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兔赛跑》优秀教案
曾听一位西方哲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人类把握和认识客观有三把钥匙:一是文字 ,二是数字,第三便是音符。”可见,音乐教育对人类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欣赏是音乐课的一个主要内容,它让学生通过聆听、感知音乐从而理解音乐,提高其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它对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提高对音乐的鉴赏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上好音乐欣赏课呢?要想取得较好的欣赏教学效果,我们必须转换旧教育观念、旧模式,尽自己所能为学生创设一切条件,尽可能让学生全方位置身于课堂教学,参加到教学活动中,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
《龟兔赛跑》是中国福利会上海儿童艺术剧院史真荣为孩子写的一部童话故事音乐 ,这是一部由大管、单簧管主奏的管弦乐作品。作者根据童话《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采用模拟和描述性手法作了音乐 的叙述,以管弦乐器特有的音乐 和表现力,生动的描绘了大树林的清晨,龟兔赛跑的热闹场面以及大树林中欢乐愉快的舞会等情节。由于乐曲的篇幅较长,而涉及的音乐知识也较多,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适当的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从不同的角度设计教学,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去体验音乐情境。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确定以下两个教学目标:
1、听辨和感受乌龟和兔子不同的音乐形象,了解表现乌龟的音乐是由大管演奏的,兔子的音乐是由单簧管演奏的,并用线条表现乌龟和兔子的形象;了解乐曲描绘的故事情节,从中受到思想情感上的教育。
2、通过欣赏、形体动作模仿和配乐等音乐活动,感受乐曲节奏、旋律、速度的变化,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情绪感受和听辨的能力及对音乐的表现力。
本课的重、难点确定为:
体会音色、速度、节奏、力度等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情绪感受和听辨的能力及对音乐的表现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说说乌龟和兔子的特点
师:同学们,一堂快乐的音乐课又到了。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小段动画片,想看吗?(点击出示乌龟和兔子)这是谁呀?乌龟和兔子你们熟悉吗?谁能来说说它们的特点?
2、给乌龟和兔子配乐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咦,老师觉得这动画片少了点什么?(好像太安静了),如果我们给它们配上音乐那多生动有趣呢?你们觉得该给它们配上什么音乐比较合适呢?
(1)听辨音乐特点,给乌龟和兔子配乐。
师:老师这里有两段音乐,大家用你们灵敏的小耳朵认真听一听,这两段音乐各有什么特点?结合乌龟和兔子的特点,给它们配乐!(点击播放音乐)
生听辨音乐特点并给乌龟和兔子配乐:音乐一给兔子,音乐二给乌龟。
师生交流比较两段音乐特点。
小结:同学们的小耳朵可真灵,通过这两段音乐的聆听、对比,我们知道了由于速度、节奏、音色、旋律等不同,它们所表现的音乐形象也不同。
(2)跟着音乐表演乌龟和兔子的动态
师:乌龟和兔子知道你们给它们配上了好听的音乐,可高兴了,邀请你们一起运动运动,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力,跟着它们的音乐模仿一下它们的动态。
生:哼唱旋律,跟音乐表演乌龟和兔子的动态。
(3)简介单簧管和大管
师:知道这两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两位新朋友吧。(点击出示乐器图片)这是西洋管弦乐器里的木管乐器,它们的名字叫单簧管和大管。
单簧管又称黑管或克拉管,有管弦乐队中的“演说家”和木管乐器中的戏剧女高音之称,听听,单簧管演奏的音乐表现的是乌龟还是兔子?(点击播放音乐)
大管又称巴松管,大管是木管乐器中的低音乐器,是交响乐队中的重要乐器之一。大管演奏的音乐是表现谁的呢?(点击播放音乐)
3、童话故事《龟兔赛跑》导入主题
师:看到这么多形象的小乌龟和小兔子,让老师想起了乌龟和兔子曾经发生过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儿,你们听过吗?
