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云南村镇银行风险控制及化解方式创新

云南村镇银行风险控制及化解方式创新

来源:爱go旅游网
2011年9月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Sep,201 1 第12卷第5期The Joumfl of Yunnan Provinci ̄Commi ̄ee School of the CPC Vo1.12 No.5 云南村镇银行风险控制及化解方式创新 武晓芬莫呐 (云南大学 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 摘要:目前,云南村镇银行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相比其他发展成熟的金融机构,有一定的 特殊性,其抗风险能力较弱,在风险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何提高其抗风险能力成为人 们关注的焦点。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探索相应的化解方式,才能提高村镇银行的风险控制水平。 关键词:云南村镇银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994(2011)05—0112—04 村镇银行是基于一种公平的、惠及所有农村经济 互助组织,只要有一个组员没有按时还款,这个小组 组织和农民的金融服务体系(普惠性金融体系)建立 的所有成员就都失去了在下一个信贷周期贷款的权 的,是该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缓 利,从而对不还款的组员施加压力,迫使其按时还款; 解了农村金融的供需矛盾。2006年底,村镇银行作为 若这个组员确实无法还清贷款,其他的组员也可能为 其中一种新型金融机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截至 了自己的利益(能继续贷款)帮助其还款。这样,既可 2011年8月,云南省已组建9家村镇银行,但云南村 以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又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银行 镇银行的风险管理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存在不少 自身的风险。第二,“公司+农户+担保公司”的贷款合 困难和问题。为此,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实施相应的化 作模式。村镇银行联同当地农业企业对小额农户贷款 解对策。 和专业农户贷款实行担保,而农户生产产出直接卖给 担保企业,实行银、企、农户三方合作,极大地提高了 一、云南村镇银行风险控制和监管现状 小额农户贷款和专业农户贷款的还款率,减少了因赖 帐、农业欠收引起的违约损失。第三,“股权质押贷款” 1、云南村镇银行的风险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模式。针对中小企业资信差、抵押担保难的实际,昭通 风险控制和化解可以说是风险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 昭阳富滇村镇银行首创了“股权质押贷款”的模式,有 的一个步骤,目前云南省村镇银行采用的风险控制方 效的解决了中小企业抵押担保困难的问题。“股权质 式主要有“互联互保”模式、“公司+农户+担保公司” 押贷款”是指以中小企业的股权作为贷款的质押物对 贷款模式以及“股权质押贷款”模式三种。第一,“互联 当地的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贷款模式。若企业难以偿 互保”模式。即在一定区域内有着大致相同的经营目 还贷款,村镇银行就从企业的债权人转为股东,等到 标和贷款需求的农户,通过五户或五户以上联合相互 将来企业有能力还款时,银行再从股东转为债权人, 担保、共同贷款的方式,向村镇银行申请贷款。五人小 收回贷款。 组单元制造了一个互相制约的环境和有共同利益的 目前云南村镇银行在风险控制上还有一些不足, 收稿日期:201l一08—16 作者简介:武晓芬(1962- ),女,山西太原人,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财务管理系主任、教授、博 士。研究方向:公司理财、企业投融资、会计学。 莫 呐(1987- ),女,云南西双版纳人,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会计学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会计学。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普惠制金融观下我国西南村镇银行金融功能的管理与创新研究》(批号: 10BGL058);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从普惠性金融体系观探索云南村镇银行的机制创新》(批号: YB20090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12・ 武晓芬莫 呐:云南村镇银行风险控制及化解方式创新 如对风险的化解和补偿考虑欠缺。大多数商业银行的 风险补偿是以其银行资本、利润和抵押物拍卖收入作 为补偿基础的,但云南村镇银行注册资本少,盈利能 力较弱,从而限制了风险补偿能力;而农村、农民业务 的特殊性,导致了它在进行抵押贷款业务时,可能面 临没有合适的抵押物的状况。为了避免由此造成的风 险,云南村镇银行很可能放弃没有合适抵押物的放贷 采取相反的措施。 业务,致使业务流失,盈利水平降低、抗风险能力被削 弱。 2、云南村镇银行的风险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外部监管。外部监管部门对村镇银行的监管与 对其他商业银行、服务农业的银行(农业银行、农村合 作银行等)的监管基本相同,但由于云南村镇银行的 注册资本都较小,如昭通昭阳富滇村镇银行的资本金 5000万元,禄丰龙城富滇村镇银行为3000万元。