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应用科学 2科009 1年月F2 乱 i- 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分析 叶幸先,楼郁华 (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四分公司,浙江杭州310012) 横薹现浇混凝土施工时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这些质量通病不能根除,只能进行防治。笔者通过施工实践和总结,针对现浇混凝土 施工常见的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和防治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同行参考和讨论。 关t词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施工;防治;措施 中围分类号TU7 文I-t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71一(2009)122—0048—0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熟, 建筑工程中现浇混凝土占的比重越 来越大,因此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 防治混凝土质量通病,成为提高建 筑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混凝土施工中极易产生一些质量通病,虽然有些质量通病无多大危 害,但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质量通病,是工程技术人员急需掌握的。本文 结合工作经验,对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产生和防治进行了探讨。 1现浇混凝土常见质量通病成因 造成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的原因主要有:1)混凝土配料计量偏 差、塌落度、运输过程损失是造成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材料方面的原 因。2)钢筋在部分区域配置过密,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如在该部位 振捣不到位,那么该区域就极易产生孔洞等质量缺陷。3)模板工程中 支模架搭设不合理,造成支撑刚度不够,当混凝土强度尚未达到一定值 时,就会引起现浇混凝土结构裂缝。模板缝隙封闭不严,与主筋间保护 层厚度控制不好,表面清理不干净,浇灌混凝土前,模板未充分浇水湿 润、拆模时间过早等,就会造成现浇混凝土结构表面产生裂缝、麻面、 露筋、缺棱掉角等质量缺陷。 4)混凝土施工中,如果未振捣到位就容 易产生孔洞、蜂窝、露筋等质量缺陷。5)现浇混凝土表面找平、压光 不到位,容易造成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如 果过度抹平压光又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浮于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 的水泥砂浆层,引起表面体积碳化收缩,导致混凝土表面龟裂。 2现浇混凝土常见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现浇混凝土常见质量通病预防措施主要包括:1)对施工组织设计 中涉及混凝土施工部分尽量做到细化完善,确保符合混凝土浇捣施工工 艺标准的要求。施工前,要求做好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工作,并在施 工过程中,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施工。2)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对到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塌落度进行目 测、抽测。3)在混凝土浇捣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4)在混凝土浇捣 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应在现场督促操作工人分段分层进行浇捣,使用 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拨。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5)合理设定结构 施工工期,严格施工操作程序,不盲目抢工期。 3现浇混凝土常见质量通病具体处理方法 3.1蜂窝 1)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 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2)措施:(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 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 (2)出现此现象时,洗刷干净后,用1:2或l: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 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 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 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3.2麻面 1)现象: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 糙面。2)措施:(1)模柄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 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堵 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2)表 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 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3.3孔洞 I)现象: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 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2)措施:(1)在钢筋密集处及复 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扳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 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2)将孔洞 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等 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3.4露筋 1)现象: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2)措施:(1)钢筋混凝土施工时,注意垫足垫块,保证厚度,固定 好。(2)钢筋较密集时,要选配适当石子,以免石子过大卡在钢筋 处,普通混凝土难以浇灌时,可采用细石混凝土。(3)混凝土振捣时 严禁振动钢筋,防止钢筋变形位移,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 捣棒进行振捣。 3.5表面不平整 1)现象: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2)措 施:灌筑混凝土后,应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 凝后浇水养护;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支在坚实地基 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防止浸水。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强检查。 3.6强度不够,均质性差 1)现象:同批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低于设计要求强度等级。 2)措施:(1)混凝土原材料应试验合格,严格控制配合比,保证 计量准确,外加剂要按规定掺加。(2)混凝土应搅拌均匀,按顺序上 料,外加剂溶液量最好均匀加入水中或从出料口处加入。搅拌时间应根 据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搅拌机容量合理确定。(3)搅拌第一盘混凝土时 可适当少装一些石子或适当增加水泥和水。 3.7缺棱掉角 1)现象: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士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 2)措施:(1)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 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1.2N/ITllll 以上 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运输时,将成 品阳角用草袋等保护好,以免碰损。(2)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 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2或l:2.5水泥砂浆抹补齐 整,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 3.8缝隙、夹层 1)现象:混凝土内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疑土夹层。2)措施: (1)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接缝处锯 屑、泥土砖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洗净;混凝土浇灌高度大于2nl应设串 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灌前应先浇50--100ram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并 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2)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 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填密实;缝隙夹层较深 时,应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灌细石 混凝土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 4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易产生诸如混凝土蜂窝、麻面、露筋等一些质 量通病,是作为评价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作为工程管理人员我们 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加以重视。本文通过对现场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通病 的调查和自身经验的总结,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和看法,期望对现浇混 凝土工程施工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严保青,张国星.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2007. 【2】杨威.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控制与防治措施.2009. [3】杨连奎周维国.对混凝土施工的几点意见.2009. [4】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