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生态旅游

来源:爱go旅游网
第36卷第21期 2 0 1 0年7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 H E Vlo】.36 No.21 Ju1.2010 ・39・ 文章编号:1009—6825(2010)21 0039—02 浅析生态旅游 王文正 李 栩 摘要:从生态旅游的概念入手,对生态旅游的思想内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从哲学层次、文化层次、经济层次、技术 层次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使人们对生态旅游有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生态旅游,思想内涵,哲学层次,文化层次,经济层次,技术层次 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A 曾经在网上看到有人留这样的帖子:“要想搞垮一个名胜就 证否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的更为高级的人类旅游活动空间 开发它的旅游,不到三年就‘变味’了,中国的旅游业发展令人担 系统,可以说是人类精神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高级形式。从地 忧,我们将来去哪旅游?”——当然这话未免有些过火,但这个问 理空问上看,生态旅游已超越传统意义上的“旅游”的概念了,在 题却不得不引起专家们和全社会的重视,我们国家旅游规划的问 这里人、自然相互适应、协同进化,共生共存共荣,体现了人与自 题已经日显严重,旅游区人数过多,商业化过度,并由此引起的社 然不可分离的统一性,强调在人一自然系统整体协调的基础上考 会问题众多,文化历史古迹受到危害等等。今天,生态旅游概念 虑人类空间和经济活动的模式,实现“天地人和”,从而达到人~ 一的提出,给旅游规划指引了方向,但是我们应该如何深入理解这 自然系统的整体和谐,为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 概念。 的和谐开辟道路。可见生态旅游不仅改造了现有旅游区的形式 只要是搞设计的人都在大喊着:“我的设计是以人为本”,真 与功能,更重要的是同时也改造了人类自己,创造一种新文明、新 的是这样子吗。只要我们去今天的设计院看看就明白了。如何 文化。 真正的来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我认为应该从一个深层次、多角 度来认识生态旅游的问题。 简而言之,生态旅游就是与生态文明时代相对应的人类社会 生活新的空间组织形式,即为一定地域空间(旅游区)内人一自然 1 生态旅游概念的提出和认识 系统和谐、持续发展的人类活动区。 “生态旅游”概念一经提出之后,世界上很多组织和研究者都 2.2生态旅游的思想内涵 1)生态哲学层次。生态哲学是从广泛关联的角度研究人与 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旅游进行了界定,至今尚未有一个统一认可 的定义,对生态旅游的内涵也众说纷纭。不过,关于生态旅游的 自然相互作用的,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它的主要特点是从人统 目标却得到了基本的认同:生态旅游应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的 治自然的哲学发展到人一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生态世界观把 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的动态网络结构,超越了机械论的世界观而 动态性的宇宙观,形成对人和自然相互作用 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生态旅游应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引向整体性、系统性、唯有经济发展之后才能真正切实地重视和保护自然;同时,生态 的生态学原则的正确认识:“我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不是在自 我们赖以进行交流的一切群众性机构以及生命本身,取 旅游还应该突出对旅游者的环境教育意义,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 然之上,决于我们和生物圈之间的明智的、毕恭毕敬的相互作用”。忽视 者也更应该重视和保护自然。 旅游界人士指出,一旦超越景区游客承载量的界限,就必然 这个原则的任何政府或经济制度,最终都会导致人类的自杀。生 对景区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是继建设性破坏之后关系到旅游业 态世界观决定了生态城市是在人一自然系统整体协调、和谐的基 可持续发展而必须引起警觉的又一重要问题。旅游业赖以生存 础上实现自身的发展,人、自然的局部价值都不能大于人一自然 的生态环境一旦遭毁坏,就悔之莫及。草原、湖泊、海岛、森林、沙 统一体的整体价值。 漠、峡谷等生态资源和历史文物一样,极易受到破坏,一旦遭破坏 悄然消逝一样,已经向人们敲响了警钟。 2)生态文化层次。生态旅游作为承载社会文化的一种建筑 文化的产物,又是生态文化的创造者。生态文化摒弃了“反自然” 就不可再生。甚至可能在地球上消失。正如一些历史文物古迹的 空间,展示着生态文明时代的价值、观念、理想和抱负。它是生态 吴良镛先生的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两本书使我 的文化,抛弃了人统治自然的思想,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 受益匪浅,应该说一方面是对建筑学、城市规划的认识更深入了, 人一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达到两者的双赢式发展,从而实现人、 另一方面是学到了认识问题的方法——从哲学角度来看待建筑、 自然矛盾的消解。这是生态旅游的主流文化,从微观层面上看, 城市问题,从传统的建筑学领域中走了出来。我想,这种方法具 它又是多元化的,反映生态旅游民主化、多样化、丰富性的特点, 有一定普遍性,同样适用于今天的旅游规划,当然,旅游规划本身 即生态文化体现的是从人一自然整体的角度来协调、统一不同背 就属于建筑学科的一个领域或是一个分支。所以,旅游规划也同 景下文化的发展,不同信仰、不同种族、不同阶层的人能共同和谐 样是一个多学科、多角度的问题。 地生活在一起,而不是专制、单一、缺乏活力的,更不是统一在~ 种宗教或意识形态而排他的铁板一块。 