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1年《肥皂泡》教学设计模板

2021年《肥皂泡》教学设计模板

来源:爱go旅游网
2021年《肥皂泡》教学设计模板

《肥皂泡》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学会多音字“和”的用法。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3.用同样方法完成《主题阅读》中《放风筝》的批注。 [教学重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自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完成练习册一、二题。 2.强调多音字用法。

“和”有两个音hé(和气)(温和);和hè(唱和)(和诗);和huó(和面)(和泥);huò(和药)搅拌的意思;和hú(和了)打麻将或纸牌用语,表示获胜。

颤:指物体急促而频繁地颤动。“颤巍巍”指震颤,动作不稳的样子。

颠:本义指山顶。“山巅”指山顶。 3.了解作者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她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如《繁星》《春水》《寄小读者》。 整体感知——读薄

过渡语:吹肥皂泡是大家小时候都十分喜爱的游戏,著名诗人、散文家冰心小时候也喜欢吹肥皂泡,让我们走进冰心小时候的快乐、骄傲与希望。

自学提示一: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围绕“肥皂泡”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预设:围绕着“肥皂泡”,作者主要写了“吹肥皂泡的过程”“肥皂泡美丽奇妙的样子”“由肥皂泡产生的美好想象”三个内容。

语文要素落实——读厚

1.过渡: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看谁说得好?好在哪里?

表扬这些孩子已经学会抓住关键词语复述段落。 2.自学提示二:

找出课文中你认为较难懂的句子,试着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师生问答读:

师:这肥皂泡,吹起来怎么样?

生1: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

生2: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若是扇的好,一个大球会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

生3: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

《肥皂泡》教学设计2

设计理念:

综合实践课是着眼于生活本身的课程,针对综合实践课标的设计理念,整合各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实践学习已成为现在和今后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特点,教师可以更大限度的发挥创造性,设计出有趣多样的教学活动设计,从学生的问题和兴趣出发,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活动中掌握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形成对身边世界的兴趣,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多元学科不同领域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对象:

试用对象是二年级学生,学生在生活中已有吹肥皂泡泡的经验。调整后也可进行高年级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吹肥皂泡泡的活动,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有关肥皂泡泡生活小现象。并在活动获得发现和新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和科学领域

2、收集有关肥皂泡泡的资料,并尝试着把所看到的现象及感受记录下来,以培养孩子们阅读、写作、讨论、表达能力。--语文领域

3、融入自己的情感画出带有美丽的泡泡的美术作品。--美术领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有关肥皂泡泡生活小现象。 难点: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准备:

肥皂片、杯子、糖(或甘油)、吹泡器(细金属线弯成一个圆圈即成吹泡器)、电脑课件、学生活动单、范文、图片、各种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吹泡泡,想一想 (一)吹泡泡

学生介绍吹泡泡的方法。

肥皂液的制作:把肥皂片放入四杯热水里搁三天。然后拌入一汤匙糖。(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吹泡器的制作:把一根细金属线弯成一个圆圈做成吹泡器。 把吹泡器放入肥皂液中,再对着吹泡器轻轻地吹气,肥皂水的水膜会伸展开来,最后泡泡会飘到空气中。

想一想,除了用吹泡器吹泡泡外,我们还可以用其它什么东西来吹泡泡?如果我们把金属线弯成正方形或三角形……来吹泡,想一想吹出的泡泡会怎样?如果用吸管代替金属线,在距离吸管末端约1公分的地方剪4条缝来吹泡,吹出的泡泡又会怎样?大家想不想试一试?

孩子们进行吹泡泡游戏,并填学生活动记录单:

孩子们在吹泡泡过程中一定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同时也会有很多问题,教师收集孩子们在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加以整理。 (二)想一想 试着找出答案

肥皂水为什么能吹成泡泡? 吹的泡泡为什么会先上升后下降? 泡泡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 泡泡能有多大?

泡泡能保持多久?(为什么加了糖的那一瓶吹出的泡泡能保持的更久一些?)

是什么原因使泡泡破裂了?

这些问题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很深奥,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分组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查询资料,相互交流﹑探讨,在他们能够理解的范围内自主解决问题。(下一节课进行交流反馈)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除了用吹泡器吹泡泡外,还有很多小朋友用其它东西来吹泡泡。比如吸管、剪刀把儿、铁丝圈、甚至用

手,有的小朋友把手伸进肥皂水里,再向大拇指和食指围起的圈子吹气,这样吹出的泡泡很大。

其实我们可以做出更大的肥皂泡泡,不信,你们看——(出示图片)

《肥皂泡》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六个生字,正确书写十一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儿时的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的游戏的。

3.联系自己的游戏体验,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进行口语交际及小练笔的练习,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品词析句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品味__语言文字的生动性。使学生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教学准备

1.让学生课前吹肥皂泡。

2.老师、学生准备吹泡泡用的工具。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课前活动:带着学生吹泡泡,感受其中的乐趣。) 一、创设情境,师生交流,激趣导入

同学们刚才我们玩吹泡泡的游戏,你们感觉怎么样?(高兴)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奶奶也自己做过泡泡水,而且她吹得肥皂泡可不一般,那小小的、不起眼儿的.肥皂泡,经过她的手,她的眼,以及她的心,吹出了童年的情趣,

也吹出了冰心奶奶的梦想!想知道冰心奶奶是怎么吹肥皂泡的吗?出示课题《肥皂泡》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遇到生字词看准多读两遍,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标上记号。(可以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2.小组交流

过程:4人小组学习中一名同学当小组长负责组织轮读课文,互相倾听,汇集预习中读音、生字词问题,并互助解决,解决不了的由组长负责记录在预习本中。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与遗留问题。 4.教师检查本课生字词和易读错的词语。 搅拌溶化玲珑骄傲渡过婴儿 悬念娇软蘸水屏住呼吸

5.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 6.检查自读课文情况。

指名读课文,正音。师生评述是否正确、流利。 三、整体感知,把握__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肥皂泡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做泡泡——吹泡泡——看泡泡——梦幻泡泡) 四、作业:

学生继续搜集有关冰心的资料,了解冰心。

由孩子们熟悉的游戏入手,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为很好的学习文本打下基础。

通过小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合作精神,构建有效课堂。

通过初步的朗读,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