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标准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标准

来源:爱go旅游网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 一、《国际金融》课程性质

《国际金融》课程,是教育部确定的“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不仅是我院本科、大专层次各专业统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而且是金融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基础理论课程。国际结算、西方金融理论、外汇风险管理等涉及国际金融专业的课程都是在国际金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国际金融以开放经济学为基础,研究开放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外汇市场、汇率制度、外汇管制、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机构等问题,在经济、金融理论研究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目标

1、促进学习者理解和重点掌握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外汇市场、汇率制度、外汇管制、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形成原理、控制措施、时滞效应。

2、培养学习者掌握观察和分析国内、国际发生的有关国际收支失衡、汇率变化、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国际资本流动动向、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国际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学习者综合应用国际金融理论解决国际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习者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树立经济一体化的核心是金融一体化的理念,掌握扎实的国际金融基础理论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国际结算、西方金融理论、外汇风险管理等其他国际金融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要求

1、系统阐述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框架、重点讲解国际金融的基础知识、管理原理及实务操作方法,详细阐述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外汇市场、汇率制度、外汇管制、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机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形成原理、控制措施、时滞效应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客观介绍国际金融界的主流理论及最新研究成果,剖析国际金融的热点问题,及时反馈中国经济改革、金融改革的变化对中国的国际收支、外汇、外债和国际储备管理的影响。

2、结合国内、国际上发生的有关国内、国际发生的有关汇率变化而引起的经济失衡现象、经济失衡导致货币失衡的问题、国际金融市场建立和完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控制国际资本流动、解决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国际金融问题的等重大金融问题的现状,应用国际金融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剖析国内、国际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国际金融问题的原因,引导学习者掌握观察和分析国际、国内发生重大国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3、《国际金融》教学大纲是我系各位教师讲解国际金融课程的指导性纲领。通过本大纲明确规定各位教师讲授国际金融的内容及重点,要求各位教师必须完成该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各位教师在遵循本大纲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所教授班级及专业的不同进行适当的调整。

第二部分:《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 国际收支 本章名称及课时安排 本章名称 国 际 收 课时安排 8学时 节次及课时安排 节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课时安排 2学时 1学时 2学时 支 第四节 第五节 2学时 1学时

一、本章教学内容

国际收支是国际金融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其他各章的理论基础。

本章共讲授五节内容,第一节 国际收支概述、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第四节国际收支的调节和第五节我国的国际收支。

二、本章教学重点 1、国际收支概述。 2、国际收支平衡表。

3、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 4、国际收支的调节。 三、本章教学难点

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原则。 2、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 3、国际收支调节的方法。 四、本章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习者掌握与国际收支相关的基本概念及其原理,重点掌握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和国际收支的调节方法。

五、本章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习者掌握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概念、构成,掌握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的类型,学会运用国际收支的调节方法。 第二章 外汇、汇率与外汇市场 本章名称及课时安排 本章名称 第二章 外汇、汇率 与外汇市场 课时安排 12学时 节次及课时安排 节 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课时安排 2学时 5学时 1学时 4学时 一、本章教学内容

外汇、汇率与外汇市场是关于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本章共讲授四节内容,第一节外汇与汇率阐述外汇和汇率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标价法。第二节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阐述汇率在不同的货币制度下的决定基础与影响因素。第三节 外汇市场讲解外汇市场的定义、种类及参与者。第四节 外汇交易阐述了外汇交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 本章教学重点 1、外汇与汇率。 2、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3、外汇市场。

4、外汇交易。 三、本章教学难点

1、汇率的决定与变动机制与原理。 2、外汇交易的具体操作方法。 四、本章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习者重点掌握外汇与汇率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标价法。在不同的货币

186

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基础与影响因素。外汇市场的定义、种类及参与者和外汇交易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五、本章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从而达到使学习者系统掌握有关外汇、汇率、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的基本知识及原理的目标。

第三章 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

本章名称及课时安排 本章名称 第三章 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 课时安排 4学时 节次及课时安排 节 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课时安排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一、本章教学内容

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是关于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的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本章共讲授四节内容,第一节 汇率制度讲解汇率制度的内容、分类,剖析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的优劣。第二节 货币局制度和美元化讲解货币局制度的内容、联系汇率制度及美元化带来的问题。第三节 外汇管制讲解外汇管制的内容和作用。第四节我国的外汇管制和人民币汇率降解我国外汇管制的特点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有关内容。

二、本章教学重点

1、汇率制度的内容、分类。

2、货币局制度的内容、联系汇率制度及美元化带来的问题。 3、外汇管制的内容和作用。 三、本章教学难点

1、剖析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的优劣。。

2、我国外汇管制的特点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有关内容。 四、本章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习者掌握汇率制度的内容、分类,剖析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的优劣。货币局制度的内容、联系汇率制度及美元化带来的问题。外汇管制的内容和作用和我国外汇管制的特点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有关内容。

