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实习单位鉴定(需加盖单位公章 五、实习周记(8篇
六、实习内容:要求字数不低于 2500字 七、实习的收获(对问题思考与归纳 八、实习总结(对专业理论的理解与运用 九、参考文献(不少于 10篇 附件 1
实习过程中的工作成果(工程设计图纸A3 ◆实习目的
为使学生具有参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让学 生通过生产实习的实践, 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 园林建设和管理部门 的实际工作学习中进一步巩固应有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工程规划设 计和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培养实际的规划设计能力和管理能力及 初步具有公文写作能力,特安排 10周的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 此次实习完善和加强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 同 时达到拓展和强化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表达与沟通能力、 组织能力, 为后续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及参与就业市场竞争做好先期准备。 ◆实习时间
2014年 11月初 至 2014年 12月底 ◆实习地点
安徽皖荣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实习单位鉴定 (见附件 ◆实习周记 (8篇,见附件 ◆实习报告 (下页正文
随着大学生活接近尾声, 实习已经成为我们学生走向社会的必 经之路, 它是我们与现实工作的对接, 也是真正能让我们看清自己能 力的方式。 于是我选择了安徽皖荣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开始了我为期两 个月的实习经历。
在这两个月内,我做了半个月的累积和适应工作,研究和学习 实际工程上的景观设计, 适应从学校到社会的角色转变, 不过幸运的 是, 我在这两个月里完整的见证了一个真真正正会建设起来的项目从 一纸空白到厚厚的文案和施工图。 这对我的意义完全不同与起初帮同 事画个节点效果图或者填个彩平。 因为, 曾经在学校里画过的再多的 图纸,再多的方案,真正会投入建设的概率几乎为零。
这是一个居住区的景观规划工程,见证了它的建设过程,我对 居住区景观设计也有了更多不一样的认识和理解, 也为我将来居住区 的景观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生态环境恶化、 能源紧缺、 城市交通、 地域特色趋同等问题显现出来, 人们越来越重视居住环境 的品质。 居住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场所, 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 是在自己居住的小区度过的, 小区环境质量的高低对人的身心健康有 很大的影响。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接近居民,与居民 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 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增进居民的身 心健康至关重要。 居住区的绿化水平, 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 标志。 居住区绿地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分布最广, 是普遍绿化的重
要方面, 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步伐的 加快, 居住区的绿化水平也应相应的提高, 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环境 质量的不同要求。 因此, 加强居住区绿化建设首要的任务是必须做好 设计。 提高设计水平应在尊重传统、 尊重科学基础上摒弃原有落后的 环境, 着重注意生态及景观设计, 才能使居住区绿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首先居住区绿化设计要注重生态性原则,居住区的生态型绿地 不仅是简单的种草种树, 而是真正从生态的角度来进行植物种类的选 择与搭配。 居住区植物造景应把生态效益放在第一位, 以生态学理论 为指导, 以改善和维持小区生态平衡为宗旨, 从而提高居民小区的环 境质量,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
尽可能模仿自然群落的植物配置,运用地被植物,小灌木,色叶 小乔木,大乔木形成多层次,色彩丰富,疏密有致以生态效益为主的 自然群落并且使单位空间绿量达到最大化。 所以, 我们在今后的设计 中要注重植物的多样性, 形成完整的植物群落。 要掌握地带性群落的 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合理选择耐阴植物,充分开发利用绿地空间资 源,丰富林下植被,形成稳定而优美的居住区自然景观。从改善空气 质量方面来说,应强调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相结合,立体绿化的 原则。
其次居住区绿化设计要注重美观性原则。选用高低不同,树冠大 小不同,姿态与色彩不同地树木,使居住区环境具有丰富的变化,增 加绿化层次,加大空间感,打破建筑线条的平直,单调的感觉,使整 个居住区显得生动活泼,轮廓线丰富。同时,通过植物景观,还能使
各个建筑单体联合为一个完整的布局。从而达到一种优美的环境空 间。 然后居住区绿化设计要注重功能性原则,居住区绿地是居民业 余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 要留有一定面积的居民活动场地。 比如居住 区中的休闲广场, 应采用硬质铺装与软质绿地相结合的处理手法, 使 广场看起来不过于生硬。广场周围可能还设有花架,树池座椅,景观 廊架等。既为居民提供了休息的场所,又丰富了广场空间。在小区的 其他区域还可以设置舞台,健身设施,篮球场等,都能体现了居住区 的功能性。