生:听过,《龟兔赛跑》。
师:同学们听过的《龟兔赛跑》是文学家笔下的作品,那音乐家是怎么用音乐来演绎这个童话故事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史真荣写的由管弦乐合奏、单簧管和大管主奏的音乐童话故事《龟兔赛跑》。
二、欣赏音乐童话故事《龟兔赛跑》
1、完整欣赏《龟兔赛跑》
(1)听赏《龟兔赛跑》
师:让我们一起用心感受一下管弦乐器是怎样演绎《龟兔赛跑》的,边听边体会音乐中的内容。当你听到兔子和乌龟的音乐时,可以结合音乐用简单的律动来表现。
(2)欣赏了管弦乐队演绎的《龟兔赛跑》,你有什么感受?
(3)用线条表现乌龟和兔子的形象
师:同学们感受得非常好,管弦乐以它特有的音色和表现力,塑造了乌龟和兔子的形象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你们能根据它们的音乐特点,分别用两种不同的线条表现出乌龟和兔子的形象吗?并说说为什么?
生汇报展示。
师:有的同学是以它们的动态特征来表现,有的以它们速度的快慢来表现。真好,有自己的见解并敢于说出来,老师佩服你们!大家给他们来点掌声吧。
(4)情感教育:为什么跑得快的兔子却输给了爬得慢吞吞的乌龟呢?说说你的看法和感受。
2、听赏《比赛》乐段
(1)听赏《比赛》乐段
师:乐曲发挥管弦乐队丰富的表现力,生动描绘了龟兔赛跑的场面,下面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比赛》这部分音乐。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这段音乐是不是从头到尾都表现一种情绪或者你感受到了什么?
(2)生谈感受
师:听了《比赛》这个乐段,你来说说这个乐段给你的感受!为什么你会有这种感受?
生:这段音乐让我感觉到比赛的激烈。
师:听辨音乐的能力真强;你真像个小音乐家,有这么深的感受。
(3)再次听赏并分析《比赛》乐段
3、听赏《狂欢的舞蹈》乐段
(1)听赏《狂欢的舞蹈》乐段
师:比赛结束了,兔子失败了,在大家的帮助下也改正了错误,小动物们正干什么呢?听听,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这段音乐又是什么样的情绪?
(2)师生交流
(3)表演狂欢的舞蹈场面
师:如果让你们扮演森林里的小动物,用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来表现狂欢的舞蹈场面,你会怎么设计?让我们跟着音乐和小动物们一起狂欢吧!
三、为《新龟兔赛跑》配乐
谈话:看到同学们的表演,老师好像真的到了森林里的狂欢舞会上。话说兔子回家以后感到特别后悔,后悔自己不该骄傲自大,决心改正错误,然后再一次和乌龟比赛,这新的龟兔赛跑会怎么样呢?今天老师不是让大家来续编故事的,而是要你们当一回小小配乐师,为《新龟兔赛跑》配乐,行吗?
(1)听辨音乐特点
师:这是老师收集到的一个《新龟兔赛跑》故事里的三个情景和三段音乐,大家先听一听每一段音乐的特点,根据音乐的节奏、速度、音色等应该适合表现哪一个情景。
(2)反馈汇报,小结
四、欣赏儿歌《龟兔赛跑》
师:我们班的小小配乐师可真多啊!老师为你们而骄傲!嘘,听听这首歌!
1、欣赏儿歌
2、你发现什么了?(这首歌的曲名也叫《龟兔赛跑》)
3、小结:一则优美的童话故事《龟兔赛跑》,可以用不同的艺术手段来表现,像我们刚欣赏的管弦乐器表现的,还有你们最喜欢的儿歌形式来表现,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下课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边,让我们踏着快乐的节拍走出教室吧!
