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地奔流着。 解说:“思想感情奔流”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B.高雅的人,看背影就知道;奋进的人,听脚步就知道;和善的人,看笑容就知道。 解说:这一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笔墨纸砚 说学逗唱 阴晴圆缺 亭台轩榭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完全相同。 D.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解说: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2 . 下面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中国古代文学中很早就出现了月亮意象,可谓意蕴丰富。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更是妇孺皆知。与月亮相关的诗词文学作品鳞次栉比。如:与月亮相关的诗文“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对联“仲秋赏月名泉畔,元夜吟风古寺前”;谜语“画时圆,写时方,冬天短,夏天长”等数不胜数。 A.意蕴丰富
B.妇孺皆知
C.鳞次栉比
D.数不胜数
3 . 下面横线上可以恰当衔接的句子是( )
文化经典有时很难走入人心,无法全面深入地发挥其“润物无声”的美育功用。将文化经典蕴于当代影视艺术文化之中, 。 A.或以受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助推文化经典的普及与传承,都不失为一种良策。 B.或以受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实现文化经典的普及与传承,也不失为一种良策。 C.或以受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助推文化经典的传承与普及,都不失为一种良策。 D.或以受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实现文化经典的传承与普及,也不失为一种良策。
二、字词书写
第 1 页 共 13 页
4 . 抄写下面这句话,要求书写正确、规范、清楚、美观。 苏轼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5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①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bǐng息敛声。——《“飞天”凌空》 ②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chì热的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美丽的颜色》 ③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了。——《藤野先生》 (1)给句①②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翘 首 bǐng 息 chì( )热 (2)根据句③划浪线语句,写一个四字短语。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蝉和蚁
①我们大多数人对于蝉的歌声,总是不大熟悉的,因为它是住在生有洋橄榄树的地方。但是凡读过拉封丹的寓言的人,大概都记得蝉曾受过蚂蚁的嘲笑吧,虽然拉封丹并不是谈到这个故事的第一人。
②故事上说整个夏天,蝉不做一点事情,只是终日唱歌,而妈蚁则忙于储藏食物。冬天来了,蝉为饥饿所驱,只有跑到它的邻居那里借一些粮食。结果他遭到了难堪的待遇骄傲的蚂蚁问道:“你夏天为什么不收集一点儿食物呢?蝉回答道:“夏天我歌唱太忙了,你唱歌吗?”蚂蚁不客气地回答:“好啊,那么你现在可以跳舞了”,然后它就转身不理它了。
③这个寓言是造谣,蝉并不是乞丐,有的时候,蝉与蚁也确实打一些交道,但是它们与前面寓言中所说的刚刚相反。蝉并不靠别人生活。它从不到妈蚁门前去求食,相反的倒是妈蚁为饥饿所驱乞求哀恳这位歌唱家。我不是说哀恳吗?这句话,还不确切,它是厚着脸皮去抢劫的。
④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
第 2 页 共 13 页
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⑤如果稍许等一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它遭受到的意外的烦扰。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蛆蜕、玫瑰虫等,而最多的却是妈蚁。
⑥身材小的想要到达这个井边,就偷偷从蝉的身底爬过,而主人却很大方地抬起身子让它们过去。大的昆虫,抢到一口,就赶紧跑开,走到邻近的枝头,当它再转回头来时,胆子比从前变大来了,它忽然就成了强盗,想把蝉从井边赶走。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我曾见过它们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强徒,竞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拋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你看,真正的事实,不是与那个寓言相反吗?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苦的生产者却是蝉呢!
