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考试题及答案一 一、选择题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 )颁布的。
A.1996年7月 B.1996年9月 C.2001年7月 D.2001年9月
2.幼儿园教育是( )的奠基阶段。
A.基础教育 B.学校教育 C.终身教育 D.社会教育
3.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 )等方面的发展。
A.知识、技能、水平、情感、态度 B.情感、态度、水平、知识、技能
C.水平、情感、态度、知识、技能 D.情感、态度、知识、技能、水平
A.
教材顺序 B.教学计划的安排 C.幼儿园的要求 D.幼
儿的兴趣味与水平
15.语言水平是在( )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A.一日生活 B.交往 C.活动 D.运用 16.提升幼儿的环保意识是( )领域的目标。
A.科学 B.社会 C.健康 D.艺术 17. 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是( )。
A.提升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味 B.增强幼儿的体质 C.发展基本动作 D.锻炼身体
18.幼儿科学教育重在( )。
A.激起幼儿的认识兴趣味和探究欲望 B.提升幼儿的创新意识
B.
提升幼儿的动手操作水平 D.解决问题
19.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 )。
A.绘画 B.表演 C.艺术 D.唱歌
精品文档-可编辑
20、家园合作追求的最终目标是( )。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是 A、提升家庭的教育水平 B、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 C、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D、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 21、幼儿园工作首位是保护幼儿的生命和( )。 A、促进幼儿情感和态度的发展 B、促进幼儿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C、使幼儿获得快乐 D、促进幼儿的健康
二、填空题
1.幼儿的健康可以分为 与 两部分。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 。
2.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是 领域的目标。 3.
教
师
是
幼
儿
活
动
的 、 、 。
领域的目标。
5.科学领域的基本要求是通过围绕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提升幼儿 的 意识和水平,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6.幼儿园教育要与 以及小学教育相互衔接。
7.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 的特点。
8.幼儿对数与量的认知是 领域的内容。
9. 是重要的
教 育 资 源 。 环 境
三、判断题
1.幼儿教育就是幼儿园教育。 ( )
精品文档-可编辑
2.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家园合作追求的最终目标。 ( ) 3.幼儿艺术活动的水平是在标准化的艺术技能训练中形成的。 ( )
4.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耳濡目染的特点,所以教师要经常告诉孩子一些社会规则和品德要求,讲多了,幼儿的社会性品质就得到了发展。( )
5.多元智力理论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小天才,而是对儿童进行选拔、排队。( )
6.绘画和以绘画为主的简单图表是幼儿表现和记录的主要形式。 ( )
7.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应该是数学课程的中心。 ( )
8.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
9.除管理人员、教师、家长外,幼儿也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 )
10.幼儿园是小学的预备阶段,是人生学习的初始阶段。 ( ) 11.教育要面向全体,就是面向全体进行教育,因而划一目标、统一行动,以集体的形式组织教学,就是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 )
12.在家园合作中,幼儿园应处于主导地位,幼儿园应领导家庭。( )
13.没有疾病就是健康。( )
四、简答题
1.幼儿园教育内容:可以相对分为哪五个领域?
2.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
3.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精品文档-可编辑
对 于有语言障碍的儿童,幼儿教师应当怎么做? 2.
4.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体现的原则有哪些?
4.
幼儿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6.幼儿发展评价方法有哪些?
五、论述题
1.教育活动的内容的组织应注重什么?
3. 教
师 如 何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围绕者?
精品文档-可编辑
4.教师应怎样科学、合理的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
1.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理健康 2. 健康领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考试题及答案一
一、选择题
1-5 D BC B B 6-10 B 11-15 B BC D D 16-21 A 二、填空题
C B D B A A C C3. 支持者、合作者、围绕者 4. 社会
5. 合作学习 6. 0-3岁儿童的保育教育
7. 潜移默化 8. 科学
9. 环境 三、判断题
× √ × × × √ × √ √ × × × ×
四、简答题
1.
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2.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
D 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精品文档-可编辑
3.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4.(1)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2)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3)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味的事物和问题,
5.(1)发展水平的差异 (2)水平倾向的差异 (3)学习方式的差异 (4)原有经验的差异
6.观察法、作品分析法、谈话法、问卷调查法、档案评估法 五、论述题
1.答: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3.
答: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要给予特别关注,要与家长和有关
方面密切配合,积极地帮助他们提升语言水平。
3.答:(1)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 (2)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味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围绕。
(3)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
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4)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水平、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5)关注幼儿的特殊需要,包括各种发展潜能和不同发展障碍,与家庭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4.答:(1)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童合理需要,照顾到个体差异。
(2)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
精品文档-可编辑
(3)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
(4)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围绕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