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卷总第131期 我国B2 C电子商务模式 与第三方配送模式的协同发展研究 Research on: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B2C E-commerce Model and Third Part)r Distribution Model 王智超 。田静莉 WANG zhi—chao ,TIAN Jing—li2 (1.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15:2.陕西省信息中心,陕西西安710006) f1.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Zhengzhou 450015,China;2.Shanxi Province Information Center, Xi'an 7jDDD6.China) 摘 要:笔者将B2C电子商务模式与第三方配送的协同发展作为研究的主题。在阐述了相关理论之后,按照B2C电子商务 模式企业与第三方配送模式企业在各自行业内所处的地位进行了四种协同的分类。重点论述了这四种协同类型的特征,并就我 国B2C电子商务模式与第三方配送模式在当前情况下可能面临的信息共享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何进行协同发展的设想。 关键词:B2C电子商务模式;第三方配送模式;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100(2006)07—0030—03 Ahstraet:The writer regard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problem of collaborative devdopment between the business to .customer model in E-commerce and the-third party distribution mode1.The writer classifies four types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s of business to customer model in E-commerce enterprises and third party distribution enterprises in tlIeir own trades.The writer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ur kinds models especially,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agination on problems of the irdonnation sharing, Key words:B2C model in E—commerce;third party distribution;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1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可观 随着Internet等现代通信设备的迅速发展, 电子商务已经逐渐成为商业活动的新模式,并呈现出十分强劲的发 展势头。甥瑞士信贷银行研究报告所提供 表1世界电子贸易额统计表(1999~2004年) 的情况,世界电子贸易额从1999年至 l单位:亿美元) 2004年每年都在高速增长,如表1所示。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表中数据说明近年来世界电子商务的 电子贸易额 980 1 970 3 81O 7 0oO 12400 13 000 发展势头良好,前景诱人。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于2005年7月发布的第16次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6月3O 日,我国网上购物者已达2 000万人,其中有过购物经历的网民所占比例将近20%,网上习惯消费者占到了购物 网民的近半数。在购物网民中,分别有超过15%的人购买过服装和生活家居用品,表明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向 多样化的消费市场发展。 2我国第三方物流配送市场极具发展潜力 虽然影视等商品只须借助网络就能够完全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物流的“虚拟”经济过程.但有更多 的如鲜花、服装等实体商品要从商家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是需要发达的物流配送产业予以协同的。B2C电子商务 模式实体商品的配送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消费者要求送货的地点非常分散;二是消费者交易商品的种类多、数 量小,配送成本高,使B2C电子商务模式丧失了其价格优势;三是配送中心与B2C电子商务模式网络系统的信息 沟通不畅,严重影响消费者对网上消费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换言之,也表明我国的物流配送市场是一个极具潜力 的市场,迫切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信息通畅的物流配送系统。 收稿日期:2006—02—16 作者简介:王智超(1977一),男,河南沈丘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市场与流通; 田静莉(1979一),女,山西孝义人,陕西省信息中心,硕士,研究方向:市场与流通。 ・3O・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现代物流・ 3协同商务的相关理论 3.1 中国古代的协同思想。我国早在公元前1l世纪的周朝就已经萌发了协同思想,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易经》 中天人合一的观点。其精髓就在于阐述了天与地之间存在着协同关系。战国时期,我国伟大思想家庄子的主要观 点是“万物为一”。他认为世间万物的对立普遍存在,同时又相因相依,彼此都处于一种协同的地位并发挥协同的 作用。 3.2西方协同学思想及理论。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教授、著名物理学家哈肯(Harken)是协同学的创立者。他是 基于对激光系统的研究于1971年提出的协同概念,1976年他又在《协同学导论》和《高等协同学》等著作中系 统地论述了协同理论。他给协同学的定义是: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以复杂的方式构成的复合系统,所包含的大量 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的作用,产生协同现象和相干效应,使系统形成有一定功能的空间、时间或时空的自组织 结构。 H・伊戈尔・安索夫(H.Igor.Ansoff)确立了协同的经济学含义,他在《公司战略》一书中提出了协同性 (Synergy)的概念:指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汇总而形成的企业整体经营表现。在经济范畴中,协同理念是指多个组 织为完成同一项确定的任务而进行协同工作与有效通信。 3.3 B2C电子商务模式与第三方配送模式协同发展的理念探索。基于上述种种与协同相关的理论,笔者认为有必 要重新认识第三方物流配送在B2C电子商务模式中的作用和地位: (1)第三方配送模式在B2C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性,二者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 协同的关系,而且都有必要在不增加甚至降低运作成本的前提下,通过协同与整合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达 到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和提高效益的目的。 (2)B2C电子商务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以恰当的成本和价格,使消费者认可所提供 的商品和服务。其中,衡量服务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物流配送的水平。尤其是在协同电子商务的环境下,物 流配送不只是应当支付的费用,更是一种能够争取顾客,促进销售的资源优势。 (3)虽然我国B2C电子商务模式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送货上门等物流配送服务也成为B2C电子商务模式 的必然选择,客观上促进了我国专业化配送行业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社会化物流配送行业起步较晚,物流技术水 平相对较低。中国互联网络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28%的被访网民认为,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是消费 者摒弃网上购物的重要原因。所以对于那些积极要求发展B2C电子商务的企业来说,寻求完善而专业的第三方物 流配送企业将是推动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 综上所述,从协同理论在经济范畴的应用到协同商务理论,再到B2C电子商务模式与第三方配送模式的协同 理念,都强调了协同过程中各环节运作的整体一致性,以及信息共享在协同效应实现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而且, B2C电子商务模式企业和第三方配送模式企业显然利用的都是企业各自的外部资源,其可控性和协同性比较复杂, 这些都愈加凸显了伙伴企业在协同过程中需要加强信息共享的必要性。 4影响B2C电子商务模式与第三方配送模式协同发展的因素分析 为了便于进一步有针对性的讨论,笔者根据B2C模式企业和第三方配送企业在各自行业内经营规模和知名度 的不同,大致区分出四种协同匹配类型,如表2: 表2协同匹配的分类 ( 强势联合协同型(强势B2C电子商务企业与强势第三方配 ②B2c电子商务模式主导型(强势B2C电子商务企业与弱势 迭企业匹配) 第三方配送企业匹配) ( 第三方配送模式主导型(弱势B2C电子商务企业与强势第 ( 弱势联舍协同型(弱势B2C电子商务企业与弱势第三方配 三方配送企业匹配) 送企业匹配) 4.1 对于强势联合协同型的分析。无论是B2C电子商务企业,还是第三方配送企业,双方均为各自行业内成功的 典范,二者的合作无疑是强强联合。这种匹配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以直销个性化电脑著称的戴尔公司就主要与 发达国家知名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协同合作:如美国的FedEx、欧洲的UPs、澳大利亚的 等。 由于双方均有各自固定而庞大的客户群,所以如果协同伙伴之间的商业信息共享程度把握不当则很可能造成 利益上的冲突。而信息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作为经济活动的投入要素,始终贯穿在经济活动的 全过程当中,因此这种协同类型的关键是要解决信息共享深度的问题。 4.2对于B2C电子商务模式主导型的分析。