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考

来源:爱go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0卷第4期 河 南 科学 V01.20 No.4 Aug.2002 2002年8月 HENAN SCIENCE 文章编号:1004—3918(2002)04—0466—04 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考 龚 新, 邓摘挺, 宋立生 450052)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南郑州要:在旅游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崇尚回归自然,从而引发了生态旅游这一崭新的旅游形式和 理念。本文通过对与生态旅游有关的几个方面的分析,深入探讨了生态旅游的含义,为何要发展生态旅游 以及如何发展。从而为开展生态旅游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99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生态旅游已被许多地方视为开发旅游市场和促进旅游经济, 乃至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1999年是国家旅游局规定的“生态旅游年”,更加烘托出这种追求新的 旅游方式的氛围。据有关组织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的自然保护区的调查显示:已有82个保护区正式开办 旅游业,年旅游人次在l0万人以上的保护区有l2个。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影响保护 区今后发展的问题:目前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因开展各种形式的旅游而遭受破坏,11%的自然保护区出 现旅游资源退化现象。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发展生态旅游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1生态旅游的内涵 在当今旅游经济发展中,旅游方式有许多种,如自然景观旅游、考古旅游、商务旅游、特色旅游等等。生 态旅游也是一种旅游方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一般认为生态旅游起源于一些拥有丰富而独特旅游 资源的经济欠发达国家。其目的在于既满足人们探求知识、陶冶情趣,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又要对当地资 源环境加以保护。 80年代以来,随着人与环境矛盾的加剧,人类越来越关注自己所依赖生存的环境。而此时,可持续发展 的概念和原则也逐渐被世人所接受。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兼顾满足需求、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的生态旅游就 引起广泛重视。于是,有人便提出了生态旅游的范围限定;即生态旅游应当仅限于符合下列条件的旅游形 式:以相对于不受干扰的自然区域为基础;不遭受破坏、不降低质量,并能够在生态上保持可持续发展;对被 利用的自然区域持续不断的保护和管理做出贡献;服从于充分并适宜的管理体系。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生态旅游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民众生活 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而国际资源组织述明生态旅游是“以欣赏自然美学为初衷,同时表现出对环境的关 注”。我国学者卢云亭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标,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所开展的 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 从以上组织和人士对生态旅游的阐述可得知,生态旅游已不再是单纯的一种旅游形式,笔者认为它的内 涵已由一种旅游形式而丰富到对旅游地资源、环境的认识与保护。同时,它也含盖了旅游者对自身道德文化 修养和对自然环境认识的提高,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理解与责任。 2生态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是在自然旅游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在生态旅游的最初的概念界定中,明确了生态旅游 的对象,即生态旅游是“自然景物”。所以,现在仍有许多人认为“开展生态旅游的场所只可能在自然保护区、 森林公园或野生动物园等自然环境内”的观点也不足为奇。但是,由于人们对生态旅游学的概念正在逐渐向 社会生态学的概念扩展。尤其对于有着数千年人类文明史的中国,文化与自然,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在一 收稿日期:2002—04—06 作者简介:龚 ̄(1966一),男,河南信阳人,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旅游规划、旅游开发的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年8月 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考 ————467——— 些地方已达到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境地。于是,生态旅游的概念也由单一的自然环境逐渐向包括自然和社 会两种生态环境方向扩展。虽然这两种环境下的资源在形式上有很大区别,但它们都属于人类宝贵遗产。 它们都有很强的吸引力,又都比较脆弱,需要人们给予极大的关心与保护。因此,生态旅游资源不仅仅只是 具有“自然美”的大自然所独有,生态旅游资源还应包括与自然和谐,充满生态美的文化景观。 就生态旅游的资源类型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自然旅游资源中可因不同情况又分为 山地森林、草原、沙漠、海洋等等具体应用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可分为民俗民生、历史遗迹、特色文化等等应 用资源。当然,在很多地方同时拥有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应用资源时,应根据其不同的特点、 特色开展生态旅游,以达到人们的不同需要。 