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建筑结构期末考试复习试题(给学生复习用)

建筑结构期末考试复习试题(给学生复习用)

来源:爱go旅游网
一、单项选择题

1、砌体抗震性能是好是差?因为(D ) A、砌体抗震性能好,因砌体自重大

B、砌体灰缝多,延性差,有利于地震产生的变形,因此抗震性能很好 C、砌体转角处,因刚度发生变化,故抗震性能好 D、砌体自重大,强度低,灰缝多,延性差,抗震性能很差 2、砌体承受弯、剪、拉作用时,主要依靠(A ) A、砌体间砂浆的粘结力 B、砌体本身的强度 C、砌体尺寸的大小 D、砌体的形状是方形或长方形 3、砌体抗压强度( A)

A、随块材强度的提高而提高; B、随块材厚度的加大而降低; C、随砂浆强度的提高而降低

D、用水泥砂浆砌筑比用相同强度的混合砂浆砌筑时高 4、标准砖的尺寸为(A)

A、240×115×53mm B、240×100×70mm C、240×150×53mm D、300×215×60mm 5、砖砌体可否作为受拉构件使用,(B) A、砖砌体体积不大可作为受拉构件使用;

B、砖砌体为脆性材料,承压较好,只能承受很小的拉力故一般不作受拉构件使用; C、砖砌体承受拉力很好一般作受拉构件使用;

D、砖砌体可受弯、受剪、受拉,且强于受压,故可作为受拉构件使用。 6、计算砂浆和块体间的粘结强度时(B)

A、水平灰缝和垂直灰缝均考虑 B、仅考虑水平灰缝 C、仅考虑垂直灰缝 D、水平灰缝和垂直灰缝均不考虑 7、砖的强度等级确定是根据(C)

A、抗压强度 B、抗压强度及抗拉强度 C、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 D、抗剪强度及抗折强度 8、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为(B) A、块体的尺寸应大,灰缝的厚度应小; B、块体和砂浆的强度高,砌体强度高; C、块体形状应歪曲不平,砂浆应稀; D、铺砂浆时,转角应铺满,其余地方可有可无;

9、提高砖砌体轴心抗压强度的最有效方法是(D) A、提高砂浆的强度等级 B、加大砖的尺寸 C、提高施工质量 D、提高砖的强度等级

10、砌体结构自重大是其缺点之一,为此应 (C) A、减小截面尺寸 B、采用空斗墙或空心砖砌体 C、发展轻质高强材料 D、采用多孔砖及轻砂浆 11、以下(D)情况,可不进行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A、支承柱或墙的基础面 B、支承梁或屋架的砌体墙 C、支承梁或屋架的砌体柱 D、窗间墙下面的砌体墙

12、当梁在砌体上的实际支承长度a大于计算支承长度a0时,梁端砌体局部受压计算中应取(A)

A、a0 B、a C、1/2(a+a0) D、a 或a0

13、某承重墙体的高厚比稍有不满足要求时,最有效的措施为 (B) A、减小上部荷载 B、提高砂浆的强度等级

C、保持洞口宽度不变,减小洞口高度 D、提高块材的强度等级

14、若某混合结构房屋,拟设计为刚性方案,但刚度不足.应采用最有效的措施是(D) 。 A、增加原刚性横墙的厚度 B、增加砂浆的强度等级 C、减小上部荷载 D、减小刚性横墙间距

15、混合结构房屋静力计算的三种方案是按(C)划分的。 A、屋盖或楼盖的刚度 B、横墙的间矩

C、屋盖或楼盖的刚度及横墙的间距 D、都不是 16、砌体结构中,墙体的高厚比验算与(B)无关。

A、稳定性 B、承载力大小 C、开洞及洞口大小 D、是否承重墙 17、受压砌体的计算长度与(B)有关。 A、楼屋盖的类别 B、采用的砂浆和块体的强度 C、相邻横墙的距离 D、房屋的层数 18、刚性横墙不符合(A)要求的。

A、横墙上洞口水平截面积不超过横墙截面积的70%; B、横墙厚度不宜小于180mm;

C、单层房屋横墙的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 D、多层房屋横墙的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的1/2。

19、房屋总高24m的刚性方案多层砌体房屋,可不考虑风荷载的影响时。 应满足以下(A)条件,

A、外墙洞口的水平截面积不超过全截面的2/3; B、外墙洞口的水平截面积不超过全截面的1/2; C、基本风压为0.5KN/m2,且层高不大于6m; D、屋面自重不小于1.0KN/m2; 20、砖砌平拱过梁的跨度不宜超过(D) A、3m B、2m C、1.8m D、1.2m

