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6技术交底书
表格编号 技术交底书 1310 项目名称 交底编号 工程名称 设计文件图号 施工部位 交底日期 昌赣客专CGZQ-7标项目经理部一分部一工区 共10页 塘下特大桥 通桥(2015)2368A-Ⅱ-1 34#、35#墩1~5#悬臂节段 2015-11-29 交底项目:梁体钢筋施工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一、技术交底范围 本交底适用于塘下特大桥(32+48+32)m连续梁34#、35#墩悬臂节段梁体钢筋施工。 二、设计情况 梁体分34#、35#墩2个对称T构,单个T构分5个悬臂浇筑段,,1(2’)#~2(2’)节段长度3.5m,3(3’)#~ 5(5’)#节段长度4.0m,6#边跨合拢段、6’#中跨合拢段节段长度均为2.0m;0#段节段长度8.0m,重量268.4t,7#边跨现浇段节段长7.75m,重量235.08t。连续梁悬臂段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0#段、7#边跨现浇段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钢筋采用HRB400。 三、施工准备 1、根据设计图纸,做好钢筋下料单和加工大样图; 2、向施工班组进行书面一级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3、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操作、安全培训,确保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和人身安全; 4、机械准备:发电机、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钢筋调直机、电焊机、龙门吊、钢筋定位胎架; 5、安全设备:安全帽、安全带、绝缘手套、绝缘鞋、应急照明灯等。 四、原材料存放 1、进场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 交底人: 复核人: 接收人: 日期: 监理工程师审批:
1 / 10
2、钢筋必须按不同品种、规格、等级、牌号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置整齐,不得混杂,且应设立识别标志; 3、存放场地应有防、排水设施,且钢筋宜放置在仓库(棚)内,露天堆置时,应垫高或堆置在台座上,顶部采用合适的材料予以覆盖,防止水浸和雨淋。 五、技术要求 1、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加工前应将表面的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对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麻坑、斑点,已伤蚀截面的应剔除不用; 2、钢筋下料、加工前应对钢筋的下料长度、连接接头的设置等进行设计计算,避免出现主筋不必要的接长、连接长度不足、焊接接头位置不符合要求、弯曲角度不满足设计要求、钢筋骨架扭曲变形等现象; 3、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在用调直机调直; 4、钢筋弯曲加工时,应按设计一次弯曲成型,不得反复弯折或调制后再弯,严禁热弯成型; 5、钢筋焊接采用电弧焊时,焊条的选择、搭接长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并保证钢筋轴线同心; 6、混凝土浇筑后,对外露时间较长的预留(埋)钢筋,应选择合适的防锈方式进行保护,如包裹、刷涂;防锈材料等; 7、钢筋骨架的保护层宜使用梅花形C50砼垫块,绑扎应牢固,垫块布置的数量应不少于4个/m,如钢筋直径较小,则应适当加密;除顶板保护层为30mm外,其余部位保护层均为35mm。 8、所有钢筋交叉点应双丝绑扎结实,必要时点焊焊牢,钢丝绑扎时丝头向结构内弯,防止丝头进入混凝土保护层,产生锈蚀; 9、钢筋在绑扎、安装时宜采用定位架准确定位,伸缩装置及防撞护栏预埋钢筋、翼缘湿接缝环形钢筋宜采用辅助措施进行定位; 10、梁端模、端部侧模应根据设计规定的钢筋位置、间距进行开槽、开孔,保证预制梁端头横向钢筋通长设置; 11、部分钢筋位置冲突时,严禁随意切割,钢筋避让时,用遵循普通钢筋让预应力钢筋,次要钢筋让主要钢筋的原则。当无法避让时,经设计和监理同意后可适当改变冲突处钢筋的加工形状; 12、支座预埋钢板应进行热浸镀锌防锈处理,宜在钢筋绑扎前采用树脂等材料黏贴在底模上,防止在混凝土浇筑时上浮、位移。 2六、钢筋加工 1、钢筋下料 1)钢筋的牌号、级别、强度等级、直径符合施工图要求。施工班组根据设计施工图做好下料单和加工大样图,据以下料、加工。当需要代换时,必须经过工程技术部报请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许可,且手续齐备。 2)钢筋的切断采用钢筋切断机切断。钢筋下料时要严格按照设计图中梁体钢筋的编号和下料尺寸的
2 / 10
