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题 报 告
一、 选题原因
2004年12月11日,中国全面开放零售业,取消了外资参与零售服务的地域、股权、
数量限制.早在此前,中国大陆大多数外资商场、超市已经通过“擦边球式”运作,完成了其在中国大陆零售市场的高效布局。其中,世界50强中已有40多家进入中国。
在过去20年以来,中国零售总额的平均增长幅度将近有15%。2004年,中国零售总额达到2420亿美元,成为美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三大零售市场。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零售行业预测报告显示,2005年至2010年间,中国的零售业将保持每年8%至10%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超过20万亿元。面对庞大的中国零售市场,外资已迅速展开对中国大陆的布局。世界头号零售商沃尔玛斥资7亿在深圳建立全球采购中心,预计2006年10月全部完成,2007年整体入住,并以此为基地,再向全球延伸20个采购据点。其在巩固中国一级市场的同时,正在抓紧抢占二级市场,尤其是展开对中国最活跃经济区长三角的布局,前期调研以及审批工作也在进行中。未来3-5年,沃尔玛将在中国开设50家店铺。另外其已向广东省食品监督管理局递交了设置乙类处方药零售专柜的申请,做好了在超市卖药的准备。而沃尔玛前不久的高层人事变动,更预示着大陆零售领域将会有一场恶战发生。而作为零售业老二的法国家乐福也不甘示弱,亦曾表示: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将在中国新开15家店铺,使其在内地总数达到60家以上。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再加上集团旗下的折扣店,在中国的店铺总数将达200多家。另外家乐福表示这种折扣店将在今年增加150家。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这个欧洲零售巨头近期也有大手笔,已将其在日本和墨西哥两国共39家店铺出售给当地企业,以腾出更加充裕的资金巩固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市场,并主攻中国和韩国为核心的亚洲地区。而另一零售巨子德国麦德龙也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把其在中国的店铺由24家向64家推进。易初莲花计划目前40家店的基础上,力争到2006年完成在华100家店的布局。欧洲建材第一号百安居到目前为止已在中国开设了33家以上的连锁店,而更令人担心的是其布局居然大部在中西部以及北部等从未到达之地,可见其勃勃野心……
在攻占一线城市的同时,经营成本低、市场空间巨大的二三线市场也成为全面开放后外资新一轮扩张的重点目标。据业内人士透露,家乐福、麦德龙、易初莲花、乐购等都已在浙江、山东、四川、广东、安徽、福建、湖南等省的二三线重点城市选好了有利地盘。麦德龙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柯博涵的一席话让我们看到了这场战争弥漫的烟火:“如果不抓住潜力巨大的二线城市,就无法真正分享中国市场的大蛋糕。”
面对如此汹涌的中国零售市场,国内零售企业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考验。但经历了20多年改革开放的国内零售企业依然未摆脱“小、散、弱、差”的格局,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竞争力弱,与“狼”们相比,中国的零售企业还只是“犊子“。从管理技术来讲,国内流通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仍然较低。2003年,我国企业500强中的商业企业流动资金平均周转速度仅为2.4次,而沃尔玛却高达25次。而2003年商务部中国连锁数据显示,家乐福41店的单店年销售额为3.27亿元,麦德龙18店也有3.12亿元,这无不令国内零售企业望尘莫及。面对洋巨头的攻城掠地,国内零售企业已陷入了一场“与狼共舞”的“洪流”中。如何转变现在这种被动的局面,充分发挥本土零售企业的优势,进而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有竞争力的道路,已经是中国本土零售企业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二、 课题研究现状
2005年1月5日下午由新华社环球杂志社主办的“创造双赢——中外零售业高层对话
会”上,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提醒中国零售企业,要认清外资零售企业目前已度过和中国市场的磨合期正蓄势待发的现实,学会和实力雄厚的外资零售企业共同生存竞争、掌握创造双赢的技巧。技巧一:认清“狼”与“羊”的处境;技巧二:选准自己的角色,重要的是“羊”要善于向“狼”学习;技巧三:避免“羊”与“羊”的自相残杀。不要在“狼”还没有下手的时候,“羊”与“羊”之间已打得你死我活了。
