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暖 工 程 监 理 实 施 细 则
编制:
审核:
审批:
河北浚源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年 月
目 录
一、 工程概况及专业工程特点 .................................................. 3 二、 编制依据 ................................................................ 3 三、 监理工作流程 ............................................................ 4
3.1、施工准备阶段监理流程 ................................................ 4 3.2、施工阶段监理流程 .................................................... 4 四、 监理的质量控制点及目标控制 .............................................. 5
4.1、施工方案审查控制要点 ................................................ 5 4.2、材料、设备验收控制要点 .............................................. 5 4.3、安装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 7 4.4、安装验收控制要点 ................................................... 10 4.5、地暖系统水压试验控制要点 ........................................... 12 4.6、地暖系统调试控制要点 ............................................... 12 4.7、监理工作控制目标 ................................................... 13 五、 监理的工作方法及控制措施 ............................................... 13
2
一、工程概况及专业工程特点 1.1工程名称:雀翎公馆
1.2建设地点:固安县孔雀湖东街北侧,106国道西侧 1.3工程性质:商业住宅 1.4建设规模:
该工程结构为:剪力墙结构、总用地面积79000.00m2,总建筑面积共:,239911.83 m2,地上建筑面积188781.9 m2,住宅建筑面积 179473.71 m2,廉租房面积:1896.85 m2 公租房面积:1896.85 m2,配套公建面积:5514.49 m2,地下建筑面积:51129.93 m2。
1.5专业工程特点:
本项目为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土建工作内容主要为土方程、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楼地面工程、门窗工程、装饰工程、屋面工程、防水工程。由于本项目使用功能多,平面布局复杂,各栋标高变化较大,土建工程量大,施工质量要求高,且土建工作与安装工作交叉作业较多,各专业工程及各工种间配合频繁,需组织高素质的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场参加施工,各工种必须在项目部的统一指挥下协调配合,均衡施工。地下室面积大,施工现场场地比较狭窄,高峰期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比较多,进场的设备和材料也较多,这就需要各方面切实配合,统筹规划,合理分配施工现场。
二、编制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地暖专业的设计图纸 2、相关的主要标准、规范、规程:
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规范: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3
规程: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范JGJ142-2004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程GB50019-2003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松供暖应用技术规程DBJ/T01-49-2000 低温热水底板辐射供暖系统施工安装03K404
三、监理工作流程
根据《监理规范》和建设单位项目部规定,地暖工程监理工作流程如下:
3.1、施工准备阶段监理流程
1、熟悉本专业标准、规范、规程; 2、了解《施工承包合同》以及相关协议;
3、熟读图纸和技术文件,熟悉工程特点和技术质量要求; 4、参加图纸交底和会审;
5、审查《地暖施工方案》,审查意见报总监和甲方主管审批;
6、以1~5为依据,检查施工单位设备、机具、管理人员等施工准备情况,协助总监对分包单位的资质及其人员上岗证的检查和审查。
3.2、施工阶段监理流程