2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理解与提炼 2.1 生态旅游的时空定位 生态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保持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与 另一方面在全球化浪潮中保存一种比较完整的 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产物,是在对工业文明时代的辩 动态发展的统一,收稿日期:2010—03—19 作者简介:王文正(1981一),男,助理工程师,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北京李100089 100089 栩(1978.),女,助理工程师,建筑师,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北京・40・ 第36卷第21期 2 0 1 0年7月 SHANXI ARCHITECI'URE 山 西 建 筑 Vlo】.36 No.21 Ju1.2010 文章编号:1009—6825{2010}21 0040—03 浅谈住宅设计与装修的关系 呼丽丽 摘要:结合实际总结了目前家庭室内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鉴于此提出住宅室内设计要虚实结合、充分利用空间,并应 注重考虑风格、形式,进而明确了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的关系。 关键词:住宅室内设计,装修,空间,形式美 中图分类号:TU238.2 文献标识码:A 提起住宅装修或装饰,大家都比较清楚。但是要更深的研究 成品的随意堆砌。4)大尺寸家具的盲目购买。5)使用功能的轻 它的含义,就没有那么容易解释了。因为“家”的内涵,包容了历 易忽视。 史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自然环境等丰富的背景,所以在考 2住宅室内设计要虚实结合 虑住宅室内设计时,就应持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方法,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装修已经成为人们讨论的热 才有可能为老百姓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 门话题,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活提高的必然结 名句:“少小离家老大回”,表达出离家久了怀念家乡的情感,因而 果。但如何才能装修好自己的家,却存在着不完全相同的看法, 隐含着家中温馨的魅力。因此,在住宅室内设计中“温馨”情意的 然而其中有一个问题则需要弄清楚,即要想搞好家庭装修,在施 意境,则是创作的主要根据,同时也是衡量家庭装修好坏的重要 标准。 工之前是离不开良好的设计创意。同样,若没有清晰的意图,就 盲目地进行家庭装修,也是难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往往还会酿成 花了不少钱,却买了个俗不可耐的结局,令人感到得不偿失和啼 1 目前家庭室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其中有一个原因是通常被 1)豪华设计的片面追求。2)高档材料的一味追求。3)装饰 笑皆非。产生这类恶果,固然原因很多,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文化生态。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 须同时进行文化革命,创造相应的社会文化。 市的灵魂,文化也成为生态城市最重要的功能。 3)生态经济层次。经济的发展质量可用人力资本、物质资本 3结语 生态旅游的形成是社会文明进化的结果,它也将随着社会的 发展而发展,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这个意义上说,生 总量随人口和收入的增长而不断增加,自然资本和由自然资本转 态旅游是一个“进化”的定义,这一“进化”的概念,反映了生态旅 化而来的物质资本的总量则相应减少。如果没有人才资本的弥 游不是一个理想的终极目标,而是一个“动态目标”,或者说是一 补,经济发展是无法长期持续的,人力资本显得尤为重要。 个协调、和谐的进化过程。这种“进化”式发展过程不是强调发展 生态旅游的经济发展是集约内涵式的,经济活动(生产、生 的数量和速度,而是更重视发展的质量及要素间的协调、平衡,以 活、流通与分配)也是有益于社会和环境的,资金是“清洁”的、合 不断提高其整体质量水平,或者说发展的目标是“整体功能的完 乎伦理的(不是通过掠夺生物圈而获取的),经济成果的分配是公 善,而不是组分的增长”,以不断保持人一自然的和谐。 正的。 生态旅游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知识体系。也许并不只是哲 4)生态技术层次。生态旅游正是主要凭借生态技术这一物 学、文化、经济、技术这几个层次的问题,也许还包括很多内容,需 质手段超越现代城市实现自我发展的。生态技术主张和其他生 要很多人为此而努力奋斗,生态旅游的概念虽然已经提出,但真 命物种相互依存、共同繁荣,对资源和能源进行可再生利用,只投 正付诸实际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入少量的能量,只有很低的污染或完全没有污染,它根据自然生 参考文献: 态规律确定技术发展的界限,在价值观上,它不以经济增长为唯 [1]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M].北京:施普林格出 的目标,还有人类健康、环境保护目标,它的组织原则是循环 版社.2001. 一和自然资本的总量及其比例来衡量。在一般情况下,生活消费的 的,实现资源的多层次利用。 生态旅游对技术选择的基础不仅仅是技术的考虑和论证,而 [2]佟玉权,王辉.环境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 出版社,2009. 且还包括经济、文化、环境、能源和社会条件的标准。但仅仅通过 科学技术方面的变革,而不考虑社会功能、人类生态、道德伦理、 文化价值等方面变革的“技术解决”是不可能创造生态城市的,必 [3]何 勇,邓 涛,曹 英.小城镇旅游产业形成因素分析 [J].山西建筑,2008,34(7):28—29. Analysis of ecological tourism WANG Wen-zheng LI Xu Abstract:From the ecological tourism,the paper has the deeper analysis of the thought intonation of ecological tourism,and illustrates from the philosophy layer,the culture layer,the economy layer and technology layer,80 as to have the deeper recognition of the ecological tourism. Key words:ecological tourism,thought intonation,philosophical layer,cultural layer,economy layer,technology layer 收稿日期:2010.03—24 作者简介:呼丽丽(1981.),女,助讲,山西省城乡建设学校,山西太原0300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