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名词解释:
1.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2.运动知觉:是对外界物体运动和机体自身运动的反映,通过视觉、动觉、平衡等多种感觉协同活动而实现。
3专门化知觉:是专项运动对运动员心里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运动员在运动实践中经长期专项训练所形成的一种精细的综合性知觉,能对自身运动和环境线索作出敏锐和精确的识别和觉察。
4.运动表象:指在运动感知的基础上,在大脑中重现出的动作形象或运动情景。
5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是思维的基本单位。
6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的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7.意志:是人为了实现确定的目的,而支配自己的行动并在行动时自觉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8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9技能:是人们在活动中运用一定的知识经验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完成某种任务的动作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
10.练习:是指以掌握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为目标的反复的操作过程。
11.反馈:人们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把来自运动器官活动效应的信息再经过感觉器官传导回大脑神经中枢,并对信息的再输出产生影响的过程。
12.流畅体验:是一种理想的内部体验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忘我地全身心投入所从事的活动之中,从活动过程本身体验到乐趣和享受,并产生对动作过程的控制感。
13心理耗竭:指锻炼者在运动中因长期无法克服的运动应激而产生的一种耗竭性心理生理反映。
14领导:是指引、影响或控制个人或组织,以实现某种目标的行动过程。
15.团体凝聚力:是指团体成员之间心理结合力的总体。
二 简答:
一 注意方式理论?
答:注意方式理论是奈德弗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来的,他认为,注意的结构包括两个维度,即注意范围和注意方向。并据此将注意方式分为四个类型:
1广阔----外部注意 2 狭窄----外部注意 3 广阔----内部注意 4 狭窄----内部注意
二 提高运动记忆效果的方法?
1 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2 反复感知与尝试重现相结合 3 分散练习与集中练习相
结合
4 动作的练习要达到过度学习的程度 5 利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 6 熟记动作要领的几种有效方法(口诀记忆法)(要点式记忆法)(分类记忆法)。
三 影响运动记忆效果的因素?
1 明确识记的目的任务 2 不同分析器的协同活动3 丰富的知识和经验4 大脑的功能状态
四 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1 动机状态 2 定势的作用 3 原型启发 4 知觉范围的扩大 5 功能固着 6 迁移影响 7 个性作用
五 学习运动技能的条件?
1 建立明确的练习目的和要求 2 正确选用练习方法 3 合理安排练习时间 4 让练习者及时了解练习结果
六 促进迁移的条件?
1 掌握有关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合理安排运动学习的内容 3 提高学生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4 正确地运用比较的方法 5 把握学习时间和熟练程度
七 影响教练员领导行为的因素?
1 教练员的基本素质 2 教练员的领导方式 3 情境的特点 4 运动员的特点
八 团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
1 领导方式 2 目标整合 3 志趣一致 4 心理相容 5 成员互补 6 外界压力 7 内部竞争 8 团体规模 9 团体稳定性
九 影响测验信度的因素有?
1 测验的长短 2 被试得分的离散程度 3 被试群体的能力水平 4 被试的年龄
十 影响测验效度的因素?
1 测验的组成 2 测验的实施 3 被试的反应 4 其他因素
三 选择题:
1 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 1925年格里菲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3 跳水,体操,游泳,跑步属于闭锁式运动技能。
拳击,足球,篮球,排球,网球属于开放式运动技能。
4所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就是注意的分配。
5运动员的注意品质主要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紧张性、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6广阔—外部注意:只注意范围广阔并指向外部环境的注意。这种运动对于把握复杂运动情境来说是最合适的,常用于集体运动项目,如足球、排球、篮球、水球、橄榄球、冰球、曲棍球等。具有这种能力的运动员预测能力很强。
7狭窄—外部注意:指注意范围狭窄并指向外部环境的注意。作出反应的短暂时刻要求这种注意这是注意指向外部且范围很窄。如足球守门员放手对方点球的短暂时刻所需要的注意。
8广阔—内部注意:指注意范围广阔并指向内部信息的注意。具备这种能力的运动员或教练员善于分析,因此学习速度快,善于把各种信息纳入自己的知识储备之中,并借此来制定训练和比赛计划,预测未来和回忆过去。例如,棋类运动员搜索记忆中的意志棋局时的注意力。
9.狭窄—内部注意:指注意范围狭窄并指向内部信息的注意。这种注意对于敏感地把握各种身体感觉是最必要的,如射击、射箭、跳水、体操等项目中的运动感觉体验,演练某一技能等就要利用这种注意。
10.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1.我国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早在1926年就撰写了题为《运动的迁移价值》一文,这是中国现代运动心理学的最早的专论。
12.记忆的种类:根据记忆的内容,可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语词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13.气质类型的构成:胆汁质 多血质 粘液质 抑郁质。
14.运动技能的分类::(1)连续性运动技能和非连续性运动技能 (2)闭锁式运动技能和开放式运动技能 (3)小肌肉群运动技能和大肌肉群运动技能。
15.反馈的种类:㈠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 ㈡内在性反馈和人为性反馈 ㈢同时反馈和延期反馈 ㈣建设性反馈和非建设性反馈
16.P195(自己理解)教练员的权威体系
17.教练员的领导功能:沟通功能 组织功能 决策功能(是教练员领导行为的基本功能) 激励功能
18.知觉的基本规律: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恒常性
19.自变量是指成仙给被试的某种形式的刺激;是因果关系中作为原因的那个方面;它总是处在主试完全的和主动的操纵之下。
20.因变量:因变量是指被试的某种形式的刺激;是因果关系中作为结果的那个方面。
21.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只有测验结果接近或等于实际真值或多次测量结果十分接近,才能人为测量结果是可靠的。
22效度: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量出所测特性或功能的真实性程度,或者说,是指一个测验真正确实地测量到它所欲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23.P224(自己理解)难度与鉴别力(区分度)?