1、分水器箱体验收、分水器箱体预埋检查;
2、分水器、集水器验收和保温板、加热管、PE波纹护管验收;
3、基面完整性检查,即:混凝土地面及其水、电气、空调、新风等施工已达到允许地暖进场条件,会签地暖施工接收单;
4、跟踪检查:伸缩缝填充材料固定、保温板及铝箔层铺设、加热盘管铺设、分水器和集水器的临时安装、PE波纹护管套装;
5、旁站第一次水密性试压;
6、地暖铺设隐蔽工程验收,检查地暖伸缩缝填充材料固定,加热管安装; 7、会签《豆石混凝土浇筑》申请表,全程旁站豆石混凝土浇筑; 8、分水器、集水器和温控装置安装验收; 9、第二次地暖系统水密性试压旁站;
4
10、地暖系统调试及试运行。
四、监理的质量控制点及目标控制 4.1、施工方案审查控制要点
1、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方案,经过批准后方可施工;
2、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所使用的主要材料、设备组件、配件、绝热材料必须具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场时应做检查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
3、阀门、分水器、集水器组件安装前,应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应在每批数量中抽查10%,且不得少于一个,对安装在分水器进口、集水器出口及旁道管上的旁通阀们,应逐个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阀门的强度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严密性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1倍,公称直径不大于50mm的阀门强度和严密性试验持续时间应为15s,其间压力应保护不变,且壳体、填料及密封面应无渗漏。
4.2、材料、设备验收控制要点
1、地面辐射供暖系统中所用材料,应根据工作温度、工作压力、荷载、设计寿命、现场防水、防火等工程环境的要求,以及施工性能,经综合比较后确定。
2、所有材料均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检验合格,有关强制性性能要求应由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出具有效证明文件或检测报告。
3、绝热材料应采用导热系数小、难燃或不然,具有足够承载力的材料,且不宜含有殖菌源,不得有散发异味及可能危害健康的挥发物。
4、地面辐射供暖工程中采用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目 表观密度 压缩强度(即在10%形变下的压缩应力) 导热系数
5
单位 Kg/m³ Kpa W/m.k 性能指标 ≥20.0 ≥100 ≤0.041 吸水率(体积分数) 尺寸稳定性 水蒸气透过系数 熔结性 氧指数 燃烧分级 %(v/v) % ng/(a.m.s) mm % ≤4 ≤3 ≤4.5 ≥20 ≥30 达到B2级 5、当采用其他绝热材料时,其技术指标应按相关的规定,选用同等效果绝热材料。
6、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材料应包括加热管、分水器、集水器及其连接件和绝热材料等。
7、加热管管材生产企业应向设计、安装和建设单位提交下列文件:①国家授权机构提供的有效期内的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检验报告;②产品合格证;③、有特殊要求的管材,厂家应提供相应的说明书。
8、低温热水系统的加热管应根据其工作温度、工作压力、使用寿命、施工和环保性能等因素,经综合考虑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9、加热管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中的各项规定;加热管的物理性能应符合相关规程的规定。
10、加热管外壁标识应按相关管材标准执行有阻氧层的加热管宜注明。 11、与其他供暖系统共用同一集中热源的热水系统、且其他供暖系统采用钢制散热器等容易腐蚀构件时,塑料管宜有阻氧层或在热水系统中添加除氧剂。
12、加热管的内外表面应光滑、平整、干净,不应有可能影响产品性能的明显划痕、凹陷、气泡等缺陷。
13、塑料管的公称外径、壁厚与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塑料管公称外径、最小与最大平均外径(mm)
塑料管材 PE-X管、PB管、PE-RT管、PP-R管、PP-B管
公称外径 16 20 25 最小平均外径 16.0 20.0 25.0 最大平均外径 16.3 20.3 25.3 6
14、分水器、集水器应包括分水干管、集水干管、排气和泄水试验装置、支路阀门和链接配件等。
15、分水器、集水器(含连接件等)的材料宜为铜质。
16、分水器、集水器(含连接件等)的表现,内外表面光洁,不得有裂纹、砂眼、冷隔、夹渣、凹凸不平等缺陷。表面电镀的连接件,色泽应均匀,镀层牢固,不得有脱镀的缺陷。
