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农村小学数学探究家庭作业设计
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主要途径,也是也是教师监控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依据,更是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一、家庭作业的设计意义。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摆在全体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业是学生学习的
“助推器”。多元智能理论为有效设计数学家庭作业提供了良好的思路。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及生活实际,打破课内与课外的界限,让数学家庭作业成为一座桥梁,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如何设计好数学家庭作业,给学生提供富于实践性、探索性、开放性、趣味性、层次性的作业材料,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是提高数学家庭作业的质量,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一环。
二、了解农村家庭结构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家庭作业。
我们在设计家庭作业时,应从分考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设计他们感性趣的作业;学生居住以村落为主,作业可为合作状态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学生的家庭作业较少辅导,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期望值也相对较低(大多数家长都认为孩子除学习外,还可以回家务农);对于学生这样的的生活环境,作为教师必须充分考虑,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家庭作业。
三、家庭作业要遵循的原则。
1、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设计要“精”。
教师在设计家庭作业时要“精”,要充分体现课堂所授内容的精髓,以练习典型题目为主,涉及面不已太广。
2、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设计要“易”。
教师在设计家庭作业时要“易”,使学生在家无人指导的情况下,能轻松的完成作业。
3、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设计要“少”。
教师在设计家庭作业时要“少”,让他们在顺利完成作业后,有时间为家庭做一些农活,为父母减轻一些生活压力。
四、认真分析教材,设计具有生活化的家庭作业。
1、实践性作业。
教师要结合有关教学内容,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布置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亲身实践去体验所学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盘活知识,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如学《面积》时让学生估算操场面积,并用数学方法验证;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前让他们制作立体图形等。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操作,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并且在头脑中形成表象。
2、趣味性作业。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特别要在“寓做于兴趣之中”上下功夫,最好把数学知识编成故事,童话,游戏等形式,使学生一看作业的内容就来劲,就跃跃欲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学生在学习完百分数知识后,布置这样的一组作业;请同学们调查你所感兴趣的几种物品价格,根据调查内容提出问题,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开放性作业。
教师在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合理、恰当、巧妙地设计一些开放性作业,对学生思维进行求“新”、求“活”的调控,让学生发散思维,敢于标新立异,提出问题,大胆创新。例如教了圆的面积后,设计这样一道家庭作业:在家中找出带有圆面的物体,看看谁能想办法测量出需要的数据?它们的面积分别是多少?谁的面积最大?你发现了什么?在学习了平均数和中位数后,让同学们根据班级学生的平时成绩,帮助老师选派同学参加数学竞赛。
4、综合性作业。
家庭作业的关注点不能太狭隘--只注重知识的掌握情况,可涉及多门学科,包含多种知识,以利于学科之间的整合。还要特别重视通过家庭作业这一教学环节使学生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协同发展。
农村小学家庭作业设计要以学生为突破口,结合农村小学学生分布特点,精心设计来源于生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家里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尽情发挥,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交流合作等形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走出一条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生活化的新道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