全体一年级教师 亮 点 记 录 观察分析要点 状态 学生的情绪、兴趣、思维情况 学 生 活动 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况 1. 学生记录良好。 2. 学生整节课都在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合作交流 中学习。 3、尊重同学,积极发言。 4.学习效果良好。 发言 学生课堂发言、表达的情况 的情况 同学发言的 倾听 学生聆听教师讲解、学 成果 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达成度 状态 教师执教的热情度、民主性及亲和力 1. 本节课史老师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探究过程,并体验表格列举法的优越性,结构清晰。建构了递增递减问题的模型。 2. 渗透有序思考和爱护树木的数学思想和德育思想。 3. 教师有激情,评价机制很到位。 4. 问题设计环环相扣,深入浅出。 策略 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 教 提问 优质问题的设置 教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过程、方法及效果 教师对课堂现场生成性问题的处理过程、方法及效果 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运行、和谐自然 教师加强目标达成度检测、反馈、矫正的情况 师 引领 的 理答 教 媒体 检测 总 体 评 价 优秀 课标分析

本课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下册智慧广场——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问题第91页内容。本智慧广场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画图法、初步学习了列举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列举法的进一步深化与应用。属于数与代数领域。

关于本课题,课标有关要求:

(1)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方法(画图到表格列举法)的过程。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并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本节课学生体验到表格列举法的优越性,在今后学习中能做到学以致用,这也是用数学。本节课继续学习列举法,是在学习了列举1到100有多少个9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学习,有一定的经验,也体现了数学学习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