17、金属连接件间的链接及过渡管件与金属连接件间的连接密封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55°密封管螺纹》GB/T7306的规定。永久性的螺纹连接,可使用厌氧胶密封粘接;可拆卸的螺纹连接,可使用不超过0.25mm总厚的密封材料密封连接。
18、铜制金属连接件与管材之间的连接结构形式宜为卡套式或卡压式夹紧结构。
19、连接件的物理力学性能测试应采用管道系统适用性试验的方法,管道系统适用性试验条件及要求应符合管材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4.3、安装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地暖工程施工前要求做好样板引路,样板工程要求一个单位工程做一户样板,包括绝热层、加热管敷设、填充层,各在分割缝处留出断面,以备检查验收。主要检查施工所使用的绝热材料、绝热层厚度,加热管的间距、敷设方式,填充层的厚度、材质等是否符合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
1、绝热层的铺设
1)铺设绝热层的地面应平整、干燥、无杂物。墙面根部应平直,且无积灰现象。
2)绝热层的铺设应平整,绝热层相互间接合应严密。直接与土壤接触或有潮湿气体侵入的地面,在铺放绝热层之前应先铺一层防潮层。
3)当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作为绝热层时,其表观密度应≥20kg/m³,压缩强度≥100kPa。
2、低温热水系统加热管安装
1)加热管应按照设计图纸标定的管间距和走向敷设,加热管应保持平直,
7
管间距的安装误差不应大于10mm。加热管敷设前,应对照施工图纸核定的加热管造型、管径、壁厚,并应检查加热管外观质量,管内部不得有杂志。加热管安装间断或完毕时,敞口处应随时封堵。
2)加热管切割,应采用专用工具;切口应平整,断口面应垂直管轴线。 3)加热管安装时应防止管道扭曲;弯曲管道时,圆弧的顶部应加以限制,并用管卡进行固定,不得出现“死折”;塑料管得弯曲半径不宜小于6倍管外径,铜管的弯曲半径不宜小于5倍管外径。
4)埋设于填充层内的加热管不应有接头。
5)施工验收后,发现加热管损坏,需要增设接头时,应先报告建设单位或监理工程师,提出书面补救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增设接头时,应根据加热管得材质,采用热熔或电熔插接式连接,或卡套式、卡压式铜制管接头连接,并应做好密封。铜管宜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无论采用何种接头,均应在竣工图上清晰表示,并记录归档。
6)加热管应设固定装置。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固定:①用固定卡将加热管直接固定在绝热板或设有复合面层的绝热板上;②用扎带将加热管固定在铺设于绝热层上的网格上;③直接卡在铺设与绝热层表面的专用管架或管卡上;④直接固定与绝热层表面凸起间形成的凹槽内。
7)加热管弯头两端宜设固定卡;加热管固定点的间距,直管段固定点间距宜为0.5-0.7m,弯曲管段固定点间距宜为0.2-0.3m。
8)在分水器、集水器附近以及其他局部加热管排列比较密集的部位,当管间距小于100mm时,加热管外部应采取设置柔性套管等措施。
9)加热管出地面至分水器、集水器连接处,弯管部分不宜露出地面装饰层。加热管出地面至分水器、集水器下部球阀接口之间的明装管段,外部应加装塑料管套。套管应高出装饰面150-200mm。
10)加热管与分水器、集水器连接,应采用卡套式、卡压式挤压夹紧连接;连接件材料宜为铜质。
11)加热管的环路布置不宜穿越填充层内的伸缩缝。必须穿越时,伸缩缝处应设长度不小于200mm的柔性套管。
12)分水器、集水器宜在开始铺设加热管之前进行安装。水平安装时,宜将
8
分水器安装在上,集水器安装在下,中心距宜为200mm,集水器中心距地面不应小于300mm。
13)伸缩缝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在与内外墙、柱等垂直构件交界处应留不间断的伸缩缝,伸缩缝填充材料应采用搭接方式连接,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mm;伸缩缝填充材料与墙、柱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与地面绝热层连接应紧密,伸缩缝宽度不宜小于10mm。伸缩缝填充材料宜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②当地面面积超过30m²或边长超过6m时,应按不大于6m间距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不应小于8mm。伸缩缝宜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或内满填弹性膨胀膏;③伸缩缝应从绝热层的上边缘做到填充层的上边缘。
14)加热管上铺设Φ3@50mm×50mm钢筋网片,加热管的填充层厚度不小于50mm,当地面荷载大于20KN/m2时,应有设计单位的加固措施。
3、填充层施工
1)混凝土填充层施工应具备以下条件:①所有伸缩缝已安装完毕;②加热管安装完毕且水压试验合格、加热管处于有压状态下;③温控器的安装盒已布置完毕;④通过隐蔽工程验收。
