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样数量
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标准执行。
(一)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每 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环刀法)
(二)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取样
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应不少于1个点;每单独柱基应不少于1个点。(环刀法) 1、整片垫层
(1)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30-5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10-15m2布置一个。 (2)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10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20-30m2布置一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 (1)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环刀法每20m至少布置一个;贯入法每5m至少布置一个。 3、单独基础下垫层 (1)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不少于两个测点。
(四)依据《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5-1997)取样 土路基、石灰土垫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一组,每组3点。(环刀法) 人行道路基、土路肩检测频率:每100m测2点。(环刀法)
砂砾、碎石垫层、三渣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灌砂法) 二灰土底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环刀法) 进出口斜坡土基检测频率:每个测1点。(环刀法)
(五)依据《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1996)取样 沟槽覆土、沟槽回填填砂胸腔部分和管顶以上500内检测频率:两井之间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环刀法)
(六)依据《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8-228-1997)取样 基坑填土的检测频率:每座墩、台或每仓驳岸、防汛墙,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二、取样须知
1、采取的土样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取样量应能满足试验的需要。
2、鉴于基础回填材料基本上是扰动土,在按设计要求及所定的测点处,每层应按要求夯实,采用环刀取样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现场取样必须是在见证人监督下,由取样人员按要求在测点处取样,而取样、见证人员,必须通过资格考核。
(2)取样时应使环刀在测点处垂直而下,并应在夯实层2/3处取样。
(3)取样时应注意免使土样受到外力作用,环刀内应充满土样,如果环刀内土样不足,应将同类土样补足。
.
精品文档
(4)尽量使土样受最低程度的扰动,并使土样保持天然含水量。
(5)如遇到原状土测试情况,除土样尽可能免受扰动外,还应注意保持土样的原状结构及其天然湿度。 三、土样存放及运送
在现场取样后,原则上应及时将土样运送到试验室。土样存放及运送中,还须注意以下事项: 1、土样存放
(1)将现场采取的土样,立即放入密封的土样盒或密封的土样筒内,同时贴上相应的标签。 (2)如无密封的土样盒和密封的土样筒时,可将取得的土样,用砂布包裹,并用蜡融密实。 (3)密封土样宜放在室内常温处,使其避免日晒、雨淋及冻融等有害因素的影响。 2、土样运送
关键问题是使土样在运送过程中少受振动。 四、送样要求
为确保基础回填的公正性、可靠性和科学性,有关人员应认真、准确地填写好土样试验的委托单,现场取样记录及土样标签等有关内容。 1、土工试验委托单
在见证人员陪同下,送样人应准确填写下述内容:
委托单位、工程名称、试验项目、设计要求、现场土样的鉴别名称、夯实方法、测点标高、测点编号、取样日期、取样地点、填单日期、取样人、送样人、见证人以及联系电话等。同时还应附上测点平面图。 2、现场取样记录
(1)测点标高、部位及相对应的取样日期。 (2)取样人、见证人。 3、土样标签
(1)标签纸以选用韧质纸为佳。
(2)土样标签编号应与现场取样记录上的编号一致。
.
精品文档
❖ 土方工程施工常用数据 ❖
深度在5m以内的基坑(槽)、管沟边坡的最陡坡度(不加支撑) 土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基坑(槽)排水沟常用截面
深度在5m以内的基坑(槽)、管沟边坡的最陡坡度(不加支撑)
说明:1.静载指堆土或材料等,支载指机械挖土或运输作业等。
2.静载或动载距挖方边缘的距离应大于0.8m,静载填置高度不宜超过1.5m。 3.有成熟施工经验时,可不受本表限制。
中密的砂土 边坡坡度 高:宽 坡顶无荷载 坡顶有静荷 坡顶有动荷
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砂土) 边坡坡度 高:宽 坡顶无荷载 坡顶有静荷 坡顶有动荷
硬塑的轻亚粘土 边坡坡度 高:宽 坡顶无荷载 坡顶有静荷 坡顶有动荷
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粘性土) 边坡坡度 高:宽 坡顶无荷载 坡顶有静荷 1:0.50 1:0.67 1:0.67 1:0.75 1:1.00 1:0.75 1:1.00 1:1.25 1:1.00 1:1.25 1:0.50 填土的压实系数λc(密实度) 填方每层的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 各类井点的适用范围 .