中小型第三方配送企业更适于为强势B2C电子商务模式企业提供某种 专项的配送业务,最大限度地满足电子商务企业特定的配送需求,这种模式有利于中小型第三方配送企业将B2C ・3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现代物流・ 电子商务模式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发挥到最佳水平。如宝供储运作为一家民营的中型储运公司,1994年成立时便 提供了24小时货运仓储服务,并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恰好满足了当时进人中国市场的美国宝洁 公司一条龙式配送服务的需求,成功地与宝沽公司达成合作。 目前,我国中小型的第三方配送企业极其缺乏协同能力——突出表现为信息化水平低下,容易导致木桶效应, 即低水平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制约了与之协同的领导型B2C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速度。因此要建立高效的物流配送 网络,不仅是一个营建实体物流网络的过程,更是一个构建虚拟信息网络的过程,第三方配送企业在进行物流信 息系统规划的时候,应当朝着适于电子商务需求的方向发展,并具有适度的超前性;否则,开发出来的信息系统 将很快被淘汰。 4_3对于第三方配送模式主导型的分析。我国有众多中小型B2C电子商务企业,它们往往由于自身规模小,知名 度不高,而难以获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同,致使商品销售和配送总额达不到规模配送的要求。其实配送服务水平的 高低是网络消费者最敏感的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小型B2C电子商务模式企业的生死存亡。作为主导 的第三方配送企业若能够将诸多中小型B2C电子商务模式企业构建成一个虚拟联盟,则可发挥无形协同的巨大力 量。我国大型专业化配送企业“中储”广州公司曾经设想以配送中心为基地,卖者预先将货物存人配送中心的仓 库,并在“中储”广州公司的网站上发布销售信息。买卖双方一旦在网上达成购销合同,配送中心立刻锁定卖者 的库存货物,买方款到即发货,并由配送中心将货款支付给卖方,交易与物流过程得以简化。 4.4对于弱势联合协同型的分析。这类匹配当中协同伙伴双方在资金、技术等方面都不具备优势,行业内日益增 多的新企业也使曾经所具有的搜索引擎排名优势逐渐衰退。弱势联合协同型伙伴企业需要共同深入了解消费者对 商品交付服务的信息需求,并寻求专业性更强的软件商提供技术支持,借助电子商务技术以及其他相关的信息技 术,加强并整合配送过程中的信息处理功能和业务流程。 5 B2C电子商务模式与第三方配送模式协同发展方式的探讨 5.1 对于强势联合协同型的探讨。首先,可以建立多种级别的信任关系:一是基于道德规范建立以“可靠性”为 基础的信任;二是建立以业务能力为基础的信任;三是建立以长期协同关系所建立起的心理信任为基础的信任。 当然,信任关系毕竟很容易遭到破坏,所以有必要通过建立共享利益的机制来约束协同伙伴的行为,并制定相应 的措施惩罚泄漏对方商业机密者。其次,需要从技术的角度保证信息的有效共享。统一数据管理的标准,为每一 个角色确定不同的访问权限,以此来防止数据被不必要的用户访问,便于B2C电子商务模式企业和第三方配送企 业实现信息共享与协同。 5.2对于B2C电子商务模式主导型的探讨。作为主导的B2C电子商务企业已经是行业内的先锋,并在相当程度上 培养了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可以在自己的网站上添加中小型第三方配送企业网站的链接,利用自身的知 名度,巩固广大消费者对中小型第三方配送模式企业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实现配送服务的规模经济。中小型的第 三方配送企业应当充分注重系统建设的适用性和实效性,根据自身的条件、市场环境和消费者的需求做好可行性 分析,处理好先进与适用、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建设一个与自身实际需要和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信息 系统。 5_3对于第三方配送模式主导型的探讨。处于弱势的B2C电子商务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 展,可能囿于自身在信息、资源方面的不足而难以实现,而消费者的需求则可能是全方位的。因此,作为主导的 第三方配送企业网站,在提供网上车场、网上货场、网上仓库等信息的基础上,添加中小型B2C电子商务模式企 业网站的链接,将中小型B2C电子商务模式企业以会员的形式加以整合,并在自己的优势配送区域为这些中小规 模的B2C电子商务模式企业提供协同的配送服务,依靠自身专业化的配送设备和技术完成信息查询、交易、货物 送达的任务,获得规模化收益。 5.4对于弱势联合协同型的探讨。由于新兴的B2C电子商务模式企业越来越多,各类搜索引擎中的企业几乎无法 在第一时间占据消费者的“眼球”,所以处于弱势状态的B2C电子商务企业应当在商品的选择上另辟蹊径——比如 用糖果等独特材质制作的小礼品,满足有特殊需求的人群,并借助互联网及传统媒体进行宣传。只做大企业无暇 顾及的小生意,则在真正意义上凸现了电子商务时代个性化的特征;或者通过实现“网上虚拟商业街”,构建虚拟 的行业协同,实现资源共享。 从配送角度来看,我国物流的实业界和理论界还提出由社会力量来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充当“第四方物 流”的角色。如果能够在保证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实现这一设想,必然可以有效降低大多数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 所承担的成本并节约全社会的有限资源。 ・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