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探究
摘要:幼儿园时期的孩子正是开发智力和想象力的重要时期,运用绘本阅读可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促进幼儿的多种能力的发展。“绘本”是幼儿园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阅读绘本不仅是进入故事背景的一种方式,也是发展幼儿经验的媒介材料。幼儿园主要以绘本教育,结合图画书来教授幼儿。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幼儿发展的特点,开发基于绘本阅读的幼儿园园本课程,以促进幼儿发展。
关键词:绘本阅读;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思路 引言
绘本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是幼儿早期阅读的主要材料,对培养其语言能力起辅助作用。幼儿对绘本的理解程度受其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生活经验等条件限制,需要教师从旁帮助引导,但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不能背离绘本阅读活动中幼儿才是阅读主体的本质。所有教学相关的内容,包括绘本的选择、阅读的形式、教学的方法、教学工具的使用,都要围绕幼儿的身心特点来进行。
1幼儿园绘本阅读园本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绘本的选取。部分教师在选择绘本教材时,从自身经验出发,仅仅考虑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认知水平,没有考虑到幼儿的情感、社会性发展等方面,没有关注到绘本的外观和绘本图画下的文字。(2)绘本的理解。部分教师在拿到绘本时,仅仅粗略看下绘本的内容,然后就制定教学计划,自身对绘本内容认识肤浅,不能精读绘本内容,并思考其真正含义。因此,教师制定的绘本计划相对浅显,停留在表面,不能挖掘出绘本故事中的深度意义。(3)绘本教学的方式。绘本教学的方法有很多,讲述是幼儿园教师最为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有些教师拿起绘本直接开讲,忽略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也忽略了教师与幼儿阅读在关注点上是不一样的。比如,幼儿更容易被色彩丰富的画
面吸引,而教师则以图画书下的文字为主,先入为主,能直接看到绘本书上的关键信息,没有从幼儿的主体性出发去引导他们阅读绘本的色彩、文字和故事情节等内容,没有充分调动幼儿不同的感官去感知和获取绘本传递的教育信息。教学过程中,教师也缺乏对幼儿不同感官的刺激,使幼儿对绘本内容无法深刻理解和感受。
2幼儿园绘本阅读园本课程的开发策略 2.1选择合适的幼儿绘本
为了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和经验,在绘本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特征、性格要素和兴趣爱好等来考虑选择什么样的绘本。为了能够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在选择绘本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启发幼儿审美视觉和感悟能力,选择情节具有趣味性和多样性,图画风格符合儿童审美视觉的绘本。选择内容与幼儿实际生活有联系的绘本,既能让幼儿与绘本图画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又能不断激发他们的阅读好奇心,让他们产生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幼儿绘本阅读教学质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针对各阶段幼儿成长的身心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阅读要求。我们可以以此为指导,有针对性地选择绘本。我们在选择给小班幼儿看的绘本时,应尽量提供一些人物形象明显、背景清晰、语言重复、适合幼儿模仿的绘本,让幼儿有参与的欲望。
2.2制定绘本阅读教学指导策略
人的心理发展过程是呈阶段性的。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过程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2~6岁的学龄前儿童属于感知运动阶段以及前运算阶段,此时幼儿能够将感知动作内化为大脑表现,建立符号系统,借助表象的事物展开思考。绘本阅读实际上就是从“看书”到“感知”的过程,当幼儿能够在阅读中走进绘本世界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故事人物丰富而复杂的心理,并主动对故事展开联想和想象。因此,在幼儿绘本阅读教学指导中,教师应以幼儿心理感知特点为依据,指导学生在绘本的观察中从单纯的知觉到感知的思考,促使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识别故事主线,理解故事内容。
2.3巧妙设计问题,引领幼儿阅读
提问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交流方式,教师可以借此了解幼儿的想法。在组织绘本阅读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提问得知幼儿对绘本故事情节、情感态度的理解情况,而且能够通过提问引导幼儿采取正确的方式理解绘本。笔者以为,要做到巧妙提问,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幼儿教师应循序渐进地提问,通过一个个问题连接起复杂的绘本故事情节,由浅入深地进行提问,帮助幼儿逐步理解绘本讲述的故事、表达的情感。第二,教师应适当提出跳跃式的问题。幼儿的思维是天马行空的,他们想到什么便说什么,教师在提问时可以巧妙利用幼儿的这一思维特点,提出一些开放性、跳跃式的问题,让幼儿发散思维、大胆回答。第三,教师还应通过旁敲侧击的方式提问。在阅读过程中,幼儿很容易遇到障碍,可能是因为难以理解某幅图画,可能是因为不能理解某段文字,也可能是因为忘了某个汉字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容易丧失继续阅读的兴趣,教师直接告诉幼儿正确答案也不能让幼儿重新提起兴趣。此时,教师可以利用旁敲侧击的方式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让幼儿顺利突破障碍。
2.4明确课堂主导地位
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明确课堂的主导地位,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绘本教学的方法让幼儿自主进行探究。通过小组的形式让幼儿在探究以后可以相互交流,以此来加深课堂知识理论体系的理解,在此过程当中,如果幼儿遇到困惑,教师可以以辅助的地位来帮助幼儿加深理解以及解决问题,通过明确幼儿的主导地位,可以让幼儿感受到自己在课堂当中的重要性,培养了幼儿的探究能力以及数学思维逻辑能力,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
结语
总之,绘本课程的魅力在于借助图画引导孩子生动、巧妙地阅读,启发和引导幼儿在适当的地方进行想象,让幼儿有更大的空间去拓展思维,发展创造能力,让阅读成为幼儿的游戏和娱乐。绘本教学应从生活实际出发,把绘本中的插图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讲解,不断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从而使教学效率从整体上得到提升,最终促进绘本教学的有序开展,实现绘本阅读园本课程的高质量开发。
参考文献
[1]邹敏.绘本阅读在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运用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25):2.
[2]李萌.绘本阅读在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中的运用[J].环球慈善,2021(6):1. [3]罗小琴.绘本阅读在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教学活动的融合[J].读天下:综合,2020(3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