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黔西Ⅰ标段

来源:爱go旅游网


毕节试验区黔西承接产业转移基地科技孵化园Ⅰ标段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详细勘察)

四川得源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二零一一年八月

- 1 -

毕节试验区黔西承接产业转移基地科技孵化园Ⅰ标段

岩 土 工 程 勘 察 报 告

(详细勘察)

资质等级: 工程勘察类甲级 证书编号: 发证机关:

报告编写: 项目负责: 审 核: 审 定: 总工程师: 总 经 理:

二零一一年八月

- 2 -

第一章 序 言 .................................................................................................................................................... 2

第一节 工程概况及任务要求 ......................................................................................................................... 2

一、工程概况........................................................................................................................................... 2 二、任务要求及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 2 第二节 拟建场地位置及交通 ....................................................................................................................... 2 第三节 勘察工作布置与实施 ......................................................................................................................... 3

一、勘察工作布置 ................................................................................................................................... 3 二、勘察工作的实施 ............................................................................................................................... 3 三、勘察依据........................................................................................................................................... 3

第二章 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4

第一节 地形地貌........................................................................................................................................... 4

第二节 地层岩性及地基地质结构 ............................................................................................................... 4

一、地层岩性........................................................................................................................................... 4 二、地基地质结构 ................................................................................................................................... 4 第三节 地 质 构 造 ..................................................................................................................................... 4 第四节 水文地质条件 ..................................................................................................................................... 5

一、地表水 .............................................................................................................................................. 5 二、地下水 .............................................................................................................................................. 5 第五节 岩溶及不良地质现象 ....................................................................................................................... 5

第三章 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特征 ....................................................................................................................... 5

第一节 岩(土)物理力学指标 ................................................................................................................... 5

一、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 5 二、岩石物理力学指标 ........................................................................................................................... 6 第二节 岩土参数的确定 ............................................................................................................................... 6

第四章 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评价 ....................................................................................................................... 6

第一节 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 ....................................................................................................... 6

第二节 地基均匀性评价 ............................................................................................................................... 7 第三节 场地类别及抗震条件评估 ............................................................................................................... 7

一、场地类别........................................................................................................................................... 7 二、场地抗震条件 ................................................................................................................................... 7

第四节 地下水作用的评价 .......................................................................................................................... 7 第五节 地基稳定性评价 .............................................................................................................................. 7 第六节 地基基础方案评价 .......................................................................................................................... 8

一、持力层选择 ...................................................................................................................................... 8 二、基础形式的选择 .............................................................................................................................. 8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8

第一节 结 论 .............................................................................................................................................. 8 第二节 建 议 ............................................................................................................................................ 8

1、地层统计表 2、勘探点一览表 3、图例

4、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5、工程地质剖面图

6、工程地质柱状图 7、岩石抗压试验报告

8、土样试验报告 9、水质化学分析报告

1

附件:第一章 序 言

受贵州世纪资源勘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四川得源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对其拟建的毕节试验区黔西承接产业转移基地科技孵化园Ⅰ标段2栋1#厂房和1栋2#厂房进行岩土工程详勘工作。建筑物由贵州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

第一节 工程概况及任务要求

一、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标高(±0.00)1266.50m;1#厂房层数1层,层高9.75m。无地下室,建筑占地面积:6000.00m2

。2#厂房,建筑层数2层,层高10.35m。无地下室。建筑占地面积:1400.00m2

。建(构)筑物特征见下表1。

建(构)筑物特征表 表1

结构 基础 墙基荷重 整平标高 工程名称 层数 栋数 型式 方案 (KN/m) (m) 1#厂房 1F 2 框架 桩基或柱基 2500 1266.5 2#厂房 2F 1 框架 桩基或柱基 3500 1266.5

二、任务要求及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1、任务要求

根据勘察孔平面布置图,考虑建筑物的特征及荷载分布情况,按照相关规范提

出如下勘察要求:

(1)、查明拟建场地地形、地貌特征。

(2)、查明建筑物范围内的地基岩土类别、层次、厚度、埋藏深度、影响建筑的特殊岩土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提供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3)、查明有无溶洞、溶沟、溶槽、塌陷、断裂带、特殊岩土等,判明对场地、地基稳定性的影响,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

(4)、确定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及抗震设计参数。 (5)、对地基和基础设计方案提出建议。

(6)、查明拟建建筑物地段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和侵蚀性、水位变化幅度和规律,对基坑开挖和地下水控制提出建议。

