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三年级上课内阅读专项训练

人教三年级上课内阅读专项训练

来源:爱go旅游网


人教三年级上课内阅读专项训练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一)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本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寒山: 生: 坐: 红于:____ _____ 3.这首诗描写了 季节 (地方) 景物. 表达了作者 (二)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1.本诗是 (谁)写给 (谁)的? 2.这首诗中,都写到了哪些事物? . . 3.作者认为一年四季最美好的季节是 季. (三)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这首诗是 代诗人 写的,写的是 时间看到的景物.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挑: 促织: 知: 3.“东客情”,表达了诗人 的感情. (四)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和: 白银盘: 青螺: 3.“潭面无风镜未磨”指的是湖面 ,像 .

4.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

2.这么美的景色,作者是在 (哪里)看到的呢? 3.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 . . 4.第一句写 ,第二句写 ,第四句写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1 / 10

(六)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本诗作者是 代作者 2.从题目你能读出什么?

天气是: ,地点在 ,作者在干什么? 3.本诗, 句写景, 句抒情. 4.诗人用 来比喻西湖的美. 5.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潋滟: 方: 亦: 空蒙: 二.阅读《大青树下的小学》片段,回答问题.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 )了,鸟儿不( )了,蝴蝶( )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我能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

2.选文中写“小动物们都安静了”的目的是: 3.我能写出这段课文提到的那些小动物.(5分)

三.阅读《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片段,回答问题.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4.我很喜欢这个小学,因为:

1.根据选文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 )地毯 一( )落叶 一( )巴掌 一( )雨靴 一( )小鸟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熨帖——( ) 增添——( ) 3.水泥道上像是铺上了彩色的地毯,这地毯是什么样的呢? 这是一块 的. 的地毯.

4.法国梧桐树的落叶像金色的小巴掌;棕红色的小雨靴像棕红色的小鸟. 这句话把落叶比作: ,把小雨靴比作 .

2 / 10

5.你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有哪些美丽的发现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秋天的雨》片段,回答问题.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 ),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 ),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 秋天的雨分别把黄色.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给了谁?

黄 色:__________ 红 色: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是 句.你能仿写一句吗?

4.这一段是围绕那一句话写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5.想象一下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呢?

金黄色:___________ 橙红色:____________

五.阅读《去年的树》片段,回答问题.

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

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大门回答说:“树嘛,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一个小女孩儿.鸟儿问女孩儿 小姑娘 请告诉我 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小女孩儿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儿,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1. 根据选文,写出树的变化过程. 树→( )→( )→( ) 2.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

3.大树已经不在了,但是为什么鸟儿非要找到大树唱歌给他听呢? 4.想象一下,鸟儿在想些什么?

3 / 10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心想: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心想: 六.阅读《在牛肚子里旅行》片段,回答问题.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这一下,红头又看见了光亮.可是,它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阿嚏!”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

1.照样子,仿写词语.

蹭来蹭去

2.用“ ”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牛 的时候,它要把刚才 重新送回到嘴里,然后 .这种现象叫做反刍.

4.青头为什么要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5.你喜欢红头还是喜欢青头,为什么?

七.阅读《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片段,回答问题. “等等,老屋!”一个小极了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不注意根本听不到,“请再站一会儿吧,

我肚子好饿好饿,外面的树被砍光了,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 老屋低头看看,眼睛眯成一条缝:“哦,是小蜘蛛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会儿.”

小蜘蛛飞快地爬进屋子,在屋檐上织了一张又大又漂亮的网.偶尔有虫子撞到网上,小蜘蛛马上爬过去把虫子吃掉.

1.按要求写词语.

反义词:飞快——( ) 偶尔——( ) 近义词:安心——( ) 马上——( ) 2.根据短文内容补充词语.

3. 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保持句意不变. 外面的树被伐木工人砍光了.

蜘蛛把虫子吃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蜘蛛为什么会那么饿?

4 / 10

一个( )的声音 一张( )的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金色的草地》片段,回答问题.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了,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1.根据课文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时间 草地的颜色 早上 中午 晚上 蒲公英的花朵 2.文中说蒲公英的花像什么呢?像 .

3. “我”发现草地会变颜色是分两次发现的,第一次发现是有意的吗?从文中那些语句能看出来?第二次呢?