再者居住区绿化设计要注重文化性原则。 居住区是居民长时间生 活和休息的地方, 应该根据植物造园原理, 努力创造丰富的文化景观 效果,以人为本,体现文化气息。比如说,可以利用工厂搬迁后留下 的废弃机器设置成景观小品, 有效的利用它并加以改造形成了造型独 特,外形美观的园林小品,成为工业文明的代表。在曾有铁道穿过的 地方, 也利用废弃的铁道并设置一些铁路标志信息, 形成极富铁路文 化的风景线。还有螺丝钉桌凳,富有文化气息的标志牌等,这些都能 为小区增添了丰富的文化气息。 所以在我们今后的景观设计中不仅仅 是居住区的设计, 要不断的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 学习优秀的作品为 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居住区绿化设计要注重人性化原则,人是居住区的主体, 居住区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人的需求而进行建设的, 在现在居住区和其 他建筑的设计中无障碍设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建筑入口处的无
障碍坡道, 为了景观上的需要与植物的绿化相结合, 也可以形成富有 变化的景观效果。
人性化设计还表现在植物造景的人性化,植物造景和人的需求 完美结合是植物造景的最高境界。 人们进入绿地是为了休闲、 运动和 交流。因此,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 人用,富有人情味。在一块休闲绿地上,模仿自然群落,运用多层次 的植物配置和丰富的灌木地被草坪植物并设计自然曲折的园路, 景观 小品,休息设施, 形成自然和谐美观的休闲环境。另外人性化设计要 注意选择
遮阴效果好的落叶乔木, 儿童游戏场和青少年活动场地忌用 有毒和带刺的植物,体育运动场地则避免采用大量扬花、落果、落叶 的树木。
实习的过程也就是探索如何将设计变为现实的过程, 虽在公司的 实习只有短短的两个月, 但确实也让我收获了不少东西。 这两个月我 受益非浅,各项工作我都努力去尝试了,由不知变成知知,并逐步地 迈向成熟。 这次实习经历不仅磨练了我的意志, 更增加了我的团队精 神, 学会了怎样和别人沟通。 同时也为我提供了与众不同的学习方法 和学习机会, 让我从传统的被动授学转变为主动求学; 从死记硬背的 模式中脱离出来,转变为在实践中学习,增强了领悟、创新和推断的 能力。掌握自学的方法,这些方法的提高是终身受益的,我认为这难 得的两个月让我真正懂得了工作和学习的基本规律。
通过这一次的实习机会, 也让我们有机会将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 识与实际的运用相结合, 也让我们深深地感觉到我们在学校所学知识
的重要性,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我们才 真正体会到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求知欲越来越强烈。 比如说一些园林 中常见的树种我们识别时还是有很多分歧甚至说不出它们的名称, 科 属。 这也让我们更加明白只有认真的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断的复 习,反反复复的练习,才能在平时的识别中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才 能得心应手的运用到设计中来。 设计知识在实际工程设计环节中必不 可少, 这也让我感觉到己知识的匮乏; 同时认识到实践也是一个不可 缺少环节, 只有不断地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 题,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而且我也深刻的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我觉得在任何一个 团体,如果没有团队合作的精神,那么一个团体就会显得乏气。因为 团队就是精神之柱,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可见团队合作精 神的重要性, 所以我觉得发挥团队精神在具体学习、 工作和生活中的 运用,可以使我们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还有很重要的一方面是,经过这次实习,我的电脑操作技能熟 练了很多, 也学到了很多简便实用的方法, 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上都可 以派上好的用场。当今社会,若想从事这个行业,不懂操作基本上是 不可能做到的。
实习总结:这次实际的工地实习,我不但掌握了一些不懂的 具体环节, 而且也巩固了我在学校期间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 在学校 学习,理论与实际相差较大,一些知识虽然能在短期内被掌握、被运 用,但一些知识则不能掌握,也不便于记忆,更谈不上掌握运用了,
因此,老师所传授的内容虽然多、广、博,但是我们学习到的只是其 一部分, 或者是一些皮毛的东西, 要想真真正正的掌握所有理论知识, 只有通过实际的学习和参观, 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但是通过这次实 习, 才觉得原来景观行业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职业, 如果将来能 在这个行业工作, 对自己来说将是很大的挑战。 为了以后能够胜任这 项工作,现在就必须踏踏实实的学好技术。因此给了自己压力,让自 己不再觉得无事可作, 让自己安心去学习, 为将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 础。增强了自己的交际能力。景观行业是一个涉及人非常多的行业, 你将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 面对一个这样复杂的交际圈, 你可以从 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优秀的多西, 去除自身的一些不好行为, 同时也 可以通过不同的接触对象, 增强自己的交际能力, 让自己在以后的生 活中更加自信,更加坚强 .
参考文献
1. 居住区景观设计规范
2. 《居住区景观设计》 作者:苏晓毅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作者:刘滨谊 东南大学出版社 4. 《园林植物造景》 作者:臧德奎 中国林业出版社 5. 《园林规划设计》 作者:王浩 东南大学出版社 6. 《设计结合自然》 作者:麦克哈格
7. 《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 作者:(美 拉特利奇 著 王求是,高峰 译 8. 《交往与空间》 作者:扬·盖尔
9. 《风景园林设计》 作者:王晓俊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0. 《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者:李敏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