这种 小额注册资本虽然是村镇银行的一大特色,但也在一 定程度上制约了其抗风险能力,使得外部监管部门更 加注重对其监管。由于村镇银行的发展与其他银行相 比有明显的区别,相同的监管要求,甚至是比其他农 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更严格的监管要求,在控 制风险的同时很大程度上限制村镇银行的发展。例 如,对最大单户贷款比例的限制,《村镇银行管理暂行 规定》(银监发[2007]5号)规定,村镇银行对同一借款 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而农村商业 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的最大单比例分别为:10%、20%, 2、正确识别风险。第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客 户或交易对象可能无法或者不愿意履行对公司按约 定负有的义务的风险。信用风险是村镇银行面对的主 要风险,其来源有:一是村镇银行与客户之间信息不 对称。由于村镇银行的客户主要是中小企业、农业大 户和普通农户,而目前大多数云南村镇银行还没有自 己独立的征信系统,要及时了解客户的信用情况有一 定的难度,许多中小企业、农业大户会计核算不规范, 银行难以准确评估其信用等级;而普通农户,有的可 能没贷过款,有的由于地处偏远山区等各种原因导致 在征信体统中没有信用记录,致使在贷款前银行难以 了解到农户的信息,可能增加信用风险。二是农户农 业生产风险的转嫁。农户借款主要是用于种、养业的 简单和扩大再生产,但是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农户 面临着一定的市场风险。一是农产品市场价格风险, 二是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农户的市场风险会最终转嫁 并进一步提高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第二,流动性风 险。流动风险是指银行因无法及时或以合理的价格将 资产变现为到期负债提供资金的风险。一是目前云南 村镇银行受到严格的地域限制,不能跨地区进行存贷 业务,导致村镇银行的主要储户和贷款客户都是当地 的农业经营者,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可能导致储户 和贷款客户同时到银行取款,导致资金来源减少和需 求增加,增加流动性风险。二是云南村镇银行在吸收 存款方面存在瓶颈。一方面,村镇银行面临着与农业 银行、农信社和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竞争,在经营 层”的法人治理结构,相应的也设立营业部、客户业 网点、品牌和知名度等各方面存在弱势;另一方面,村 务部、风险管理部、财务结算部和办公室这样“四部一 镇银行不能开办对公存款业务,导致村镇银行难以像 室”的内部管理结构,重点针对信用风险进行防范,目 商业银行一样大规模的吸收存款,加大了流动性风 前大多云南村镇银行并没有发生信用风险。 险。三是由于云南村镇银在服务“三农”的同时,还要 对股东负责,股东要求银行盈利,在规模小盈利压力 二、云南村镇银行的风险控制及化解 大的情况下,有的村镇银行就会不断扩大贷款规模, 这也加大了流动性风险。第三,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 1、加强信用环境建设。加强信用环境建设,第一, 指,由于不健全或是失效的内部控制过程、人员和系 要加强内部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倡导和强化银行内的 统或是外部事件而导致的损失风险。大多数云南村镇 风险意识,树立囊括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各种产品的 银行,在人员配置方面还有不足,除了董事长、行长少 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引导和推进风险管理业务的发 数几个人由出资参股银行金融机构选派,其他均在当 展;形成系统的风险控制制度和奖惩制度,让每一位 地招聘,简单培训便予以上岗,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由 员工认识到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可能存在的风险,时时 其两三人组成的部门难免会使经营治理制度流于形 预警,形成风险防范的第一道屏障。第二,要强化农户 式,增加操作风险。 信用意识。建立信用示范村镇或是无信用村镇的范 3、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估方法。对于信用风险的评 例,对整体信用程度较高的村或乡镇,评定为信用村 估,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模型主要有Credit Metrics 或信用乡镇,并在信贷授信方面实行优惠政策,可以 模型和KMV模型两种。第一,由于云南村镇银行的企 在同等条件下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额度放宽等 业客户群体主要是当地的一些中小以及微小企业,因 办法,起到示范效果;但对于信用程度较低的村镇,则 此,可以采用适用于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估的Credit 一显然都比村镇银行宽松,使得它们的发展也较村镇银 行好些。第二,内部监管。云南村镇银行建立了“三会 ・11 3・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Metrics模型对其信用风险进行评估。第二,由于农户 的农业生产风险最终会转嫁为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 云南村镇银行应根据实际情况将导致信用风险的不 同因素加入到可参考的模型中,如考虑损失比率时考 虑农业自然灾害、农产品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评估 信用风险。