美国德州A&D大学(Texas A&D University)市场营销学杰出教授,德州A&D大学零售研究中心创始人兼主任伦纳德.贝里(Leonard L.Berry),在2004年4月刊的《哈佛商业论坛》中发表了《零售业的五大支柱》一文。伦纳德.贝里对众多零售企业进行了广泛研究,发现最优秀的零售企业都具有5个坚实的支柱,在5个环环相扣的领域里为顾客创造了价值。该文阐述了零售业成功的五条秘诀:1、解决顾客的问题,满足顾客的需求2、真正尊重顾客。优秀的零售商会把尊重这个基本的理念转化成一系列围绕着人、政策和环境的具体操作。3、与顾客建立感情上的联系4、制定最公平(而不是最低)的价格。优秀的零售商懂得价值等于顾客的全方位体验。5、节省顾客的时间。这5项原则是撑起零售企业的5根支柱,缺少其中任何一根,企业都不可能成功。
内蒙古财经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周建民教授的《我国零售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中,分析了外资零售业在经营理念、技术、规模、价格、人力资源等的优势,并据此提出了我国零售企业的发展对策:(一)继承推广和完善连锁经营,实现规模效益。(1)规模化基础上,继续扩大规模(2)政府适当支持(3)选择连锁经营的三种形式:自愿连锁、特许连锁、直营连锁;(二)大力发展特许经营;(三)借鉴日本的经验教训,继承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商社;(四)重新进行市场定位,调整经营品种,创新经营特色,促进行业结构调整的合理化;(五)发展电子商务,为零售也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李效良(Hau L.Lee),美国斯坦福商学院(Standford Draduate Schoo; of Business)Thoma运营、信息及技术首席教授,斯坦福大学全球供应链管理论坛负责人。其在2005年2月刊的《哈佛商业评论》中发表了题为《打造“三A”供应链:决胜于速度之外》的文章,指出令沃尔玛等公司胜出竞争对手的地方并不是它们效率更高的供应链,而是它们的一流供应链都具备了三个不同的特点:(1)反应敏捷(agile),能针对供需突变情况迅速采取应对措施;(2)适应力很强(adaptable),随着时间的推移,能适应市场结构和战略发展变化的需求;(3)供应链还能确保相关各方的利益协调一致(aligned),从而使得各方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整个供应链的运行状况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其还对日本的SEJ(7-11便利店)制胜的三“A”进行了重点分析。对我国零售企业的发展很有借鉴意义。
世界营销大师、美国科特勒营销集团总裁米尔顿.科特勒撰文指出:中国零售企业必须与外国企业变得一样强大,才能坚守阵地。防守只是权宜之计,必须坚守大城市,不只是权宜的联合,更不是退守农村,得用外国人的游戏规则打败外国人。有两条路可以走:“慢速路”是引进新的管理人才,加强对现有管理人才的培训;“快速路”的诀窍要讲究反击策略,实施走出去战略,联“洋”抗“洋”,学会在海外取胜,然后在国内取胜。产品是中国的优势所在,当中国学会了如何在西方市场做零售生意时,就可以赢回中国本土在东部丰富的市场。
三、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面对外资的涌入 国内零售企业发展策略的研究》该论文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零售业进行概述,并对其特点以及在经济领域中的重要地位进行阐述。 第二部分简要介绍零售业的现状及在中国国内的发展状况。
第三部分利用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方法,对国内零售企业进行内外部环境分析,国内零售企业要发挥自己的优势从机会中获利(So=优势--机会战略)、克服弱点,从机会获益(Wo=弱点--机会战略)、利用优势,避免威胁(ST=优势--威胁战略)、使弱
点最小化而排除威胁(WT=弱点--威胁战略),实现我国零售业的进一步大发展。
第四部分借鉴国外零售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看到差距,寻找不足,取长补短,洋为我用,“师夷长计以制夷”。
第五部分在以上四个部分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从多角度对国内零售业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应对策略:
(一)商业经营管理的高技术化现代化,实现零售业信息化 (二)联合国外二流零售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三)国家重点扶持国内优势零售企业,打造国产零售巨头 (四)创新经营,改变思路,走特色发展之路 (1) 中小零售企业加强自愿连锁经营 (2) 抢占二三线零售市场
(3) 开发自有品牌,实现成本最小化
四、 研究进度计划
1、 1周---3周:实习、收集资料、定题.
2、 4周---5周:实习、收集资料、整理资料.
3、 6周---8周:实习、完成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 4、 9周--12周:完成初稿.
5、13周--15周:修改、定稿、打印. 6、16周--17周:制作幻灯片. 7、18周:论文答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