长短,统筹安排以减少钢筋的损耗。 3)钢筋下料时要先下长料,后下短料,去掉外观有缺陷的地方;下料长度误差±10mm;弯钩及弯折钢筋下料长度误差±10mm。 4)在加工较长的钢筋时,要有专人协助,并听从操作人员指挥,不准随意推拉;作业后,要堆码好成品,切断电源,清理场地;在切断钢筋前必须待切断机空载试运转正常后,方能投入正式切料。 5)切断料时,必须握紧钢筋,在活动刀片向后退时,迅速把钢筋送入切口,并向固定刀片一侧用力压住钢筋,以防钢筋末端摆动或弹出伤人,严禁两手在刀片两边握住钢筋俯身送料;切短钢筋时,手握一端长度不得小于400mm,靠近刀片的手与刀片的距离,要保持在150mm以上的安全距离,否则要用钳子夹紧送料,切下的钢筋长度如小于300mm时,必须套管或夹钳压住短头,以防回弹头伤人。切断较长钢筋时,应设专人帮扶钢筋,要听从操作者指挥,动作应协调一致,铁屑、铁末、断口等杂物,不得直接用手清除,机械及工作周围不准停留非操作人员;已切断的半成品钢筋要堆码整齐,防止个别钢筋的新切口突出划伤皮肤,工作完后,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并将工作点清扫干净。 6)钢筋下料的质量要求:下料尺寸准确,钢筋不得有马蹄形切口、重皮、油污或弯起现象;下好料的钢筋分类堆放整齐并标识清楚。 7)钢筋切断机一般规定:机械的安装坚实可靠、稳固且保持水平位置,各润滑部位按规定加注润滑油脂。料架、料槽安装平直,对准下切刀孔中心线。查看切刀有无裂纹,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刀片固定螺丝是否坚固。检查皮带轮传动旋转部位的防护罩是否齐全、可靠。必须确认空载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投入正式切料。禁止切断直径超过机械铭牌规定的钢筋以及超过刀刃硬度材料。 2、钢筋调直 1)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采用矫直方法进行调直,根据制梁场的实际情况,盘条钢筋的调直采用调直机进行调直,在进行钢筋调直工作时,严禁无关人员站在调直机工作范围内; 2)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大于2%;HRB335、HRB400牌号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大于1%。 3)质量要求:钢筋经调直后的应平直,无局部弯折,外表不得有裂纹、擦伤、缩颈及重皮现象,调直后的钢筋其抗拉强度、弯曲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调直后的钢筋分类堆放整齐。 3、钢筋弯制 1)钢筋采用钢筋弯曲机弯制成型。采用操作平台大样图控制成型质量。 操作工艺;在工作平台上按1:1比例放大样;钢筋弯曲根数超过3根时,要用卡具卡死以保证尺寸准确;弯制钢筋时,当钢筋直径≥20mm时,每次最多不得超过2根;钢筋直径≤12mm时,每次最多不得超过5根。 2)设计图纸所标尺寸为钢筋中心线间距尺寸,钢筋的弯制和端部的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应符合表3.1的规定:
3 / 10
3)所有受拉热轧光圆钢筋的末端须作成180°的半圆形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dm≥2.5d,钩端须留有≥3d 的直线段(图a)。 光圆钢筋180°弯钩 受拉热轧带肋(月牙肋、等高肋)钢筋的末端采用直角形弯钩,钩端的直线段长度(HRB335钢筋)≥3d,(HRB400钢筋)≥5d,直钩的弯曲直径(HRB335钢筋)≥2.5d,(HRB400钢筋)≥3.5d(图b)。 带肋钢筋直角弯钩 钢筋型号 Φ22(HRB400) Φ20(HRB400) Φ18(HRB400) Φ16(HRB400) Φ12(HRB400) 弯曲半径3.5d 7.7cm 7.0cm 6.3cm 5.6cm 4.2cm 钩端直线段5d 11cm 10cm 9cm 8cm 6cm 弯起钢筋弯成平滑的曲线,其曲率半径大于钢筋直径的10倍(HPB235钢筋)或12倍(HRB335钢筋)或14倍(HRB400钢筋)(图c)。 使用光圆钢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带有弯钩(半圆形、直角形或斜弯钩)(图d);弯钩的弯曲内直径要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为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4 / 10
