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媒体时代手机营销传播模式初探

新媒体时代手机营销传播模式初探

来源:爱go旅游网
文化论坛 李欣沂:新媒体时代手机营销传播模式初探 新媒体时代手机营销传播模式初探 李欣沂 (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摘要】手机作为个人移动多媒体终端,成为了企业传播营销产品的重要媒体,既改变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也在改变企业的营销模式,本文试对新媒体时代手机营销传播模式进行初探。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企业;手机营销;模式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志码:A 一、手机媒体下企业营销方式的转变 移动互联网、触摸媒体为自媒体时代的发展、创新传统 传播方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这给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 遇,也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人们对手机互联网的利 用使得信息逐渐生活化,任何人都可以在手机网络平台中发 布和接受信息。并且,在手机媒体运用中,人们拥有了较强 的话语权,人人都可以成为销售者,企业为自己产品代言并 成为媒体人,这种“点对点”的传播方式冲击着传统的“点 到面”的传播方式。现代企业为了谋求发展,不断寻找营销 传播的新方式,在传统传播环境中,利用广告往往是企业采 用的最重要的营销模式。现代企业擅于抓住当下新媒体的这 种发展形式、发展特点,更新自己的传播理念,利用手机媒 体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和参与性,传播自己的品牌文化,有效 利用媒体平台整合信息,创新企业营销模式,促进企业发展。 二、手机作为营销传媒的特征 (一)覆盖人数广。互联网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 止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 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 85.8%。”[1 手机不仅拥有大量的用户,而且由于通信业务 具有粘性的特点,用户数量通常比较稳定,且随着手机功能 的扩展,手机网民数量将有增无减,因此,以手机为营销传 媒,有着庞大营销对象作为基础,也成为手机营销的重要特 征。 (二)高度粘性。随着功能不断被拓展,手机由单纯的 语音工具发展成为了信息传播的媒体。一人一机,小巧玲珑, 既便于携带,又便于保证个人的隐私,高频率的使用和接触 成为必然,而让手机具有高度粘性特征。通过手机传播的信 息,也更具针对性、时效性、渗透性,营销传播也因此不受 时间、地点的限制。 (三)互动性。无线网络在手机上的运用方便了人们在 虚拟平台中的交流互动,如网站论坛、聊天软件、微博博客 等,人们可以像在电脑中一样,享受互联网中的各种虚拟交 流,并且手机还突破了电脑的不便携带性,成为用户与虚拟 网络中发生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媒介。以手机为载体,各 种即时交流软件的开发,如微信、阿里旺旺、微店、拍拍等, 成为企业或商户与消费者之间交流互动的重要媒介。通过这 些手机智能软件,用户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还可以成为主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6—0241—01 动信息的发布者和信息索取者,这种互动关系不仅利于企业 根据实际情况传达信息也可以及时获取用户反馈,改善产品 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丰富营销手段。 三、手机为媒介的营销传播模式 (一)手机短信营销。这是基于手机收发信息功能基础 上建立的最基本的营销方式,工信部《2014年通信运营业 统计公报》显示: “2014年全国移动短信业务量7630.5亿 条,约有36.8条/月/户。尽管数据同比下降14.4%,降幅 同比扩大了l3.8个百分点。”嘲但短信广告因其“一对多” 的传播模式,用户基础稳定、数量庞大,且成本低、信息传 达快速便捷,依然受到企业营销的青睐。 (二)手机网站营销。手机网站营销是互联网技术在手 机上的创新运用,也是互联网广告在手机上的拓展,通过用 户访问WAP站点而对用户渗透传播一定的广告。但是这种 广告不同于在电脑上浏览网页所看到的广告,这些广告往往 是根据用户的手机号码,分析个人身份信息和浏览习惯,把 用户细分,在充分了解用户的基础上,再进行广告投放,以 针对性地发布营销内容,以提高营销的效果。 (三)手机APP营销。手机APP营销是指通过定制手 机软件的应用程序进行营销活动。手机APP营销相对于传 统的电视、报纸、互联网等营销具有成本更低、覆盖群体广 泛、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等优势特点,使营销更全面、服务 更及时、互动性更强,再加上APP本身就是应用程序,是 用户手机上的必备功能,通常既具有娱乐性,又具有工具性, 一旦下载安装在手机中,用户长期使用形成习惯,进而变成 一种用户粘性,非常便于企业或商户进行产品营销。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 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ac.gov.cn/cn血c35 zktjbg. htm. [2】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2014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 报[R】.2014-1-21. 作者简介: 李欣沂(1991-),女,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在读, 研究方向:科技新闻与传播方向。 ・2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