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3-12-03T11:17:28.077Z 来源:《赤子》2013年10月下总第292期供稿 作者: 黄美玉
[导读] 运用电教手段,创设一个情境,学生见真物真景,感受形象深刻,会使学生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
黄美玉
(广西百色市百胜蓝天希望小学,广西 百色 533000)
摘要:现代化的电教媒体直观、生动。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课文中所反映的景、物、人的形象真切地再现出来,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感知真切,入情入境,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效果,真正理解作者的语言。关键词:电教手段;增强;语言文字;理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3)10-0000-01
现代化的电教媒体直观、生动。运用电教手段,使课文中所反映的景、物、人的形象,真切地再现出来,以鲜明生动的形象,强化学生的感知过程,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学生只有形象感知真切,才能入情入境,真正理解作者的语言。 一、运用电教手段,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
运用电教手段,创设一个情境,学生见真物真景,感受形象深刻,会使学生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如教学《荷花》一课,在理解“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一句中的“冒”字时,学生联系句意,说“冒”是“长”的意思。这时,教师可以随即出示一池荷叶挨挨挤挤、长势旺盛的荷花录像,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冒”字在字典里的解释:“向外透、往上升。”同时,启发学生结合荷花的生长过程,一点一点合理地想像:荷花是透过什么,怎么升上来的。此时,学生就会浮想联翩,通过“冒”字感受荷花的勃勃生机。又如教学《回声》一课,在理解“河水激起一圈圈波纹,波纹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荡回来”一句的“激”和“荡”二字时,教师运用投影实验,取得了良好效果。教师将盛着小半缸水的玻璃缸放在投影仪上,把一颗小石子轻轻投入水中,水的波纹一圈圈地向外扩展,碰到玻壁又马上荡回来,此情此景通过投影放大,清晰地映在屏幕上,学生一目了然,茅塞顿开,了解了这种投石激波,涟漪回荡的现象,深刻理解了“激”、“荡”的意思。又如理解《小站》一棵中的“呼啸”一词,教师播放火车飞快驶过小站,发出高而长的声音的画面,在声象的渲染下,学生如身临其境,如闻其声,理解了“呼啸”的意思,由于得到的印象深刻,很快会运用“呼啸”来描写严冬的狂风,战场上的炮弹。又如教学《飞机遇险的时候》一课,“遇险”部分讲到了“情况十分严重”这一内容,如果只靠教师的讲解,学生是很难体会当时“情况十分严重”的感受的。教师能巧妙地重视“遇险”的情景,这种感受学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教师运用电视,播放飞机“遇险”的情景,配以紧张气氛的音乐,同时适时讲解,很快把学生带入了险境之中。只见画面上,层层叠叠的山峰掩映在浓雾之中,灰蒙蒙一片,突然飞机一震(配以紧张气氛的音乐,同时适时讲解)遇上了强烈的寒流,机翼和螺旋桨上都结了冰,不一会,机身也蒙上了厚厚的冰甲,沉甸甸地往下坠,不好,飞机快要撞着山尖了……此情此景,深深地印在学生脑海中,紧张的心情油然而生,为下文理解周总理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精神打下了基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运用电教手段,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课文中重点、关键的词语,需要加深印象的词语,运用范围需要扩展的词语,运用电教媒体进行练习,可以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如教学《灰雀》一课。学生已经知道: “粉红的、深红的”这两个词语,描写了灰雀美丽的颜色,看出灰雀很惹人喜爱;“来回跳动”这个词写出了灰雀的活泼,看出灰雀很惹人喜爱;“婉转地歌唱”写出了灰雀的叫声很好听,看出灰雀很惹人喜爱。
学生学到这里,我觉得他们对“婉转”这个词的意思基本上已经掌握,但并不深刻,这时候,我相机运用电教手段辅助理解、运用“婉转”这个词,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这个词,真正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下面的教学我是这样做的:
教师问:谁还记得,老师曾经说过的词语学习方法有哪些吗?
学生答:可以查字典;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还可以通过比较句子的方法来理解。 教师问:“婉转”这个词,你采用什么方法来理解呢?
学生答:我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知道“婉转”指的是歌唱;我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知道“婉转”指的是灰雀的叫声;我听到过鸟叫声,可见“婉转”是用来形容好听的声音的。
教师:是啊,“婉转”是用来形容好听的声音的。你们想听一听吗?
我借助多媒体动画,播放三只灰雀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的画面,相机再次深入理解“婉转”的意思。 教师:看了动画,听了灰雀的叫声,你能具体说说灰雀“婉转”的歌声是怎样的?比如:清脆……
学生:灰雀的歌声响亮;灰雀的歌声动听;灰雀的歌声美妙;灰雀的歌声像珍珠落玉盘,非常清脆;灰雀的歌声在我的脑海里回旋,久久都不消失;灰雀的歌声回荡在教室里。
教师:“婉转”除了可以描写灰雀的叫声,还可以描写什么声音呢? 学生:人的歌声;琴声;笛声;民歌;山歌…… 教师:你能用“婉转”来描述其中的一种声音吗?
由于以上的教学学生对“婉转”这个词的理解很透彻,因此,用“婉转”来说一句话,学生很快的就可以脱口而出。
例如《曼谷的小象》中的“赞叹”一词,是用来赞美小象的。教师给学生展现了“雄伟的万里长城”、“逼真的绘画作品”、“漂亮工整的书法作品”等真实的录像画面,指导学生运用“赞叹”来赞美长城、绘画作品、书法作品等。又如看图学词学句中的“苗”字,是指“禾苗”的“苗”,练习时,教师指导学生观看影像花、菜、树的苗,扩展知识,使学生知道还有花苗、菜苗、树苗等等。又如《王冕学画》中的“碧绿”一词,只描绘荷叶,“清水滴滴”只描绘荷花花骨朵上的水滴。练习时,教师给学生展现了一个有“草坪”、“湖水”,带有水滴的“玫瑰花”、“月季花”的真实的录像画面,指导学生运用“碧绿”描写草坪、湖水;运用“清水滴滴”描写玫瑰花、月季花和生活中见到的景物。又如《蔬菜》课文中的“茎”字,只指莴笋的茎。练习时,指导学生观看影像喇叭花、茄子、葡萄的茎,扩展知识,使学生认识植物的茎下部和根连接,上部一般都生有叶、花和果实。这样,不仅形象地强化了应掌握的知识,而且扩展了词语的用法。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对理解和运用语言的效果显著,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