(7)、对不良地质现象提出治理方案建议。 (8)判定土和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侵蚀性。 2、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有关规定,结合建设项目的特点,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类别为二级场地,地基类别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第二节 拟建场地位置及交通

拟建场地位于贵州省毕节地区黔西县林泉镇岔白村,距黔西县城7.3KM,距贵阳—毕节高等级公路8 KM,距拟建的成贵快速铁路黔西客运站9公里、昭黔铁路黔西站2公里,黔织高速公路、黔大高速公路出口紧邻场地,交通较为便利。

2

第三节 勘察工作布置与实施

一、勘察工作布置

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

术规范》(DB22/46—2004),以及贵州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平面图及贵州

世纪资源勘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按一柱一孔进行布置,共布置钻孔154孔,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及相关规范,采用现场地质调绘、钻探、水文地质试验、室内岩样测试等综合手段进行勘察。钻孔位置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1、地质钻探:孔深深入到基础底面以下,钻孔主要揭露各岩土层的地层岩性、厚度等,孔深进入预计基础底面以下6m。

2、采样与试验:采取土样做土常规试验;采取水样做简分析;采取岩样作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二、勘察工作的实施

接到勘察任务后,我公司立即组织了钻机于2011年7月上旬进入现场正式施

工;各项野外作业于2011年7月中旬结束。现将完成的勘察工作量统计如下:

1、钻孔孔位定点154个。采用全站仪进行放样,根据甲方提供的两个控制点

坐标和高程(X= 2992810.804,Y= 485337.881,H= 1272.343)和(X=2992823.077 ,

Y=485332.804 ,H=1272.340),然后结合《钻孔平面位置图》上所标坐标进行测放

孔位;钻孔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坐标采用北京五四坐标系。

2、完成工程地质勘察孔154个,钻探总进尺2784.30m,其中填土层进尺

481.9m,粘土层进尺515.4m,中风化岩层进尺1787.0m。

3、采取岩样6件进行室内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4、采取土样8件进行土常规试验。 5、采取水样2组进行水质化学分析。 完成工作量见“勘探点一览表”。

所采岩(土)、水样送“中化地质矿山遵义实验中心”进行试验。三、勘察依据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5、《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2/46-2004) 6、《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2/45-2004) 7、《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

8、《工程岩体分极标准》(GB50218-94)

9、《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

10、《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11、《工程地质钻探标准》(CECS240:2008)

12、《工程测量规范》(50026-93)

1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

14、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

15、勘察合同、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书以及相关图纸、资料 3

第二章 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第一节 地形地貌

场地原始地形为溶蚀丘陵缓坡地势,总体为北高南低,地形起伏不大,建有厂房。场地已经后期人工大面积的整平,地势较平坦。整平后地面绝对标高1263.85米~1266.58米,相对高差2.708米。本拟建场地不存在边坡稳定问题。

第二节 地层岩性及地基地质结构

一、地层岩性

(一)、上覆土层(Q)

场地内上覆土层主要为填土层、残积粘土层(Qdl+el

)。

(二)、下伏基岩层

主要为三叠系中统狮子山组(T2sh),岩性为泥灰岩。 二、地基地质结构

根据钻探揭露,地基的岩土构成自上而下分为:

1、填土(Qml

4):杂色,由人工回填块石、碎石、角砾、砂粒,建筑及垃圾和红粘土等组成,结构松散。154个钻孔中有127个钻孔地段分布,厚0.50~18.00米,平均厚度3.82m。

2、淤泥(Qal4):灰黑色,湿,含少量残余砂石,呈软塑状。仅有ZK336、ZK373、ZK394、ZK397、ZK398、ZK399揭露,厚1.1~12.8m,平均厚度4.51m。

3、红粘土(Q

el+al

):褐黄色,稍湿,含少量风化残余砂石粉粒,土质较均匀,

手感细腻,质纯。除ZK289、ZK327、ZK336、ZK369、ZK373、ZK382、ZK383、ZK384、ZK397、ZK398、BZK275等个钻孔无分布外,其余钻孔均有分布,厚度0.3~13.00m。平均厚度3.63m 。

4、基岩:为三叠系中统狮子山组(T2sh)泥灰岩,在钻探深度范围内,据其风化程度仅见中风化层,现详述如下:

