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
摘要:传统财务管理已经不适应日新月异的财务管理实践发展需要, 只有加强财务战略管理, 才能推动财务管理层次的全面提升,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财务管理 财务战略管理 核心竞争力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have not adapt to the ever-changing financial management practice development needs, only strengthen financial strategy management, can promote financial management level of overall ascension, and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nterprise.
Keywords: financial management, financial strategy management core competitiveness
企业的财务管理无论是从其目标, 还是内容, 以及它在企业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来看, 无疑应该是处于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 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 以后, 由于财务管理的环境和内容变得更加复杂, 加上企业实施外部扩张战略促使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将更为突出。传统财务管理已经不适应日新月异的财务管理实践发展需要, 只有加强财务战略管理, 才能推动财务管理层次的全面提升,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财务管理的目标、内容、作用
(一)财务管理的目标: 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这个实体的存在为前提而进行的一系列理财活动。财务管理的目标取决于企业总目标——生存、发展和获利。财务管理首先要满足这一总目标带来的基本要求, 及力求保持以收抵支和偿还到期债务, 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 并保证资金的合理和有效利用。而要对上述要求有一个统一的表达, 就需要确定一个综合的财务目标, 但是不同环境中的企业, 其财务管理目标会有很大的差异。企业所处的文化背景、政治法律环境、生产力水平和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等因素变动都会引起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变动。关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目前尚无统一的定论, 流行的说法有股东权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等。我认为不管财务管理目标是哪一种的说法, 对于我们讨论它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并无多大关系, 因为不管是股东权益最大化还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归根到底财务管理就是要求完成筹措资金并有效地投放和使用资金的管理, 企业的成功以至于生存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这一点, 仅从这我们已可以看出它在企业管理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财务管理活动是联结其它管理活动的纽带, 它与企业的生产、销售管理发生直接的联系, 因此财务管理应该是企业管理的中心。
(二)财务管理的内容: 财务管理主要是资金管理, 具体而言它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日常财务管理。筹资是指筹集资金, 筹资管理要解决的问题包括
确定筹资的对象、时机、数量以及如何确定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 如何安排长期和短期筹资的相对比重等; 投资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是短期投资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 包括做好生产经营性项目投资管理和对外金融投资管理; 日常财务管理是以现金、应收应付款、存货等营运资金为主的管理。这是财务管理的传统内容, 现在随着我国加入WTO 以后财务管理的内容已拓展到金融风险管理、税金管理、保险管理甚至知识资本( 技术、人才、信息等) 管理等方面。从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来看, 毫无疑问的是财务工作在任何一个企业中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由于财务管理是针对资金的管理, 资金在企业又是流转的, 它会以不同的状态存在于企业中, 这必然决定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管理。不管是日常运营和管理, 还是资本运作、公司上市、企业并购等重要项目的实施, 都离不开财务部门的支持。因此应把财务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中心位置上, 予以高度重视。
(三)财务管理的作用: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中的一种日常管理, 主要在以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提供决策依据, 财务部门要收集经营信息, 通过财务报表和财务总监的分析, 提供给决策者作为高层拿主意的重要依据。二是控制子公司, 现代企业很多都是大型的集团公司, 总部对子公司的控制主要是通过财务报表和现金流两方面对子公司进行控制。而且集团对子公司进行具体管理, 财务报表是最重要的, 甚至是唯一的手段。三是进行税务管理,如果财务部门不擅长税务管理的话, 可能会向税务部门支付相当多的税金。四是控制现金流, 财务部门应当对风险投资、现金管理以及银行利率等非常熟悉、随时掌握, 知道如何合理、有效地管理现金, 让公司的资金在每个时段都发挥最大的价值, 创造最大化的利益。
二、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的局限性
(一)财务管理逻辑起点的局限