第一次: ,我是从 看出来的 . 第二次: ,我是从 看出来的 . 4.从小作者对蒲公英的新发现,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九.阅读《富饶的西沙群岛》片段,回答问题

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的海南海省三沙市的一部分.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部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群爬到沙滩上来产卵.渔业工人把海龟翻一个身,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1.这篇课文的写作结构是:( ) A总—分 B 总—分—总 C分—总

5 / 10

2.这篇课文是按照( )顺序写西沙群岛的富饶 A海面——海底——海岛 B 海面——海底——海滩

3.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句子中,形容鱼多的词语是 ,这个词语还可以形容 多.

4.“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强调了西沙群岛的海里鱼和水各占一半

B用了夸张的收发,强调了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 5.第二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6.海水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7.在第二自然段中,圈出表示颜色的词语(4分)

8.读一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再仿照这个句式,写一句话:

有的 ;有的 ; 有的 .

十.阅读《海滨小城》片段,回答问题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

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天上的云形态各异,变化多端,有趣极了.有的 ;

1.第一自然段中,是围绕那一句话写的 ,从这句话中,能看出庭院的主要特点是

2.划横线的句子是 句,把 比作

3. “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这句话中,把“一颗颗.一顶顶”换成“一棵”.“一顶”可以吗?为什么?

4.下列哪一个不是“撑开的绿绒大伞”所描写的榕树的特点?( ) A数量多 B 颜色绿 C树冠大 D形状像一把撑开的伞 5.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十一.阅读《美丽的小兴安岭》片段,回答问题.

6 / 10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这时候,.

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1. 给加点的多音字注音,组词.

( ) ( )

落 ( ) 参 ( ) ( ) ( )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又( )又( ) 又( )又( ) 又( )又( ) 3.根据课文内容连一连. 紫貂 舔脚掌 松鼠 捕野兔 黑熊 吃松子

4.选文中描写积雪特点的两个词语是 和 5.选文介绍了 . 和 三种动物过冬的情况 6.秋天和冬天相比,你更喜欢哪个季节的小兴安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阅读《大自然的声音》,完成阅读题 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ní)喃(nán)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丁丁冬冬……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拉地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动物也是大自然的歌手.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蝈蝈的歌唱.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

1.这篇课文的结构是:( )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 2.这篇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7 / 10

3.用 画出2.3.4自然段的中心句

4.本文分别从 . . 三个方面写了大自然的声音. 5.读一读第2自然段,当 发出的声音是轻柔的,当 发出的声音是有威力的.写词语:

描写大自然的温柔的词语有: . 描写大自然的威力的词语有: .

6.“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这句话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

7.在文章中,我们听到了 . . 这几种动物的声音. 十三.阅读《掌声》片段,回答问题.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

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师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1.按要求解释下面的词语.

犹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镇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犹豫”“慢吞吞”“眼圈红红的”说明她 ,甚至有点 .“骤然”“热烈而持久”“热烈”表现了同学们对英子的友爱, .“泪水流了下来”“深深地鞠了一躬”“微笑”反映了掌声给英子 .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

(1)英子流泪是因为感到委屈.( )

(2)同学们鼓掌只是因为英子的故事讲得好.( )

(3)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 ) 4.假如你是英子,走下讲台时,你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阅读《父亲.树林和鸟》片段,回答问题.

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父亲说. 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是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1.找出文中的两组近义词. ( )——( ) ( )——( ) 2.按要求改写句子.

8 / 10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改成反问句)

3.鸟最快活的时刻,是 ,也最容易被猎人打中,因为: . 4.理解画线句子的含义.

十五.阅读《 灰雀》片段,回答问题.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矮小——( ) 讨厌——( ) 俯视——( ) 忧伤——( ) 2.白桦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 的,一只胸脯是 的,它们在树枝间 ,婉转地歌唱,非常 . 3.从哪里可以看出列宁喜欢这三只灰雀呢?用横线画出来. 4.假如你的小伙伴想要捉灰雀,你会怎么做呢?

十六.阅读《司马光》,完成阅读题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选择正确的停顿:( ) A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B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C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2.解释加点字: 戏于庭( ) 众皆弃去( ) ..光持石击瓮破之( ) 水迸( ) ..3.翻译下面的句子: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4.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司马光具有什么品质?

9 /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文言文的特点有哪些?

10 /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