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触电应急处置措施

触电应急处置措施

来源:爱go旅游网


人员溺水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 有条不紊将坠落溺水者从水中救起。

a) 营救人员向坠落溺水者抛投救生物品(如救生衣、救生圈等);

b) 如溺水者距离作业点、船舶不远,营救人员可向坠落溺水者抛投结实的绳索和递以硬性木条、竹竿将其拉起;

c) 为排水性较好的人员携带救生物品(营救人员必须确认自身处在安全状态下)下水营救,营救时营救人员必须注意从溺水者背后靠近,抱住溺水者将其头部托出水面游至岸边;

d) 如溺水者漂离作业点、船舶较远,可派交通船前往营救。但交通船接近溺水者处时,不得靠的太近,防止将溺水者吸入船底。

2、 溺水者上岸后的应急处理。

a) 寻找医疗救护。求助于附近的医生、护士或打“120”电话,通知救护车尽快送医院治疗。

b) 注意受伤者全身受伤情况,有无休克及其他颅脑、内脏等合并伤。急救时应根据伤情抓住主要矛盾,首先抢救生命,着重预防和治疗休克。

c) 等待医护人员时,应对不能自主呼吸、出血或休克的伤者先进行急救,如在将溺水吸入的水空出后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止血包轧等。

d) 当怀疑有骨折时,不要轻易移动伤者。骨折部位可以用夹板或方便器材做临时包扎固定;

e) 搬运伤员时如果搬运不当,可使伤情加重,方法视伤情而定。

1——如果伤员伤势不重,可采用掮、背、抱、扶的方法将伤员运走。

2——如果伤员有大出血或休克等情况,一定要把伤员小心地放在担架上抬送。

3——如果伤员有骨折情况,一定要用木板做的硬担架抬运。让其平卧,腰部垫一衣服垫,再用三四根皮带将其固定在木板做的硬担架上,以免在搬运中滚动或跌落。

3、在抢救伤员的同时为了事故调查分析需要,应保护好事故现场。

4、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工作人员将伤员搬运至安全地带并开展自救工作并应及时联络医院,将伤员送往医院检查、救护。

中暑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及时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病人移到阴凉、通风地方,垫高头部,解开衣扣,平卧休息,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

2、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置于中暑者头部和大腿根部等部位,或用30%洒精擦身降温,并补充淡盐水、冷西瓜水、绿豆汤等含盐清凉饮料,清醒者也可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

3、对日射病者应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等变化,头置冰供暖或冰帽,以冷水洗面及颈部,以降低体表温度,有意识障碍呈昏迷者,要注意防止因呕吐物误吸而引起窒息,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4、对重症中暑者应立即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触电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如果遇到触电情况,要沉着冷静、迅速果断地采取应急措施。针对不同的伤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方法,争分夺秒地抢救,直到医护人员到来。 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救治。

1、脱离电源

(1)如开关箱在附近,可立即拉下闸刀或拔掉插头,断开电源。

(2)如距离闸刀较远,应迅速用绝缘良好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利器(刀、斧、锹等)砍断电线,或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硬塑料管等物迅速将电线拨离触电者。

(3)若现场无任何合适的绝缘物可利用,救护人员亦可用几层干燥的衣服将手包裹好,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4)对高压触电,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或迅速拉下开关,或由有经验的人采取特殊措施切断电源。

2、对症救治

对于触电者,可按以下三种情况分别处理:

(1)对触电后神志清醒者,要有专人照顾、观察,情况稳定后,方可正常活动;对轻度昏迷或呼吸微弱者,可针刺或掐人中、十宣、涌泉等穴位,并送医院救治。

(2)对触电后无呼吸但心脏有跳动者,应立即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对有呼吸但心脏停止跳动者,则应立刻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

(3)如触电者心跳和呼吸都已停止,则须同时采取人工呼吸和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心脏挤压法等措施交替进行抢救。

俯卧压背法 被救者俯卧,头偏向一侧,一臂弯曲垫于头下。救护者两腿分开,跪跨于病人大腿两侧,两臂伸直,两手掌心放在病人背部。拇指靠近脊柱,四指向外紧贴肋骨,以身体重量压迫病人背部,然后身体向后,两手放松,使病人胸部自然扩张,空气进入肺部。按照上述方法重复操作,每分钟16~20次。

仰卧压胸法 被救者仰卧,背后放上一个枕垫,使胸部突出,两手伸直,头侧向一边。救护者两腿分开,跪跨在病人大腿上部两侧,面对病人头部,两手掌心压放在病人的胸部,大拇指向上,四指伸开,自然压迫病人胸部,肺中的空气被压出。然后把手放松,病人胸部依其弹性自然扩张,空气进入肺内。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16~20次。

心脏挤压法 触电者心跳停止时,必须立即用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具体方法如下。

(1)将触电者衣服解开,使其仰卧在地板上,头向后仰,姿势与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相

