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明挖基坑施工【完整版】

明挖基坑施工【完整版】

来源:爱go旅游网


2K313024工程降水方法

一、降水方法选择 (一)基本要求

(3)当基坑底为隔水层且层底作用有承压水时,

应进行坑底抗承压水突涌验算。当坑

应布置降压井降低承压水水头

底含承压水层且上部土体压重不足以抵抗承压水水头时, 压力,防止承压水突涌,确保基坑开挖施工安全。

(4)当因降水而危及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方法。 (二)工程降水技术方法

可根据土层情况、渗透性、降水深度、周围环境、支护结构种类按表 择和设计。

井点降水方法的选用

渗透系数

降水方法

适用地层

(m/d)

(m)

潜水

集水明排

黏性土、砂土

<2

地表水

一级

轻型 井点

二级砂土,粉土,含薄层粉砂的淤 三级

喷射井点

砂性土,粉土,含薄层粉砂的

疏干

管井

减压

淤泥质(粉质)黏土

砂性土,粉土

0. 02~ 0.1 >0.1

>15 >20

潜水

泥质(粉质)黏土

0. 1~20

9~12

8~20 潜水、承压水 3~ 6 6~ 9

潜水

表 2K313024 降水深度

地下水类型 2K313024选

承压水

二、常见降水方法 (一)明沟、集水井排水

(1)当基坑开挖不很深,基坑涌水量不大时,集水明排法是应用最广泛,亦是最简 单、经济的方法。明沟、集水井排水多是在基坑的两侧或四周设置排水明沟,在基坑四 角或每隔 30~40m设置集水井,使基坑渗出的地下水通过排水明沟汇集于集水井内, 然后用水泵将其排出基坑外(见图

2K313024-1)。

(2)排水明沟宜布置在拟建建筑基础边 0.3m。排水明沟的底面应比挖土面低

0. 4m以外,沟边缘离开边坡坡脚应不小于

0.3~0.4m。集水井底面应比沟底面低 0.5m以上,

并随基坑的挖深而加深,以保持水流畅通。

(3)明沟、集水井排水,视水量多少连续或间断抽水,直至基础施工完毕、回填土为 止。

(二)井点降水

(2)井点布置应根据基坑平面形状与大小、

地质和水文情况、工程性质、降水深度等

而定。当基坑(槽)宽度小于 6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 6m时,可采用单排井点,布置在 地下水上游一侧;当基坑(槽)宽度大于

6m或土质不良,渗透系数较大时,宜采用双

排井点,布置在基坑(槽)的两侧,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宜采用环形井点。挖土运输设 备出入道可不封闭,间距可达

4m,一般留在地下水下游方向。

(3)井点管距坑壁不应小于 1.0~1.5m,距离太小,易漏气。井点间距一般为 0. 8~ 1.6m。集水总管高程宜尽量接近地下水位线并沿抽水水流方向有 0.25%~0.5%的上仰 坡度,水泵轴心与总管齐平。井点管的入土深度应根据降水深度及储水层所有位置决定, 但必须将滤水管埋入含水层内,并且比所挖基坑(沟、槽)底深 埋置深度应经计算确定。

0.9~1.2m,井点管的

三、基坑的隔(截)水帷幕与坑内外降水 (一)隔(截)水帷幕

(1)采用隔(截)水帷幕的目的是切断基坑外的地下水,阻止其流入基坑内部。 (3)截水帷幕目前常用注浆、旋喷法、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挡墙等结构形式。 (二)隔(截)水帷幕与降水井布置 (1)隔水帷幕隔断降水含水层

基坑隔水帷幕深入降水含水层的隔水底板中, 井点降水以疏干基坑内的地下水为目

的,此时,应把降水井布置于坑内,降水时,基坑外地下水不受影响。 2.隔水帷幕底位于承压水含水层隔水顶板中

隔水帷幕位于承压水含水层顶板中, 防止基坑底板隆起或承压水突涌为目的 3.隔水帷幕底位于承压水含水层中

井点降水以降低基坑下部承压含水层的水头, 。此时,应把降水井布置于基坑外侧。

隔水帷幕底位于承压水含水层中, 如果基坑开挖较浅,坑底未进入承压水含水层,井点

降水以降低承压水水头为目的;如果基坑开挖较深,坑底已经进入承压水含水层,井点 降水前期以降低承压水水头为目的,

后期以疏干承压含水层为目的

,在这类情况时,应

把降水井布置于坑内侧,这样可以明显减少降水对环境的影响, 含水层越深,这种优势越明显。

而且隔水帷幕插入承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