五、本章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达到使学习者全面理解和掌握汇率制度及相关内容的目标。 第四章 国际储备

本章名称及课时安排 本章名称 第四章 国际储备 课时安排 4学时 节次及课时安排 节 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一、本章教学内容

国际储备是国际金融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本章共讲授四节内容,第一节国际储备概述讲授国际储备的定义、特征、来源及作用。第二节国际储备的结构及其演进讲授国际储备的构成、国际储备分散化的原因及影响。第三节 国际储备的管理讲授国际储备规模管理和结构管理的方法。第四节我国的国际储备问题讲解我国的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及存在的问题。

187

课时安排 30分钟 1学时 2学时 20分钟 二、本章教学重点

1、国际储备的定义、特征、来源及作用。 2、国际储备的结构。 3、 国际储备的管理。

4、我国的国际储备资产存在的问题。 三、本章教学难点

1、及其演进讲授国际储备的构成、国际储备分散化的原因及影响 2、国际储备规模管理和结构管理的方法。 四、 本章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习者了解国际储备的定义、特征、来源及作用。国际储备的构成、国际储备分散化的原因及影响。国际储备规模管理和结构管理的方法。我国的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及存在的问题。

五、本章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从而达到使学习者全面掌握国际储备基本理论体系的目标。 第五章 国际金融市场

本章名称及课时安排 本章名称 第五章 国际金融市场 课时安排 6学时 节次及课时安排 节 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一、本章教学内容

国际金融市场是国际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共讲授四节内容,第一节讲授国际金融市场的含义、类型及作用。第二节讲授欧洲货币市场的定义、种类、特点和影响。第三节讲授国际资本市场的定义、种类及运作机制。第四节讲授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定义、类型和操作方法。

二、 本章教学重点

1、国际金融市场的含义、类型及作用。

2、欧洲货币市场的定义、种类、特点和影响。 3、国际资本市场的定义、种类及运作机制。 三、 本章教学难点

1、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和影响。 2、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操作方法。 四、本章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习者掌握国际金融市场的含义、类型及作用。欧洲货币市场的定义、种类、特点和影响。国际资本市场的定义、种类及运作机制。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定义、类型和操作方法。

五、本章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从而达到使学习者全面掌握国际金融市场基本理论体系的目标。 第六章 国际金融风险管理

本章名称及课时安排 本章名称

课时安排 1学时 2学时 2学时 1学时 节次及课时安排 节 次 188

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 第六章 国际金融风险管理 6学时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1学时 1学时 3学时 1学时

一、本章教学内容

国际金融风险管理是涉外经济主体在涉外经济活动中所面临的国际金融风险,如何防范这些风险成为涉外经济主体用以规避损失、获取收益的重要途径。

本章共讲授四节内容,第一节 国际金融风险管理概述、第二节外汇风险概述、第三节外汇风险管理和第四节其他国际金融风险管理。

二、 本章教学重点

1、国际金融风险管理概述。 2、外汇风险概述。 3、外汇风险管理。 三、 本章教学难点

1、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方法。 2、外汇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方法。 四、本章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习者掌握国际金融风险的含义、种类及经济影响。掌握外汇风险管理和其他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的机制、原理和具体操作方法。

五、本章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从而达到使学习者全面掌握识别国际金融风险及其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的目标。 第七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 本章名称及课时安排 本章名称 第七章 国际资本流动 与国际金融危机 课时安排 6学时 节次及课时安排 节 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课时安排 30分钟 1学时20分钟 1学时 2学时 1学时 一、本章教学内容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是国际收支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有关国内、国际经济金融稳定的一个重要活动领域,国际资本流动关系一国乃至国际经济金融的稳定与发展。

本章共讲授五节内容,第一节国际资本流动概述、第二节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和风险、第三节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第四节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和第五节中国的利用外资、对外投资和对外债务问题。

二、本章教学重点

1、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2、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

3、中国的利用外资、对外投资和对外债务问题。

三、本章教学难点

1、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和风险。 2、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 四、本章教学目的

1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习者掌握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类型及影响。掌握分析国际资本流动以国际金融危机之间内在的关系的方法。了解我国利用外资、对外投资和外债管理的现状及措施。

五、本章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习者达到对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内容及关系完整理解和掌握的目标。

第八章 国际货币体系 本章名称及课时安排 本章名称 第八章 国际货币体系 课时安排 6学时 节次及课时安排 节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课时安排 30分钟 20分钟 30分钟 1学时20分钟 3学时 一、本章教学内容

