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20分)
1.以下各项中,属分割传统管理财务会计和现代管理财务会计两个阶段时间标志的就是( C )
A.19世纪90年代 B.20世纪2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2.在财务会计中,销售费用的恰当归属于就是( D )
A.制造费用 B.主要成本 C.加工成本 D.非制造成本
3.某企业年例如筹钱得元贷款,10年期,年利率12%,每年末等额偿还债务。未知年金现值系数(P/A,12%,10)=5.,则每年应付金额为( A )元。
A. B. C. D.
4.在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的基础上,期数提1,系数减至1税金结果,在数值上等同于( B )。
A.普通年金现值系数 B.即付年金终值系数
C.普通年金终值系数 D.即付年金现值系数
5. 在前后各期产量和成本水平均不变的条件下,若本期完全成本法计算下的利润小于变动成本法计算下的利润,则意味着(D )
A.本期生产量大于本期销售量 B.本期生产量等同于本期销售量
C.期末存货量大于期初存货量 D.期末存货量小于期初存货量
6. 以下各项中,各类项目投资都会出现的现金流入就是( B )。
A.建设投资 B.固定资产投资 C.无形资产投资 D.流动资金投资
7.以下有关贡献边际率为与其它指标关系的表达式中,唯一恰当的就是( B )
A.贡献边际率+保本作业率=1 B.贡献边际率+变动成本率=1
C.贡献边际率为+安全边际率为=1 D.贡献边际率为+危险率=1
8. 已知某企业的销售收入为元,固定成本为元,保本作业率为40%。在此情况下,该企业可实现利润是( C )
A.元 B.元 C.元 D.元
9. 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的变动率相同,其他因素不变,则保本量( C )
A.维持不变 B.下降 C.上升 D.不确认
10.某投资项目原始投资额为100万元,使用寿命10年,已知该项目第10年的经营净现金流量为25万元,期满处置固定资产残值收入及回收流动资金共8万元,则该投资项目第10年的净现金流量为( C )万元。
A.8 B.25 C.33 D.43
11.现代管理会计的主体是( A )
A 决策与计划财务会计、继续执行财务会计 B 成本计算、决策与计划财务会计
C 全面预算、成本计算 D 全面预算、执行会计
12.管理财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存有着明显区别,但二者之间仍具备一定的联系,主要彰显在( C )
A 工作具体目标 B 遵循公认会计原则 C 资料来源 D 工作程序
13.在平面直角坐标图上,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就是一条( B )
A 以单位变动成本为斜率的直线 B 反比例曲线
C 平行于X轴(横轴)的直线 D 平行于Y轴(纵轴)的直线
14.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在于( A )
A 决策 B 预测 C 规划 D 业绩考核
15.下列费用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 A )
A 折旧费(按直线法计提) B 广告费 C 职工教育培训费 D 业务招待费
16.在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下,引起分期损益产生差异的原因是( B )
A 变动生产成本 B 固定性制造费用 C 销售收入 D 期间费用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安全边际越大,企业出现亏损的可能性也越大
B 变动成本法所确定的成本数据符合通用会计报表编制的要求
C 平均值报酬率就是并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的贴现率
D 在终值与计息期一定的情况下,贴现率越高,则确定的现值越小
18.某企业只生产加工一种产品,其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为200,000元,企业正常动工的销售量为1,000件,销售收入为250,000元,固定成本为50,000元,则达至盈亏临
界点的作业率仅( C ) A 75% B 66.67% C 80% D 60%
19.某企业年固定成本1,000,000元,产品单价10元,计划在产销为400,000件的水平上实现200,000元的利润,该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 D )
