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与社交礼仪》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104111
参考学时: 52
学 分: 3
课程类型: 专业课程
2013年 1 月编
1
一、适用专业
该课程适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办公自动化方向)。
二、开课时间
第 4 学期。
三、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公共关系与社交礼仪》是关于公关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知识体系,是人们在长期的公共关系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经过科学的抽象,使之系统化、理论化,由此而构成的关于公关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社交礼仪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因风俗习惯而形成的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有关的公关和社交礼仪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求学生能密切联系实际,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并确立现代公共关系意识,在社交场合中完善自身的公共关系素质和修养。
2、教学任务
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在当今社会,无论是什么样的组织、什么样的活动,都存在公共关系问题,公共关系正是以协调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为主要任务,渗透于其他具体社会关系中的一种新型社会关系。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组织形象是由多方面的要素构成的,个人形象就是组织形象的基本要素.通过公关礼仪,塑造员工的个人形象与组织形象显得特别重要。让学生通过掌握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工作程序,掌握一般的社交礼仪规范。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这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课程培养目标
1、方法能力目标
具有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掌握礼仪常识,树立良好的形象,对其他主干专业课程有辅助作用.
2、社会能力目标
使学生首先掌握公共关系与社交礼仪的基本理论,具备社交礼仪的理念,并认识社交礼仪活动的规律,了解社交礼仪活动的程序;其次要懂得一般社交礼仪行为的规范,
2
具备社交礼仪的基本技能;最后,要培养学生的礼仪修养,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树立良好的形象,以便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工作对人才多方面知识的需要。
3、专业能力目标
能进行小型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并组织实施;能开展一般的公共关系传播活动;能有效地防止公共关系传播障碍的产生;能运用内外公共关系的协调技巧;能制定预防公共关系危机发生的方案;能运用合理的原则与程序处理公共关系危机;讲究礼仪规范;能熟练写作常用公共关系文书。
五、课程衔接
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文秘基础》,《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
六、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学时数分配见表6.1所示
表6.1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教学内容(项目、情景) 公共关系的研究对象 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 公共关系活动类型 公共关系实务活动 企业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危机管理 公共关系的礼仪与礼节 合 计 百分比 理论学时 2 4 6 4 4 4 2 2 28 54% 实践学时 0 0 2 4 4 2 2 4 18 35% 习题学时 2 2 0 2 0 0 0 0 6 11% 合计 4 6 8 10 8 6 4 6 52 100% 七、教学内容和进程
1、项目一
表7.1“公共关系的研究对象”
内容 公共关系的研究对象 学时 4 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公共关系的内涵,建立起对公共关系相关基本概念的认识; 2、理解构成公共关系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为开展公共关系实务工作奠定基本理论基础。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 教学内容 1、了解公共关系的定义与本质; 1、 了解公共关系的特征和三个基本要素; 2、 了解影响公众舆论的因素; 4、了解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公共关系的发展概况。 教学方法建议与说明(方法、手段、教学做一体等)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案例分析法来实现教学目的 考核与评价方式 主要通过课堂参与情况、出勤情况. 教学辅助材料 1、电子课件; 2、分组讨论练习. 2、项目二
7。2“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内容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专业公关公司的工作方法; 2、认知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职业道德; 3、掌握公众定位、公众分析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基本素质和职业道德要求规范自己的职业素养. 教学内容 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学时 6 4
1、 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及社会组织的内涵; 2、 公关机构在组织中的性质、地位、形式、特点及基本模式; 3、 专业公关公司的经营范围、类型、特点; 4、 公共关系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职业道德; 5、 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 6、 客体的基本涵义及要点; 7、 公共关系的功能。 教学方法建议与说明(方法、手段、教学做一体等)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来实现教学目的。 考核与评价方式 主要通过课堂参与情况、出勤情况。 教学辅助材料 1、电子课件; 2、分组讨论练习。
3、项目三
表7。3“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
