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连续梁预应力张拉技术交底

来源:爱go旅游网


现场技术交底书

单位:中交二公局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7标 编号: 工程第 页 共 页 连续梁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技术交底 名称 主送单位 张拉班组 日期 年 月 日 班组人员签字 序号 班组 姓名 工种 序号 班组 姓名 工种 编制: 复核: 作业班长: 年 月 日

注:①除本交底以外,对关键工序和细节控制要点还要以口头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②“技术交底书”一式四份,施工班组、现场技术员、分部工程部和局指工程部各一份。 ③本技术交底未提及的内容必须按设计图纸、变更设计文件、相关的现行铁路施工规范、相关的现行铁路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其它相应规定执行。

现场技术交底书

单位:中交二公局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7标 编号: 工程名第 页 共 页 连续梁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技术交底 称 交底内容: 1 具体要求及说明 ① 所有纵向预应力钢绞线均采用两端张拉,预应力钢绞线按张拉次序表顺序对称张拉,以油表读数为准,伸长量做为校核用。 ② 钢绞线抗拉极限强度标准值为1860MPa,弹性模量为195GMPa。 ③ 梁体采用C50混凝土,钢绞线张拉时,混凝土及弹性模量不应小于设计值的100%,龄期不小于5天。 ④ 备用孔道不使用时,必须压浆填实;钢绞线张拉后,必须用钢筋混凝土封端。 ⑤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1×7-15.2-1860-GB/T5224-2003预应力钢绞线,采用自锚式拉丝体系锚具。 ⑥ 预应力应左右对称进行,最大不平衡束不得超过1束,张拉顺序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两端张拉的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要保持两端的伸长量基本一致。 ⑦ 钢绞线张拉前要现场进行管道摩阻、锚圈摩阻试验;当实际值与设计值差异较大时,要与设计单位联系,及时调整张拉力。 2施工工艺及操作要求 2.1操作要点 预应力束张拉前,应清除管道内的杂物和积水。张拉时,模板松开,不应对梁体压缩造成阻碍。

编制: 复核: 作业班长: 年 月 日

注:①除本交底以外,对关键工序和细节控制要点还要以口头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②“技术交底书”一式四份,施工班组、现场技术员、分部工程部和局指工程部各一份。 ③本技术交底未提及的内容必须按设计图纸、变更设计文件、相关的现行铁路施工规范、相关的现行铁路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其它相应规定执行。

现场技术交底书

单位:中交二公局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7标 编号: 工程第 页 共 页 连续梁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技术交底 名称 张拉应在梁体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100%后进行,且龄期不少于5天时进行。 预施应力采用两端同步张拉,并左右对称进行,最大不平衡束不应超过1束,张拉顺序按照图纸要求进行。预施应力采用双控措施,张拉过程中应保持两端的伸长量基本一致。 预施应力值以油压表读书为主,以预应力筋伸长值进行校核。 2.2 施工工艺 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流程图 σk (持荷5min) 补油至σk,测伸长值,校核伸长值 回油自锁锚固,测总回缩量,数据复核 开始张拉 0.1σk(作伸长值标记) 施工准备 管道清理 锚具安装 安装千斤顶 编制: 复核: 作业班长: 年 月 日

注:①除本交底以外,对关键工序和细节控制要点还要以口头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②“技术交底书”一式四份,施工班组、现场技术员、分部工程部和局指工程部各一份。 ③本技术交底未提及的内容必须按设计图纸、变更设计文件、相关的现行铁路施工规范、相关的现行铁路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其它相应规定执行。

现场技术交底书

单位:中交二公局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7标 编号: 工程第 页 共 页 连续梁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技术交底 名称 2.3张拉 2.3.1张拉设备仪表 ①整体张拉采用自锁千斤顶,张拉吨位宜为张拉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1.2倍。使用前应进行校正,在正常情况下,千斤顶的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千斤顶校正后有效使用期限不得超过一个月或300次。每次进行检修后均应重新进行校正后方可使用。 ②采用电动油泵,高压油表采用不低于1.0级的表,表盘直径不小于150mm,表面最大读数应为张拉力的1.25~2.0倍。使用前必须校正,在正常情况下,高压油表校正后的使用期限为1.0级压力表为校准周期为一周,0.4级压力表为校准周期为一个月。 ③压力表应与张拉千斤顶配套校正、配套使用。预应力设备应建立台帐及卡片并定期检查。 2.3.2张拉前的准备工作 张拉前,应清除锚垫板上的水泥浆,检查锚垫板上的注浆孔是否畅通,并检查锚垫板是否垂直于孔道。调整钢绞线外露长度,使得两端外露长度大致相等。 检查千斤顶、高压油表是否在有效的使用期内,高压油泵上的安全阀调到最大工作油压时,能自动打开。 试验室通知梁体混凝土达到张拉强度,并出具张拉通知单后,方可进行张拉。 张拉机具就位:首先安装好工作锚,装上夹片,按钢绞线自然状态依顺时针方向插入夹片,并用直径为φ2 0的套管轻轻将夹片打入

