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组织与环境的共同演化——以丰田汽车公司为例

组织与环境的共同演化——以丰田汽车公司为例

来源:爱go旅游网
杖术经济与蕾理研究2Q11年第5期组织与环境的共.同演化——以丰田汽车公司为例赵永杰1’2(1.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大连“0625;2.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漯河462000)摘要:伴随着企业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组织与环境共同演化理论正在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议题。然而案例和实证研究的不足导致这一理论至今仍难以有效指导企业的实践。本文基于共同演化视角深入分析了丰田汽车公司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研究思路沿着“组织环境—组织战略一组织体制”三个基本维度展开。环境分析包括技术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三个方面。战略分析侧重联盟战略及低成本和差异化的完美结合。组织体制分析关注以相互持股和资产专用性为治理机制、以下包制为特征的垂直系列体制。以准时生产制、高生产率和多任务能力、柔性生产体系、全面质量控制能力为特征的精益生产体制。本研究旨在为我国企业动态把握企业与环境的关系,提高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提供借鉴。关键词:共同演化;组织环境;组织战略;组织体制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_292X(2011脚删—04R姻垤rch佃oD_吒Volu60nBetw哪orgaIlizationandEn、riromI地nt—_Take岫Toy出Mo俯C哪panyforEx哪ple(1.1kColIe妒ofB啷i眦鲻A由曲凼岫16蚰,N嘲鼬emChi∞;2.LuohecanZHAoYong.jie‘2v.'∞6伽脚T佻h妇lCone辞,LuoheHe曲咂462咖,Chi曲)isUm饨嘲锣ofn触n∞a耐‰mics,DaIi柚Lj舯ni哗1l嘶25,bec删ngtllehotissues.However,shonage0fAh跏:W汕。礓眦izationenviIo姗entwo嫩ni唱,∞-evoluti∞tlIeory蚰dempirical8tlJdyc肌s髓totlIj8tII∞巧鲥mc嬲not抵tivelygIlidetlIepractice0fenterpri眈.Based咖tlleco—evoluti∞Tbyotamotorcompanypersf恍tive,thi8forpaperdeeplyaIlalyzed出e弛Ⅻonshipbe№en山edi眦璐ionmainlyo唱蚰iza曲n蚰denvironme吨切.kirIgtheex啪pk.Re舱a比hisdevelopeddDngtlIreeb鹪icdimensiom,”system”.Ar∞ng出em,envimnmemorg引l枷onenvimnment叫H弘ni刎onstl叭egy—o曙帅izationi眦lud船techJlologyenv咖ment,m盯ketenvimnmemaIIdcuhlraldi丘brentiation咖地盯.8eri∞BystemtlIaltak髑mutIlalholdings锄das鸵tspec近c畸forenvimnment.St阳tegydimensi咖emph鹅i鹚ondime啮ionisco眦emedaui蜘ce8砸lte舒蚰dpeIlbct∞mbi叫ti∞oflowcost舳dO增帅iz8tionsystemwitll‰v枷calm肋agementⅡ圮ch8nism,the鲫Ib—∞n妇ctiI唱systemf打出ec}脚acteri8tic,锄dtlle【觑mproductionsystemtllattakesjust—iIl一血∞produc曲nsyste甄lligIIpmductiv畸蛐d叫怕t∞kiIlg∞pabmty,nexibleproduction8ysteIII’州erallqIIalit)rconⅡDlabilityfortlIecha阳cte蒯c.TheplIrp∞eistoputfo刑aldthebeneficial肥fe陀noefordomesticenterprisesabouthowtoch00鸵andgra叩tIIedy删c一、t-le伽蛔噜嫡∞柚d明virDnment,“impmvetIIeability幻cope“tlltlIeen谪加mentalch蚰ges.Key肿r凼:C吨voluti∞;C}rgaIli嘲i∞envimnm明t;0rgaIIij嘲“on8呲e盯;0lganiza面nsystemmhtio啮lIip0f共同演化观与问题的提出直是人们关注和探讨的焦点。研究者从组织理论、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不同的学科背景和视角出发,形成了既竞争、又组织是伴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成长的。组织和环境的关系一收稿日期:2010-∞-26作者简介:赵永杰(197l一)。