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应用探析

数字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应用探析

来源:爱go旅游网
第2卷第9期传媒技术

数字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应用探析

汪惠怡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北京 100024)

摘 要: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及大数据的系统化让媒体行业发生变革。在媒体行业中,数字技术作用于信息的获取及生产、产品的呈现形态、反馈的收集及应对等多个环境,也对传媒行业产生了整体性的影响,让媒介融合成为常态。本文认为数字技术让媒体信息的生产、呈现、反馈三个环节更佳智能化、多样化、高效化;宏观来看,数字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媒介融合发展。关键词:数字技术;新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19) 09-0123-01

“数字化”是媒体当前的发展方向,主要是指在媒体产品的生产、呈现、反馈等环节中采用大数据的采集分析、数字化的呈现及优化。数字化的呈现技术包括HTML5、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等。新技术的应用让多媒体得到了升级,现场感增强,帮助用户理解信息、参与互动。

2013年被称为大数据元年。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记录了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这成为产品反馈的重要依据,也开启了“淘宝采集用户行为并回馈以指向明确的广告及推荐”的定制化推广模式。在传媒领域,机器人写作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的浪潮中应运而生。深度学习、大范围采集、即时写作让机器人可以完成体育、财经话题的新闻写作,一定程度上解放了记者和设计师。

一、信息及产品制作的升级随着大数据的开发和利用,信息及产品的生产以全网信息及用户行为数据为依托,形成符合个性化需求、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成果。

(1) 信息的生产:大数据+机器人。在素材及原料方面,大数据成为主体。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7年12月8日下午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强调,要推动大数据技术产业创新发展。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获取更精准的用户需求。

在操作者方面,人工智能机器人参与到新闻写作、广告设计的过程中。2015年9月10日,腾讯财经发表《8月CPI铜币上涨2.0%创12个月新高》一文,该文章的作者是“Dreamwriter”。Dreamwriter是腾讯财经开发的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根据算法在第一时间自动生成稿件,实现瞬时输出分析和研判。淘宝通过对用户购物车内产品的追踪和归类分析,构建出该买家的用户画像,进而在首页给出符合该买家需求的产品推荐。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结合让新闻产品的生产速度加快,实现了最有时效性的传播。同时,也让每位受众都成为主角,通过追踪用户行为反哺广告设计。

(2) 信息呈现及产品形态:数字技术让产品形态更丰富。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的融媒体产品成为新宠。这类产品通过动图、H5等新花样让用户眼前一亮。人民日报客户端与天天P图在建军90周年之际联合推出《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H5互动产品,形成刷屏之态。2017年国庆节期间,中青在线联合美妆相机推出了《这么漂亮的民族服装,我必须全穿一遍》H5互动产品。该产品以民族服装为主体,借此介绍民族文化;在技术方面采用了jQuery语言、美妆相机的人脸识别技术及美妆接口技术。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的照片,随后便可生成与民族服装的拼合照片。这种跨界的合作模式

让产品形态更丰富。

虚拟现实技术(VR)给用户带来沉浸式的体验,也让跨时空的体验成为可能。2017年“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除了布置现场展馆外,央视网还推出了网上展馆,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用户在手机端看到展馆的所有细节。

(3) 反馈及再利用:更好地抓住用户。对用户行为数据的追踪是优化用户画像的重要方式。淘宝在双十一期间用“AI鲁班”制作海报。“AI鲁班”通过每个淘宝用户的搜索记录瞬时生成以该产品为物品的海报,并将该海报发布在用户首页。

二、传媒产业的升级发展

新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产品的生产流程,也不断推动着产业的进步与升级。就传媒产业而言,大数据及新技术推动了媒介融合的进程,也促进了跨界的技术交流。

(1) 媒介融合成为常态。媒介的快速融合与发展让受众有更多渠道获取信息、收听和观看节目。从中央级媒体到各地方媒体,都对纸质媒介、广播、电视、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媒体平台进行了统筹。以融媒体形态进行产品制作和品牌营销。

协同发展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的“两微一端”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新闻类传媒集团的日常。县级融媒体的发展及普及成为媒介融合发展的高峰期。2018年8月22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这一重要指示,让从业者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将是打通媒体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2) 跨界融合,多学科交流让设计更料。融媒体环境中受众更加注重交互体验。人脸识别技术打开了个性交互的通道,让人们在“个人形象”方面有更多的新体验。

VR眼镜等技术让人们可以小范围空间内实现花样众多的前沿体验。手机端VR也给交互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创造空间,VR成为用户触觉、视觉的延伸。

三、总结

大数据及机器人的介入看似“抢了记者和设计师的饭碗”,但实际上是将基础性的新闻报道、产品制作交给机器来完成,让记者、设计师将精力放在需要创造性、创新性的工作上。

数字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媒体行业的升级,也优化了用户的体验。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应该落入“技术决定论”的窠臼。我们应该合理利用技术,时刻把握用户需求,打造出用户喜欢的、符合传播规律的媒体产品。

注释:

①人民网.2013大数据元年.http://cpc.people.com.cn/n/2013/1225/

c83083-23940252.html.2013年12月25日.

作者简介:汪惠怡,女,汉族,北京人。研究方向:媒介经营与管理、数据新闻。

1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