中风化泥灰岩:浅灰、灰色,中厚~厚层泥晶,层状结构,节理裂隙一般发育,劈理破坏,节理裂隙面常被褐黄色铁质浸染,含少量方解石脉线和团块,局部见微溶蚀和溶蚀孔洞现象。隐伏岩体表层较破碎,岩芯多呈短柱状、块状、碎块状;下部岩质较硬,岩体较完整,岩芯多呈短柱状和柱状。。中风化泥灰岩饱和单轴抗压

强度标准值为28.41Mpa,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表3.2.2-1规定,中风化泥灰岩坚硬程度属较硬岩类。揭露厚度在0.2~19.6m之间,平均厚度9.28m 。

第三节 地 质 构 造

根据区域地质图及现场地质调绘情况,在拟建场区地层倾角较缓,地层节理裂隙发育-较发育,节理裂隙相互贯通,岩体破碎-较好。岩层产状320°∠5°。场地总体地质构造简单。

4

第四节 水文地质条件

一、地表水

拟建场地地处溶蚀残丘缓坡地带,地势相对平缓,场地内无地表水塘和井泉出露,场地整平后有利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径流和排泄,不易聚积。 二、地下水

根据区域、场地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判断,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潜水。含水介质为岩石中的风化裂隙、基岩溶隙及区域构造作用造成的岩体构造裂隙。

钻探结束24小时后进行地下水位测量,水位深浅不一,无统一地下水位,钻孔中的水主要为钻探施工残留用水,其次为上部岩土体少量的孔隙水和岩溶裂隙水,钻孔内的水位会随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直至消失。

第五节 岩溶及不良地质现象

场地基岩为泥灰岩,根据钻探揭露,未发现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本场地不良地质现象以岩溶为主,岩溶发育深且高度大, 遇溶洞33个,见洞率21%,Zk256未揭露溶洞地板。详见下表2:

岩溶统计表 表2

孔号 孔口标高岩溶发育深度岩石顶板厚(米) (米) 顶-底板标高(米) 洞高 (米) (米) 充填情况 ZK256 1263.85 14.2-24.8 1249.65-1239.05 10.6 2.5 淤泥充填 ZK259 1265.98 3.9-4.3 1262.08-1261.68 0.4 1.1 无 ZK260 1266.53 3.9-4.4 1262.08-1261.58 0.5 1.1 粘土充填 ZK264 1266.22 4.5-5.2 1261.72-1261.02 0.7 1.1 粘土充填 ZK266 1266.38 6.5-6.9 1259.88-1259.48 0.4 2.0 无 ZK267 1266.26 5.3-7.2 1260.96-1259.06 1.9 0.7 无 ZK268 1266.35 3.8-6.1 1262.55-1260.25 2.3 0.2 无 ZK271 1266.32 5.6-6.0 1260.72-1260.34 0.4 0.7 粘土充填 ZK272 1266.45 5.9-6.2 1260.55-1260.25 0.3 0.3 无 ZK278 1265.43 4.4-4.8 1261.03-1260.63 0.4 1.0 无 ZK279 1265.59 5.5-6 1260.09-1259.59 0.5 0.8 无 ZK280 1265.83 5.6-5.9 1259.99-1259.69 0.3 0.7 粘土充填 ZK292 1266.38 5.9-6.3 1260.48-1260.08 0.4 1.8 粘土充填 ZK297 1263.92 7.2-7.6 1256.72-1256.32 0.4 0.6 粘土充填 ZK304 1266.25 14.0-14.8 1252.25-1251.45 0.8 1.9 粘土充填 ZK310 1266.25 3.8-4.2 1262.45-1262.05 0.4 0.6 粘土充填 ZK311 1266.25 3.1-3.7 1263.15-1262.55 0.6 0.5 粘土充填 ZK312 1266.25 3.4-4.2 1262.85-1262.05 0.8 1.4 粘土充填 ZK317 1265.58 5.8-6.1 1259.78-1259.48 0.3 0.9 粘土充填 ZK318 1265.70 11.2-12.3 1254.50-1253.40 1.1 1.1 粘土充填 ZK319 1265.79 14.0-14.3 1251.89-1251.59 0.3 0.3 粘土充填 ZK320 1265.89 11.2-11.7 1254.69-1254.19 0.5 0.4 粘土充填 ZK340 1265.89 10.0-10.7 1255.89-1255.19 0.7 1.1 无 ZK347 1266.19 5-5.5 1261.19-1260.69 0.5 0.5 粘土充填 ZK359 1265.79 3.4-3.9 1262.39-1261.89 0.5 0.4 粘土充填 ZK363 1265.89 7.7-8.1 1258.19-1257.79 0.4 1.1 无 ZK364 1265.98 4-4.3 1261.98-1261.68 0.3 0.3 粘土充填 ZK375 1265.98 4.4-4.8 1261.58-1261.18 0.4 0.9 粘土充填 ZK382 1265.89 3.9-4.5 1261.99-1261.39 0.6 1.5 粘土充填 ZK389 1265.97 9.0-10.3 1256.97-1255.67 1.3 0.4 粘土充填 ZK391 1265.89 7.9-8.8 1257.99-1257.09 0.9 0.4 淤泥充填 ZK393 1265.95 9.5-10.2 1256.45-1255.75 0.7 0.5 淤泥充填 ZK398 1265.89 12.3-12.9 1253.59-1252.99 0.6 1.1 粘土充填