女,河南漯河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万方数据互补的多个理论学派,包括传统组织理论、权变理论、战略选择理论、资源依赖理论、新制度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种群生态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等。根据陈国权的相关综述,这些理论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环境决定观、合作观、合作竞争观和共同演化观。其中共同演化概念源于生物学,最早是由欧利希(Ehrhch)和雷文限g咖)在19“年的论文《蝴蝶与植物:关于共同演化的研究》中提出的.意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种持续地互动与演变,且演化路径互相纠结的现象。共同演化认为物种适应其所处的环境而得以生存,并把环境看作是其他物种的集合。组织与环境共同演化的思想可以追溯到美国著名管理史学家钱德勒(ch锄dler)。在1962年的《战略和结构》一书中,钱德勒以大量生动的企业史例论述了:在什么样的环境(压力和机会)下所产生的企业扩张战略导致了多部门组织结构(M形组织)的出现的问题。其“结构跟随战略”著名论断的得出正是基于共同演化的思想逻辑。此后,拉夫加登(1976)将共同演进视为关联组织之间普遍存在的、互为因果的变化过程。威克(1979)提出组织成员与环境相互作用影响,因此环境可以同时被视为内生和外生变量。生物学视域共同演化观的提出旨在提高生物与其群落的匹配度,而组织共同演化观的产生旨在提高组织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竞争环境的恶化,在西方的管理学界掀起了共同演化的研究热潮。考夫曼(1993)和麦凯维(1999)认为不应将环境与组织的关系简单地看作是一方决定另一方,二者之间存在共同演进的关系,应根据时间条件具体分析。卢因等似赫n,L棚g&c帅U,1999)建立了一个组织、产业和环境协同演进的框架模型。实证研究方面海伍曼和拉奥(1997)以美国早期信贷行业为背景。研究了制度环境与组织之间协同演迸的过程;奇利斯等(Chiles,Meyer&Hench,2004)运用复杂理论研究了美国密苏里州音乐集群形成的自组织过程中环境与各种组织之间的协同演进。目前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较鲜见。谭劲松(2005)采用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直接检验了中国国有企业转型经济中环境与战略的协同演进。王翔(2006)在博士论文中构建了一个企业动态能力演化的“内容—情境—过程”j维分析模型,并运用这一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总体来看,现有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于概念和理论的探讨。国内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尤其缺乏。基于此,本文尝试以丰田汽车公司为例深入探讨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旨在为我国企业正确选择和动态把握企业与环境的关系,提高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提供借鉴。二、案例选取与本文的基本思路之所以选择丰田汽车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基于四点考虑:一是被称为“联盟资本主义”的后起发达的日本经济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代表性;二是汽车产业被看作是“现代日本经济的整体缩影”,而丰田汽车无疑是日本汽车行业的典范;三是丰田模式已成为汽车产业同有的全球化竞争模式;四是汽车产业本身是一个以累积性演化为主的产业,因而其组织与环境共同演化的过程可能更具可观测性。万方数据组织与环境的共同演化自上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的全球市场份额出现持续增长以来,丰田模式和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就已成为理论和实业界探讨的热点。作为一个典型的日本式企业集团,“系列化”体制是丰田汽车的一个特征。“系列化”是表征日本企业间关系的关键词,主要指日本企业之间由多个企业构成的准组织集团的形态或结构,具体可以分为:水平系列和垂直系列。其中水平系列是指所谓的大企业集团,以著名的三井、三菱、住友、富士、三和、第一劝业六大集团为代表,以长期交易、交叉持股、管理人员互派和主银行制为主要特征。垂直系列是所谓的“下包制度”,即具有日本特色的供应商制度。其典型特征是:大企业利用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将中小企业纳入其生产或经营链条之中,对其进行管理或“控制”,中小企业通过与特定大企业的合作来获得生存或发展机会。相对于日本传统的六大企业集团而言,丰田汽车属于独立系企业。它一方面与一些重要的日本企业集团保持松散的隶属关系;另一方面其与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企业之间的关系是这种垂直系列的一个著名的案例。这使得研究丰田案例更具代表性:既能体现日本企业区域特有能力特征,又能够体现一般企业特有的能力特征。