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自考汉语言文学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1官方笔记

自考汉语言文学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1官方笔记

来源:爱go旅游网
官方笔记-精讲1

绪论

一、思维导图

\"文化”名称的来源

二、知识点

第一节”文化〃的界定

【知识点U“文化”名称的来源☆☆ 1文

(1) “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

(2) “天文”和“人文”: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人文指的是社会现象和规律。《易•贲卦》

说:“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3)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论语•雍也》曾说“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o文治与“武功”相对。 2 .化

“化”的本义是改易。这种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在古代典籍里,化指教化的情况更多。

3 .文化

(1)内涵: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修养属改造主观世界的范畴,

创造属改造客观世界的范畴。

(2)第一次提出:《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3)基于汉语“文化”概念的传统解释,学术界经常把它与英语的CU1tUre对译。 【知识点2】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定义☆☆☆ 1 .广义文化的定义

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2 .狭义文化的定义

某一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也叫人文文化。

3 .广义文化的要点

(1)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

(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 (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4 .狭义文化的要点

(1)以△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 (2)关注的不是个别人,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 (3)不仅关注全人类的普遍共性,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狭义文化的定义适用于人类文化学,民族文化学,国别文学等。

【知识点3】各种与文化相关概念的正名☆☆☆ 1 .文化产品

(1)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 (2)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够昆,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用、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

产品。

2 .文化内涵

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平时所说的“筷子文化”、“扇子文化”等等,是针对所指称事物的文化内涵而言的,不是这些事物可以自称为一种文化。

3 .文化现象 (1)含义

是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2)特点

现象具有个别、具体、可直接观察和经验性等特点。有些现象带有单一性,例如,

观察捕鱼,可以发现各种捕鱼的方法,在网捕中,又可发现不同样式和大小的渔网;观察舞蹈,可以发现不同的场合、人数、动作、道具等等,每一个具体的状态,都是一种现象。也有些现象表现为多

种事物的联系性,例如,月晕与风一起出现:凉性的中草药与味道苦的感觉一起出现;在汉字问题上,战国时期文字构形的差异远远高于它的前后时代;在诗歌题材问题上,律诗盛行于唐代,词盛行于宋代,曲盛行于元代……这些都是人们观察出的现象。4.文化事象

(1)含义

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2)例子

原始的巫术、生产领域中的立业禁忌、宫廷服饰以颜色和样式代表等级、文学上所说的建安风骨、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等,都属文化事象。

5.文化观念&文化思潮&文化

(1)文化观念:是指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

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

(2)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在某一时期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形成一种潮流。

时代思潮:汉代经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据学—一(梁启超)

(3)文化:红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包括民族、文艺

、宗教、语言文字等。

第二节民族文化、国别文化与两个文化层面

【知识点U民族文化和国别文化☆☆ 1 .民族文化

(I)不同: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 (2):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 2 .国别文化

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

3 .中国文化:

(1)别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属于国别文化。 (2)形成的原因:

①同源: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上古的青铜文化,各民族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大地。

②交流: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

③主体: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

【知识点2】两个文化层面☆☆

1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传承载体。2.底层文

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主要靠口头传承。

第三节文化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传统

【知识点1]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1中国传统文化

(1)含义: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

淀的文化。

(2)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区别

①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是从不同角度来指称的。 ②中国古代文化是针对现代文化而言的,它是对文化的时代划分;

③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它不局限于古代,而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

2.文化传统

(1)含义: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在。

(2)特征: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它是在传承中积淀下来的,是历史的产物,又在每一

个时代产生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形式特点:因此,它带有各时代的普遍特性,又综合了不同时代的多方面的内容。

(3)对待文化传统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知识点2】文化遗产☆☆☆ 1物质文化遗产 (1)含义

即有形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的定义,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

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2)分类

①世界文化遗产:明清故宫、颐和园、天坛、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平遥古城、曲阜孔庙和孔林及孔府、敦煌莫高窟、大足石刻、秦始皇陵、苏州古典园林、武当山古建筑群、拉萨布达拉宫、丽江古城、龙门石窟、青城山和都江堰、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明清皇家陵寝、云冈石窟、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历史城区、安阳殷墟、开平碉楼及古村落、福建土楼、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庐山、五台山、杭州西湖、元上都遗址、红河哈尼梯田、中国大运河、丝绸之路(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等。(特点:纯人造) ②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黄山、峨眉山和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武夷山。(特点:人+自然) ③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三清山风景名胜区、中国南方喀斯特、中国丹霞、澄江帽天山化石群、天山等。(特点:纯自然)

2.非物质文化遗产 (1)含义

有人也称无形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2)举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第四节〃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和基本内容

【知识点11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目的☆

1 .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热爱并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发展的意识; 2 .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把握中国国情,增强爱国主义的意识:

3 .对中国文化各分科的具体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观察社会、认识社会; 4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作出积极的努力。

【单选题】

配套练习

1(2019年10月)“文”的本意是“错画”,也就是() A:花纹

B:文采

C:文章 年4月)“文质彬彬,然后君子。D:文化 2.(2018”这段文字出自()

A:《礼记•中庸》

B:《论语•雍也》

C:《说苑•指武》D:《周礼》 3.(2016年4 月)基于传统解释,学术界经常把英文的“Cu1ture”一词对译为() A:文化

B:文学

C:修养 D:教养 4.(2016年4月)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是()

A:文化传统

B:宗教传统

C:传统文化 10月)《世界遗产公约》的全称是()D:思想文化 5.(2019年

A:《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公约》 C:《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多选题】

B:《世界文化遗产公约》 D:《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公约》

6. (2018年10月)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产品的是() A:音乐 C:雕塑

B:美术 D:道德

E:思想

7. (2016年4月)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的是() A:民族 C:产业 E:文艺

8. (2016年10月)我国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有() A:泰山 C:武夷山

E:峨眉山和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 【名词解释】

9. (2019年10月)文化产品

B:黄山 D:长白山 B:宗教 D:妇女

10. (2018年10月)文化

参:

1A2,B3.A4.A5.C6.ABC7.ABE8.ABCE

9 .文化产品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文化产品是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的成

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

10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