课后反思:
由于本课是一节低年级的音乐欣赏课,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投入欣赏活动中。《龟兔赛跑》这部作品的篇幅较长,涉及的音乐知识也较多,而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持久,思维方式以具体
的形象思维为主,同时唱唱、跳跳、玩玩、笑笑是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主要形式,所以在教学中就必须重视音乐 欣赏形式,而利用各种形态、动作、歌舞等形式参与欣赏,就可以适当而充分的发挥学生通感作用,培养学生专注地倾听、再倾听,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表现,将音乐 这种极为抽象的听觉艺术与视觉,运动觉联系在一起,发挥诸感官及意象之间的交错,混合的联觉作用,促进学生对音乐 作品的深入理解,帮助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和审美心理的发展,利用他们认识音乐 的规律有机的学习音乐 ,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 文化素质。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者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处于一种舒适,富有乐趣的情境之中,这样既陶冶了情操,也不知不觉地体验到音乐 表现的意境,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 的感受、欣赏能力。无论在导入、欣赏还是在为《新龟兔赛跑》故事配乐中,在充分领会新课标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摒弃旧观念,旧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情感易受暗示性和喜爱小动物的特点,把有活力、有创意、求知欲望强、情感丰富的学生们带入到所创设的音乐意境,激发了学生较强的参与艺术实践的愿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一旦被激发,就能推动其自身发展。
本课的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尤其是音乐欣赏表演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参与热情、以及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与想象,都有很好的发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学生创设了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始终处于愉悦的气氛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通过生动的动画课件 进行音乐欣赏教学,使这堂欣赏课充满生机与活力。在以往单纯性倾听式的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太容易产生真正持久的欲望,主动地欣赏音乐的热情。本课所欣赏的是管弦乐曲,如以文字介绍,既讲不清楚,又不能真正体验各种乐器的音色,而借助多媒体视听设备,则很容易实现这个教学目标,使学生很轻松、很直观地感受乐器发音特点和效果,从而进一步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设置情境,赋予动画的音乐性激活教学,在动态画面与音乐配合的实践中,能有效地进行音乐基本节奏的感知、内化、提高,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能够做到视听结合,能够在短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
感性材料,使学生处于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气氛、环境中,很快与之发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内容:
1、歌曲处理。
2、欣赏:光明行(二胡独奏曲)
民族乐器介绍(一)拉弦乐器
教学目标:
1、巩固一个升号的调的识谱;指导学生运用不同音色和力度,表现歌曲中不同角色是性格和形象。
2、初步认识和了解中国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二胡、高胡、中胡、低胡、板胡)的形状、音色和演奏方法。
3、欣赏《光明行》。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及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介绍,向学生进行近、现代史教育。指导学生感受二胡的音色及表现效果,分辨乐曲各段落及其所表达的情绪。
教学重点:欣赏:光明行(二胡独奏曲)
民族乐器介绍(一)拉弦乐器
教学难点:感受二胡的音色及表现效果,分辨乐曲各段落及其所表达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同前节
二、歌曲处理:
1、集体有感情的齐唱歌曲《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
2、讨论:怎样唱好这首歌曲,利用以前的学过的知识分析,应该注意哪几点?
(速度:中速 力度:根据形象变化)
在教师的指导下练唱
3、重点指导:
演唱歌曲时要注意咬字吐字要清晰。
讨论:怎样通过演唱来表现出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两种角色。
(男同学演唱太阳公公,女同学演唱月亮婆婆)
在教师的指导下练唱。
4、有感情地演唱整首歌曲。
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边听音乐边表演。
三、欣赏
1、导入:四年级时,同学们认识了西洋乐器中的弓弦乐器和木管乐器,谁能说说是哪几种?
很好,今天老师再带大家来认识中国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
2、教师出示乐器挂图,结合音乐,边听边介绍各种乐器。
教师介绍乐器:
二胡(胡琴、南胡)-音色柔和,表现力丰富,擅长于表现细腻的抒情乐段。
高胡(粤胡) ――音质清亮、透明、华美、飘逸,声音穿透力强。
中胡(中音二胡) -音色丰满、宽厚。
低胡(低音二胡) -定弦比中胡低四度或五度。
板胡(秦胡、大弦)-发音清脆、嘹亮、高亢、刚健、热情而豪放。
3、完整复听,请同学听到什么乐器就说出来,并做出该乐器的演奏姿势,看谁听的准。
4、下面我们来听一首乐曲,听完以后请你告诉我,这是哪种拉弦乐器。
(对了,这是一首二胡独奏曲,名字叫做《光明行》。)
教师介绍:
《光明行》是刘天华于1931年写成的二胡独奏曲。介绍刘天华。
5、逐段细听,请同学边听边比较各段在情绪上的变化和联系。再听一听哪几段类似。
完成听听想想。
6、完整复听全曲。
请同学们随音乐做一做动作,随音乐下课。
板书设计:
中国民族乐器介绍:拉弦乐器
二胡(胡琴、南胡)-音色柔和,表现力丰富,擅长于表现细腻的抒情乐段。
高胡(粤胡) ――音质清亮、透明、华美、飘逸,声音穿透力强。
中胡(中音二胡) -音色丰满、宽厚。
低胡(低音二胡) -定弦比中胡低四度或五度。
板胡(秦胡、大弦)-发音清脆、嘹亮、高亢、刚健、热情而豪放。
课题:我的小绵羊 总课时数:第2 课时
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我的小绵羊(
2、综合训练
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歌声来表现小绵羊的可爱形象,抒发对羊群、对家乡对劳动的热爱之情。
2、感受单音、同时发响的双音和三个音的不同音响效果;按要求进行节奏时值合练习,培养学生初步的音乐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我的小绵羊
教学难点:用活泼、亲切的歌声演唱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学唱歌曲
1、集体演唱曲谱。注意速度的变化。
2、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教师范唱歌词,请学生跟着小声哼唱。
跟琴唱歌曲。
3、处理:
讨论:你认为怎样演唱这首歌曲更好?