本文基于共同演化视角分析丰田汽车公司组织与环境关系,研究思路沿着“组织环境—组织战略—组织体制”三个基本的分析维度展开。其中,对丰田汽车公司环境的分析主要从技术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三个方面展开。由于公司战略和组织体制是嵌入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的,所以文化环境本质上也构成了丰田汽车公司环境、战略与结构共同演化的制度支撑。丰田汽车公司独特的战略模式可以概括为:联盟战略及低成本和差异化的完美结合。丰田汽车公司的组织体制主要表现为:其与零部件供应商之间以相互持股和资产专用性为治理机制,以下包为特征的垂直系列体制;其以准时生产制、高生产率和多任务能力、柔性生产体系、全面质量控制能力为主要特征的精益生产组织体制。三、丰田汽车公司组织与环境的共同演化1.技术环境与组织战略的共同演化在丰田汽车成长的历程中,也许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由一个技术的模仿者变成一个技术领导者。20世纪30年代,当通用和福特两大汽车巨头以90%的联合市场份额实质上支配着日本汽车市场的时候,丰田汽车仅是丰田自动织布机公司的一个分部,直到1937年丰田汽车公司才正式成立了。1945年,丰田获准生产卡车,但主要依赖20世纪30年代的老设备,生产能力严重受限。然而通过不断的技术引进和知识转移,1945一1955年,丰田的生产率提高了lO倍。1956年,大田耐一参观福特和通用发动机厂时发现:丰田发动机工厂的生产率已在总体水平上超过了他们,而此时丰田尚未对产品和流程特征作全面调整。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丰田总的研究和开发费用中近一半的是用于支付购买美国的技术,而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数字下降到了不到l,6。这一急遽变化的技术发展曲线既是丰田汽车公司独特组织战略和组织体制演变的结果又是其直接动因。采取以垂直系列为特征的联盟而非纵向一体化是丰田汽车公司一个重要的战略·65·技术经济与蕾理研究2011年第5期选择。20世纪80年代。这一战略思想不仅体现为其在国内竞争中垂直系列关系的构建,而且体现为其在国际化进程中对政治联盟的热衷和推崇。在西方大多数发达经济中,纵向一体化是工业企业国际化进程中一种常见的选择。对此钱德勒曾经指出,高度垂直一体化的合作控制了从原材料到最终用户的整个生产过程,在拥有大规模制造能力和大规模市场的经济部门实现了最发达的形式。然而以熊彼特理论分析,垂直一体化也带来了它自己的一些突出的缺点,比如企业家的进取精神的遗失,而正是这种精神创造了市场资本主义体制的创新活力。在20世纪的许多时期里,日本的历史方式是沿着显异于美国的方向发展的,即偏离了垂直一体化方向。丰田汽车公司正是这种独特的公司间联盟战略的先驱者之一。丰田与其上游零部件供应商的这种战略联盟在文献中被称为黑箱零件系统,是指零部件供应商基于汽车制造企业的特殊要求和基本设计为其对零件进行深入的工程开发的一种特定的处理模式。根据藤本隆宏∞-jim咖1钛aIliro)的记载,1949年丰田和Nipponden∞之间的交易可能是黑箱零件实践的一个起源。在这一过程中。历史压力和技术约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战前丰田在日本找不到高质量的电子零件供应商,因此被迫自行设计和制造;战后出于自身生存的考虑丰田将电子零件厂分离出去;分离后1949年Nipp∞den∞成立,丰田发现它不得不依赖于Nipponde啪的工程能力,因为事实上,所有的电子工程师都调至此公司了。这样。丰田缺乏电子零件的技术能力的历史压力迫使其开始在与Nipponden∞的交易中应用图纸认可(黑箱零件)系统,并最终导致其与供应商之间联盟战略和垂直系列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从供应商的观点来看,黑箱安排意味着开发自身设计能力的巨大机会,借此构建技术上的进入壁垒以对抗汽车制造企业自行制造零件。并作为首要关联的零件供应商生存下来;来自相匹敌的供应商的竞争压力加速了它们尽力构建设计和工程能力,以跟上竞争者所做出的努力。从汽车公司的角度,则有利于降低成本、分散风险、促进信息积累和学习效应。因而,联盟战略的利益又不断强化了丰田汽车的技术能力。幺技术环境与组织体制的共同演化新古典经济学家对于竞争的分析主要集中于价格竞争,技术变化被当作经济组织的外生变量。熊彼特式竞争把技术创新看作是企业发展的内生变量,技术和组织的创新成为企业竞争的主要来源。自熊彼特之后。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共同演化逐步成为研究的焦点。以至于提斯fI氟e)等人在论文中指出:在快速技术变迁条件下.企业财富的创造较少依赖于企业内部技术、组织和管理流程的战略化,更多依赖于有力和有效的组织来利用机会。自20世纪后半期以来,伴随着科技进步的发展和企业生存环境的恶化(竞争的加剧、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不确定性增强等),新产品和变化过程的发展对技术和资本的要求已经超过了单个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在保持创新方面的能力范围。研究日本产业组织的美国学者格拉克指出:日本经济演化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在创新者、风险资本的提供者和新技术的使用者之间形成的战略联系。