3生态旅游中对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将关系到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地 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由于不同的旅游资源归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也受益于不同的部门,所以产生多个部门或单位在保护与 利用问题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都可能对生态旅游者产生吸引力,但 同时,特殊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有时就难以兼顾。 生态旅游资源多数分布于偏远深山之中的自然保护区,而这些地方又多为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上的 落后,使得当地人们有着强烈的思变求富心情,希望发展旅游以获得经济效益的要求也越发迫切。与此同 时,受经济条件的局限,能够投入做基础建设、保护措施的资金、人才、技术都比较缺乏。在发展生态旅游中, 就会产生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 城市居民对于环境未受污染的自然地有着越来越强烈的旅游兴趣;而另一方面,生态旅游区内的人类活 动是有容量限制的。随着大量旅游者的到来,这些旅游区内的环境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其生态 平衡极易被破坏。 以上种种矛盾,均可归结为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即是否以可持续发展的原 则,真正开展生态旅游的问题。 4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 在现今许多旅游产品的促销中都被冠以“生态旅游”的字样,如“生态旅行”、“生态冒险”、“生态度假”等 等。似乎一些传统的大众旅游只需加上“生态”二字就是生态旅游了。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明生 态旅游以被广大旅游者所认同,商家们已看到这里无限的商机;二是说许多人对于生态旅游与传统的大众旅 游的区别并不了解。事实上,二者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 首先,传统的大众旅游不管是面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还是二者合一,其旅游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与 满足。为达此目的所采取的各种方法,无意之间就对旅游的对象造成或多或少的损害。久而久之,就会造成 旅游景区资源的破坏。 其次,传统的大众旅游在其资源利用方面重点强调的是吸引功能和经济效益功能,即如何开发利用资源 吸引更多的游客,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其主体和重点都强调的是旅游者及其需求。对于旅游资源、环境、 生态的保护却退居其次。 第三,对于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以往开展大众旅游项目时考虑得较少,往往只注重其 中的某一方面。即便是对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都加以考虑,也只是横向的。而对于三个系统纵向协调发 展方面,考虑较少。 而对于生态旅游,在旅游者回归自然,获取大自然无私奉献的同时,也注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即旅游 者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保护与发展。人与自然应该是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片面强调一方面而忽视一 方的存在与发展,势必会造成对另一方的损害,最终将破坏自身的存在与发展。生态旅游就是基于传统的大 众旅游对只强调索取造成的危害而提出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生态旅游应该是解决大众旅游中存在的 开发与保护这一矛盾最有效的方法,是现代意义上的旅游的新标志。 首先,开展生态旅游要求旅游者要有丰富的知识、强烈的责任心和自觉保护环境的意思。拥有多方面丰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68・--—— 河 南科学 第20卷第4期 富的知识,才能在旅游中理解、欣赏资源的内涵和境界,才能获得较高层次的享受和满足。旅游者拥有强烈 的责任心和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才能在旅游中保护好环境和旅游资源,以期永续利用,从而达到生态旅游 的目的。 其次,生态旅游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注重于保护旅游资源、旅游环境和旅游地区的经济效益,保护措施 贯穿与规划、开发、利用、管理等各个方面;贯穿于经济、社会、生态的整个协调发展的始终。这样,不仅能使 资源得以很好地开发与利用,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与进步,更能对资源加以保护,使其达到可持续发 展。 5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即是把发展与环境结合起来,使我们取得的经济发展既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子 孙后代,满足他们自己需要的能力。这表明,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社会平等、经济增长、生态稳定三者不可偏 废。而生态旅游就是基此而提出并发展起来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旅游业迅猛发展,已成为第一大产业。据专家预测,到2005年国际旅游人数 将达到68 ̄78亿人次,总收入将达到2lO0 ̄2300亿美元,并且这种迅猛发展的态势将一直保持到2l世纪 中、后期。然而,透过旅游业快速发展所带给人们的喜悦,却有许多触目惊心的问题。如旅游资源的开发不 当,使地貌和植被遭受破坏,加剧旅游区水土流失。水资源的无序使用与过度开采,导致许多以水体为主的 旅游景点退化与消失。工业、生活、产生的“三废”对旅游区已经或潜在造成危害。森林覆盖率的不断降低, 使得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每年物种灭绝数量增加,濒危和受威胁的动植物的数量逐年增长等等。所有这 些,都是由于人们没有正确认识获得与保护的关系,只注重眼前利益,一味向大自然索取的结果。所以,有人 将传统的旅游业发展模式称之为“资源掠夺型”。 旅游业是资源型产业,它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旅游资源的长久永序利用。而生态旅游正是基于保护旅 游资源而建立与发展起来的。生态旅游的核心就是保护性地发展旅游经济,使旅游地的经济、社会、生态三 大系统相互协调,很好地向前发展。