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物理选修3-4练习题及答案详解(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中物理选修3-4练习题及答案详解(可编辑修改word版)

来源:爱go旅游网
选修 3-4 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56 分) 1. 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位移为负值,则速度一定为正值,加速度也一定为正值 B.质点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C.质点每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加速度不一定相同,速度也不一定相同D.质点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其速度不一定相同,但加速度一定相同

2. 如图所示演示装置,一根张紧的水平绳上挂着 5 个单摆,其中 A、D 摆长相同,先使

A 摆摆动,其余各摆也摆动起来,可以发现(

A. 各摆摆动的周期均与 A 摆相同

)

B.B 摆振动的周期最短 C.C 摆振动的周期最长 D.D 摆的振幅最大

3. 当两列水波发生干涉时,如果两列波的波峰在 P 点相遇,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 P 的振幅最大

B. 质点 P 的振动始终是加强的 C. 质点 P 的位移始终最大 D. 质点 P 的位移有时为零

4. 图中,两单摆摆长相同,平衡时两摆球刚好接触。现将摆球 A 在两摆球线所在平面内向左拉开一小角

度后释放,碰撞后,两摆球分开各自做简谐运动。以 mA、mB 分别表示摆球 A、B 的质量,则(

A. 如果 mA>mB,下一次碰撞将发生在平衡位置右侧

B. 如果 mA)

C.无论两摆球的质量之比是多少,下一次碰撞都不可能在平衡位置右侧D.无论两摆球的质量之比是多少,下一次碰撞都不可能在平衡位置左侧

5. 一列横波在 t=O 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在 t=1 s 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由此可以判定

此波的( )

A. 波长一定是 4cm B. 周期一定是 4s C. 振幅一定是 2cm D. 传播速度一定是 1cm/s

6. 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从真空射向一块半圆形的折射率为 1.5 的玻璃砖,正确的是(

)

A.只有圆心两侧范围外的光线能通过玻璃砖 B.只有圆心两侧范围内的光线能通过玻璃砖 C.通过圆心的光线将沿直线穿出不发生偏折 D.圆心两侧范围外的光线将在曲面上产生全反射

7. —个从街上路灯的正下方经过,看到自己头部的影子正好在自己脚下,如果人以不变的速度朝前走, 则他头部的影子相对地的运动情况是(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匀加速直线运动

C.变加速直线运动D.无法确定

8. 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折射率为的某种玻璃的表面,如图所示,θ1 表示入射角,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

0

A. 无论入射角θ1 有多大,折射角θ2 都不会超过 45 角

00

B.欲使折射角θ2=30,应以θ1=45 角入射C.当入射角θ1=arctan 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恰好互相垂直D.以上结论都不正确

9. 如图所示,ABC 为一玻璃三棱镜的截面,一束光线 MN 垂直于 AB 面射人,在 AC 面发生全反射后从 BC 面

射出,则( )

A. 由 BC 面射出的红光更偏向 AB 面 B. 由 BC 面射出的紫光更偏向 AB 面 C. 若 MNB 变小,最先从 AC 面透出的是红光 D. 若 MNB 变小,最先从 AC 面透出的是紫光

10. 在薄膜干涉实验中,发生干涉的两列光的光程差(

)

A.等于入射处薄膜的厚度 B.等于入射处薄膜厚度的两倍C.与入射光的波长有关 D.与观察者到薄膜的距离有关

11. 如图所示,在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若单缝 S 从双缝 S1、S2 的中央对称轴位置处稍微向上移动,

则(

)

A. 不再产生干涉条纹 B.仍可产生干涉条纹,且中央亮纹 P 的位置不变C.仍可产生干涉条纹,中央亮纹 P 的位置略向上移D.仍可产生干涉条纹,中央亮纹 P 的位置略向下移

)

12. 对于单缝衍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缝的宽度 d 越小,衍射条纹越亮

B.缝的宽度 d 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

C.缝的宽度 d 越小,光的传播路线越接近直线D.入射光的波长越短,衍射现象越明显

13. 我国已经先后发射了“神舟”1 号至“神舟”4 号系列运载火箭,2003 年秋天发射“神舟”5 号载人

飞船,2005 年 10 月中旬又发射了双人飞船,标志着我国真正步入了航天大国。飞船在返回地面的途中总有一段时间和地面失去无线电联系,其原因是( )

A. 飞船为节省能量不再发送信号 B.自由降落阶段不必加以控制,地面也不需向飞船发送信号 C.由于高速下降和空气摩擦,在飞船周围形成等离子云,阻碍了电磁波的传送D.虽然不能进行通讯联络,但雷达仍能探测到飞船

14. 调节收音机的调谐回路时,可变电容器的动片从全部旋入到完全旋出仍接受不到该波段的某较高频率

的电台信号,为收到该电台的信号,则应(

A. 加大电源电压 B.减小电源电压 C.增加谐振线圈的圈数D.减小谐振线圈的圈数

)

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6+4+4+8=22 分)

15. 已知某人心电图记录仪的出纸速度(纸带的移动速度)是 2.5cm/s.如图所示是用此仪器记录下的某人的心电图。(图中每个格的边长为 O.5cm)。(1)由图可知此人的心率是 次/分,它的心脏每跳

-53

一次所需时间是 s。(2)如果某人的心率是 75 次/分,他的心脏每跳一次大约输送 8×10m

4

的血液,他的血压(可看做他的心脏跳动时压送血液的强度)的平均值是 1.5×10Pa,据此估算此人的心脏跳动时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 。

16. 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用摆长 L 和

周期 T 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 g= 。如果已知摆球直径为 2.00cm,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的悬点, 摆线竖直下垂,如图所示,那么单摆摆长是 。如果测定了 40 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中秒表所示,那么秒表 读数是

