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1期
“万宝之争”看公司治理
■
袁磊
的缺乏,这是根源。也是“万宝之争”的重要导火索。
(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市300222)
【摘要】“万宝之争”又称“万科股权之争”,“万宝之争”有一定的发生的
必然性,同时也极大程度地暴露出了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万宝之争”实际上也为其他市场竞争者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意见与建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真正地明确竞争存在的问题才能够使得市场竞争者能够在市场风险中得以化险为夷。【关键词】“万宝之争”;公司治理;启示
二、“万宝之争”对公司治理的启示分析
(一)必须增强公司总体的风险承受能力
风险承受能力的提高对于公司来说至关重要,当然,对于公司来讲,需要总体上提高其应对投资风险的能力。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相应的风险决策机构。风险决策机构的建立对于评估风险、预防风险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很多时候,公司的风险能否真正避免,就在于风险决策机构的决策是否适当。这样的机构组成人员既应当包括公司的管理人员、会计人员以及相应的投资项目的负责人员,各方利益平衡的情况下才能进行风向决策。这样也就实际上避免了紧靠公司领导进行风险预测与决策的弊端。第二、加快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公司的发展质量,很多公司之所以没有发展起来,与其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水平具有密切的关系。只有加快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步伐,才能使得公司的会计决策、会计报表具有更强的参考力度与参考水准,在很大程度上才能依据市场发展的规律做出具有市场价值的投资决策。
(二)必须实现务实投资的目的务实投资指的是,公司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如何进行投资的有效化。杜绝无效投资、虚化投资是公司在当前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更是其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无效投资、虚化投资不仅浪费了公司的财力、物力,也客观上影响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务实投资需要公司切实地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加强市场调研,明确调研方向。市场调研是公司进行有效投资的前提,当下很多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不能进行有效投资就是因为不能明确市场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尤其是与投资项目相关的市场问题在何处,都是其不能真正明确的,造成了投资虚化的出现。务实投资目的的实现是一系列过程的综合结果,需要把务实投资的各个过程进行有序化安排才能实现。其次,举行相关的听证会。投资的过程中,势必要牵涉到一些部门的具体利益,对于这些利益的相关部门应当进行公平公正的处理,只有把公司各个部门的利益放到投资的利益平衡点上才能对公司的投资情况进行全方位考量。听证会的召开程序应当把投资对象、投资主体、投资获益方以及投资的可能的受损方都召集到一起来进行。举行投资听证会的目的实际上就是要真正明确问题所在,把解决投资过程中可能面对以及未来所存在的潜在风险找出,实现无风险的投资。
(三)必须加强公司内部风险预估机制
公司内部风险预估机制的建立,是完善公司内部风险预估机制以及健全公司风险预估体系的必要步骤。公司欠缺相应的市场竞争经验,建立内部风险预估机制,是正视公司投资风险的重要方面,也当然地是公司进行风险投资的正确选择。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公司投资风险预估机制的建立,应当成立由领导牵头、各部门分工合作、投资方为核心的预估体
首先就体现了公司领导方的意见与建议,这是应对公司投系。领导牵头,
资的主要中坚力量。只有领导从思想上、行动上高度重视公司投资风险问题,才能使得投资风险预估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各部门分工合作则指的是,在公司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应当把各个部门的相互协作放到重要位置上来,财会部门、市场营销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市场策划部门等,都需要参与到市场风险预测中来,因为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决定了公司的盈利必定是一个高度地集体化经营的过程。单纯地依靠某一个部门建立风险预估机制,显然不能真正地、有效地预估风险。
【参考文献】
[1]贾忠文.君万之争与万宝之争及启示[J].城市开发,2016,(4).[2]黄贵耕.万宝之争未了局[J].2016,(11).
前言:
“万宝之争”是2016年金融界的大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金融界
的发展趋势。尽管“万宝之争”最终偃旗息鼓,但是纵观整个股权之争的事件全貌,也确实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启示。跟随着这些有益的启示,幷不断地寻找解决公司治理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是我们正确面对“万宝”之争的应有态度。
一、“万宝之争”的产生根源
(一)万科市场风险承受能力较弱“万宝之争”的根本原因在于万科市场风险的承受能力较为薄弱。表现在:其一、市场竞争经验不足。很多公司的建立并不是在一个资金雄厚、市场经验丰富的基础上的,对于很多市场竞争方式不能适应,也使得大批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其二、管理经验不足,造成了公司的人力、物力资源不能发挥正常的市场经济价值。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公司不能正确地算丰富,但是并不能真正发挥出其优势来。这就实际上导致了公司发展的瓶颈。其三、公司的发展不能及时适应国家的调整维度,即公司的发展对国家的适应程度较低。
(二)万科投资虚化的蔓延趋势愈来愈重
万科不能正确分析投资虚化与投资实质的意义,很多投资不能达到应有的目的。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急功近利的市场心态。很多公司在建立之初,就是抱着一种必须进行市场投资,只有投资才能真正盈利的功利心态,这就导致了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错过了很多发展的机会。急功近利的投资心态实际上就是投资虚化的根源所在。其次,盲目投资行为的展开。对一些投资项目不进行具体地、实地地考察就进行投资实际上就是不能正确投资的表现。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面对一些投资项目,不能进行正确的利益衡量、不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投资行为。造成了所投资项目不能发挥相应的市场价值,其投资行为无异于造成资金的严重浪费。最后,没有形成科学的、合理的投资风险评价程序。在发展的成熟的大型公司之中往往形成了较为科学、完整的评价机制,科学的投资程序是进行理性投资的前提。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万科缺乏科学的投资程序,很多投资措施都是公司领导拍脑门就出来的,不考量公司相关部门的对策与建议,使得公司的投资程序虚置,造成了投资的随意化、不规范化。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加速了“万宝之争”的进程。
)万科投资缺乏必要的内部风险预估机制(三
万科在瞄准市场前沿炳准确投资的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内部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对于正确预测投资风险,规避相应的风险问题意义重大。但是可以看出,目前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形成相应的风险评估机制。很多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不能正确认识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的重要意义,仅仅认为公司内部风险评估机制浪费了一些不应浪费的财力与物力,这种错误的认识是很多公司都具有的。毋庸置疑,凡是任何评估机制的建立都需要一定的财力、物力作为支持,但是过分强调其成本,无疑具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之感。内部风险预估机制,需要公司招聘相关的专业人员,尤其是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与专业水平的人员参与到投资评估中来。公司普遍缺乏内部风险预估机制另一原因是因为其意识与理念
袁磊(1982—),男,天津财经大学MBA2015级,研究方向:金融。作者简介:
·5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