第三章 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特征

第一节 岩(土)物理力学指标

一、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由于场地内填土结构松散,厚度变化较大;红粘土含水量大,天然状态下难以满足建筑物荷载要求,不宜作为地基基础持力层。根据试验结果,红粘土的力学指

5

标统计计算表见表3:

红粘土物理力学指标计算表 表3

土的物理力学指标 区间值 统计数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统计修正计算标(个) 系数 系数 准值 比重 2.68-2.71 8 2.67 天然含水量(%) 38.9-44.7 8 41.95 密度(g/cm3) 1.73-1.78 8 1.75 孔隙比(e1) 1.091-1.228 9 1.18 饱和度(%) 93.7-97.5 8 95.83 液限(%) 51.2-59.3 8 55.91 塑限(%) 28.6-31.6 8 30.26 塑性指数 22.6-27.7 8 25.65 液性指数 0.36-0.58 8 0.46 含水比 0.70-0.80 8 0.75 液塑比 1.79-1.90 8 1.85 内聚力(KPa) 29.6-36.2 8 33.1 2.465 0.074 0.950 31.5 内摩擦角(°) 12.6-16.0 8 14.1 1.242 0.088 0.940 13.3 压缩系数(MPa-1) α0.35-0.49 8 0.42 1-2 压缩模量(MPa) Es4.56-6.28 8 5.28 1-2 二、岩石物理力学指标

本次勘察现场采取了中风化泥灰岩进行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其试验的高径比1:1,其结果见“岩石抗压试验报告”。乘以0.89的系数其数据见表4:

岩石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表4

岩石 密度 饱和单轴抗压强度(MPa) 折减 承载力 名称 g/cm3 区间值 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 修正标准值 系数 frk 系数 特征值 fa 样 数 (μ) (frm) (σ) 系数 δ ψ (MPa) ψγ (MPa) 中风化 石灰岩 2.67 20.90~41.30 31.52 5.4926 0.188 0.90 28.41 0.11 3.12 12 第二节 岩土参数的确定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6条的规定,本场地中

风化泥灰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根据岩石室内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按fa=ψr〃frk计算,因此,中风化泥灰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中风化泥灰岩:fa=ψr〃frk=0.11×28.41=3.125(MPa);

由于本场地岩溶发育,基底以下岩体的完整程度破碎-较好,考虑岩溶的影响,结合相关工程的经验建议中风化基岩特征值取3100KPa;

其中fa---为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MPa);

ψr---为折减系数(取0.11);

frk--为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综上所述,场地各岩土层地基承载力如表5:

岩、土地基承载力值表 表5 岩土 岩石自然抗压强度标准值 岩土质地基承载力推荐特征值 类别 状 态 frk(MPa) fa(KPa) 填土 松散 -- 80.00(经验值) 粘土 硬塑 -- 100.00(经验值) 基岩 中风化泥灰岩 44.57 3100 第四章 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评价

第一节 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

拟建场地位于溶蚀、风化剥蚀低丘缓坡地带,自然条件下无滑坡、崩塌、泥石

流、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存在;拟建场区无活动性断层通过。场地外围也无威胁场

6

地安全与稳定的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场地无边坡稳定性问题,

综上所述,场地稳定性较好,适宜建筑。

第二节 地基均匀性评价

场地内上覆土层(填土、硬塑状粘土层)一般厚度在3.00m左右, 整体厚度较大;下伏中风化泥灰岩分布连续,起伏面较大。应以揭露深度内最下层溶洞底板中风化岩层为基础持力层,因此,地基均匀性较好。