同。

(2)救护者跪跨在触电者的腰部两侧,两手相叠,手掌根部放在触电者心口窝上方,胸骨下1/3处。

(3)掌根用力垂直向下,向脊背方向挤压,对成人应压陷3~4cm,每秒钟挤压1次,每分钟挤压60次为宜。

(4)挤压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让触电者胸部自动复原,每次放松时掌根不必完全离开胸部。

上述步骤反复操作。如果触电者的呼吸和心跳都停止了,应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如果现场仅一人抢救,两种方法应交替进行。每次吹气2~3次,再挤压10~15次。

机械伤害的应急处置程序

一、现场应急处理程序

机械伤害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进行先期救援处置,同时向班长报告,班长按照现场处置方案要求,立即组织本班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并迅速汇报。

二、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事故发生后,迅速切断设备电源,属于皮带运输机绞伤的应迅速拉开拉线开关,使设备停止运转。现场人员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将受伤人员脱离险区,根据实际情况实施

急救。

2、对较浅的伤口,可用干净的衣物、纱布包扎止血。动脉创伤出血,还应在出血位的上方动脉搏动处用手指压。

3、较深创伤大出血时,在现场做好应急止血包扎后,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在止血的同时密切观察伤员的神智、脉搏、呼吸等体征情况。

4、对怀疑或确认有骨折的伤员应询问其自我感觉情况及疼痛部位,对昏迷者应观察其体位有无改变,切勿随意搬动。应在骨折位置的上下关节处用木板做临时固定,等待医务人员救援或送往医务室。

5、对怀疑有脊椎骨折的伤员,应用夹板或硬纸皮点在伤员的身下,以免脊椎移位或断裂造成瘫痪。如伤员不在危险区域、暂无生命危险的,最好等待医务人员搬运。

6、如怀疑有路脑损伤的,首先保持呼吸道畅通,使伤员侧卧或仰卧偏头,防止分泌物、呕吐物吸入气管,造成呼吸道堵塞。

7、如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注意事项

1、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时,先对伤员伤情进行判断,不可直接进行救护,以免由于措施不当造成伤员伤情恶化。

2、如受伤人员在高处存在高处坠落危险,救护者应采取必要地防坠落措施,携带安全绳,结实的绳索等。

3、进行心肺复苏救治时,必须注意伤员姿势的正确性,操作时不能用力过大或频率过快。

4、脊椎有骨折的伤员,必须用硬板担架运送,勿使脊柱扭曲,防止脊柱骨折或脱位加重,造成或加重脊髓损伤。

5、搬运伤员严禁只抬伤者两肩或两腿,严禁单人搬运。必须将伤者连同硬板一起固定后搬运。

心肺复苏的方法

1、先要判断患者意识。大声地呼叫他,或者摇摇他,看是否有反应。凑近他的鼻子、嘴边,感受是否有呼吸。摸摸他的颈动脉,看是否有搏动,切忌不可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容易发生危险。

2、开放气道。将患者置于平躺的仰卧位,昏迷的人常常会因舌后坠而造成起到气道堵塞,这时施救人员要跪在患者身体的一侧,一手按住其额头向下压,另一手托起其下巴向上抬,标准是下颌与耳垂的连线垂直于地平线,这样就说明气道已经被打开。

3、人工呼吸。如患者无呼吸,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两次,然后摸颈动脉,如果能感觉到搏动,那么仅作人工呼吸即可。

方法:最好能找一块干净的纱布或手巾,该在患者的口部,防止细菌感染。施救者一手捏住患者鼻子,大口吸气,屏住,迅速俯身,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快速将气体吹入。与此同时,施救者的眼睛需观察患者的胸廓是否因气体的灌入而扩张,气吹完后,松开捏着鼻子的手,让气体呼出,这样就是完成了一次呼吸过程。每分钟平均完成12次人工呼吸。

4、胸外心脏按压。如果患者一开始就已经没有脉搏,或者人工呼吸进行一分钟后还是没有触及,则需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方法:施救者先要找到按压的部位。沿着最下缘的两侧肋骨从下往身体中间摸到交接点,叫剑突,以剑突为点向上在胸骨上定出两横指的位置,也就是胸骨的中下三分之一交界线处,这里就是实施点。施救者以一手叠放于另一手手背,十指交叉,将掌根部置于刚才找到的位置,依靠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压,胸骨的下陷距离约为4-5厘米,双手臂必须伸直,不能弯曲,压下后迅速抬起,频率控制在每分钟80-100次。

注意事项:必须控制力道,不可太过用劲,因为力道太大容易引起肋骨骨折,从而造成肋骨刺破心肺肝脾等重要脏器。老人的骨质本身就脆,更要加倍注意。

5、单人施救和双人施救的比例。单人施救时,每做15次人工呼吸,就做两次胸外心脏按压;双人施救,则是每做10次人工呼吸,就做两次胸外心脏按压。

6、停止心肺复苏的指证。在施救的同时也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触摸患者的手足,若温度有所回升,则进一步触摸颈动脉,发现有搏动即可停止心肺复苏,尽快把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