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填料由挖掘机由取土坑挖装自卸车运输至施工现场。 A、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试验确定建筑材料及压实标准→施工放样→做试验路段确定施工参数及程序→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上报开工报告→清理整平地面→洒水(或晾晒)→碾压→压实度检查→(合格后)放样→上料→恢复中线、整平→洒水、碾压→自检各项规定指标→(自上料开始循环进行,直到路基顶面)→上报监理工程师检查、交验。
B、基本要求:
路基中线、导线复测,放出各设计断面边桩,测量和绘制横断面,并校核路基设计工程量。
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全面搜集沿线地质、水文、地形、地貌、气象等资料,进行路基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挖、填方及路线的工程地质情况,选择各种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
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组织施工,确保路基宽度、高度、分层厚度,平整度、压实度、边坡坡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对特殊不良地质路段,要按设计进行特殊处理,确保路基的稳定可靠。
填方路基先铺试验路段以确定施工方法的可靠性,机械组合的协调性。
C、施工特点
路基填筑工程可用配套的机械化施工。形成挖、运、摊、平、压机械化流水作业,能保证路基填筑高质量、高速度的完成。
D、施工方法
施工前,清除料场覆盖层及路基范围内的杂物与不适用材料,及其他有机物,彻底清除干净。并拆除路基范围内的废除结构物,与此同时做好路基填料的试验工作,得到监理工程师的认可。
选择适宜的填筑材料,提前做好标准击实试验,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试验资料和选择的取料场。
采用水平分层的方法填筑路堤,根据压实设备和技术规范确定压实厚度,一般控制每层压实厚度20-30cm。宽度每侧超过该层设计宽度30cm以确保路基边缘有足够压实度。
土方的挖、装、运均采用机械化施工,一般用挖装机械配备自卸汽车运土,按每延米用土量严格控制卸土,推土机把土摊开,平地机整平。
当路基填土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时可在路外晾晒,也可在路基上翻拌晾晒;当含水量不足时,可洒水补充,使填土达到最佳含水量的要求,确保达到压实度标准。
当路堤宽度、厚度和填土含水量等符合要求后,用压路机从路边向路中,从低侧向高侧顺序碾压。压实遵照先轻后重的原则,直到达到设计的压实度为止。
根据路堤的填筑高度,严格按规范要求检查压实度,每层填土都要资料齐全,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或旁站。
在高温季节施工中,严防路基集料缺水,填筑层表面应适当加大含水量,并注意天气预报,及时碾压成型。
达到设计标高时要抓紧按设计要求整理路槽,修整边坡,防护,确保路堤填筑质量和稳定性。
E、路基整修
土质路基采用人工或机械刮土或补土后的方法整修成型。深路堤边坡、整修应按设计要求坡度,自上而下进行刷坡,不得在边坡上以土贴补。
当填土不足或边坡受雨水冲刷形成小冲沟时,应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分层填补,仔细夯实。
修整路基表层厚150mm以内,松散的或半埋的尺寸大于100mm的石块,应以路基表面层剔除,并按规定填平压实。
边沟整个应挂线进行,对各种水沟的纵坡应用仪器检测,修整到规定要求,不得随意用土填补。
填土路基两侧超填的宽度应予以切除,如遇边坡缺土时,必须挖成台阶、分层填补夯实。
在路面铺筑完成后或铺筑时,应立即填筑路肩,并按要求加固。 路基整修完毕后,堆于路基范围内的废弃土应清除,并维持维修保养。
4、底基层施工
本标段道路垫层采用天然砂砾垫层,要求级配合理,采用自卸车运输,机械平整,压路机碾压的方法进行流水作业。
验收路基层,恢复道路中线,每10m设一个中线桩。
施工放样:测量施工路段的中线高程,恢复中线,每10米一桩,同时在路边缘外侧设置指示桩,标出高程用以控制天然砂砾垫层施工。按松铺厚度填料,用装载机将砂砾均匀的摊铺在规定的宽度上,表面平整,并有一定的路拱坡度,然后开始碾压。
采集材料时,将表面浮土、杂物清除,筛分天然砂砾,将超粒径筛出,要求天然砂砾级配符合要求。
根据垫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密度、天然砂砾含水量及拉料车吨位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拉料时,每车料的数量要求基本相同,堆料前在路基下承层上洒水,使表面湿润但不造成泥泞。
整平初压:
将天然砂砾表面整平,用18吨振动压路机碾压一遍。不平整处作处理,按计算的每车纵横间距在摊铺好的天然砂砾上作好标记。
整形:
用平地机初步整形,以轮胎压路机碾压一遍暴露潜在的不平整,整形后应达到规定的坡度和路拱。
碾压:
根据路宽、压路机轮宽制定碾压方案,使各部分碾压次数尽量相同,道路外边一般多压2—3遍,碾压在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大1—2%时进行采用18T--20T振动压路机相组合由低向高,由两侧向中央,重叠1/3—1/2轮宽碾压。碾压过程中,底基层表面如水分蒸发过快,
应洒少量的水;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现象,及时翻拌、暴晒或挖除更换新料。碾压过程中压路机严禁在完成或碾压的路段调头或急刹车,在碾压结束之前,采用平地机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平、路拱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注意事项:
接缝与调头处的处理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衔接处,应采用搭接,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5—8m不压,后一段施工前一段未压部分重新拌和,与后一段一起碾压。
质量控制:
每施工1000 m2,在已完成的底基层上随机取样一次,做密实度试验。将已压成的表面填料,标示出超高点,用平地机平整达到施工控制的高程和符合设计要求的路拱或横坡。初压完成时,测量高程、路拱及纵坡,再次用平地机精平到完全符合设计要求。终压时,先洒少量的水,再用压路机碾压1—2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