第三节 场地类别及抗震条件评估

一、场地类别

场地及附近地形高差小,上覆土层厚度较大,下伏岩层为较硬岩层,土层平均厚度约7.00米,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4.1.1、4.1.2、4.1.3和4.1.6条规定,确定拟建场地为中硬~中软土类型,Ⅱ类建筑场地。基岩属较稳定的岩石类型。 二、场地抗震条件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应按有关规定设防。

第四节 地下水作用的评价

该水质类型为为碳酸盐钙质水,根据GB50021-2001标准,判定场地地下水及土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

有微腐蚀性,详见表6:

地下水腐蚀性判定表 表6

评价类型 腐蚀介质 测试值范围 评定标准 腐蚀等级 综合腐蚀等级 硫酸盐含量SO42-(mg/l) 72.03-74.60 <300 微 按环境类型对混镁盐含量Mg2+(mg/l) 1.85-1.90 <2000 微 凝土结构 铵盐含量NH+4(mg/l) 0.30 <500 微 微腐蚀性 苛性碱含量OH—(mg/l) 0.00 <43000 微 总矿化度(mg/l) 510-527 <20000 微 PH值 A >6.5 微 按地层渗透性对B 6.50 >5.0 微 混凝土结构 侵蚀性A <15 微 微腐蚀性 CO2(mg/l) B 0.00 <30 微 HCO3-(mmol/l) A 4.45-4.76 >1.0 微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 Cl-含量(mg/l) 干湿交替 长期浸水 18.20-18.41 <100 微 <10000 微 微腐蚀性 备注 表中A是指直接临水或强透水层中的地下水;B是指弱透水层中的地下水。强透水层是指碎石土和砂土;弱透水层是指粉土和粘性土。

第五节 地基稳定性评价

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荷载特征及场地岩土构成,建筑物基础应以揭露深度内最下层溶洞底板中风化岩层作为基础持力层。据地质调绘及勘察资料,溶洞或裂隙发育,岩溶较发育,是影响场地地基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对岩溶发育地段进行岩溶地基处理后,地基稳定性较好。

综上所述,场地适宜建筑。

7

第六节 地基基础方案评价

一、持力层选择

1、场地内的填土厚度变化大,结构松散,强度低,不宜作基础持力层。

2、场地内红粘土为硬塑状,均匀性较差,厚度变化较大,且其承载力不能满足上部荷载要求,不宜作为该建筑基础持力层。

3、中风化泥灰岩承载力较高,是拟建建筑物良好的基础持力层 二、基础形式的选择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及拟建场地地基岩土条件及场地环境条件,填土和硬塑状粘土均无利用价值,建议采用机械成孔灌注桩基础,以下伏中风化泥灰岩作为地基基础持力层。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 论

1、拟建场地未发现大的褶皱、活动断层构造,地层倾角较缓,同时,场地地形平坦,不存在边坡稳定性问题.

综上所述,场地稳定性较好,适宜建筑。

2、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应按有关规定设防。场地土为硬~中软土,场地类别为Ⅱ类,属抗震不利地段。

3、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及钻探结果,场地地下水位不统一,对混凝土、混凝土中钢筋、钢结构等微侵蚀性。

4、据建筑物结构特点、荷载特征及场地岩土构成,场地内第四系各土层均无不宜作基础持力层。下伏中风化泥岩层厚度大,较稳定,分布广泛,承载力较高,是良好的天然地基础持力层,建议以中风化泥灰岩作为拟建建筑物地基基础持力层。基础深度须穿过破碎裂隙带和溶洞顶板到底板中风化岩层中。

第二节 建 议

1、基础形式

建议采用机械成孔灌注桩基础形式,以下伏中风化泥灰岩作为基础持力层。桩嵌入中风化泥灰岩深度为3d~5d。

2、如岩土质条件与勘察报告有较大出入或持力层的土质与建议的持力层不符,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解决。

3、无论采用何种基础形式,都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及文件要求进行基础施工及验收,以保证基础质量。

4、建议在场地回填土进行夯实,以免产生填土在重力等作用下固结沉降而引起地面沉降及对建筑物基础产生负侧摩阻力。

5、场地内基岩有岩溶现象,地基条件较复杂,必要时应补作施工勘察,以保证基底持力层岩体的完整性。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