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金融的重要研究领域,国际货币体的规则和运作关系到整个全球金融乃至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本章共讲授五节内容,第一节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及类型、第二节国际金本位制、第三节布雷顿森林体系、第四节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第五节欧洲货币一体化。

二、本章教学重点

1、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及类型。 2、国际金本位制。 3、布雷顿森林体系。

4、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5、欧洲货币一体化。 三、本章教学难点

1、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2、欧洲货币一体化。 四、本章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国际货币体系的构成、掌握国际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货币体的内容。掌握分析不同货币体系的优劣的基本原理,思考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趋势。

五、本章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习者达到系统掌握国际货币体系基本理论的目标。 第九章 国际金融机构及协调 本章名称及课时安排 本章名称 第九章 国际金融机构及协调 课时安排 2学时 节次及课时安排 节 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课时安排 30分钟 20分钟 10分钟 40分钟 一、本章教学内容

国际金融机构是国际金融活动开展的主体,无论是全球性环是地区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对整个国际金融活动的开展乃至全球及地区的经济发展都至关重要的。本章共讲授四节内容,第一节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第二节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第三节国际金融协调和第四节《巴塞尔协议》与《全

190

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 二、本章教学重点

1、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 2、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 3、国际金融协调。 三、本章教学难点 1、国际金融协调。 2、《巴塞尔协议》。

3、《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 四、本章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习者掌握国际金融组织的宗旨、职能、组织形式、运作机制。认识、了解并掌握国际金融机构与国际协调之间的关系。概括地掌握《巴塞尔协议》与《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的基本内容的目的。

五、本章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习者掌握国际金融组织的宗旨、职能、组织形式、运作机制。认识、了解并掌握国际金融机构与国际协调之间的关系。概括地掌握《巴塞尔协议》与《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的基本内容的目标。

第三部分:教学方案的简要说明

《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主要安排在大学二、三年级。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教学任务,具体教学时数为:本科金融专业(汉)课内学时个,计3个学分;本科金融专业(民)课内学时72个,计4个学分。教师可根据计划课时适当调整部分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采用课堂讲授、讨论与研究性教学相结合,把科学研究的有关思想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引入课堂教学过程。本课程特别强调研究性教学,教材中设计了多个研究性题目和课堂讨论题目。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国内、国际重大金融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课堂教学强调理解与分析,也强调应用与技能。

第四部分:课堂作业与考核评价的说明

《国际金融》课程重视平时的研究性教学与课堂表现。教师根据教学进度统一布置与教材配套的习题集中每一章的作业,习题集中的作业都由学生完成,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国内、国际重大金融问题的发生,安排课程研究性或综合性作业2到3次。

《国际金融》课程的期末考试一律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试卷分A、B卷,考试题目类型: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三、判断题;四、名词解释题;五、简答题;六、计算题;七、论述题。

《国际金融》课程考试设计主要在于考察学习者理解与掌握《国际金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考查学习者的判断、分析国内、国际金融问题的能力;考试设计基于教学内容,但又不局限于教学内容,考卷中85%以上的考题内容与平时教学内容紧密关联,15%的考题内容与现实的国内、国际金融问题有关。

《国际金融》总评成绩由平时、期中和期末成绩三部分构成,采用百分制。院内统考课程平时和期中的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80%;院内非统考课程平时和期中的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第五部分:教材及学习参考书

我院本科生一律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杨胜刚等主编的高等学校金融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国际金融》。

为了更好的理解和学习课程内容,建议学习者进一步阅读以下几本重要的参考书:

1、《国际金融》 刘舒年 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国际金融》 钱荣堃 主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

191

3、《国际金融学》 姜波克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4、《国际金融概论》 陈彪如 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5、《国际金融》 陈雨露 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6、《外汇交易手册》 Paul Bishop 主编 机械工业部出版社 2000 7、《国际金融实务》 刘玉操 主编 东北财大出版社 2004 8、《期货与期权教程》 李一智 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9、《国际金融学》 潘英丽 马君潞主编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2 10、《国际金融》 易 纲 张 磊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11、《国际金融欺诈案例集》 杨长春主编 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2002

12、《汇率与国际金融》 [英]L.S.科普兰主编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2 13、《国际金融》 E.Clark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14、《国际金融市场》 [美]J. 戈莱比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5、《金融危机、流动性与国际货币》[法]让•梯若尔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6、International Finance. 2nd Edition. Clark. E, Peking University Press/Thomson Learning. 2002

17、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7th Edition. Madura, J. Peking University

Press/Thomson Learning. 2003

18、Internation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Economics. 2nd Edition. Daniels, J.P. and D.D. VanHoose. South-Western Publishing. 2002

19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