(法布尔《昆虫记》,有删节) (材料二)
你们是把昆虫开膛破肚,而我是在它们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进行研究;你们把昆虫变成一堆既可怖又可怜的东西,而我则使得人们喜欢它们;你们在酷刑室和碎尸场里工作,而我是在蔚蓝的天空下,在鸣蝉的歌声中观察;你们用试剂测试蜂房和原生质,而我却研究本能的最高表现;你们探究死亡而我却探究生命。
一一法布尔
6 . 材料一中作者开头讲拉封丹关于蝉和蚁的寓言故事有何作用? 7 . 找出材料一中画横线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用它突出的嘴一一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 8 . 阅读材料一、二,说说这两段文字体现了法布尔怎样的科学精神。
9 . 材料一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请结合选段内容说说为什么这部书既是科普著作,又是文学经典。 阅读《秦淮河上寻浆声》,完成题。 秦淮河上寻浆声 龚文瑞
①最早对秦淮河的认识,缘于唐代杜牧的诗《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雾霭如烟,酒肆飞歌,人家热闹,商女如花……从此,在我的印象中,秦淮河与风月,与
第 3 页 共 13 页
商女、人家、诗人是裹挟在一块儿的。
②当时的我没有能力走近秦淮河,只能是心生些无端的遐想。想什么呢?想秦淮河的风月,历经六朝撂下来是不是可以撂成一摞诗册了?想有谁可以测知秦淮河里究竟融了商女胭脂红多还是融了商女相思泪多?想秦淮人家是谁?是酒家、船家、商家、女人家?是酒家的花雕芬芳?是船家的轻舟载月?是商家的挥金如土?是女人家的袅袅婷婷?想是秦淮河风流还是来到秦淮河的诗人风流?是秦淮河的风流诱发了诗人的风流,还是诗人的风流赋予了秦淮河风流?到过秦淮河的人说,在秦淮河,诗境与环境曼妙无比——诗歌中可以读出秦淮河,秦淮河可以流出诗歌。
③我想象的秦淮河,两岸的酒家肯定是要有的,软软的吴歌也肯定是要有的,即便是艳俗的女子也是可以有的,而每个酒家门前肯定也飘逸着一方旌旗或是几盏灯笼,打着诱人的“秦淮人家”字样,吸引着天下来客;临河的窗边最好有一扇窗开着,窗台上吊一盏小灯,供着一盆兰花或茶花,或倚着一个婉约的江南女子,如果没有女子倚窗,则要有吴歌从窗里飘逸出来,迷得游船的才子、公子们船舱探头,引颈觅美人。而秦淮河的水呢,必定是清澈见底,甚至可见鱼虾追逐,船从如镜的水面划过,划出一道清波,清波在逶迤的灯光下闪烁着片片鳞光;天上有一轮孤月随着船走,船窗里有三两个知己男女,或抚琴或轻歌,或饮酒或品茗,或叙情或抒怀,尽说些风花雪月的事。如果是冬天则要有一炉暖炭煮着黄酒,如果是夏天则要有一把绢丝的扇摇着凉风,如果是春天就遐想“无风自婀娜”的王献之诗中的桃叶姑娘,如果是秋天就戏说来江南贡院考试的才子唐伯虎的风流韵事……
④后来,我读大学时,读到了朱自清、俞平伯两位散文大师的同题美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对秦淮河有了新的感悟。两位大师因为生活经历和对事物感悟的角度不同,写出来的文章或重于抒情或偏于状景,伯仲难分,均是千秋文章。这时的秦淮河,已然没了六朝的历史味的古韵,但仍有商女的歌声从“生涩的歌喉里机械的发出”。朱、俞是性情中人,更是道德中人,显然不适应这种缺乏情韵的歌声,他们宁愿在灯与月交融的秦淮河静静的一隅“静听那汩——汩的桨声”……于是,秦淮河的风月在我心中演变成了“汩——汩的桨声”。
⑤2005年农历大雪的一天,我走近秦淮河。时值寒冬,却人流如织。秦淮河窄窄的,不过百米,两岸灯火如炬,迷离闪烁,旧唐诗流淌的风韵被放大得有些变形,感觉上更似一位珠光宝气的女子。这热烈的场景令我一时竟不能适应。我心想:秦淮河可以有商女有人家,但秦淮河不应该是如许艳俗的呀!