生态旅游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旅游业所产生的人与自然、获取与保护、 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使传统的旅游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就形式而言,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可持续发展是旅游业发展应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生态 旅游是体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工具。当然,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仅局限于生态旅游,同样,做不到可持 续发展的旅游也不能称做“生态旅游”。二者之间,以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作为基础;以生态旅游的形式来 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6发展生态旅游 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具备许多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势。针对不同地区,应根据具体情 况,以不同形式开展生态旅游。 依据资源的不同,开展的生态旅游可分为自然生态旅游,如:森林生态旅游、草原生态旅游、沙漠生态旅 游、海洋生态旅游、江河湖泊生态旅游等和人文生态旅游,如:农业生态旅游、农村生态旅游、人工园林生态旅 游、科普生态旅游等等形式。但是,不管依据哪种形式开展生态旅游,在开发前都必须先要对旅游资源进行 系统、全面、翔实的考察,制定发展规划,并进行科学论证。发展规划一定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除制定 近期开发规划外,一定要有中长期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在开发过程中,一定要立足于保护性开发与利用,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使之即可以促进当前经济的发展,又不至于因现在的开发而影响以后的 利用。在开展生态旅游活动中,要不断提高游客的生态保护观念,倡导科学文明旅游。生态旅游要强调旅游 规模的小型化。旅游活动必须限定在生态系统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这样既可以保证旅游特殊经历的获取,又 不会对旅游地造成破坏。 针对于发展生态旅游,还应该注意到以下几点: (1)办出特色,争取做到人无我有。任何旅游项目的生命都在于它的特色。没有自己特色的东西不可 能对旅游者,特别是外地旅游者构成足够的吸引力。一般讲,可用作生态旅游开发的资源,许多地方都不少。 ,然而,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必定是那些有自己特色的地方。因此,在发展生态旅游时,应对区域内的特有资源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年8月 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考 做尽可能充分的考虑,努力加以开掘并努力使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2)把握重点,力求少而精。对于许多人而言,生态旅游是一个刚刚兴起的新鲜事物。目前,在对这一事 物尚无全面了解的情况下,发展生态旅游应坚决避免一哄而上,盲目乱建。应该依照自身的资源状况、经济 水平、社会条件,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把握自身的重点和优势,集中全力加以开发和保 护,力求少而精,使旅游者真正享受到高品位、高质量的生态旅游活动。 当然,就当前情况而言,生态旅游在许多地方的开展是受到很大限制的。目前我国的许多地方生态的破 坏、环境的污染已相当严重。为数不多的自然保护区已是国家的珍贵资源,应该倍加爱护。但是,仍有部分 保护区因开展了不当的旅游项目,保护不当而使资源遭到破坏,出现了旅游资源退化现象。所以,即使是发 展生态旅游条件很好的地方,由于对自身资源尚无认识;或缺乏管理与经营的人才;或缺乏科学知识与技能; 或旅游者缺乏生态旅游的意识等等,真正的生态旅游就难以开展。 因此,在发展生态旅游上,各级主管部门应本着实事求是,保护自然的思想,慎重考虑,慎重决策。在旅 游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应该以大众旅游为主。对于生态旅游,应当进行试点,总结经验,为生态旅游 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卢云亭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J].经济地理,1996,(1):54—60. [2] 吕永龙 生态旅游的发展与规划[J].自然资源学报,1998,(1):38—42. [3]郭来喜 中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J].地理科学,1997,(4):12~66 [4]王德刚 旅游开发学[J].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28—36. The thinking about the developing the ecological tourism GONG Xin,DENG Ting, SHONG Li—sheng (Institute of ̄aphy,Henan Academy of Sciences,Zhengzhou 450052。China) Abstract:As the tourism economy is developing rapidly nowadays,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going back to Nature,SO the ecological tourism is triggered with new forms and ideasIn this artic/e,with the .analysis on several aspects of the ecological tourism,we study the meaning of the ecological tourism,why and how to develop the ecological tourism.From these,we put forward our views On developing the ec0lOgical tourism.. Key words:the area for protecting nature;ecological tourism;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