A 4元 B 5元 C 6元 D 7元
20.当企业的生产经营处于盈亏临界状态时( A )
A 固定成本同贡献毛益成正比 B 总成本同贡献毛益成正比
C 变动成本同贡献毛益相等 D 销售收入同贡献毛益相等
二、判断题(10分后)
1.在相关范围内,不论各期产量是否相等,只要销售量相等,其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各期营业利润都必然相等。×
2.本量利分析应用领域的前提条件与成本性态分析的假设完全相同×。
3.管理会计是一个用于概括管理会计工作与管理会计理论的概念。×
4.定期缴付的广告费属酌量性固定成本。×
5.变动成本法既有利于短期决策,也有利于长期决策×。
6.预测就是为决策服务的,有时候也可以替代决策×。
7.在全投资假设条件下,从投资企业的立场看,企业取得借款应视为现金流入,而归还借款和支付利息则应视为现金流出。×
8.保本作业率为能充分反映企业在保本状态下生产经营能力的利用程度。√
9.成本性态是恒定不变的。×
10.趋势平均法对历史上各期资料同等对待,权数相同。√
三、简答题(30分)
1.详述管理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内容。
2.简述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3.管理财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
4.简述确定现金流量的假设。
5.详述目标利润的预测步骤。
四、计算题(30分)
1. 未知:某企业原来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它们的变动成本率为分别为80%,60%和50%;它们的年收入分别为20 000万元、30 000万元和40 000万元。
如果将生产甲产品的生产能力转移,可分别用于以下用途:(1)增产现有产品乙产品,可使其年收入达到45 000万元;(2)增产现有产品丙产品,使其年收入增加14 000万元;(3)开发变动成本率为40%的丁产品,每年可实现13 500万元收入。
建议:
(1)用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作出是否转产其他产品的决策,并列出各备选方案优劣的'排列顺序。
(2)表明如果企业同意转产,应转产哪种产品,转产将给企业增添什么好处。
2.已知:某企业只生产A产品,单价p为10万元/件,单位变动成本b为6万元/件,固定成本a为40 000万元。20×4年生产经营能力为12 500件。
建议:(1)排序全部贡献边际指标、排序营业利润、排序变动成本率为、检验贡献边际率为与变动成本率为的关系。(2)按基本等式法排序该企业的保本点指标。(3)排序该企业的安全边际指标、排序该企业的保本作业率为。(4)检验安全边际率为与保本作业率为的关系。(5)评价该企业的经营安全程度。
3.某公司计划对某项目投资,现有3种方案可供选择,方案A是于第一年年初一次性投资760万元,方案B是于第四年年末一次性投资940万元,方案C是从第一年开始的连续四年内,每年年初投资200万元。假定该项目第五年末开始完工投产,且投产后三种方案均不必增加任何投资。若年利率为5%,计算分析哪种投资方案较为划算。 i=5%
4.某企业过去5年的产销量数量和资金需要量的历史资料如下表中,该企业年预计产销量9.5万件,年预计产销量10万件。
(1)用高低点法预计年的资金需要总量和年需增加的资金。
(2)用重回直线法预计年的资金须要总量和年须要减少的资金。
(3)说明两种方法计算出现差异的原因。
五、综合题(10分后)
某公司从事单一产品生产,连续三年销售量均为件,而三年的产量分别为件、件和800件。单位产品售价为200元,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均为固定成本,两项费用各年总额均为元,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9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为元。第一年的期初存货量为零。要求:
(1)分别使用变动成本法和全然成本法排序第一年的营业利润。
(2)不用计算,直接判断第二年和第三年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0分)
1. 2. 3. 4. 5.D
三、简答题(30分)
1).详述管理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内容。
多层主体假设、理性行为假设、合理预期假设、充分占有信息假设