⑥显然,我要失望了。把秦淮河定格于美好想象的诗歌与传说中,只会是如同朱自清一样的感觉了——“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21世纪的市场经济,商业运作古文化,秦淮河的商味浓郁得像黏稠的蜜,现代、时尚的霓虹灯五光十色,加之行色匆匆的人群、南腔北调的人语,蛊惑得秦淮河的清韵全然了无踪影。或许,秦淮河的唐诗宋词的妙韵全部回到诗卷中去,回到历史中去了。这日,天寒地冻,我四处寻觅也没有寻觅到曾经载过朱、俞的那种带桨的“七板子”船,因此,我放弃了游船的想法,我预见上了船去必定也感受不到杜牧的诗韵,感受不到朱、俞笔下的那感动人心的“汩——汩的桨声”。
第 4 页 共 13 页
⑦ 其实,浮躁的是人心。秦淮河始终是厚重的,她沉淀了层层叠叠的历史,流逝了年年岁岁的时光,而且,还将继续把历史沉淀,把时光溶解,直到永远。秦淮河始终是静谧的,她历经千秋岁月,早已看惯了风花雪月、刀光剑影,看惯了朝野更迭、聚合离散,看惯了春风杨柳、冰霜残梅,也早就习惯了商女们的歌舞升平,习惯了商女们的爱恨情仇。秦淮河始终是自然的,她为城市承载了过多的奢侈,包容了过多的繁华,可这奢侈与繁华是人类给予她的呀,应该返朴的是人类,是搅了秦淮河清韵的人类。历史一页一页翻过,时光一年一年走过,世事变迁,世事缤纷,灵魂属于自己,本就是走马观花的我们又何必向秦淮河寻求些什么呢?
⑧对秦淮河有了这样的理解,我的心蓦地清明起来。身临繁华却心如静水。而这心的静水中,一支灵魂之桨在游弋,发出“汩——汩的桨声”……
10 . 作者在写对秦淮河认识的过程中,主要写了对秦淮河的印象及感悟,阅读文章,填写表格。 认识过程 印象、感悟 热闹风流,曼妙无比。秦淮河与风月,与商女、人家、诗人是裹挟在一块儿的。 ① 读《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② ③
④ 11 . 阅读画线句子,结合文章内容,揣摩作者“失望”的内容和原因
12 .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写秦淮河的变化的。(不超过150个字)
四、情景默写
13 . 古诗文名句填写
古典诗文别有洞天,藏有无数美景,也蕴含无限思绪。陶渊明漫步桃花林,欣赏到了“中无杂树,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的胜境;柳宗元观小石潭,发现潭中小鱼“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孟浩然望洞庭湖,“⑥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描绘了水天合一的奇妙景象:《诗经》中,男子面对眼前的“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叹“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五、课外阅读
第 5 页 共 13 页
阅读下而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也。事继母以孝闻,睿内兄①王愷、姨弟杜恽,并乡里有盛名。伯父祖征谓睿曰:“汝自谓何如愷、恽?”睿谦不敢对。祖征曰;“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而干国家,成功业,皆莫汝逮②也。\"
后东宫建,迁太子右卫率,出为辅国将军,四年,王师北伐,诏睿都督众军,睿遣长史王超宗、梁郡太守冯道根攻小岘城,未能拔③。”睿巡行围栅④,魏城中忽出数百人陈于门外,睿欲去之,诸将皆曰:“向本轻来⑤, 未有战备,徐还授甲,乃可进耳,”睿曰:“不然,魏城中二千余人,闭门坚守,足以自保,无故出入于外,必其骁勇者也,若能挫之,其城自拔”。众犹迟疑,睿指其节⑥曰:“朝廷授此。非以为饰,韦睿之法,不可犯也。”乃进兵。士皆殊死战,魏军果败走,因急攻之,中宿⑦而城拔。
睿于故旧,无所遗惜,士大夫年七十以上者,多与假板⑧县令,乡里甚怀之。性慈爰,抚孤兄子过于己子。 (选自《梁书》,有删改)
[注释]①内兄:妻子的哥哥。②逮:及,赶上,到。③拔:攻下,攻取。④栅:营寨。⑤向本轻来:刚才轻装而来。⑥节:朝廷授予将帅指挥军队的符节。⑦中宿:半夜。⑧假板:未经朝廷而对低级官吏进行任命,受任命者称假板官。
14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徐还授甲/按辔徐行 (《周亚夫军细柳》) B.学识当过之/人恒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乡里甚怀之/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D.睿欲击之/吾欲入劳军 (《周亚夫军细柳》)
15 . 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魏城中忽岀数百人陈于门外 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求二石兽于水中
16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朝廷授此,非以为饰,韦睿之法,不可犯也。
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D.告之于帝
第 6 页 共 13 页