精品文档
坡顶有动荷
硬塑的亚粘土、粘土 边坡坡度 高:宽 坡顶无荷载 坡顶有静荷 坡顶有动荷 老黄土 边坡坡度 高:宽 坡顶无荷载 坡顶有静荷 坡顶有动荷
软土(经井点降水后) 边坡坡度 高:宽 坡顶无荷载 坡顶有静荷 坡顶有动荷
填土的压实系数λc(密实度)
1:0.75 1:0.33 1:0.50 1:0.67 1:0.10 1:0.25 1:0.33 1:1.00 - - 说明:压实系数λc为土的控制干密度ρd与最大干密度ρdmax的比值。控制含水量为Wop±2。
砌体承重结构和框架结构 填土部位 在地基主要持力层范围内 在地基主要持力层范围以下
简支结构和排架结构 填土部位 在地基主要持力层范围内 在地基主要持力层范围以下 一般工程 填土部位 基础四周或两侧一般回填土 0.90 0.96-0.97 0.91-0.93 〉0.96 0.93-0.96 .
精品文档
室内地坪、管道地沟回填土 一般堆放物件场地回填土
土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砂土 最优含水量%(重量比) 最大干密度(g/cm) 粘土 最优含水量%(重量比) 最大干密度(g/cm3) 粉质粘土 最优含水量%(重量比) 最大干密度(g/cm3) 粉土 最优含水量%(重量比) 最大干密度(g/cm3)
填方每层的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 说明:人工打夯,土的粒径不应大于5cm。
压实机具 每层铺土厚度(mm) 平碾 200-300 16-22 1.61-1.80 12-15 1.85-1.95 19-23 1.58-1.70 30.90 0.85 8-12 1.80-1.38 .
精品文档
每层压实遍数(遍)
压实机具 每层铺土厚度(mm) 每层压实遍数(遍)
压实机具 每层铺土厚度(mm) 每层压实遍数(遍)
压实机具 每层铺土厚度(mm) 每层压实遍数(遍)
压实机具 每层铺土厚度(mm) 每层压实遍数(遍)
压实机具 每层铺土厚度(mm) 每层压实遍数(遍)
6-8 羊足碾 200-350 8-16 蛙式打夯机 200-250 3-4 推土机 200-300 6-8 拖拉机 200-300 8-16 人工打夯 <200 3-4 基坑(槽)排水沟常用截面
图示
基坑面积(m2) .
截面符号 粉质粘土 精品文档
地下水位以下深度m 4 a <5000 b c a 5000-10000 b c a >10000 b c
粘土 基坑面积(m2) 截面符号 4 a <5000 b c a 5000-10000 b c a >10000 b c
各类井点的适用范围
单层轻型井点 土层渗透系数(m/昼夜) 0.1-50 0.4 0.4 0.2 0.5 0.5 0.3 0.6 0.6 0.3 地下水位以下深度m 4-8 0.5 0.5 0.3 0.7 0.7 0.3 0.8 0.8 0.3 8-12 0.6 0.6 0.3 0.9 0.9 0.3 1.0 1.0 0.4 0.5 0.5 0.3 0.8 0.8 0.3 1.0 1.0 0.4 4-8 0.7 0.7 0.3 1.0 1.0 0.4 1.2 1.5 0.4 8-12 0.9 0.9 0.3 1.2 1.2 0.4 1.5 1.5 0.5 .
精品文档
降低水位深度(m) 多层轻型井点 土层渗透系数(m/昼夜) 降低水位深度(m) 3-6 0.1-50 6-12 (由井点层数而定) 喷射井点 土层渗透系数(m/昼夜) 降低水位深度(m) 电渗井点 土层渗透系数(m/昼夜) 降低水位深度(m) 0.1-2 8-20 <0.1 根据选用的井点确定 管井井点 土层渗透系数(m/昼夜) 降低水位深度(m) 深井井点 土层渗透系数(m/昼夜) 降低水位深度(m) 20-200 3-5 10-250 >1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