编制: 复核: 作业班长: 年 月 日

注:①除本交底以外,对关键工序和细节控制要点还要以口头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②“技术交底书”一式四份,施工班组、现场技术员、分部工程部和局指工程部各一份。 ③本技术交底未提及的内容必须按设计图纸、变更设计文件、相关的现行铁路施工规范、相关的现行铁路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其它相应规定执行。

现场技术交底书

单位:中交二公局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7标 编号: 工程第 页 共 页 连续梁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技术交底 名称 锚环内,使得夹片夹紧钢绞线,并且外露量一致,夹片间隙均匀,不得有错牙。再安装限位板,套上顶环,安装千斤顶并与孔道中心对位,安装工具锚于千斤顶后盖上,精确对中。做到“三心”同轴,钢绞线在工作锚与工具锚之间顺直无扭结,为使工具锚卸脱方便,在工具锚平片上缠上一层封口胶涂少许黄油。安装油管及压力表。 检查工作锚具是否紧贴锚垫板的凹槽内,千斤顶轴线是否与锚垫板孔道轴线一致。检查各种油管接头是否上紧,压力表与千斤顶是否配套。检查高压输油胶管是否完好,使用时有无小半径弯曲。 2.3.3张拉程序 0→初应力(0.1控制应力作伸长值标记L1)→1.0倍张拉到控制应力(持荷2分钟,测量伸长值和锚夹片外露量、记录、计算并校核伸长值)→回油锚固(测回缩量)。 注:初应力为张拉控制应力的10%。静停时如油表值下降须补油。 预应力钢束实际伸长量计算如下: Δ=测量值测量值 用L2-L1的伸长量推算0→0.1σk的伸长量,记为L3。 张拉时将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进行校核,其误差控制在6%以内,否则需查明原因。 实际伸长值L实=L2-L1+L3 编制: 复核: 作业班长: 年 月 日

注:①除本交底以外,对关键工序和细节控制要点还要以口头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②“技术交底书”一式四份,施工班组、现场技术员、分部工程部和局指工程部各一份。 ③本技术交底未提及的内容必须按设计图纸、变更设计文件、相关的现行铁路施工规范、相关的现行铁路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其它相应规定执行。

现场技术交底书

单位:中交二公局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7标 编号: 工程第 页 共 页 连续梁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技术交底 名称 式中 L2-从初应力至控制应力间的实测伸长量; L1-初应力的伸长值。 L3为0→0.1σk段推算伸长量。 2.3.4 张拉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①张拉具体相关参数由工程技术科根据每次千斤顶校正后数据和所用每批钢绞线的弹模,分别计算各阶段张拉油表读数和伸长直,以张拉通知单的形式交底到操作工人。 ②预应力张拉工序属关键工序,也属重要隐蔽工程,施工人员自检并及时填写张拉记录。专职检查部门应对其张拉程序、张拉顺序、张拉力值、静停、伸长值、断丝滑丝等进行监督性的旁站检查。 ③采用两端同步、对称张拉,张拉过程中应保持两端的伸长量基本一致。 ④如一端油泵过快,另一端油泵较慢,就让油泵快的一端先停一下再启动,尽量保持一致;操作指令听不清,导致两端启动油泵不一致,应加强两端之间的协调;预施应力值以油表读数为主,钢绞线伸长值作校核,同一束两端伸长值大致相等,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控制在6%以内。 ⑤张拉施工必须检查三同心两同步: 三同心:预应力管道与锚下垫板的锚口同心、锚垫板锚口与锚圈同心、锚圈与千斤顶同心。 两同步:张拉时两端及两边必须同步、对称张拉。 编制: 复核: 作业班长: 年 月 日

注:①除本交底以外,对关键工序和细节控制要点还要以口头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②“技术交底书”一式四份,施工班组、现场技术员、分部工程部和局指工程部各一份。 ③本技术交底未提及的内容必须按设计图纸、变更设计文件、相关的现行铁路施工规范、相关的现行铁路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其它相应规定执行。

现场技术交底书

单位:中交二公局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7标 编号: 工程名第 页 共 页 连续梁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技术交底 称 保证张拉工作顺利进行,不致增加孔道摩擦损失。 ⑥断、滑丝数量不超过预应筋总数的0.5%,并不得位于梁体的同一侧,且一束内断丝数量不得超过一丝。钢绞线断丝是指单根钢绞线内钢丝的断丝。张拉千斤顶中心、锚具中心与预留孔道中心不重合,锚具的夹片硬度较低,下雨天进行张拉,钢绞线表面有雨水等情况都可能会引起断、滑丝。如张拉过程中的断丝数量超过规范要求时,采用小千斤顶进行单根放张,更换钢绞线(锚具),重新进行张拉。当不能更换时,在许可得条件下。可采取补救措施,如提高束预应力值,但须满足设计对各阶段极限状态的要求。 张拉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需要更换钢绞线重新张拉: 后期张拉时发现早期张拉的锚具当中夹片断裂者 锚具内错牙在3mm以上者 锚具内夹片断裂者 锚环裂纹损坏者 切割钢绞线或者压浆时发生滑丝者 ⑦张拉后的钢束应用防水材料包裹或套上塑料套管,避免锚具、预应力筋受雨水、养护用水浇淋,防止锚具及钢绞线出现锈蚀。 ⑧钢绞线切割要采用机械切割,不得采用氧气、乙炔和电焊切割;钢绞线外露长度不得小于3cm,且保护层不小于3.5cm。 编制: 复核: 作业班长: 年 月 日