21、某简支托梁和其上部的砌体组合承重墙梁用以支承托梁墙体及其上的荷重时,托梁高度hb应满足 (B)

A、≥Lo / 8 B、≥Lo /10 C、≥Lo /12 D、≥Lo /15

22、墙梁计算高度围只允许设置一个洞口,对多层房屋的墙梁,各层洞口宜设置在(B)。 A、不同位置,且上下错开 B、相同位置,且上下对齐 C、墙角,且上下错开 D、根据建筑要求,且上下错开

23、厚度≤240mm的砖墙,当支承于其上的梁跨度大于或等于(C)时,其支承处宜加设壁柱。

A、8m B、7m C、6m D、5m

24、钢筋混凝土圈梁中纵向钢筋不宜小于(B) A、4φ8 B、4φ10 C、4φ12 D、2Φ12

25、地基沉降过大,引起墙体裂缝出现,而裂缝一般最易发生在 (C) A、裂缝易发生在横墙上,因横墙短,刚度相对纵墙大; B、裂缝易发生在转角处;

C、缝易发生在纵墙上,因纵墙长,刚度相对小; D、房屋空间刚度突变之处,不易发生裂缝;

26、对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砌体所用砖石和砂浆应提出 (B)要求。 A、最高强度等级 B、最低强度等级 C、没有任何

27、置在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可能在中部产生较大的沉降时以设 (A)部位的圈梁对防止因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开裂最有效。

A、基础顶面 B、檐口 C、窗上口 D、设在楼盖处

28、以下关于多层砖砌体房屋中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叙述(D)是正确的。

A、构造柱必须先浇柱,并按规定预留拉结钢筋; B、构造柱必须单独设置基础; C、构造柱最小截面尺寸180×180mm; D、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2;

29、以下哪种基础形式不属浅基础(B) A、地下条形基础 B、沉井基础 C、扩展基础 D、箱形基础

30 、下列钢筋混凝土基础中,抗弯刚度最大的基础形式是(C) A、柱下条形基础 B、十字交叉基础 C、箱形基础 D、筏板基础

31、对高层建筑物,其地基变形验算应以哪种变形特征做控制(D) A 、沉降量 B 、局部倾斜 C 、沉降差 D 、倾斜

32、地基土载荷板试验可以得到的土参数是(A) A、承载力特征值 B、地基沉降量 C、压缩模量 D、弹性模量

33、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变形时,土的变形指标是采用(B) A、弹性模量 B、压缩模量 C、变形模量 D、旁压模量

34、甲、乙两基础,底面积,基底压力和压缩层土质都相同,甲基础埋置深度大于乙基础,则两者的沉降是(B)

A、甲基础沉降大 B、乙基础沉降大 C、两者沉降相等 D、无法确定

35、地下水位下降时,建筑物的沉降可能会( A) A、增大 B、减小 C、一定不变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36、桩产生负摩阻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时(D) A、桩距越大,下拉荷载可能越小 B、桩身轴力、桩身沉降沿深度逐步衰减

C、单桩极限承载力由桩周土总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所组成

D、采用涂层法措施后,可使桩身负摩阻力、沉降减小,但中性点深度变大 37、下列不属于土的三相组成成分的是(B) A、气态 B、流态 C、液态 D、固态

38、按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划分砂土密实度时,下列错误的是(A) A、N15,松散 B、1030,密实

39、粘性土的液限与塑限之差称为(A) A、塑性指数 B、液性指数 C、稠度 D、孔隙比

40、下列基础中,不属于刚性基础的是(C) A、砖基础

B、毛石基础

C、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D、灰土基础

41、某梁的编号为KL2(2A),表示的含义为:(A) A、第2号框架梁,两跨,一端有悬挑 B、第2号框架梁,两跨,两端有悬挑 C、第2号框支梁,两跨,一端无悬挑 D、第2号框架梁,两跨

42. 某框架柱的配筋为Φ8100/200,其含义为(C) A、箍筋为HPB235级钢筋,直径8 mm,钢筋间距为200 mm B、箍筋为HPB235级钢筋,直径8 mm ,钢筋间距为100 mm

C、箍筋为HPB235级钢筋,直径8 mm ,加密区间距为100 mm ,非加密区间距为200 mm

D、箍筋为HPB235级钢筋,直径8 mm ,加密区间距为200 mm ,非加密区间距为100 mm

43、在板配筋图中钢筋带有弯钩,当弯向什么方向时表示钢筋配在上部( D ) A、向下和向左 B、向下和向后

C、向上和向左 D、向下和向右

44、剪力墙的平法施工图中,其标注容不包括(A) A、墙、梁钢筋锚固长度 B、墙截面

C、墙身钢筋直径及间距 D、墙的边缘构件

45、某梁的配筋为Φ8100(4)/150(2),其表示的含义为:(D)