2).详述变动成本法的优点。
1.变动成本法能够揭示利润和业务量之间的正常关系,有利于促使企业重视销售工作
2.变动成本法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成本信息,易于科学的成本分析和成本掌控
3.变动成本法提供的成本和收益资料,便于企业进行短期经营决策。
4.变动成本法精简了成本核算工作。
5. 符合“费用与收益相配合”这一公认会计原则的要求。
6.能够真实充分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7.分期利润的结果容易理解,并有利于企业重视销售环节,防止盲目生产。
8.易于看清责任,考核业绩,创建责任财务会计。
9.便于进行预测、决策和编制弹性预算,有利于强化经营管理。
缺点:1.变动成本法所计算出来的单位产品成本,不合乎传统的成本观念建议。
2.不能适应长期决策和定价决策的要求。
3.使用变动成本法可以对所得税产生一定的影响。
4.不是非常精确的成本计算方法。
5.变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不合乎传统成本概念的建议。
6.改用成本法时影响有关方面的利益。
3).(一)联系:1、同属现代财务会计;2、最终目标相同。共同为同时实现企业和企业管理目标服务;3、相互互动部分信息。4、财务会计的改革有利于管理财务会计的发展。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1、会计主体不同。2、具体工作侧重点(目标)不同。3、基本职能不同。4、作用时效不同。5、遵循的原则、标准、依据不同。6、信息特征及信息载体不同。7、方法体系不同。8、工作程序不同。9、体系完善程度不同。10、观念取向不同。11、对会计人员素质要求不同。12、会计报表不同。13、时间跨度不同。14、成本结构不同。15、会计主体不同。
4).⑴投资项目类型假设;⑵财务可行性分析假设;⑶项目投资架设(全系列投资假设);⑷经营其与固定资产年限一致假设;⑸时点指标假设;⑹确定性因素假设;⑺产销量均衡假设。
5)调查研究,确定利润率标准; 计算目标利润基数; 确定目标利润修正; 最终下达目标利润、分解落实纳入预算体系。
四、计算题(30分后)
1.(1)依题意编制贡献边际总额分析表如下表所示:
由表中可知,无论是减产乙产品,还是减产丙产品,还是研发丁产品,都比稳步生产甲产品有利可图。结论:无论如何都应考量转产。由于评价指标贡献边际总额的大小分别为:8 100万元、7 000万元、6 000万元和4 000万元,所以各候选方案的依次顺序为:研发丁产品、减产丙产品、减产乙产品和稳步生产甲产品。
(2)应当转产开发丁产品,这样可使企业多获得4 100万元(8 100-4 000)的利润。
2.求解:① (1) 全部贡献边际指标如下:单位贡献边际(cm)=p-b=10-6=4(万元/件)
贡献边际(Tcm)=cm・x=4×12 500=50 000(万元)
贡献边际率为(cmR)=50 000/×100%=40%
(2)营业利润(P)=Tcm-a=50 000-40 000=10 000(万元)
(3)变动成本率为(bR)=6/10×100%=60%
(4)贡献边际率与变动成本率的关系验证:贡献边际率+变动成本率=cmR+bR=40%+60%=1
②保本量X0 =/(10-6)=(件) 保本额y0=10×=
③(1) 安全边际指标的计算如下:
安全边际量(MS量)=x1 -x0 =12 500-10 000 =2 500(件)
安全边际额(MS额)=y1-y0=- =25 000(万元)
安全边际率为(MSR)=/×100%=20%
(2)保本作业率(dR)=/×100%=80%
④安全边际率为+保本作业率为=20%+80%=1
⑤因为安全边际率为20%,所以可以断定该企业恰好处于值得注意与比较安全的临界点。
3.该题建议比三种方案的投资额大小,可以将三种方法的投资额放在同一时点
作比较,如可将B、C两方案折现为第一年初的现值,也可将A、C两方案的投资额
换算成第四年末的终值,然后将三种方案逐一对照。
方法一:
A方案:Pa=760万元
B方案:Pb=F(P/F,5%,4)=X0.=(元)
C方案:从第一年已经开始已连续四年每年年初投资…,属于即付年金,用即付年金现值
公式求解。 Pc=A[(P/A,5%,4-1)+1]=(2.+1)=(元)
可知,Pb>Pa>Pc,故方案C较合算。
方法二:
方案A:Fa=P(F/P,5%,4)=Xl.=(元)
方案B Fb=940万元
方案C:从第一年考试的已连续四年每年年初投资,属于即付年金,用即付年金终
值公式求解。 Fc=A[(F/A,5%,4+1)―1]=X(5.-1)=(元)
可知,Fb>Fa>Fc,故方案C较合算。
4.(1)用高低点法预计年的资金需要总量和年需增加的资金.