4)钢筋弯制时应试弯一根,检测其各部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过程中如发现钢材脆断、过硬、回弹或对焊处开裂等现象应及时停止制作,并向技术人员反映,查出原因正确处理。 5)箍筋的末端向内弯曲,以避免伸入保护层。 6)钢筋加工成型后,按编号分类、分批存放整齐,设置标识牌,并作防锈和污染处理。 7)钢筋加工的质量应符合表3.3的规定。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名称 受力钢筋全长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箍筋内净尺寸 允许偏差(mm) ±10 ±20 ±3 尺量 检验方法 8)钢筋弯曲机操作要求: ① 起动前的准备 先作全面检查,并进行空载试运转。机身要安全接地,电源不允许直接接在按扭上应另装磁力起动器控制电源。根据工件要求准备好各种芯轴及工装夹具。检查芯轴、挡块、转盘无损坏和裂纹。所选配的动齿轮是否适当。工作台是否和倒顺开关方向一致。钢筋的放置要和挡铁轴、工作盘旋方向配合,不能放反。弯曲钢筋时,必须根据曲度大小来按钮,应熟练掌握停机时间。 ② 运转中注意事项 操作时将需弯钢筋的一头插在转盘固定销子的空隙内,另一端紧靠机身固定销子,并以手压紧。但必须在确认机身销子安放在挡信钢筋的一侧时,方可开动工作。严禁弯曲超过机械铭牌规定直径的钢筋,在弯曲未经冷拉或;带有锈皮的钢筋,必须戴好防护镜。弯曲低合金钢和非普通钢筋时,按机械规定换算出最大允许直径,并调换相应的芯轴。 表3.4 弯曲点位置及扳距参数表 弯曲角度 弯曲点位置 扳距 2、钢筋骨架的加工 骨架的焊接拼装应在坚固的工作台上进行,操作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5 / 10
45º 90º 135º 180º 与扳柱外边缘齐 (1.5~2)d (1.5~2)d 离扳柱外边缘d值 (1.5~2)d (1.5~2)d
1)钢筋拼装前,对有焊接接头的钢筋检查每根接头是否符合焊接要求; 2)骨架焊接时,不同直径的钢筋的中心线应在同一平面上,焊接顺序有中到边对称向两边进行,先焊骨架下部,后焊骨架上部,相邻的焊缝采用分区对称跳焊,不得顺方向一次焊成。 七、钢筋连接 箱梁施工过程中的钢筋连接方式,如设计图纸中注明了连接方式的遵照施工设计图纸施工,若设计图纸中未注明的,钢筋直径≥12mm时,钢筋链接采用焊接,钢筋直径<12mm时,钢筋连接可采用绑扎搭接。绑扎及焊接长度应按照《铁路砼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 241号中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 1、钢筋焊接 钢筋焊接应采用单、双面电弧焊。 1)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电弧焊接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d,且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II级钢筋采用J502或J506焊条。 2)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持考试合格证上岗。 3)受力钢筋焊接或绑扎接头应设置在应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接头错开率按设计图纸要求≥50%,焊接接头相邻接头错开间距为35d,且不小于500mm,对于绑扎接头,为1.3倍的搭接接头(1.3*35 d)且不小于500mm。对于焊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 4)焊接时,对施焊场地应有适当的防风、雨、雪、严寒设施。 双面焊缝焊缝断面 单面焊缝焊缝断面
6 / 10
钢筋型号 Φ22(HRB400) Φ20(HRB400) Φ18(HRB400) Φ16(HRB400) Φ12(HRB400) 双面搭接焊长度5d 单面搭接焊长度10d 11cm 10cm 9cm 8cm 6cm 22cm 20m 18cm 16cm 12cm 2、钢筋绑扎连接 1)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绑扎接头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钢筋的最大弯矩处。 ②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表5.2的规定。 光圆钢筋带肋钢筋 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同一连接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同一连接区段”长度: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绑扎接头为1.3倍的搭接长度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心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如果设计图纸有要求按图纸设计图纸要求,无要求时按下表来。 7 / 10