A、HPB235级钢筋,直径8 mm ,加密区间距为100 mm ;非加密区间距为150 mm 。

B、HRB335级钢筋,直径8 mm ,加密区间距为100 mm ,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 mm ,双肢箍。

C、HRB335级钢筋,直径8 mm ,加密区间距为100 mm ;非加密区间距为150 mm 。 D、HPB235级钢筋,直径8 mm ,加密区间距为100 mm ,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 mm ,双肢箍。

三.填空题:

1、砌体结构最基本的力学性能指标是( 轴心抗压强度 )。

2、我国《砌体结构设计规》(GB50003-2011)将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分为五个强度等级,其中最低和最高强度等级分别为( mu10 )和( mu30 )。

3、在我国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 承载力极限状态 )和(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均规定有明显的极限状态标志或极限。

4.《砌体结构设计规》(GB50003-2011)中所列砌体强度设计值是按照所查砌体强度设计值乘以调整系数

a确定的,对于验算施工中房屋的构件时,其取值为( 1.1 );

当验算施工阶段砂浆尚未硬化的新砌砌体的强度和稳定性时,可按砂浆强度为( 0 )进行验算。

5.砌体构件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中的系数是考虑( 偏心距)和(高厚比 )综合影响的系数。

6.混合结构房屋根据空间作用大小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静力计算方案,包括( 刚性 )、( 弹性 )、和( 刚弹性 )。

7.钢筋砖过梁的跨度不应超过( 1.5 )m;砖砌平拱过梁的跨度不应超过( 1.2 )m,否则应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

8.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计算,一般只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影响,不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根据多层砌体结构的特点,一般采用( 底部 )等简化计算方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

9.为了防止或减轻房屋正常使用条件下,由于温差和砌体干缩引起的墙体竖向裂缝,应在墙体中设置(伸缩缝 )。其位置应设置在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可能引起的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可能性最大的地方。

10.塑性指数IP=( ),液性指数IL=( )

11.扩展基础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 0.15%),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 10mm ),间距不宜大于( 200mm)。

12.现浇柱的基础,其插筋的( 直径 )、( 数量 )以及钢筋种类应与柱纵向受力钢筋相同。

13.柱下条形基础梁的高度宜为柱距的( 1/4~1/8 )。

14.高层建筑中筏板的厚度大于2000mm时,宜在板厚中间部位设置直径不小于( 12mm )、间距不大于( 300mm )的双向钢筋网。

15.竖向受压桩按桩身竖向受力情况可分为两种桩,分别是( 摩擦性桩 )和 (端承型桩 )。

16.桩基承台的宽度不应小于( 500mm ),最小厚度不应小于( 300mm )。

四.计算及识图题

1.截面为b×h=490mm×620mm的砖柱,采用MUl0砖及M5混合砂浆砌筑

(f1.50MPa),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柱的计算长度H0=7m;柱截面承受外部轴向压力设计值N=270kN,沿截面长边方向的弯矩设计值M=8.4kN.m,

318kN/m砖柱密度取,分项系数取1.2,试验算该砖柱的偏心方向承载力是否

满足要求?(不考虑砖柱自重引起的偏心;11.29,e0.05时,0.728) h2.有一粘性土层,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700kPa,基础宽度b为4m,基础埋置深度d为1.5m,

d=1.6,b=0.3,其天然重度=18KN/m3,加权平均重度3

m=20KN/m,求修

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3.根据平法施工图的知识解答 (1)下图为KL2的平法施工图:

1)该连续梁的编号是( kl2 )。 2)该梁的跨数是( 3 )。 3)图中集中标注里44)

25表示( 有25根直径为4的箍筋 )

10100/200(4)表示( 有10根三级钢筋密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 )

(2)下图为KZ1的平法施工图:

1)KZ1表示 )。

2)图中纵向钢筋的直径为(8 )、根数为( 16 )。 3)图中箍筋的直径为( 5 )、间距为(100 )。 4)图中柱顶标高为( 4.270)。

(3)下图为板的平法施工图:

说明:1.现浇板构造作法详<<11G101-1>>;

2.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钢筋强度等级为HRB400; 3.图中未注明钢筋直径为8200,未注明板厚为h=100mm。

1) 从图中可知BP5的板底钢筋的直径及间距分别为( 8 )、(150 );BP5的板面钢筋直径

及间距分别为( 8 )、( 200 )。

2) 图中BP1的板面标高比该层其他板的板面标高( 0.1 )。 3) 图中BP2的板厚为(100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