2)混凝土填充层施工,应由有资质的土建施工方承担,供暖系统安装单位应密切配合。
3)混凝土填充层施工中,加热管内的水压不应低于0.6Mpa;填充层养护过程中,系统水压不应低于0.4Mpa。
4)混凝土填充层施工中,严禁使用机械振捣设备;施工人员穿软底鞋,采用平头铁锨。
5)在加热管的铺设区内,严禁穿凿、钻孔或进行射钉作业。
6)系统初始加热前,混凝土填充层的养护期不应少于21d。施工中应对地面采取保护措施,不得在地面上加以重载、高温烘烤、直接放置高温物体和高温加热设备。
7)填充层的材料宜采用强度不低于C15的豆石混凝土,粒径为5-10mm。填充层施工时,每楼层须留置一组混凝土试块见证取样送检。填充层浇筑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期不少于14天。确保填充层表面没有明显裂纹,如发现明显裂纹,不允许采取局部修补的办法处理,须整体进行返工。
9
8)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和控制。埋设于填充层内的加热管不应有接头。对于特殊情况出现的加热管损坏,需要增设接头时,应先提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提出书面补救措施方案,经批准后报市质监站备案后方可实施。
9)混凝土填充层施工中,加热管内的水压不应低于0.6 MPa;混凝土填充层在养护过程中,系统水压不应低于0.4 MPa。
10)阀门、分水器、集水器组件安装前,应做好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对安装在分水器进口、集水器进口及旁通管上的旁通阀门,应逐个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面层施工
1)装饰地面宜采用下列材料:①水泥砂浆、混凝土地面;②瓷砖、大理石、花岗石等地面;③符合国家标准的复合木底板、实木符合底板及耐热实木底板。
2)面层施工前,填充层应达到面层需要的干燥度。面层施工除符合土建施工设计图纸的各项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施工面层时不得剔、凿、割、钻和钉填充层,不得向填充层内楔入任何物件;②面层的施工,应在填充层达到要求强度后才能运行;③石材、面砖在与内外墙、柱等垂直构件交界处,应留10mm宽伸缩缝;木地板铺设时,应留不小于14mm的伸缩缝。伸缩缝用从填充层的上边缘做到高出装饰层上表面10-20mm,装饰层敷设完毕后,应裁去多余部分。伸缩缝填充材料宜采用高泡聚乙烯泡沫塑料。
3)以木地板作为面层时,木材应经干燥处理,且应在填充层和找平层完全干燥后,才能进行地板施工。
4)瓷砖、大理石、花岗石面层施工时,在伸缩缝处宜采用干贴。 5、卫生间施工
1)卫生间应做两层隔离层。
2)卫生间过门处应设置止水墙,在止水墙内侧应配合土建专业做防水,加热管或发热电缆穿止水墙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4.4、安装验收控制要点
1、加热管安装完毕后,在混凝土填充层施工前,应按隐蔽工程要求,由施
10
工单位会同监理单位进行中间验收。
2、地面供暖系统中间验收时。下列项目应达到相应技术要求:①绝热层的厚度、材料的物理性能及铺设应符合设计要求;②加热管的材料、规格及敷设间距、弯曲半径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可靠固定;③伸缩缝应按设计要求敷设完毕;④加热管与分水器、集水器的连接处应无渗漏;⑤填充层内加热管不应有接头。
3、分水器、集水器及其连接件等安装后应有成品保护措施。
4、管道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及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原始地面、填充层、面层施工技术要求及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管道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及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1 绝热层 条件 接合 厚度 2 3 加热管安装 加热管弯曲半径 间距 塑料管 铜管 4 加热管固定点间距 直管 弯管 5 分水器、集水器安装 垂直间距
原始地面、填充层、面层施工技术要求及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1 2 原始地面 填充层 条件 铺绝热层前 骨料 技术要求 平整 φ≤12mm 允许偏差(mm) —— -2 +2 技术要求 无缝隙 —— 不宜大于300mm 允许偏差(mm) —— +10 ±10 不小于6倍管外径 -5 不小于5倍管外径 -5 不大于700mm 不大于300mm 200mm ±10 ±10 当面积大于30m²或长度大于留8mm伸缩缝 6m 厚度 与内外墙、柱等垂直部件 3
不宜小于50mm ±4 留10mm伸缩缝 +2 留10mm伸缩缝 +2 面层 与内外墙、柱等垂直部件 11
面层为木地板+2 时,留大于或等于14mm伸缩缝 注:原始地面允许偏差应满足相应土建施工标准。 4.5、地暖系统水压试验控制要点
1、水压试压应在系统冲洗之后进行,冲洗应在分水器、集水器以外主供、回水管道冲洗合格后,再进行室内供暖系统的冲洗。