钢筋型号 Φ22(HRB400) Φ20(HRB400) Φ18(HRB400) Φ16(HRB400) Φ12(HRB400) 焊接接头连接接头长度35d 70cm 70cm 56cm 56cm 42cm 八、钢筋绑扎 梁体钢筋进行整体绑扎,先进行底板及腹板钢筋的绑扎,然后进行顶板钢筋的绑扎。 绑扎技术要求: (1)在钢筋的交叉点,用22#铅丝绑扎,按逐点改变绕丝方向(8字形)交错扎结。箍筋、桥面筋其两端交点都绑扎;钢筋弯折角与纵向分布筋交点都绑扎;下缘箍筋弯起部分与架立筋相交点绑扎;其余各交点采用梅花型跳绑;绑扎点拧紧,如有扭断的扎丝必须重绑;为保证绑扎后的钢筋骨架不变形,骨架所有绑扎点的绑扎方向为“8字形”,绑扎铁丝的尾端不应伸入保护层内。 (2)梁中的箍筋与主筋垂直;箍筋的末端向内弯曲;箍筋转角与钢筋的交接点均需绑扎牢固。箍筋的接头(弯钩结合处),在梁中沿纵向方向交叉布置。 (3)当桥面钢筋与腹板钢筋相碰时,适当移动桥面钢筋或适当进行弯折,偏差控制在15mm内。 (4)所有梁体预留孔处均增设相应的环状钢筋;桥面泄水孔处钢筋可适当移动,并增设井字形钢筋进行加强;施工中为确保腹板、顶板、底板钢筋的位置准确,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架立钢筋的设置,可采用增加架立钢筋数量或增设W型或矩形的架立钢筋等措施。 (5)由于钢筋、管道密集,钢绞线与普通钢筋的位置冲突时,要进行局部调整。调整原则是调整普通钢筋,必须保证纵向预应力钢筋管道位置不动。 (6)钢束管道位置用定位钢筋固定,定位钢筋牢固焊接在钢筋骨架上,如管道位置与骨架钢筋相碰时,应保证管道位置不变,仅将钢筋稍加移动,定位筋基本间距不大于0.6m,在钢束曲线段适当加密到0.3m,并保证管道位置准确。锚具垫板及喇叭管尺寸应正确,喇叭管的中心线要与锚具垫板严格垂直,喇叭管和波纹管的衔接要平顺,不得漏浆,并杜绝堵孔道。 (7)钢筋绑扎、接头的其他要求按照施工大样图的要求施工。 (8)绑扎钢筋时,配置的钢筋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9)在绑扎钢筋前,对照施工图核对钢筋直径、规格、数量和编号,备足材料,同时备足砼垫块、绑扎工具及扎丝。
8 / 10
梁体钢筋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序号 项 目 桥面主筋间距及位置 底板钢筋间距及位置 钢筋安装腹板箍筋垂直度 允许 钢筋保护层厚度 偏差 (mm) 其他钢筋偏移量 钢筋定位网间距、尺寸 抽拔橡胶棒位置、数量 ≤20 按设计图 按设计图 腹板+5,0 不少于5处 ≤15 尺量检查各箍筋间距及位置 允许偏差(mm) ≤15 ≤8 ≤15 检验方法 (10)钢筋骨架在梁体钢筋靠模面一侧绑扎标准砼垫块,以保证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5mm。垫块采用梅花型布局,互相错开,分散布置,在箱梁构件的底面和侧面处垫块数量为4个/m2,端头钢筋密实部分可适当加密。垫块强度等级为C50。 九、施工注意事项 梁体钢筋数量多,绑扎工序繁杂,施工过程中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注意: (1)控制梁体保护层的厚度,梁体表面保护层,除顶板顶面按净保护层30mm考虑,其余保护层均按35mm考虑。 (2)控制梁体保护层厚度的垫块应采用与梁体同强度的垫块,且不得对梁体的耐久性造成影响。 (3)梁体钢筋在施工过程中与预应力筋相碰,可适当移动钢筋位置;联系钢筋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设置,采用梅花形布置,间距小于0.5m;架立钢筋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增设或采用其它形式的架立钢筋。 (4)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通风孔、泄水孔、预应力管道、吊点、支座、挡碴墙、电缆槽、接触网支柱基础、接触网拉线基础、防落梁等各预埋件的位置准确。 (5)当调换焊工或更换焊接钢筋的规格和品种时,应先制作对焊试件(不小于2个)进行冷弯试验,合格后,才能成批焊接。 (6)焊接作业现场周围10m范围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十、安全措施 1、钢筋加工作业前,必须检查机械设备、照明设施等,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作业。进入作业现场必须佩戴整齐,戴好安全帽。
9 / 10
2、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了解设备的构造、性能和用途,掌握有关使用、维修、保养的安全技术知识。电路故障必须有专业电工排除。 3、电缆线、电焊机把线要理顺,布置在合适的位置,用电要符合安全规范要求。 4、电动机械在运转过程中停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手工前按顺序停机,离开现场前,必须切断电源,锁好闸箱,清理作业现场。 5、展开盘条钢筋时,应卡牢端头,切断前应压稳;人工弯曲钢筋时,应放平扳手,用力不得过猛。 6、绑扎钢筋的绑丝头要弯回至骨架内侧。
10 /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