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预拱度?(或为什么要计算预拱度)
为了得到成桥线形而在施工阶段预先设置的施工高差,最常见的是预抛高设置。 注意事项:模型建立时的坐标点就是成桥的目标控制线形。预拱度是相对于成桥目标控
制线形的相对高差值。
2、 预拱度分类及针对的工程类型
目前程序提供的预拱度计算有两种:施工预拱度和制作预拱度 施工预拱度针对的是悬浇施工的混凝土梁;
制作预拱度针对的是悬拼施工的混凝土梁和钢梁。 3、 预拱度在程序中的计算方法
施工预拱度:施工每个悬臂段时,该阶段的每个控制位置都对应一个施工预拱度(预抛
高),该预拱度=从激活阶段到成桥阶段所有施工荷载引起的该点处位移的累计值,符号反号。对应成桥阶段该点合计下的累计位移值反号。
制作预拱度:该预拱度=从激活阶段到成桥阶段所有施工荷载和初始切向位移引起的该
点处位移的累计值,符号反号。对应成桥阶段该点合计下的实际位移值反号。
要得到制作预拱度必须在施工阶段分析控制中选择考虑所有构件的初始切向位移。
4、 程序给出图形和表格的含义
1)施工预拱度图形
当前阶段拆模后剩余预拱度 当前阶段支模时
该位置应考虑设置的预拱度 横轴表示的是节点位置(以节点号表示),纵轴表示的是预拱度。施工预拱度都是不连续的。因为每个节点位置同时对应两个预拱度数值。
对于指导施工,施工预拱度中的两个数值都是有意义的,紧挨着节点号的这个数值是支
模时预拱度,用于控制支模标高。紧挨图表的数字表示混凝土达到强度拆除模板时该位置的残留预拱度,这两个数值都是相对于成桥控制线形而言的相对高差。
以图示的节点9而言,支模时标高高于成桥控制线形55.22mm,当前阶段结束时,拆模该点的标高低于成桥控制线形4.722mm。
* 支模标高=成桥时(或最后一个施工阶段)该点的累加位移反号;
拆模标高=(成桥时累加位移—该点激活阶段最终步骤累加位移)反号。
累加位移是施工阶段作用荷载引起的结构的纯位移,关于midas中三种位移结果的含义请查看midas的在线帮助或相关技术资料。
2)施工预拱度表格
每一列对应一个节点在各个施工阶段所设的预拱度值。每列第一个数值表示的是施工时需要设置的预拱度,用于控制该点的支模标高,后续各点表示的当前阶段结束时该点的残余预拱度(即该点相对于成桥线形的相对高差)。
以11号节点为例,该位置在cs11阶段激活,激活时的支模标高是高于成桥控制线形101.6mm,在cs15阶段结束时,11号节点的残余预拱度是29.84mm,即此时该点相对于成桥线形的控制标高是高于成桥线形29.84mm。
3)制作预拱度图形
横轴表示的是节点编号,纵轴是预拱度数置。预拱度数值也是相对于成桥线形的相对数值。
4)制作预拱度表格
表格的数值含义是每个位置激活的时候需要设置的预拱度值。 5、 预拱度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预拱度针对的是梁体而言,通常用于主梁施工,此时施工方向选择x向;也可以用
于横梁施工预拱度分析,此时施工方向选择y向。
2) 施工方向+x和-x仅对得到的预拱度图形和表格的显示方式有影响,对具体的预拱度
值没有影响,不同的桥梁段可以选择不同的施工方向。
3) 预拱度值是个相对数值,相对位置就是建模的主梁线形,因此建模时的主梁线形就
是成桥的控制线形。因为在建模时,对于梁构件通常采用截面顶对齐,因此建立的主梁线形就是成桥的桥面控制线形。预拱度的数值也就是针对各桥梁段的桥面点而言的相对数值。
4) 无论是施工预拱度还是制作预拱度,预拱度的方向默认是整体坐标系的Z向。
5) 为了查看预拱度计算结果的方便性,建议建模时,主梁各节点采用有有规律的编号,
因此可以在分析前,对主梁节点采用节点重新编号的方式进行修改。
资料制作参考模型:Civil安装目录下Tutorial\\ FCM.mcb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