17 . 在伯父祖征看来,韦睿哪些方面有过人之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韦睿的形象特点。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少年行·其二 唐·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注)①羽林郎:官名,掌宿卫侍从,两汉并属光禄勋。②骠骑:即骠骑将军,汉武帝元狩二年始置,以名将霍去病为之。渔阳:汉置渔阳郡,治所在今北京密云西南。
18 . 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_,我们学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这种体裁。 19 . 诗中刻画了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形象。(填四字词语) 20 . 分析诗歌的后两句运用的抒情手法及表达的情感?
七、名著阅读
21 .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美国记者斯诺根据采访考查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______》。本书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______的真实情况。
(2)在______(地名)期间,斯诺还拍摄了大量苏区生活的照片,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如______(人名)头戴八角帽的半身像,一直广为流传。
八、综合性学习
22 . 综合性学习。
中国梦,一个美好而充满希望的词汇。民族因中国梦而兴盛,国家因中国梦而富强,人生因中国梦而精彩。中国梦,是洋溢在孩童脸上的满足微笑,是澎湃在青年心中的雄心壮志,是播撒在老人身上的和煦阳光。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梦之队”成员,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和书写者。青葱四月,我班以“走进中国梦”为主题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启了同学们的一段筑梦之旅。
(1)“中国梦”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诗人郑思肖的诗中。他在元兵压境、危亡在即的时候,写下了《德祐二
第 7 页 共 13 页
年岁旦》(二首)。第一首颔联“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抒写了国治民安的政治愿望。《下泉诗》是《诗经·曹风》的篇名,主要表现人们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你能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小组采用问卷的形式调查了不同年龄段1500人的梦想,下面是问卷内容及调查结果的统计表,请认真分析并写出两点探索结论。
最美梦想统计表
更可靠的社会 年龄(岁) 更好的教育(人) 更稳定的职业(人) 更满意的收入(人) 保障(人) 20—30 300 80 80 40 31—49 50 150 200 100 50—65
15 40 45 400 结论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上将举行“中国梦,我的梦”的主题活动,你作为主诗人,请为自己拟定一段开场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作文
23 . 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1)命题作文:那一刻,几分甜蜜在心头
(2)遇见你,我便拥有了 ____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②两篇文章都要写成记叙文。
第 8 页 共 13 页
③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4 . 生活中,我们有许许多多的想法和各种各样的心愿。因为种种原因,我们不能或不敢说出来。就让我们把这些想法倾诉出来吧。请以“有时,我也想 ”为题写一篇600左右的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600字。(3)书写工整,规范。(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第 9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二、字词书写
1、
2、
三、现代文阅读
1
、
2
、
第 10 页 共 13 页
四、情景默写
1、
五、课外阅读
1
、
六、诗歌鉴赏
1、
七、名著阅读
1、
八、综合性学习
1
、
九、作文
1
、
第 11 页 共 13 页
2
、
第 12 页 共 13 页
第 13 页 共 1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