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一〕互联网金融概念
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众说纷纭,通常来讲,互联网金融,即互联网
科技企业所从事的金融行为。而金融互联网则是金融机构把自身内部业
务拓展至网络的过程。由此看出,两者之间存在主体不同的差异。因此,
可以将互联网金融定义为互联网科技企业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并为更好
地服务于网民与网络商店所提供的一种资金融通的服务。
〔二〕互联网金融特征
第一,引致性。互联网金融具有引致性的特征,因为金融活动初衷主
要是为了更好地进展电子商务,而不是盈利。例如第三方支付组织,电
子商务进展初期,金融问题有两个,其一是买卖双方彼此不信任,其二
是银行卡的发卡行不同,使得交易无法准时实现,严重的会出现交易失
败的现象。由于上述问题的产生,使得电子商务提供商需要对服务质量
以及水平进行完善与提高,因此出现第三方支付组织。第二,便捷性。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相比,最明显的差异就是便捷性。使用互联网
金融,客户无需亲自到营业网点,仅依靠智能手机的终端或者是电脑
就可以实现资金信贷与划转,确定程度上为客户提供了方便。第三,
群众性。传统的金融服务具有金融排斥的特征,但是互联网金融不同,
仅通过电脑或移动手机的终端就可以享受金融服务,使得金融服务门
槛大大降低,实现了一般群众的广泛应用,因此,金融服务变得更加
群众化。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影响
〔一〕影响商业银行传统进展模式
传统的商业银行进展模式主要表达在以下三点:第一,重视规模经
济,主要缘由是商业银行需要进展成确定的规模才能具备较高的风险
抵抗能力。第二,商业银行存贷信息不平衡,即存款方对贷款方信息
不了解,使得商业银行具有垄断信息的作用。第三,商业银行对从业
第
1 页 共 3 页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工作人员要求较高。然而,在互联网金融产生后,因为其资金供需的匹配更具有实时性与高速性,使得商业银行传统的进展模式受到了确定的冲击。与此同时,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透亮程度更高,使得交易的本钱不断下降。小额贷款可以利用互联网金融的融资解决,而且,借款方还可以利用搜寻引擎来查找贷款方的信息,提高了存贷款方信息的公开程度。并且,互联网金融的交易本钱比较低,所以,人们更加认可互联网金融的融资方式。互联网金融不仅使商业银行的传统进展模式受到了冲击,同时也为商业银行提供了相应的创新机会。互联网金融涵盖众多客户的信息,假如商业银行能够对其中的信息进行科学合理地利用,就能够通过最少的本钱获取最多的客户信息,并对其进行相应的优化。 〔二〕影响商业银行角色 1、中介角色影响
商业银行自身中介的功能就是能够将其存款转换成贷款,并投向公司
或者是需要进行投资设备、建筑与商品的投资人。然而,互联网金融同样具备这种功能,其中,P2P信贷主要就是个人对个人的一种信贷业务,其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银行不能满足但是急需资金的客户。因为互联网金融拥有第三方公司作为平台,所以,借款方可以通过平台发放借款标,进而使得投资方通过竞标对其放贷。之所以互联网金融贷款更受人们欢迎,最主要的缘由就是这种方法更加方便与简洁,并且具有确定的有用性。而且,商业银行始终不受理小规模贷款,所以小规模贷款很简洁选择互联网金融方式。然而,假如这种现象形成固定的规模就会对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产生负面的影响。 2、支付角色影响
商业银行支付功能就是能够代表客户来对商品进行支付以及贷款,然而,互联网金融也同样具有该功能。以淘宝网支付宝为例,支付宝就是第三方的支付系统,能够实现网络支付、个人理财、转账、手机充值与信誉卡还款等多种客户需求,虽然支付的限额不大,但是其范
第
2 页 共 3 页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围已经慢慢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除此之外,余额宝能够实现个人理财,并具有增值功能,实际的收益率超过商业银行利率。因此,支付宝与余额宝的完善结合有效地实现了客户资金管理的需求,能够足不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互联网金融定义与特征的分析,重点阐述了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可见,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户就享受多种服务,这是目前商业银行无法实现的。 〔三〕影响商业银行信息中介功能
商业银行可以在金融市场中提供有效的资金供求信息,然而,互联网金融也同样具有中介的功能,并且具有较高的开放性,而且实际的交易本钱并不高,因此,资金供求大部分会将互联网金融当作其信息的平台。所以,在此方面来讲,互联网金融对其信息中介的功能具有确定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也具有确定的正面影响,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工作不严格,所以会存在确定的道德风险。因此,对于大额的存款与贷款业务,更多的还是会选择具有较强信誉度的商业银行办理,互联网金融可以吸收小额存款以及满足小额贷款。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能够对商业银行的借贷功能所存在的缺乏之处进行有效地弥补。
有利有弊,因此需要辩证对待。 :刘玲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第
3 页 共 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