长期以来,我国财务界研究财务管理理论总是以财务本质为起点。但是,财务本质并非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最本源的理论要素,以其作为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显得有些牵强。以财务本质为起点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不能直接反映社会经济环境对财务管理系统的影响,无法揭示财务管理发展变化的真正原因。
(二)财务管理目标的局限
经济学视角下的财务管理目标定位于企业价值导向,无论是利润最大化还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均在企业治理结构的框架下讨论企业利益主体的利益实现,即回答企业为谁而存在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其实质是对企业本质的认知。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基本目标和企业使命等企业理论的命题是同一的,并没有作严格的区分。以企业目标代替财务管理目标的结果是目标被抽象化,造成了实务中的迷茫,忽视了财务管理的独特性,目标与财务活动的联系被削弱,失去针对性。目标是抽象的、不明确的,不能有效地指导实务。由此造成在企业运行框架中难以明确财务管理的独特作用,财务管理活动的效果也很难界定,目标的评价功能发挥不
了。
(三)财务管理研究方法的局限
在研究方法上,目前财务管理理论所采用的方法似乎更接近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而非管理学的方法。它以资本市场的运转和各种金融资产的估价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微观经济学的最优化理论、效用理论和风险理论等为基础,再依据一系列的假设建立数学模型,作为企业筹资、投资和股利分配等财务管理活动的理论与方法指南。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财务管理理论与从企业管理角度发展起来的企业战略理论之间,自然就会产生矛盾,使之不能完全有效地支持企业的整体战略。
(四)财务管理研究范围的局限
由于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财务管理理论在研究范围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资本预算过程对企业管理实践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目前的财务管理理论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投资项目评价这一领域,很少研究这一过程的整体及其他重要环节,而这些对于做好投资决策也许更为重要;
二、财务战略管理
(一)财务战略管理与传统财务管理的区别
财务战略管理是指企业在分析理财环境的基础上,服从和服务于企业战略的前提下,对企业资源筹集和配置活动进行的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它是战略理论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应用与延伸,其与传统财务管理的区别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视角与层面不同
财务战略管理运用理性战略思维,着眼于未来,以企业的筹资、投资及收益的分配为工作对象,规划了企业未来较长时期(至少3 年,一般为5 年以上)财务活动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和策略,是企业日常财务管理活动的行动纲领和指南。传统财务管理多属“事务型”管理,主要依靠经验来实施财务管理工作。
2.逻辑起点差异
财务战略管理以理财环境分析和企业战略为逻辑起点,围绕企业战略目标规划战略性财务活动。传统财务管理主要以历史财务数据为逻辑起点,多采用简单趋势分析法来规划财务计划。
3.职能范围不一样
财务战略管理的职能范围比传统财务管理要宽泛得多,它除了应履行传统财务管理所具有的筹资职能、投资职试论财务战略管理理能、分配职能、监督职能外,还应全面参与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履行分析、检查、评估与修正职能等,因此,财务战略管理包含着许多对企业整体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内容,是牵涉面甚广的一项重要的职能战略。
三、财务战略管理的基本模式和基本内容
财务战略管理立足于企业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革的背景条件下,充分吸取战略管理的基本思想,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财务战略管理是企业财务决策者根据企业制定的整体战略目标,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所制定的用以指导企业未来财务管理发展的财务战略,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财务战略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与评价的动态管理过程。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管理。一个较为完整的财务战略管理过程由四个基本环节构成。这四个环节按先后顺序分别为理财环境分析、财务战略制定及目标分解、财务战略实施和财务战略实施结果评估与控制。财务战略是为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流动和实现企业战略,为加强企业财务竞争优势,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资金流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的谋划。财务战略是战略理论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与延伸,不仅体现了财务战略的“战略”共性,而且勾画出了财务战略的“财务”个性。
一般来说,财务战略有三种路径选择:扩张型、稳健型、防御收缩型。企业选择扩张型财务战略不是偶然的,这与其企业生命周期所处阶段、高成长的企业发展战略息息相关。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大多数企业的发展可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一般来说,在企业的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宜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在成熟期则一般采取稳健型财务战略,而在衰退期企业应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