第三,对于流动眭风险的评估,更多的可以 关注与资产相关的流动性比率,评估时可以只采用静 态度量方法,即通过分析相关财务比率,如存贷比率、 流动资产比率、流动资产与异变负债的比率以及存贷 变动率等。而评估操作风险的成本较高,现阶段的云 南村镇银行可以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来预防而省去评 估的步骤以降低成本。 4、创新风险化解方式。第一,开展农业保险,合理 分散农业风险。利用保险方式防范风险主要是指村镇 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对农村小额贷款者开展农业自 然灾害的保险。例如,针对自然灾害,尤其是对家禽类 镇银行同时申请贷款,贷款审批基本通过后,每家企 业交一定比例(如30%)的保证金,形成一个互助风险 保证金,在不需要企业提供其它抵押担保的前提下, 村镇银行向每家企业发放比保证金放大数倍(例如3 倍)的贷款。采用这一模式,不但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 资困难的问题,还可以扶持当地中小企业发展,促进 当地经济发展,最终达到村镇银行支持“三农”、服务 农村的目标。四是发展存货、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模式。 云南村镇银行可以考虑在中小企业互联互保的基础 上,发展新型动产抵押贷款模式——以企业存货、应 收账款作为抵押物、质押物对企业发放贷款。五是进 步完善股权质押贷款模式。前文已经提过股权质押 贷款模式的特点,很显然股权质押需要银行雄厚的资 本金作为后盾,否则一旦企业难以还贷,银行的流动 性风险就会增加,而云南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都较 小,抗流动性风险能力较弱。因此,云南村镇银行应当 考虑进一步完善股权质押贷款模式,探索新方法,减 少企业违约后村镇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第三,创 新云南村镇银行的融资渠道为风险补偿做准备。银行 风险补偿主要来源于银行资本、利润等,而银行资本 和利润都是银行融资问题,村镇银行应当考虑创新融 资渠道,提高融资能力,增加村镇银行资本金,为风险 补偿做准备。一是外部融资,通过设立农业产业投资 基金等方式利用资本市场进行权益资本融资;同时可 以通过政府或大企业牵头设立专门的村镇银行管理 机构,对村镇银行进行直接贷款或其他形式的信贷支 持,拓宽债务融资渠道。二是内部融资即提升利润水 平,通过利润的积累,提升银行资本。国家政策可以适 当放宽,在一定的条件下允许村镇银行在邻近的城市 开设分行,该分行的主要业务相当于普通的商业银 行,其盈利能力必定大于设立于农村的总行,这样村 镇银行的总营利就有一定的保障,进而增加银行资本 金、提高风险补偿能力。第四,加强贷款管理。一是部 门组织改革。若云南村镇银行推行新型贷款模式,则 单一的风险管理部门显然很难对各项新型贷款实施 有效的监管,因此,有必要对风险管理部门实施组织 改革,云南村镇银行可以考虑在现有风险管理部门下 ,一产业挫伤最为严重的禽流感需要专门设计保险种类, 来满足防范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的要求;或者在一份保 险中,综合考虑自然灾害、借款人意外伤亡、市场波动 等情况收取保费,在理赔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情况按 不同的赔付率理赔。云南村镇银行可在农村推行农业 保险制度,增加承担风险的主体,提高贷款当事人的 抗风险能力,使农业风险由村镇银行和保险公司共同 承担。即通过保险利用大样本的优势来分散个人可能 遇到的大额风险的原理,减少农业风险发生带来的损 失。第二,寻找新型贷款模式。一是探索耕地、宅基地、 自留地等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模式。我国《担保法》规 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土地使用权不可 作为抵押物。但是,针对只有耕地、宅基地或是自留地 但又有贷款需求的农户,可以考虑通过当地政府部门 统一对这些农户发放以耕地、宅基地等土地使用权为 基础的抵押凭证,农户凭借此凭证作为抵押物到银行 贷款。这其实相当于以政府为担保,以耕地、宅基地为 基础的抵押贷款模式。二是发展生物资产抵押贷款模 式。养殖农户或企业用自身或第三人正在养殖的牛、 羊、鱼等活体牲畜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目前, 国内部分省份已经有银行使用生物资产作为抵押物 的放贷。“生物资产抵押贷款”对象是具有一定资质的 养殖农户、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云南村镇银行可 以信用评级为基础综合考虑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客户 的信用等级相应的发放贷款。三是中小企业互联互保 贷款模式。由于云南省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省内存在 大量的中小企业,而村镇银行落脚的地区大多是经济 分别设立各项新型贷款管理部门,针对各类新型贷款 分别管理。二是贷款展期。农业生产的特性可能导致 农业贷款不能如期收回,如发生自然灾害等,村镇银 行应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灵活确定贷款期 限,允许传统农业生产贷款跨年度使用,对确实因为 自然灾害和疫病等不可抗力导致贷款到期无法偿还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以给予合理展期。三是强 发展相对较弱的区域,中小企业可以说是当地银行企 的,业类客户的重要组成。对于中小企业客户贷款也可以 化贷后管理。由于目前云南村镇银行内部存在“重贷 贷后跟踪管理不到位,导致资金难以收 借鉴农户互联互保的模式,由5家企业拼成一组向村 轻管”的思想,・114・ 武晓芬莫呐:云南村镇银行风险控制及化解方式创新 回。因此,村镇银行投放贷款后,应有专人对贷款项目 进行持续监测,重点监测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客户 的财务状况、抵押物的价值和质量情况等,在项目期 内定期评估客户的还款能力,并形成书面报告。