股份公司的扩大和多样化是通过公司·66·万方数据圈l丰胃汽车实现技术创新的组织体翻间联盟来进行的,这种公司间联盟将垂直一体化企业的许多管理和合作优势与小企业的灵活性、内部团结和企业家的集中结合起来了,这种基本的战略动力——诵过外部网络进行扩张和多样化经营——以一系列的方式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逐步发展。但依然是日本产业结构的一个核心特征。图l为理解丰田汽车公司技术环境与组织体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模型。第一条箭线连接着投资者(丰田汽车公司总部)和创新者(丰田汽车下包商),是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证。第二条箭线连接着创新者和创新的使用者(丰田汽车下属部门),以便保证信息转移的平稳流动。在这里,信息的流动不是单向的。二者事实上构成了一个“反馈循环”。因为大多数创新产品和过程是一个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各个创新过程阶段的长期“反馈循环”的结果。浅沼(As蚰uma)对日本汽车工业的研究表明日产的供应关系中对其核心企业的依赖占其采购的90%。而它们的持久性也通过以下事实得到证明:在所研究的20年的时期里。只有3个企业脱离了与丰田的联盟。这些数据为我们提供了有关这些垂直联系的重要性的迸一步的证据。浅沼借用了青木昌彦(Aol【i)的“关系类地租”观念指出,制造商和有义务的供应商发展了“关系特殊的技巧”,这些技巧使得它们能够迅速地对对方的特殊需要做出反应。这些技巧要求紧密的相互作用,而企业努力发展有效地协调与其他企业活动的能力:“这种技巧的形成要求将通过与一个特别的核心企业的反复地相互作用而进行的学习补充到供应商已经积累起来的基本技术中”。第三条箭线连接着使用者和投资者,并由此完成了该循环。其内在假设是创新者和使用者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给企业带来利益,进而转而化为投资者收益。成功创新的利益可能是巨大的,但常常为其他企业和行业所获而非为创新者所获。创造者和使用者在一个联合投资结构中的结合,对双方来说,都确保了比其他方式可能存在更大的支持。考虑到创新过程的高度不确定性。很难预先将这些利益量化。可是,如果创新者所冒的风险不能够得到足够的利益回报,创造率就将受到影响。提斯fI‰e)指出了这给小企业造成的问题.这些小企业是一些有价值的技术的来源.但它们不能够使这些创新成功地商业化,因为它们没有全力发展所必须的配套资产。创造者和使用者在一个联合投资的结构中的结合,对创造者和使用者来说,都确保了比其他方式可能存在更大的支持:“如果一个创造者拥有而不是租用商业化所需的配套资产,那么他就处于一种地位,能够获得由创新所引起的增加对配套资产的需求而产生的相应利益”。3.市场环境与组织的共同演化战略管理专家波特(P0ner)把企业的竞争战略归纳为三种经典的战略选择:低成本、差异化和聚焦战略。以这一战略思想为指导,人们似乎只能进行艰难地权衡和选择:要么提供大规模生产的标准化、低成本的产品或服务.要么提供客户化的或高度差异化的小规模生产的产品或服务,当然成本相对也较高。在汽车行业,以福特创立大规模流水线为标志,大规模生产模式成为行业战略和组织体制的主导逻辑。丰田的创新在于它在战略思想上把两个似乎是不可调和的概念组合起来,并通过一套由准时生产制、柔性化生产体系以及全面质量管理等构成的完善的组织体制,确保了这一同时实现低成本和差异化的最优战略的战略意图得到有效的贯彻。丰田独特战略思想和组织体制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特定市场环境。对此格拉克曾经明确指出:“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和股份公司股权的相对非流动性(由于股份公司集团的形成)是日本所发展起来的管理体制的一对先决条件,也是其一对结果”。他在对比了美国和日本不同的市场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两种不同的公司所有权战略模式:一是以资本为中心的公司管理模式,其特征是由股东掌握的单程控制;二是组织间模式,其特征为通过商业网络进行相互控制,并据此论证了日本企业在其独特的市场背景下采取联盟战略的合理性。从历史的角度看,车田低成本差异化战略思想的来源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追溯:首先,汽车T业属资金密集型行业,对规模经济要求较高,而日本资本市场的不发达,造成丰田汽车早期投资资金相对不足,这是导致丰田喜一郎产生低成本差异化战略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据记载,战后恢复的前5年,尽管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设备,丰田仍被迫提高生产率并达到月产1000辆卡车的目标。因此,在此期问丰田生产率系统的改进倾向于依赖“软”方法,如标准化作业、改变布局和工作安排以及投资于相对便宜的夹具。这种做法后来形成了一种组织惯例——低成本自动化和考虑成本有效性的半自动化至今仍在丰田中盛行。此外,由于日本国内市场相对狭小,在1948一1949年的衰退中,丰田的产品和库存大量堆积,企业处于破产的边缘。