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50例疗效观察
粘连性肠梗阻是外科急腹症之一,多见于腹部手术术后,不仅引起肠壁形态学和功能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引起全身性生理紊乱,对患者的危害性较大[1]。粘连性肠梗阻的保守治疗疗效欠佳。手术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最为有效、主要的手段,在明确诊断后,首要的问题是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但传统开腹手术不仅创伤较大,而且术后复发率较高。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小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25例,疗效满意,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患者5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所有病例全身状况良好,无心、肝、肾等器官合并症,且均经保守治疗无效,排除严重腹胀,有明显腹膜炎体征,腹腔镜手术治疗失败,致密性粘连,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52.1±7.3岁。原手术种类:阑尾切除术27例,胃、十二指肠穿孔10例,胆囊切除术6例,左侧卵巢切除术4例,左半结肠切除术3例。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X线腹部平片可见多个肠袢气液平面。本次发病至手术时间31~42h,病程2~8年。将该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原手术类型、临床表现、发病至手术时间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再急性其均给予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和水分,肠胃营养支持,胃管内注大黄、泛影葡胺、石蜡油,清洁灌肠,全身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和中毒处理,纠正水盐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补充维生素等治疗,待患者情况稳定后给予手术治疗。术前进行腹部超声、胸片、心电图以及肝功能、凝血功能等常规检查,进行胆总管的扪诊,了解胆囊管与胆总管之间的关系。⑴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气管插管全麻,按照粘连松解术的步骤,用剪刀或电刀锐性游离腹壁与肠管、肠管间粘连或与膀胱等脏器粘连,术后常规预防感染、补液。⑵观察组:采用小肠部分切除术治疗,麻醉方式同对照组,对创面较大、水肿明显的肠管进行切除,术中切除长度0.5~1.2:781-782.
[4]邱应福.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方法探讨[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08,14(2):66-67.
[5]邱应福.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方法探讨[J]. 河南外科学杂,2008,14(2):66-6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