在预 计贷款有收回风险时,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将损失 降到最低。第五,引导农户从事高收益产业。在调查了 多个贫困的金融缺失地之后,我们发现这些地区均以 传统种植业或畜牧业为主,经济附加值低,且易受自 然条件等不可抗力影响,风险大,加大了村镇银行贷 款的风险。这些远离城市的乡村,自然环境好,具有自 己独特的优势和资源,传统农业之外还有很多适宜他 们发展的高收益行业。旅游业、景观园林种植、农产品 加工、经济作物生产等行业,都能够充分利用优质资 源带来高收益且风险可控。村镇银行应对这些地区进 行适当的行业指导,规避投资项目高风险,贷款风险 降低。第六,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规避风险。首先 制,依法处理银企间的债权债务关系,逐步解决历史 遗留的呆账;自觉地将信贷活动纳人法制化管理轨 道,努力实现各类信贷合同及条款的合法合规性。二 是可以借鉴国外处理不良资产的成功经验,通过推行 不良资产证券化,清理银行内部不良资产,增强云南 村镇银行的抗风险能力。 总之,村镇银行是普惠性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它的出现,是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 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的 创新之举,是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服务充分性的具体行 动。它对于当地居民和企业来说,带来的是贷款和存 款上的又一个很好的选择;而对于当地金融机构来 说,带来的是一个新的竞争者,有利于促进当地金融 机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但是,目前云 南村镇银行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与地方政府部门联合推出惠农贷款政策,银行给予贷 款农户、农业企业贷款利率优惠,财政给予村镇银行 相应的税收优惠,以达到支持农业发展和村镇银行营 运的普惠性目标;其次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寻求 政府部门的帮助,如对产品价格波动等原因无法还贷 的农户、农业企业,政府部门给予一定的帮助,寻找农 产品的销路,提升还款能力;或是在非农忙期间向农 民提供工作机会,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提升农户的 还款能力。最后吸引地方政府部门参股,加速村镇银 行融人当地政商环境,提升村镇银行的信誉度,且政 府将一部分财政资金存人村镇银行,更可以缓解村镇 银行的吸存难问题,从而降低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 另外,争取参与到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政策中,帮助地 方招商引资,进一步提升吸收存款的能力。 5、适当放宽外部监管力度,加强内部监管力度。 对此,云南村镇银行要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做 到正确识别面临的风险,选择合适自身发展状况的风 险评估方法,探索新型风险控制和化解方式,在支持 农户和企业贷款的同时降低银行风险,政府、银监会 以及人民银行也应当加大对村镇银行的支持力度。总 之,通过多方共同努力,使村镇银行真正得到发展,其 服务“三农”、服务农村的目的也才能够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 ①刘婕:(CreditMetrics和KMV模型的比较研究》,对外经 济贸易大学,2007年研究生论文。 ②谢莉莉:《我国小额信贷的风险管理研究》,《经营管理》, 2008年。 ③高凌云、刘钟钦:《对村镇银行信用风险防范的思考》, 《农业经济》,2008年第5期。 ④石敬勇:《农村小额信贷风险控制研究》,西北大学,2009 年研究生论文。 第一,适当放宽外部监管的力度。监管机构可以在风 ⑤肖月、学忠:《民间资本主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风险与防 范》,《特区经济》,2010年第11期。 险可控的范围内,适当的放宽对村镇银行的限制,如 放大最大单比例,使其与农村合作银行站在同一个竞 争起点;同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继续给予村镇 银行适当的优惠政策,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允许申 请央行再贷款等。第二,加强村镇银行的内部监管力 度。首先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结构, 对各种风险因素、事件及时进行处理,防止其扩大;其 次建立科学的风险内控机制,将村镇银行的内控机制 覆盖并落实到贷款的各个环节和岗位,做到每笔贷款 ⑥姜丽:《商业银行风险化解途径》,《现代金融》,2005年第 3期。 ⑦胡忠良:《村镇银行的信贷风险及防范路径》,《生产力研 究 ̄;2011年第1期。 ( 肖杰、杜子平:((CreditMetrics模型下组合信用风险应用 与改进研究》,《财会通讯(综合)》,2010年第5期。 ⑨王李,侯景波:《我国村镇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研究》,《金 融与经济》,2010年第10期。 的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监测和清收都能够落实 到相关责任人。第三,对于已发生的风险损失,村镇银 行应当采取相应的化解措施。一是做好信贷资产管 理,建立信贷资产保全机制,组建专门的信贷资产保 全机构,积极参与企业兼并、分立、破产,支持企业转 责任编辑:刘建文 ・1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