这也是丰田后来一直坚持更细的市场细分,发展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组织体制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来源。同时。由于日本劳动力市场不完善,企业雇员主要来源于内部劳动力市场,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1948年的危机和1950年因裁员引发的大规模劳资纠纷给丰田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种历史压力变成了后来的准时生产制、看板系统、零库存、多任务操作的工人以及尽力最小化正式职工人数等组织管理体制形成的主要动因。最终,这些战略和组织体制的贯彻又反过来强化了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不完善性。4.文化环境与组织的共同演亿任何组织都处于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能够长期存续的组织都是从既定文化环境中提炼出积极的文化要素,并在对这些要素有效整合和创新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组织文化的组织。事实上,由于公司战略和组织体制是嵌入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万方数据组织与环境的共同演化景之中的,因而社会文化本质上也构成了企业环境、战略与组织体制共同演化的制度支撑。有关日本社会文化的研究,浜口认为,规定日本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是交情关系,融合于交情关系中的人的存在即是伙伴。伙伴主义的特征是:相互依存主义、相互依赖主义、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这种由于重视人际关系的伙伴主义或关系主义而形成的与集体优于个人的单纯意义相异的“日本的集体主义”,作为价值观或社会规范扎根与日本社会、体现出集体志向。这种广泛存在于日本社会的“伙伴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文化倾向对丰田汽车公司的企业文化、战略和组织体制影响深远。杰弗瑞K.莱克与迈克尔·豪瑟斯在《丰田文化(复制丰田DNA的核心关键]i》一书中把丰田文化的核心概括为六个字:先造人,再造车。这种注重关系、以人为本的文化环境显然构成丰田以联盟、低成本多样化为特征的战略思想以及以垂直系列、精益生产为核心的组织体制的制度支撑,反过来,企业自身的战略和组织体制又是使日本文化中的以人为本和伙伴主义倾向得以保持的重要因素。在能力构筑竞争》一书中藤本隆宏认为,世界汽车产业的商业模式划分为以模块化为主要利润点和以整体化为主要利润点两种,其中美国汽车企业主要以模块化架构的产品为基础,而日本汽车企业则以完美的产品制造整合度来获取收益。隐含于美日汽车行业商业模式差异背后的逻辑是:一方面,由于路径依赖的存在,社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甚至决定着企业的战略和组织体制的选择;另一方面,企业的战略和组织体制也在不断地影响着社会文化的演进。四、总结市场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环境,从环境的角度看,为了生存,企业不得不了解其所处的市场环境。并据此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竞争战略和调整自己的组织结构与相适应。企业是“社会的器官”,作为“社会的器官”存在的企业只有适应环境的需要才能得以存续和发展。当今时代,在阿韦尼(D.Aveni)称之为“超竞争”的环境下,企业只有与环境中的关键要素形成动态适应才能长期地存续和发展下去。通过对丰田汽车公司案例的深入探讨,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企业与环境在本质上存在共同演进的关系,在共同演迸的过程中,环境为企业的存续和发展提供条件,企业则在适应的基础上不断推动着环境的变迁。企业只有深刻领会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共同演化关系,并且通过不断的组织学习使自己能够根据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动态调整自身与环境之间关系,才能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参考文献】【l】李大元.项保华.组织与环境共同演化理论研究述评叽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2】乔瓦尼.多西,大卫.J.蒂斯,约瑟夫.查特里.导言.技术、组织与竞争力:企业与产业变迁透视【Ml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迈克尔.L.格拉克.联盟资本主义——日本企业的社会组织【M】.重庆:重庆出版社,2∞3.【4】A5蛐岫.B.M∞ufI烈哪一slIppIi盯Rel砒i∞sIIipiIIJap蛐aIldtllecolI—oept《ReIati佃卸∞i6cSkm珊.蛔Im丑IoftheJap哪嘲蛐dht咖卜‰nalEc硼舢缸傍.1989(03):21.·6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