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第一项是“查字典”。查字典是非常重要的自主识字工具,语文园地三第一题为查字典,由音序查字典的三个步骤、音序查字典的口诀、查字典练习组成。教材以“厨”为例,指导学生学会正确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清楚地把音序查字典的过程与方法写出来,学生可以按教材中“厨”字的查字典的过程,尝试音序查字法,在实践中归纳出音序查字典口诀,让学生读一读音序查字典口诀,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最后,再一次实践,用音序查字法从字典里找到“漂、踪”字,并练习组词。
第二项是“日积月累”,这是一首经典古诗---李白的《赠汪伦》,李白是著名唐代诗人,这是一首著名的送别诗,全诗标注拼音,同时古诗旁配有插图,李白和朋友在岸边告别的情景,图文并茂,对于学生来讲,掌握古诗有一定的难度。首先要指导学生读正确、读流利,其次读出古诗的韵味,并练习背诵下来。 学情分析
(一)一年级学生已进入第二学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识字写字训练,具备了一些基本能力。查字典练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教材为教会学生查字典给学生开拓了自主的识字空间,引导一年级的小学生学会运用工具书识字。
(二)日积月累部分选的是李白《赠汪伦》的古诗。学生对学习古诗并不生疏,教师要注意区分语文园地学习与课文学习的相同与不同。这部分学习需要注意的是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借助画面展开联想,大致了解诗句描述的情景,结合插图,想象画面,读出古诗的韵味。
前测题:
1.你会查字典吗?你了解音序查字典吗?
2.古诗《赠汪伦》你了解吗?你知道作者李白吗?
3.你会背李白的其它古诗吗?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并正确使用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2.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赠汪伦》,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走近著名诗人李白,练习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点
1.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独立识字。
2.认真读古诗,借助画面展开联想,想象画面,大致了解诗句描述的情景。 (三)教学难点
1.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独立识字。
2.认真读古诗,展开联想、想象,读出古诗韵味。 教学流程
环节一:认识字典(预设时间:5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一位新朋友,大家认识它吗?请同学拿出自己手中的新华字典,知道为什么是朋友吗?
2.你了解查字典的方法吗?
3.同学之间先介绍你知道的字典,再集体交流。 (二)学生学习活动
1.学生认识新华字典。解决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帮助扫清文字障碍。 2.方法有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今天学习的是音序查字法; 3.同学之间先介绍你知道的字典,再集体交流。
(三)设计意图
字典是学生学习语文重要的工具,也常常称为老师和朋友,一年级的小学生第一次接触,让孩子们了解还有你没见过的字典,长大了一定能用上,希望字典能成为孩子们一生的朋友!
环节二:复习字母表(预设时间:5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老师出示大写字母表,学生与同桌读一读。 2.找一找,厨、漂、踪三个字的大写字母。 (二)学生学习活动
1.老师出示大写字母表,学生与同桌读一读。
2.同学找一找,厨、漂、踪三个字的大写字母。 (三)设计意图
复习大写字母表,这样,查字典时学生就容易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字母的位置,为下面音序查字法的学习打下基础。
环节三:练习查字典(预设时间:7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谁能从字典中快速找到“厨”字?学生和老师一起查字典: 2.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在字典中怎样找到“厨”字的? 3.读一读音序查字法口诀,使学生更熟练掌握音序查字法。 板书: 找大写字母 找音节 找到页数
(二)学生学习活动
1.老师带领学生用音序查字典查字典。
2.互相说一说,在字典中怎样找到“厨”字的,用自己的话说说音序查字典的三个步骤。
3.朗读音序查字典的口诀。 (三)设计意图
学习音序查字典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段的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伴交流,总结方法,在体验中验证音序查字典的三个步骤,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巩固新知识。
环节四:巩固练习(预设时间:10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学生完成书上的表格,同桌交流。
2.用音序查字法查下面的字,并按要求填表。 (二)学生学习活动
1.学生完成书上的表格,同桌交流。 2.用音序查字法查下面的字,按要求填表。 要查的字 静 踏 润 贴 强 帮 大写字母 音节 页码 组词 要求:(1)按限定时间;(2)按音序查字法的步骤;(3)填表正确;(4)全部答对,并且在指定时间完成的同学能成为优胜者。
(三)设计意图
讲练结合,将所学的音序查字典的方法及时运用,在完成书上表格后,进行查字典比赛,巩固练习。
环节五:学习古诗(预设时间:15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教师范读《赠汪伦》,同学听。 2.学生指名读。
3.读准字音。引导学生读准“赠、汪、乘、行、声、情”等后鼻音的字。 4.结合插图,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5.说说你了解的作者李白,你还会背李白的其它诗吗? 6.练习诵读并背诵古诗《赠汪伦》。 (二)学生学习活动 1.听老师范读。 2. 学生指名读。
3.读准“赠、汪、乘、行、声、情”等后鼻音的字。 4.结合插图,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预设1:我仿佛听到李白在和朋友回忆过去的故事; 预设2:我仿佛听到李白在和朋友在互相嘱咐,保重身体; ……
5.说说你了解的作者李白,背一两首李白的其它诗。
6.练习诵读并背诵古诗《赠汪伦》。 读出诗的韵味。 (三)设计意图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古诗一定要突出“读”,在多种形式的范读、自由读、指名读、诵读、背诵中学习古诗,在读中纠正字音,启发想象,练习说话,走近作者,这样的学习过程的确为日积月累的过程,为学生自学其它古诗文打下基础。
板书:
后测:
1.说说音序查字典的方法,背口诀。 2.背诵《赠汪伦》。 设计理论依据 暂无内容 评价 暂无内容 教学反思 暂无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