速度应该怎样处理?
练唱
三、综合训练:
1、教师在键盘上分别弹奏各音。
请学生说出教师弹奏的是哪一组?
讨论:单音、双音和三个音的有什么不同音响效果?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第2题的那几个音音群相近?结束句的音应该怎样?
3、讨论:两人为一小组,看那组编写的好
视唱学生编写的旋律。
四、请同学们回家准备节目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课题:我的小绵羊 总课时数:第3课时
教学内容:1、欣赏:快乐的罗嗦
教学目的:通过欣赏,学习根据音乐的重复与对比来区分乐曲段落的方法,领略我国民族弹拨乐器合奏的丰富音色和表现力;感受我国西南地区民族音乐的韵味。
教学重点:欣赏乐曲
教学难点:根据音乐的重复与对比来区分乐曲段落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复习
1、请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上波音记号。
2、集体齐唱歌曲《我的小绵羊》。
三、小组展示:
各个小组以《我的小绵羊》为素材,各自准备节目,并演出。看谁演得好。
评比出小组优胜,并加以奖赏。
四、欣赏
1、出现欣赏课题,跟教师琴声学唱音乐的主题旋律。
2、初听乐曲,请学生听主题音乐共出现了几次?再听听用了什么乐器?
3、分段细听。完整复听。完成听听想想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一对好朋友》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
1. 听赏《摇篮曲》;
2. 学唱《一对好朋友》。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问好与练声
练一练U,O,V
这些母音在本学期中已学过。用模声曲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它们的发声、口形和演唱方法。这首练声曲较长,除了可用师生对唱方法外,着重要指导学生学会自然、正确的换气方法。
三、律动《荡小船》
请学生移动重心,感受3拍子的节奏
四、欣赏《摇篮曲》。
1.指导学生看书上插图,议论一下宝宝睡在摇篮里要入睡时的情景。
2.听完录音后,师生讨论这首乐曲是优美、抒情的,还是雄壮、活泼的?
3.听辨舒伯特的《摇篮曲》是由谁演唱的,汪玲作曲的《摇篮曲》是谁演唱的?
4.可以让学生跟着乐曲旋律拍拍娃娃,做些合适的动作,进一步体验《摇篮曲》优美、抒情的特点。
五、学唱《一对好朋友》。
1.让学生边看插图,边听教师讲故事,了解歌词内容。
2.让学生即兴模仿鸭子和牛的叫声如:嘎嘎-----牟牟
3.根据歌曲衬词对唱。
4.教师有感情地范唱后,提问:歌曲中歌唱了几个小主人,他们是怎样快乐地成为一对好朋友的?
5.教师第二次范唱,学生拍手哼唱
6.听录音拍节奏哼唱
7.学唱琦音的衬词
8.按音乐节奏朗读歌词
9.初步学唱歌词
① 集体跟琴轻轻演唱②分组演唱。
六、复习歌曲:《小猪睡觉》
1. 用LU哼唱歌曲
2. 边拍节奏边唱
3. 歌表演
七、课堂小结
八、师生告别,下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