四 论述
1.结合自身经验谈谈运动员运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每条结合自己专项展开)
答:答:(1)设置正确、有效的目标 (2)满足运动员的需要①追求乐趣的需要 ②归属的需要 ③体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3)创设外部客观条件,激发运动动机 (4)培养内部心理品质,维持运动动机 (5)在体育课教学时应组织合理的课堂活动结构 (6)在运动训练时应注意训练任务的价值 (7)直接的激发动机方法 (8)因材施教及区别对待
2.中国运动心理学未来研究的重要议题?
答:(一)扩展研究领域。中国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与前苏联相似,也是偏重于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心理选材、心理咨询和心理技能训练等等问题。但是,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以及对学生体育教育的高度重视,中国运动心理学也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展其研究范围,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
(二)注意体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平衡发展。中国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偏重于高水平运动员为中心的竞技运动。但对学校体育教育中心理学问题的关注不够,由于体育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今后应注意加强体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平衡发展。
(三)研制适合中国体育运动特点的测量工具和方法。中国运动心理学在研究中使用的测量工具①是借用普通心理学的常用工具,②是借用国外的常用测量工具。但由于运动情境和运动人群的特殊性应采用符合其特点的特殊的评价方法,所以今后研制适合中国体育运动特点的测量工具和方法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四)借鉴认知运动心理学的发展成果。认知运动心理学注重对运动员技能表现的“软件”成分的分析。因此,认知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对于我们揭示运动员优异的运动表现。今后我们应更多借鉴认知运动心理学的发展成果。
(五)重视生理心理学的研究。生理指标和生理机制是运动心理学对某些重要问题进行研究所必然涉及的两个重要方面。如果能够将运动、生理和心理三者结合起来,可能会给运动心理学带来许多新的发现。
五 案例:
一 练习过程的一般趋势(关于高原现象的)?
答:(一)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了暂时停顿后,经过一段时间,又继续进步的现象叫高原现象。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1动作结构的改变 2身体素质的影响 3练习者缺乏动机 4练习者的身体状况不良 5复杂的运动技能容易出现高原现象,把复杂技能分解,变成简单的动作。(二)共同趋势的表现形式还有三种:1练习的进步先快后慢
原因有:第一,练习初期,练习者可以利用过去经验中的一些方式方法,所以进步较快。第二,练习初期常常把较为复杂的完整动作分解为较为简单的局部动作练习,这就比
较容易掌握。第三,练习者在练习的初期可能兴趣较高,情绪饱满,而练习一段时间后,对练习本身产生了枯燥感,影响了练习的动机和情绪,因而造成练习提高速度的减慢。2练习的进步先慢后快 原因有:在练习的初期需要在一些基本技能上花费很大功夫,所以进步较慢。3练习进步的起伏 这是由于影响技能进步的因素很多,如主观方面,练习者的兴趣,动机,情绪,态度等。客观方面,练习环境,练习设备,练习内容等。
二 情绪与运动操作的关系?(倒u假说)
答:多德森定律认为,运动操作成绩与运动员的情绪激活水平呈倒u形曲线关系。当运动员的情绪激活水平最低时,运动操作成绩也最低;随着情绪激活水平提高,运动操作成绩也提高,当情绪激活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运动操作成绩很高;但激活水平继续升高,运动操作成绩则随之下降,当情绪激活水平最高时,运动操作成绩最低。完成简单任务时,情绪激活水平要求处于较高位置;任务越复杂,情绪激活水平要求处于越低的位置。还有:内驱力理论,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突变模型。
三 上述材料中教练采用的是哪种训练方法?
(1)暗示训练
(2)暗示训练的主要步骤:1使运动员理解认识及其表现方式2确定体育活动中经常出现的消极想法3确定如何认识这种消极想法4确定取代这种消极想法的积极提示语5不断重复相应的对子6通过不断重复和定时检查,举一反三,在生活中养成对待困难的积极态度和良好习惯
(3)还有别的训练方法:表象训练 放松训练
四 以上材料所述是运动中的哪种行为?
(1)攻击性行为
(2)分析其原因:1攻击是一种外显行为2攻击是一种伤害性的行为。这种行为对攻击对象的身体或心理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伤害3攻击行为必须指向一个有生命的个体4攻击时一种故意的行为。这种行为含有明显的伤害意图
(3) 如何预防此行为发生:1应该给年轻的运动员树立非攻击性但十分有效的果敢行为的榜样2参与攻击的运动员必须受到严厉的惩罚3参与攻击的运动员所受到的惩罚必须超过他从攻击中获得的好处4对于参与攻击甚至听任运动员参与攻击的教练员,应该解雇,或者审查、暂停其执教资格5应该消除场上可能出现的引起敌意性攻击的外在刺激6应鼓励教练员和裁判员参加如何处理和应对运动员攻击行为的训练班7除了处罚有攻击行为的运动员之外,对于在火药味浓重的比赛中表象出克制和耐心的运动员应予以奖励8在实践中应使用专门约束攻击行为的策略和技巧9教练员和领队应在比赛之前鼓励各个队运动员之间的相互交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