2、水压试验应分别在捣混凝土填充层前和填充层养护期满后进行两次;水压试验应以每组分水器、集水器为单位,逐回路进行。
3、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应小于0.6Kpa。 4、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其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
5、水压试验宜采用手动泵缓慢升压,升压过程中应随时观察与检查,不得有渗漏;不宜以气压试验代替水压试验。
6、在有冻结可能的情况下试压时,应采取防冻措施,试压完成后应及时将管内的水吹净,吹干。
4.6、地暖系统调试控制要点
1、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未经调试,严禁运行使用。
2、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运行调试,应在具备正常供暖和供电的条件下进行。 3、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调试工作应由施工单位在建设单位配合下进行。 4、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调试与试运行,应在施工完毕且混凝土填充层养护期满后,正式采暖运行强运行。
5、初始加热时,热水升温应平缓,供水温度应控制在比当时环境温度高10℃左右,且不宜高于32℃;并应连续运行48h;以后每隔24h水温升高3℃,直至达到设计供水温度,在此温度下应对每组分水器、集水器连接的加热管逐路进行调节,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6、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供暖效果,应以房间中央离地1.5m处黑球温度计指示的温度,作为评价和检测的依据。
12
地暖系统竣工验收前须按《规程》要求做系统调试。系统调试合格后,方能组织竣工验收。竣工验收需提交《规程》要求的整套施工及监理资料,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设计、监理及有关单位联合进行。
4.7、监理工作控制目标
地暖施工符合各方面要求达到合格标准
五、监理的工作方法及控制措施
1、通过检查施工单位分包资质和关键工种上岗资格及其组织管理体系,保证施工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2.通过施工前施工条件的检查,保证地暖施工前应具备下列条件:①设计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齐全;②有较完善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并已完场技术交底;③施工现场具有供水或供电条件,有储放材料的临时设施;④土建专业已完成墙面粉刷(不含面层),外窗、外门已安装完毕,并已将地面清理干净;厨房、卫生间应做完闭水试验并经过验收;⑤相关电气预埋等工程已经完成。
3、在地暖施工过程中,监理应对以下事项加强检查:
1)所有进场材料、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标志应清晰,外观检查应合格,必要时应抽样进行相关检测。
2)加热管应进行遮光包装后运输,不得裸露散装;运输、装卸和搬运时,应小心轻放,不得抛、摔、滚、拖。不得曝晒雨淋,宜储存在温度不超过40℃,通风良好和干净的库房内;与热源距离应保护在1m以上,应避免因环境温度和物理压力受到损害。
3)施工过程中,应防止油漆、沥青或其他化学溶剂接触污染加热管的表面。 4)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在低于0℃的环境下施工时,现场应采取升温措施。
5)施工时不宜与其他工种交叉施工作业,所有地面留洞应在填充层施工前完成。
6)地面辐射供暖工程施工过程中,严禁人员践踏加热管。
7)施工结束后应绘制竣工图,并应准确标注加热管敷设位置及地面传感器
13
埋设地点。
4、严格坚持资质、施工方案的审查制度,严格坚持工序报验、工序交接审查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能进行下道工序。建立地暖和土建工作面交接制度,确保交接前后的施工质量均合格。
5、严格按《监理规划》,坚持材料和设备的验收制度,以保证进场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符合要求。
6、建立平行检验制度,跟踪检查地暖施工的工序质量。
7、建立旁站制度,在浇筑石豆砼时要全程跟踪,对地暖施工水密性试压进行逐一检测。
8、监理安全措施
1)要求施工单位制定施工安全措施并报监理部备案。
2)严格要求施工人员进入工地必须戴安全帽系好帽带。等高作业时,必须穿戴到安全带。
3)严格要求施工单位遵守施工前的安全作业规章。凡施工用电、动火和物料运输都必须遵守报批制度。凡违章作业按工程管理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4)施工作业时不许打闹,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