B=(700―630)/(9-7)=35(元/件)
A=700-35x9=385(万元)
Y=+35X
年的资金需要总量=+35x=(元)
年须要减少的资金=35x(-)=(元)
(2)用回归直线法预计年的资金需要总量和年需增加的资金.
求解联立方程:=5a+40b
=40a+322.5b
Champsaur:b=36(元/件) a=372(万元)
y=+36x
年的资金须要总量=+36x=(元)
年需增加的资金=36x(-)=(元)
(3)由于多寡点法只考量了两点资料,代表性高,而重回直线法考量了全部的各点资料,精确性相对较低。
五、综合题(10分)
第一年的利润表
完全成本法利润表
(2)因为第二年和第三年的销售量与第一年成正比,所以这两年按变动成本法排序的营业利润都应等同于元。
凯莱公司年的销售额为1,000,000元,这已是公司的最大生产能力。假定税后净利占销售额的4%,计40,000元,已分配利润为税后净利的50%,即20,000元。预计年销售量可达1 500,000元,已分配利润仍为税后净利的50%。凯莱公司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如下表所示。
凯莱公司资产负债表
年12月31日 单位:元
┏━━━━━━━━━━━━━┳━━━━━━━━━━━━━━━━┓
┃ 资 产 ┃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
┣━━━━━┳━━━━━━━╋━━━━━━━━━┳━━━━━━┫
┃银行存款 ┃ 20,000 ┃应付账款 ┃ 150,000 ┃
┃应收账款账款 ┃ 170,000 ┃应付票据 ┃ 30,000 ┃
┃存货 ┃ 200,000 ┃长期借款 ┃ 200,000 ┃
┃固定资产 ┃ 300,000 ┃注册资本资本 ┃ 400,000 ┃
┃无形资产 ┃ 110,000 ┃未分配利润 ┃ 20,000 ┃
┃资产总计 ┃ 800,000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 800,000 ┃
┗━━━━━┻━━━━━━━┻━━━━━━━━━┻━━━━━━┛
建议:根据所提供更多的资料,预测凯莱公司年的资金需要量。
敏感性资产=(++)/=0.372
敏感性负责管理=(+)/=0.18
增加的资产=(―)*0.372=
减少的负债=(-)*0.18=
增加的留存收益=*4%*(1-50%)=
年资金需要量=--=
]
某公司存有A、B两个投资方案,所须要投资金额均为元,资金来源全系列依靠欠债化解,银行借款年利率为8%,A方案期末并无残值,B方案期末存有净残值元。两个方案每年营业现金净流量如下:
分别计算AB两个方案的净现值,并进行优劣评价
问题补足:
年序 A B 8%营业现金流量1 0.926
2 0.857
3 0.794
4 0.735
5 0.681
合计
复利现值系数
营业现金流量
(8%,5年年金现值系数为3.993)
A方案 :
年数 0 1-4 5
起始投资 -
营业现金流量
破灭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 -
上面就是现金流量表中
净现值=现金流入的现值-初始投资额=*(P/A,8%,5)-=*3.993-
b方案
年数 0 1 2 3 4 5
起始投资 -
营业现金流量
破灭现金流量 流
现金流量 -
天量现值=*0.926+*0.857+*0.794+*0.735+*0.681-
净现值>0表示投资报酬率大于预订的贴现率 反正则小 报酬率越大就越值得投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