注:①除本交底以外,对关键工序和细节控制要点还要以口头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②“技术交底书”一式四份,施工班组、现场技术员、分部工程部和局指工程部各一份。 ③本技术交底未提及的内容必须按设计图纸、变更设计文件、相关的现行铁路施工规范、相关的现行铁路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其它相应规定执行。

现场技术交底书

单位:中交二公局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7标 编号: 工程第 页 共 页 连续梁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技术交底 名称 3 质量要求 3.1预张拉应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50MPa), 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后、混凝土的龄期不少于5d时进行。 3.2 终张拉完成后,要在48h内进行管道压浆。压浆时及3d内,梁体及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 3.3 终张拉完成后,要实测梁体弹性上拱,实测值不大于1.05倍设计值。 3.4 断、滑丝数量不超过预应筋总数的0.5%,并不得位于梁体的同一侧,且一束内断丝数量不得超过一丝。 3.5 预施应力值以油表读数为主,钢绞线伸长值作校核,同一束两端伸长值大致相等,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控制在6%以内。 4安全注意事项 4.1 张拉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①油泵上的安全阀应调到最大工作油压下才能自动打开。 ②油表安装必须满扣,高压油管使用前应作耐压试验,不合格的禁止使用,各接头必须紧密,油路畅通,不得漏油,否则修理或更换。 ③电路系统检修不准带电操作,油路系统检修不准带压操作。 ④张拉过程中,两端油泵司机应统一指挥送油或回油。工作完毕应打开油阀,切断电源,非油泵司机禁止操作油泵。 ⑤千斤顶不得超过设计最大拉力和最大行程。 ⑥在张拉过程中,千斤顶正后方设置防护网并不准站人,油管不准踩踏攀扶。 编制: 复核: 作业班长: 年 月 日

注:①除本交底以外,对关键工序和细节控制要点还要以口头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②“技术交底书”一式四份,施工班组、现场技术员、分部工程部和局指工程部各一份。 ③本技术交底未提及的内容必须按设计图纸、变更设计文件、相关的现行铁路施工规范、相关的现行铁路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其它相应规定执行。

现场技术交底书

单位:中交二公局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7标 编号: 工程第 页 共 页 连续梁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技术交底 名称 ⑦张拉油泵操作者在操作时应专心专意,不准油泵司机开动油泵时干其它工作。 4.2 高空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① 作业时周边需搭设作业平台,平台上满铺5cm厚脚手板,作业平台周边设1.2m-1.5m高的防护栏杆。 ②传递杆件及其他材料、工具等需在上方作业人员抓紧抓牢并明确告知后,下方人员方可松手以防失落,严禁抛摔杆件。 ③作业人员所使用的小型工具应挂绳,以防脱手坠落。作业人员应随身配戴工具袋,用于零小器件的收用,严禁抛递和随手抛掷任何材料、器具和物品。 ④ 凡患有不宜从事高空作业疾病的人(如患有恐高症、颠病、心脏病史的等),一律禁止上架作业。参加高空作业的人员班前严禁饮酒。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高空临空作业人员配置安全带。组架人员服装衣扣需全部扣好,应避免穿宽松肥大的服装,严禁赤脚和穿拖鞋。高温天气要做好避暑工作。作业人员如有身体不适应立即下架。 ⑤作业人员应全神贯注,并适时下架休息,避免发生疲劳作业。需要多人配合的操作作业绝不允许一人冒险作业,多人配合作业时需相互呼应,协调一致。 ⑥脚手板要绑扎牢靠,严禁出现探头板,脚手板上不得出现露尖的铁钉。 编制: 复核: 作业班长: 年 月 日

注:①除本交底以外,对关键工序和细节控制要点还要以口头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②“技术交底书”一式四份,施工班组、现场技术员、分部工程部和局指工程部各一份。 ③本技术交底未提及的内容必须按设计图纸、变更设计文件、相关的现行铁路施工规范、相关的现行铁路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其它相应规定执行。

编制: 复核: 作业班长: 年 月 日

注:①除本交底以外,对关键工序和细节控制要点还要以口头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②“技术交底书”一式四份,施工班组、现场技术员、分部工程部和局指工程部各一份。 ③本技术交底未提及的内容必须按设计图纸、变更设计文件、相关的现行铁路施工规范、相关的现行铁路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其它相应规定执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