17. 某同学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使用的双缝的间距为 0.025cm。实

s,此单摆的摆动周期是 s。

验时,首先调节 和 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并使 和 竖直且互相平行。当屏上出现了干涉图样后,通过测量头(与螺旋测微器原理相似,手轮转动一周,分划板前进或后退 0.500mm)观察第一条亮纹的位置如图(a)所示,第五条亮纹位置如图(b)所示,测出双缝与屏的距离为 50.00cm,则待测光的波长λ= nm。

18. 激光散斑测速是一种崭新的测速技术,它应用了光的干涉原理。用二次曝光照相所获得的“散斑对”

相当于双缝干涉实验中的双缝,待测物体的速度 v 与二次曝光时间间隔Δt 的乘积等于双缝间距。实验中可测得二次曝光时间间隔Δt、双缝到屏之距离 l 以及相邻两条亮纹间距Δx。若所用激光波长为 λ,则该实验确定物体运动速度为

三、计算题(本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1 分,共 22 分)

14-619. S1、S2 为两个相干光源,发出的光的频率为 7.5×10Hz,光屏上 A 点与 S1、S2 的光程差为 1.810m。(1)若 S1、S2 的振动步调完全一致,则 A 点出现什么条纹?(2)若 S1、S2 的振动步调完全相反,则 A 点出现什么条纹?

20. 横波如图所示,t1 时刻波形为图中实线所示;t2 时刻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Δt=t2-t1=0.5s,且 3T<t2-t1<

4T,问:波速可能多大?

选修 3-4 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简谐运动的基本运动特征。如图所示,设质点在 A、B 之间振动,0 点是它的平衡位置, 并设向右为正在质点由 O 向 A 运动过程中,质点的位移是以平衡位置 0 为起点的,故其位移为负值;而质点向左运动,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速度也为负值。质点在通过平衡位置时,位移为零,回复力为零,加速度为零,但速度最大。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方向可正可负,由 F=-kx 知,x 相同,F 相同,再由 F=ma 知,a 相同,但振子在该点的速度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

2. AD 解析:本题考查受迫振动的特点。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系统的固

有频率时,振动的质点达到共振。当图中的 A 摆摆动后,由于 A 摆是悬于一根张紧的水平绳上,A 摆摆动对水平绳有周期性的力的作用,使得悬于同一根绳上的其他各摆均做受迫振动,且周期均等于 A 摆振动的周期。而 D 摆的摆长与 A 摆的摆长相等,D 摆发生共振,其振幅最大。

3. ABD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波的干涉和叠加的典型题目,正确解答本题需要对波的干涉和叠加等有关知识认真掌握。

4. CD 解析:本题考查单摆周期公式。碰撞后两摆球各自做简谐运动,两单摆的摆长相同,周期大小与振幅、质量无关,它们运动的周期相同,两摆球相碰后,无论是同向还是反向运动,它们回到平衡位置的时间相同, 均为周期的二分之一,它们再次相碰只能在平衡位置。

5. AC 解析:由图象可直接得出该波的波长λ=4cm,振幅为 2cm,故 A、C 正确,但本题中未说明波的传播方向,如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传播时间 t=(n+)T,又因 t=1s,所以 T=(n=0,1,2,3…);波速 v==4n+1 (n=0,1,2,3…);如波沿x 轴负向传播,传播时间t=(n+)T,又因t=1s,所以T=,波速v==4n+3(n=0, 1,2,3…),由以上分析可看出,波速和周期都不是定值,故 B、D 错,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A、C

6. BCD

7.A 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是光的直线传播和运动学的有关知识,利用几何知识先确定任意时刻头影的位置, 然后利用位移、速度表达式解题:设灯高为 H,人高为 h,如图所示,人以速度 v 经任意时间 t 到达位置 A 处,由光的直线传播和人头影在图示 B 处,由几何知识得:

,OB=

//

故人头影的速度 v=,因为 H、h、v 都是确定的,故 v亦是确定的,即人头影的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0008.D 解析:由 n=可知,当θ1 最大为 90 时,θ2=45,故 A 正确。当θ2=30 时,

00sinθ1=nsinθ2=,得θ1=45,故B 正确。当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时,θ1+θ2=90,所以sinθ2=cosθ ,又由 n=,可得 tanθ1=,故 C 正确。 9.BC 10.B

11.B 解析:本实验中单缝 S 的作用是形成频率一定的线光源,双缝 S1、S2 的作用是形成相干光源,稍微移动 S 后,没有改变传到双缝的光的频率,由 S1、S2 射出的仍是相干光,由双缝 S1、S2 发出的光到达屏上 P 点的光程差仍为零,故中央亮纹位置不变。

12.B 解析:当单缝宽度一定时,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故 D 错,当光的波长一定时,缝的宽度越小, 衍射现象越明显,故 A、C 错,B 正确。

113.C 14.D

15.解:(1)由图可知,两次心跳的间距为 4 个格,每个格边长为 O.5 cm,4 个格的长度为 2 cm,他的心跳一次所需时间 t==0.8 s,人的心率是次/分

-534

(2)心脏每跳一次大约输送血液=8×10m,心脏跳动时压送血液的压强平均值是 1.5×10 Pa,心跳一次做功 W=P·V,则心脏跳动时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PV=1.5×10×8×10×=1.5W

16.0.8740m 或 87.40cm,75.2 s,1.88 s 解析:单摆摆长应等于测量值 88.40cm 减去摆球的半径 1 cm,得到 87.40cm。

17.光源 滤光片 单缝 双缝 594 18.

19.(1)暗条纹(2)亮条纹。

解析:由,n=,即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若步调一致,则 A 点为暗条纹;若步调相反,则 A 点为亮条纹。 20. (1)52m/s

(2)60m/s

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