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运用各种调查方法进行公共关系调查,能组织撰写公共关系调查报告; 2、掌握公共关系计划方案的特征,能设计小型的公共关系专题计划方案; 3、掌握公共关系方案的基本要求,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公众所喜欢的传播媒介; 4、运用公共关系活动效果评估的标准; 5、掌握若干公共关系效果评估的技巧; 6、能够独立设计一个指定的小型的公共关系专题方案。 能力目标:1、能够设计一个具有执行性的方案; 2、能够运用效果评估技巧对公共关系进行有效评估。 教学内容 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 学时 8 5
1、 公共关系调查程序; 2、 公共关系计划的具体编制; 3、 公共关系活动的运作实施; 4、 公共关系活动效果的评估。 教学方法建议与说明(方法、手段、教学做一体等)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来实现教学目的. 考核与评价方式 主要通过课堂参与情况、出勤情况。 教学辅助材料 1、电子课件; 2、分组讨论练习。
4、项目四
表7。4“公共关系活动类型”
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公共关系活动类型确认的原则; 2、掌握常见的六种战术型公共关系活动类型的特点与方式; 3、掌握常见的物种战略性公共关系活动类型的方式与选择原则 4、了解公共关系活动新类型。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公共关系内容的需要选择有效的公共关系方式。 教学内容 1、 确定公共关系活动类型的原则; 2、 战术性公共关系活动类型; 3、 战略性公共关系活动类型; 4、 公共关系活动类型的新发展; 5、 能够运用六种公共关系活动类型处理不同的公共关系问题。 公共关系活动类型 学时 10 6
教学方法建议与说明(方法、手段、教学做一体等)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来实现教学目的。 考核与评价方式 主要通过课堂参与情况、出勤情况。 教学辅助材料 1、电子课件; 2、分组讨论练习; 3、课堂提问. 5、项目五
表7.5“公共关系实务活动”
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新闻发布会、制造新闻、社会赞助、开放参观活动与联谊活动、庆典活动、展览展销会、宴请活动等公共关系专题活动的基本策划步骤; 2、了解公共关系广告与商业广告的区别与联系; 3、了解公共关系演讲技巧与演讲稿拟写的要求. 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演讲技巧进行有效的演讲; 2、能够制定有效的新闻发布会。 教学内容 1、 公共关系传播与沟通; 2、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 3、 公共关系广告; 4、 公共关系演讲技巧; 5、 公共关系谈判; 6、 能够独立做一次指定内容的公共关系演讲; 7、 能够独立进行公共关系谈判。 公共关系实务活动 学时 8 教学方法建议与说明(方法、手段、教学做一体等) 7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案例分析法、视频教学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来实现教学目的 考核与评价方式 主要通过课堂参与情况、出勤情况。 教学辅助材料 1、电子课件; 2、分组讨论练习。 6、项目六
表7。6“企业公共关系”
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企业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要求; 2、理解公共关系原则的基础上参与到企业公共关系方案的制定、执行和对外沟通; 3、理解企业形象的构成和建设途径; 4、掌握搞好企业内外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能力目标:能够设计并且制定企业形象。 教学内容 1、 企业公共关系的内涵; 2、 企业内部公共关系建设; 3、 企业外部公共关系建设; 4、 企业形象建设; 5、 能够为一家企业设计并计划建设其企业形象。 企业公共关系 学时 6 教学方法建议与说明(方法、手段、教学做一体等)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分组讨论法来实现教学目的 考核与评价方式 主要通过课堂参与情况、出勤情况。 8
教学辅助材料 1、电子课件; 2、分组讨论练习。 7、项目七
表7.7“公共关系危机管理\"
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公公公关系危机处理的重要意义; 2、掌握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原则; 3、了解公共关系危机预防性战略; 4、理解和掌握处理公共关系危机的对策。 能力目标:能够在有效维护公司形象的情况下稳妥解决公共危机。 教学内容 1、 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原则; 2、 公共关系危机的预防性战略; 3、 公共关系危机中的协调工作; 4、 能够独立解决一次危机事件。 公共关系危机管理 学时 4 教学方法建议与说明(方法、手段、教学做一体等)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来实现教学目的。 考核与评价方式 主要通过课堂参与情况、出勤情况. 教学辅助材料 1、电子课件; 2、分组讨论练习。 8、项目八
表7.8“公共关系的礼仪与礼节\"
内容 公共关系的礼仪与礼节 学时 6 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商务活动礼仪的要求和技能; 2、掌握在餐饮活动中的礼仪礼节修养; 3、熟练使用各种礼节技巧; 4、掌握在不同场合实现公共关系礼仪要求. 能力目标:能够在各种不同场合中做到有礼有节。 教学内容 1、 公共关系礼仪概述; 2、 公共关系的交往礼仪; 3、 办公室常用礼仪; 4、 商务活动礼仪; 5、 能够模拟办公室中遇见的各种礼仪,并且熟练运用。 教学方法建议与说明(方法、手段、教学做一体等)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来实现教学目的。 考核与评价方式 主要通过课堂参与情况、出勤情况。 教学辅助材料 1、电子课件; 2、情景模拟。 八、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见表8。1
8.1课程考核方式
考核项目 态度纪律 过 程 考 核 考核方法 (1)作业、测验、课堂回答问题、考勤、表现等综合评定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定 (1)根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动手能力评评定 (2)可以根据任务完成的方法、创新、时间、质量等方面评定,也可以由小组长和教师进行综合评定 比例(%) 20% 项目技能 40% 10
期 末 考 核 考试(笔试) 由教师评定笔试成绩 操作(机试) 40% 合计 100% 九、课程资源的选用
1、教材选用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刘沁易编著 2、参考资料
《公共关系教程》 粟玉香主编 《现代公共关系学》 张荷英主编 《公共关系》 葛梅、张瑞华主编 3、教学场地、设施要求 (1)多媒体教室; (2)商务谈判实训室.
11
十、审核
专家组审核意见: 经过审核,同意使用该课程标准. 签名:石小玲 2013年5 月14日 计算机 类专业(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审核意见: 经过审核,同意使用该课程标准。 签名: 曹迥清 2013年 5月 25日 院学术指导委员会审核意见: 同意使用该课程标准 签名:谢忠福 2013年8 月20日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